大般涅槃經 第十卷
關燈
小
中
大
想不善思惟。
身口多惡好憙多語。
諸根闇鈍發言多虛。
常為欲覺恚覺害覺之所覆蓋。
是名煩惱障。
業障者。
五無間罪重惡之病。
報障者。
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诽謗正法及一闡提。
是名報障。
如是三障名為大病。
而諸菩薩于無量劫修菩提時。
給施一切疾病醫藥。
常作是願。
令諸衆生永斷如是三障重病。
複次世尊。
菩薩摩诃薩修菩提時。
給施一切病者醫藥。
常作是願。
願令衆生永斷諸病得成如來金剛之身。
又願一切無量衆生作妙藥王。
斷除一切諸惡重病。
願諸衆生得阿伽陀藥。
以是藥力能除一切無量惡毒。
又願衆生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
速得成就無上佛藥消除一切煩惱毒箭。
又願衆生勤修精進。
成就如來金剛之心。
作微妙藥療治衆病。
不令有人生诤訟想。
亦願衆生作大藥樹。
療治一切諸惡重病。
又願衆生拔出毒箭。
得成如來無上光明。
又願衆生得入如來智慧大藥微密法藏。
世尊。
菩薩如是已于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發是誓願。
令諸衆生悉無諸病。
何緣如來乃于今日唱言有病。
複次世尊。
世有病者不能坐起俯仰進止。
飲食不禦漿水不下。
亦複不能教誡諸子修治家業。
爾時父母妻子兄弟親屬知識。
皆于是人生必死想。
世尊。
如來今日亦複如是。
右脅而卧無所論說。
此閻浮提有諸愚人當作是念。
如來正覺必當涅槃生滅盡想。
而如來性實不畢竟入于涅槃。
何以故。
如來常住無變易故。
以是因緣不應說言我今背痛 複次世尊。
世有病者身體羸損。
若偃若側卧着床褥。
爾時衆人心生惡賤起必死想。
如來今者亦複如是。
當為外道九十五種之所輕慢生無常想。
彼諸外道當作是言。
不如我等以我性人自在時節微塵等法而為常住無有變易。
沙門瞿昙無常所遷是變易法。
以是義故。
世尊。
今日不應默然右脅而卧。
複次世尊。
世有病者四大增損。
互不調适羸瘦乏極。
是故不能随意坐起卧着床褥。
如來四大無不和适。
身力具足亦無羸損。
世尊。
如十小牛力不如一大牛力。
十大牛力不如一青牛力。
十青牛力不如一凡象力。
十凡象力不如一野象力。
十野象力不如一二牙象力。
十二牙象力不如一四牙象力。
十四牙象力不如雪山一白象力。
十雪山白象力不如一香象力。
十香象力不如一青象力。
十青象力不如一黃象力。
十黃象力不如一赤象力。
十赤象力不如一白象力。
十白象力不如一山象力。
十山象力不如一優缽羅象力。
十優缽羅象力不如一波頭摩象力。
十波頭摩象力不如一拘物頭象力。
十拘物頭象力不如一分陀利象力。
十分陀利象力不如人中一力士力。
十人中力士力不如一缽健提力。
十缽健提力不如一八臂那羅延力。
十那羅延力不如一十住菩薩一節之力。
一切凡夫身中諸節節不相到。
人中力士節頭相到。
缽健提身諸節相接。
那羅延身節頭相拘。
十住菩薩諸節骨解蟠龍相結。
是故菩薩其力最大。
世界成時從金剛際起金剛座。
上至道場菩提樹下。
菩薩坐已其心即時逮得十力。
如來今者不應如彼嬰孩小兒。
嬰孩小兒愚癡無智無所能說。
以是義故。
随意偃側無人譏诃。
如來世尊有大智慧照明一切。
人之大龍具大威德成就神通。
無上仙人永斷疑網。
已拔毒箭進止安詳。
威儀具足得無所畏。
今者何故右脅而卧。
令諸人天悲愁苦惱。
爾時迦葉菩薩即于佛前而說偈言 瞿昙大聖德 願起演妙法 不應如小兒 病者卧床蓐 調禦天人師 倚卧雙樹間 下愚凡夫見 當言必涅槃 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 不見微密藏 猶盲不見道 唯有諸菩薩 文殊師利等 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射人 三世諸世尊 大悲為根本 如是大慈悲 今為何所在 若無大悲者 是則不名佛 佛若必涅槃 是則不名常 唯願無上尊 哀受我等請 利益于衆生 摧伏諸外道 爾時世尊大悲熏心。
