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二卷

關燈
教誨。

    唯願久住莫般涅槃。

    世尊。

    譬如老少病苦之人。

    舍遠夷塗而行險道。

    險道多難備受衆苦。

    更有異人見而愍之。

    即便示以平坦好路。

    世尊。

    我亦如是。

    所言少者喻未增長法身之人。

    所言老者喻重煩惱。

    所言病者譬未脫生死。

    所言險道者喻二十五有。

    唯願如來。

    示導我等甘露正道。

    久住于世勿入涅槃。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比丘。

    莫如凡夫諸天人等愁憂啼哭。

    當勤精進系心正念。

    時諸天人阿修羅等。

    聞佛所說止不啼哭。

    猶如有人喪其愛子殡送已訖抑止不哭。

    爾時世尊為諸大衆說是偈言 汝等當開意  不應大愁苦 諸佛法皆爾  是故當默然 樂不放逸行  守心正憶念 遠離諸非法  自慰受歡樂 複次比丘。

    若有疑惑今皆當問。

    若空不空。

    若常無常。

    若苦不苦。

    若依非依。

    若去不去。

    若歸非歸。

    若恒非恒。

    若斷若常。

    若衆生非衆生。

    若有若無。

    若實不實。

    若真不真。

    若滅不滅。

    若密不密。

    若二不二。

    如是等種種法中有所疑者今應咨問。

    我當随順為汝斷之。

    亦當為汝先說甘露。

    然後乃當入于涅槃。

    諸比丘。

    佛出世難人身難得。

    值佛生信是事亦難。

    能忍難忍是亦複難。

    成就禁戒具足無缺。

    得阿羅漢果是事亦難。

    如求金沙優昙缽花。

    汝諸比丘。

    離于八難得人身難。

    汝等遇我不應空過。

    我于往昔種種苦行。

    今得如是無上方便。

    為汝等故無量劫中舍身手足頭目髓腦。

    是故汝等不應放逸。

    汝等比丘。

    雲何莊嚴正法寶城具足種種功德珍寶。

    戒定智慧以為牆塹。

    汝今遇是佛法寶城。

    不應取此虛僞之物。

    譬如商主遇真寶城取諸瓦礫而便還家。

    汝亦如是。

    值遇寶城取虛僞物。

    汝諸比丘。

    勿以下心而生知足。

    汝等今者雖得出家。

    于此大乘不生貪慕。

    汝諸比丘。

    身雖得服袈裟染衣。

    心猶未染大乘淨法。

    汝諸比丘。

    雖行乞食經曆多處。

    初未曾求大乘法食。

    汝諸比丘。

    雖除須發未為正法除諸結使。

    汝諸比丘。

    今當真實教敕汝等。

    我今現在大衆和合。

    如來法性真實不倒。

    是故汝等。

    應當精進攝心勇猛摧諸結使十力慧日既潛沒已。

    汝等當為無明所覆。

    諸比丘。

    譬如大地諸山藥草為衆生用。

    我法亦爾。

    出生妙善甘露法味。

    而為衆生種種煩惱病之良藥。

    我今當令一切衆生及我諸子四部之衆悉皆安住秘密藏中。

    我亦複當安住是中入于涅槃。

    何等名為秘密之藏。

    猶如伊字三點若并則不成伊縱亦不成。

    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

    乃得成伊。

    三點若别亦不得成。

    我亦如是。

    解脫之法亦非涅槃。

    如來之身亦非涅槃。

    摩诃般若亦非涅槃。

    三法各異亦非涅槃。

    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衆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爾時諸比丘聞佛世尊定當涅槃。

