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四卷

關燈
是常住法不變易法。

    善男子。

    大涅槃者即是諸佛如來法界。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出于世間。

    衆生皆謂我始成佛。

    然我已于無量劫中所作已辦。

    随順世法故複示現于閻浮提初出成佛。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

    衆人皆見謂我實犯。

    然我已于無量劫中。

    堅持禁戒無有漏缺。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為一闡提。

    衆人皆見是一闡提。

    然我實非一闡提也。

    一闡提者雲何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破和合僧。

    衆生皆謂我是破僧。

    我觀人天無有能破和合僧者。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護持正法。

    衆人皆謂我是護法悉生驚怪。

    諸佛法爾不應驚怪。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為魔波旬。

    衆人皆謂我是波旬。

    然我久于無量劫中離于魔事。

    清淨無染猶如蓮花。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女身成佛。

    衆人見之。

    皆言甚奇女人能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畢竟不受女身。

    為欲調伏無量衆生故現女像。

    憐愍一切諸衆生故。

    而複示現種種色像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生于四趣。

    然我久已斷諸趣因。

    以業因故堕于四趣。

    為度衆生故生是中。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梵天王。

    令事梵者安住正法。

    然我實非。

    而諸衆生鹹皆謂我為真梵天。

    示現天像遍諸天廟亦複如是。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入淫女舍。

    然我實無貪欲之想。

    清淨不污猶如蓮花。

    為諸貪淫着色衆生。

    于四衢道宣說妙法。

    然我實無欲穢之心。

    衆人謂我守護女人。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入青衣舍。

    為欲誘化令住正法。

    然我實無如是惡業堕在青衣。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而作教師。

    開化童蒙令住正法。

    我又示現于閻浮提入諸酒會博弈之處。

    示現種種勝負诤訟。

    為欲拔濟彼諸衆生。

    而我實無如是惡業。

    而諸衆生皆謂我作如是之業。

    我又示現久住冢間。

    作大鹫身度諸飛鳥。

    而諸衆生皆謂我是真實鹫身。

    然我久已離于是業。

    為欲度彼諸鹫鳥故示現如是。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作大長者。

    為欲安立無量衆生住于正法。

    又複示作諸王大臣王子輔相。

    于是衆中各為第一。

    為修正法故處王位。

    我又示現閻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衆生為病所惱先施醫藥。

    然後為說微妙正法。

    令其安住無上菩提。

    衆人皆謂是病劫起。

    又複示現閻浮提中饑餓劫起随其所須供給飲食。

    然後為說微妙正法。

    令其安住無上菩提。

    又複示現閻浮提中刀兵劫起即為說法令離怨害。

    使得安住無上菩提。

    又複示現為計常者說無常想。

    計樂想者為說苦想。

    計我想。

    者說無我想。

    計淨想者說不淨想。

    若有衆生貪着三界。

    即為說法令離是處。

    度衆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

    為斷一切煩惱樹故。

    種植無上法藥之樹。

    為欲拔濟諸外道故演說正法。

    雖複示現為衆生師。

    而心初無衆生師想。

    為欲拔濟諸下賤故。

    現入其中而為說法。

    非是惡業受是身也。

    如來正覺如是安住大般涅槃。

    是故名為常住無變。

    如閻浮提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郁單越。

    亦複如是。

    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爾。

    二十五有如首楞嚴經中廣說。

    以是故名大般涅槃。

    若有菩薩摩诃薩。

    安住如是。

    大般涅槃。

    能示如是神通變化而無所畏。

    迦葉。

    以是緣故。

    汝不應言羅睺羅者是佛之子。

    何以故。

    我于往昔無量劫中已離欲有。

    是故如來名曰常住無有變易 迦葉複言。

    如來雲何名曰常住。

    如佛言曰。

    如燈滅已無有方所。

    如來亦爾。

    既滅度已亦無方所。

    佛言。

    迦葉善男子。

    汝今不應作如是言。

    燈滅盡已無有方所。

    如來亦爾。

    既滅度已無有方所。

    善男子。

    譬如男女然燈之時。

    燈器大小悉滿中油。

    随有油在其明猶存。

    若油盡已明亦俱盡。

    其明滅者譬煩惱滅。

    明雖滅盡燈器猶存。

    如來亦爾。

    煩惱雖滅法身常存。

    善男子。

    于意雲何。

    明與燈器為俱滅不。

    迦葉答言。

    不也世尊。

    雖不俱滅然是無常。

    若以法身譬燈器者。

    燈器無常。

    法身亦爾。

    應是無常。

    善男子。

    汝今不應作如是難。

    如世間言器。

    如來世尊無上法器。

    彼器無常非如來也。

    一切法中涅槃為常。

    如來體之故名為常。

    複次善男子。

    言燈滅者是阿羅漢所證涅槃。

    以滅貪愛諸煩惱故。

    譬之燈滅。

    阿那含者名曰有貪。

    以有貪故不得說言同于燈滅。

    是故我昔覆相說言喻如燈滅。

    非大涅槃同于燈滅。

    阿那含者非數數來。

    又不還來二十五有。

    更不複受臭身蟲身食身毒身。

    是則名為阿那含也。

    若更受身名為那含。

    不受身者名阿那含。

    有去來者名曰那含。

    無去來者名阿那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