知諸衆生各各所念。
将欲随順畢竟利益。
即從卧起結跏趺坐。
顔貌熙怡如融金聚。
面目端嚴猶月盛滿。
形容清淨無諸垢穢。
放大光明充遍虛空。
其光大盛過百千日。
照于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佛世界。
惠施衆生大智之炬悉令得滅無明黑闇。
令百千億那由他衆生安止不退菩提之心。
爾時世尊心無疑慮如師子王。
以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
于其身上一切毛孔。
一一毛孔出一蓮花。
其花微妙各具千葉。
純真金色。
琉璃為莖金剛為須玫瑰為台。
形大團圓猶如車輪。
是諸蓮花各出種種雜色光明。
青黃赤白紫頗梨色。
是諸光明皆悉遍至阿鼻地獄想地獄黑繩地獄衆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大焦熱地獄。
是八地獄其中衆生。
常為諸苦之所逼切。
所謂燒煮火炙斫刺[利-禾+皮]剝。
遇斯光已如是衆苦悉滅無餘。
安隐清涼快樂無極。
是光明中宣說如來秘密之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
乃至八種寒冰地獄。
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娑娑地獄優缽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地獄分陀利地獄。
是中衆生常為寒苦之所逼惱。
所謂擘裂身體碎壞互相殘害。
遇斯光已如是等苦亦滅無餘。
即得調和溫暖适身。
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秘密之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爾時于此閻浮提界及餘世界。
所有地獄。
皆悉空虛無受罪者除一闡提。
餓鬼衆生饑渴所逼以發纏身。
于百千歲未曾得聞漿水之名。
遇斯光已饑渴即除。
是光明中亦說如來微密秘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
令諸餓鬼亦悉空虛。
除謗大乘方等正典。
畜生衆生互相殺害共相殘食。
遇斯光已恚心悉滅。
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秘密之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
當爾之時畜生亦盡。
除謗正法。
是一一花各有一佛。
圓光一尋金色晃曜。
微妙端嚴最上無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
是諸世尊或有坐者或有行者。
或有卧者。
或有住者。
或震雷音或澍洪雨。
或放電光或扇大風。
或出煙焰身如火聚。
或複示現七寶諸山池泉河水山林樹木。
或複示現七寶國土城邑聚落宮殿屋宅。
或複示現象馬師子虎狼孔雀鳳凰諸鳥。
或複示現令閻浮提所有衆生悉見地獄畜生餓鬼。
或複示現欲界六天。
複有世尊。
或說陰界諸入多諸過患。
或複有說四聖谛法。
或複有說諸法因緣。
或複有說諸業煩惱皆因緣生。
或複有說我與無我。
或複有說苦樂二法。
或複有說常無常等。
或複有說淨與不淨。
複有世尊。
為諸菩薩演說所行六波羅蜜。
或複有說諸大菩薩所得功德。
或複有說諸佛世尊所得功德。
或複有說聲聞之人所得功德。
或複有說随順一乘。
或複有說三乘成道。
或有世尊。
左脅出水右脅出火。