    皆悉憂愁身毛為豎。

    涕淚交流稽首佛足繞無量匝白佛言。

    世尊。

    快說無常苦空無我。

    世尊。

    譬如一切衆生迹中象迹為上。

    是無常想亦複如是。

    于諸想中最為第一。

    若有精勤修習之者。

    能除一切欲界貪愛色無色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世尊如來若離無常想者。

    今則不應入于涅槃。

    若不離者。

    雲何說言修無常想離三界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世尊。

    譬如農夫于秋月時深耕其地能除穢草。

    是無常想亦複如是。

    能除一切欲界貪愛色無色愛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世尊。

    譬如耕田秋耕為上。

    如諸迹中象迹為勝于諸想中無常為最。

    世尊。

    譬如帝王知命将終。

    恩赦天下獄囚系閉悉令得脫。

    然後舍命。

    如來今者。

    亦應如是度諸衆生一切無知無明系閉皆令解脫然後涅槃。

    我等今者皆未得度。

    雲何如來便欲放舍入于涅槃。

    世尊。

    譬如有人為鬼所持遇良咒師以咒力故便得除差。

    如來亦爾。

    為諸聲聞除無明鬼。

    令得安住摩诃般若解脫等法。

    如世伊字。

    世尊。

    譬如香象為人所縛。

    雖有良師不能禁制頓絕羁鎖自恣而去。

    我未如是脫五十七煩惱系縛。

    雲何如來便欲放舍入于涅槃。

    世尊。

    如人病瘧值遇良醫所苦得除。

    我亦如是。

    多諸患苦邪命熱病。

    雖遇如來病未除愈。

    未得無上安隐常樂。

    雲何如來便欲放舍入于涅槃。

    世尊。

    譬如醉人不自覺知。

    不識親疏母女姊妹。

    迷荒淫亂言語放逸卧不淨中。

    時有良師與藥令服。

    服已即吐還自憶識。

    心懷慚愧深自克責。

    酒為不善諸惡根本。

    若能除斷則遠衆罪。

    世尊。

    我亦如是往昔已來輪轉生死。

    情色所醉貪嗜五欲。

    非母母想。

    非姊姊想。

    非女女想。

    于非衆生。

    生衆生想。

    是故輪轉受生死苦。

    如彼醉人卧不淨中。

    如來今當施我法藥令我還吐煩惱惡酒。

    而我未得醒寤之心。

    雲何如來便欲放舍入于涅槃。

    世尊。

    譬如有人歎芭蕉樹以為堅實無有是處。

    世尊。

    衆生亦爾。

    若歎我人衆生壽命養育知見作者受者是真實者。

    亦無是處。

    我等如是修無我想。

    世尊。

    譬如漿滓無所複用。

    是身亦爾無我無主。

    世尊。

    如七葉花無有香氣。

    是身亦爾無我無主。

    我等如是心常修習無我之想。

    如佛所說。

    一切諸法無我我所。

    汝諸比丘應當修習。

    如是修已則除我慢。

    離我慢已便入涅槃。

    世尊。

    譬如鳥迹空中現者無有是處有能修習無我想者而有諸見。

    亦無是處。

    爾時世尊贊諸比丘。

    善哉善哉。

    汝等善能修無我想。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

    世尊。

    我等不但修無我想。

    亦更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等想。

    世尊。

    譬如醉人其心眩亂。

    見諸山川城廓宮殿日月星辰皆悉回轉。

    世尊。

    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

    如是之人不名為聖。

    多諸放逸流轉生死。

    世尊。

    以是因緣我等善修如是諸想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

    谛聽谛聽。

    汝向所引醉人喻者。

    但知文字未達其義。

    何等為義。

    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回轉生回轉想。

    衆生亦爾。

    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颠倒心。

    我計無我。

    常計無常。

    淨計不淨。

    樂計為苦。

    以為煩惱之所覆故。

    雖生此想不達其義。

    如彼醉人于非轉處而生轉想。

    我者即是佛義。

    常者是法身義。

    樂者是涅槃義。

    淨者是法義。

    汝等比丘。

    雲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

    汝等若言我亦修習無常苦無我等想。

    是三種修無有實義。

    我今當說勝三修法。

    苦者計樂樂者計苦。

    是颠倒法。

    無常計常常計無常。

    是颠倒法。

    無我計我我計無我。

    是颠倒法。

    不淨計淨淨計不淨。

    是颠倒法。

    有如是等四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