或有示現初生出家坐于道場菩提樹下轉妙法輪入于涅槃。
或有世尊作師子吼。
令此會中有得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
或複有說出離生死無量因緣。
爾
身口多惡好憙多語。
諸根闇鈍發言多虛。
常為欲覺恚覺害覺之所覆蓋。
是名煩惱障。
業障者。
五無間罪重惡之病。
報障者。
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诽謗正法及一闡提。
是名報障。
如是三障名為大病。
而諸菩薩于無量劫修菩提時。
給施一切疾病醫藥。
常作是願。
令諸衆生永斷如是三障重病。
複次世尊。
菩薩摩诃薩修菩提時。
給施一切病者醫藥。
常作是願。
願令衆生永斷諸病得成如來金剛之身。
又願一切無量衆生作妙藥王。
斷除一切諸惡重病。
願諸衆生得阿伽陀藥。
以是藥力能除一切無量惡毒。
又願衆生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
速得成就無上佛藥消除一切煩惱毒箭。
又願衆生勤修精進。
成就如來金剛之心。
作微妙藥療治衆病。
不令有人生诤訟想。
亦願衆生作大藥樹。
療治一切諸惡重病。
又願衆生拔出毒箭。
得成如來無上光明。
又願衆生得入如來智慧大藥微密法藏。
世尊。
菩薩如是已于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發是誓願。
令諸衆生悉無諸病。
何緣如來乃于今日唱言有病。
複次世尊。
世有病者不能坐起俯仰進止。
飲食不禦漿水不下。
亦複不能教誡諸子修治家業。
爾時父母妻子兄弟親屬知識。
皆于是人生必死想。
世尊。
如來今日亦複如是。
右脅而卧無所論說。
此閻浮提有諸愚人當作是念。
如來正覺必當涅槃生滅盡想。
而如來性實不畢竟入于涅槃。
何以故。
如來常住無變易故。
以是因緣不應說言我今背痛 複次世尊。
世有病者身體羸損。
若偃若側卧着床褥。
爾時衆人心生惡賤起必死想。
如來今者亦複如是。
當為外道九十五種之所輕慢生無常想。
彼諸外道當作是言。
不如我等以我性人自在時節微塵等法而為常住無有變易。
沙門瞿昙無常所遷是變易法。
以是義故。
世尊。
今日不應默然右脅而卧。
複次世尊。
世有病者四大增損。
互不調适羸瘦乏極。
是故不能随意坐起卧着床褥。
如來四大無不和适。
身力具足亦無羸損。
世尊。
如十小牛力不如一大牛力。
十大牛力不如一青牛力。
十青牛力不如一凡象力。
十凡象力不如一野象力。
十野象力不如一二牙象力。
十二牙象力不如一四牙象力。
十四牙象力不如雪山一白象力。
十雪山白象力不如一香象力。
十香象力不如一青象力。
十青象力不如一黃象力。
十黃象力不如一赤象力。
十赤象力不如一白象力。
十白象力不如一山象力。
十山象力不如一優缽羅象力。
十優缽羅象力不如一波頭摩象力。
十波頭摩象力不如一拘物頭象力。
十拘物頭象力不如一分陀利象力。
十分陀利象力不如人中一力士力。
十人中力士力不如一缽健提力。
十缽健提力不如一八臂那羅延力。
十那羅延力不如一十住菩薩一節之力。
一切凡夫身中諸節節不相到。
人中力士節頭相到。
缽健提身諸節相接。
那羅延身節頭相拘。
十住菩薩諸節骨解蟠龍相結。
是故菩薩其力最大。
世界成時從金剛際起金剛座。
上至道場菩提樹下。
菩薩坐已其心即時逮得十力。
如來今者不應如彼嬰孩小兒。
嬰孩小兒愚癡無智無所能說。
以是義故。
随意偃側無人譏诃。
如來世尊有大智慧照明一切。
人之大龍具大威德成就神通。
無上仙人永斷疑網。
已拔毒箭進止安詳。
威儀具足得無所畏。
今者何故右脅而卧。
令諸人天悲愁苦惱。
爾時迦葉菩薩即于佛前而說偈言 瞿昙大聖德 願起演妙法 不應如小兒 病者卧床蓐 調禦天人師 倚卧雙樹間 下愚凡夫見 當言必涅槃 不知方等典 甚深佛所行 不見微密藏 猶盲不見道 唯有諸菩薩 文殊師利等 能解是甚深 譬如善射人 三世諸世尊 大悲為根本 如是大慈悲 今為何所在 若無大悲者 是則不名佛 佛若必涅槃 是則不名常 唯願無上尊 哀受我等請 利益于衆生 摧伏諸外道 爾時世尊大悲熏心。
知諸衆生各各所念。
将欲随順畢竟利益。
即從卧起結跏趺坐。
顔貌熙怡如融金聚。
面目端嚴猶月盛滿。
形容清淨無諸垢穢。
放大光明充遍虛空。
其光大盛過百千日。
照于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佛世界。
惠施衆生大智之炬悉令得滅無明黑闇。
令百千億那由他衆生安止不退菩提之心。
爾時世尊心無疑慮如師子王。
以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
于其身上一切毛孔。
一一毛孔出一蓮花。
其花微妙各具千葉。
純真金色。
琉璃為莖金剛為須玫瑰為台。
形大團圓猶如車輪。
是諸蓮花各出種種雜色光明。
青黃赤白紫頗梨色。
是諸光明皆悉遍至阿鼻地獄想地獄黑繩地獄衆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大焦熱地獄。
是八地獄其中衆生。
常為諸苦之所逼切。
所謂燒煮火炙斫刺[利-禾+皮]剝。
遇斯光已如是衆苦悉滅無餘。
安隐清涼快樂無極。
是光明中宣說如來秘密之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
乃至八種寒冰地獄。
所謂阿波波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阿娑娑地獄優缽羅地獄波頭摩地獄拘物頭地獄分陀利地獄。
是中衆生常為寒苦之所逼惱。
所謂擘裂身體碎壞互相殘害。
遇斯光已如是等苦亦滅無餘。
即得調和溫暖适身。
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秘密之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爾時于此閻浮提界及餘世界。
所有地獄。
皆悉空虛無受罪者除一闡提。
餓鬼衆生饑渴所逼以發纏身。
于百千歲未曾得聞漿水之名。
遇斯光已饑渴即除。
是光明中亦說如來微密秘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
令諸餓鬼亦悉空虛。
除謗大乘方等正典。
畜生衆生互相殺害共相殘食。
遇斯光已恚心悉滅。
是光明中亦說如來秘密之藏。
言諸衆生皆有佛性。
衆生聞已即便命終生人天中。
當爾之時畜生亦盡。
除謗正法。
是一一花各有一佛。
圓光一尋金色晃曜。
微妙端嚴最上無比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
是諸世尊或有坐者或有行者。
或有卧者。
或有住者。
或震雷音或澍洪雨。
或放電光或扇大風。
或出煙焰身如火聚。
或複示現七寶諸山池泉河水山林樹木。
或複示現七寶國土城邑聚落宮殿屋宅。
或複示現象馬師子虎狼孔雀鳳凰諸鳥。
或複示現令閻浮提所有衆生悉見地獄畜生餓鬼。
或複示現欲界六天。
複有世尊。
或說陰界諸入多諸過患。
或複有說四聖谛法。
或複有說諸法因緣。
或複有說諸業煩惱皆因緣生。
或複有說我與無我。
或複有說苦樂二法。
或複有說常無常等。
或複有說淨與不淨。
複有世尊。
為諸菩薩演說所行六波羅蜜。
或複有說諸大菩薩所得功德。
或複有說諸佛世尊所得功德。
或複有說聲聞之人所得功德。
或複有說随順一乘。
或複有說三乘成道。
或有世尊。
左脅出水右脅出火。
或有示現初生出家坐于道場菩提樹下轉妙法輪入于涅槃。
或有世尊作師子吼。
令此會中有得一果二果三果至第四果。
或複有說出離生死無量因緣。
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