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二卷

關燈
諸佛境界悉皆無常。

    諸行性相亦複如是。

    即為純陀而說偈言 一切諸世間  生者皆歸死 壽命雖無量  要必有終盡 夫盛必有衰  合會有别離 壯年不久停  盛色病所侵 命為死所吞  無有法常住 諸王得自在  勢力無等雙 一切皆遷滅  壽命亦如是 衆苦輪無際  流轉無休息 三界皆無常  諸有悉非樂 有道本性相  一切皆空無 可壞法流轉  常有憂患等 恐怖諸過惡  老病死衰惱 是諸無有邊  易壞怨所侵 煩惱所纏裹  猶如蠶處繭 何有智慧者  而當樂是處 此身苦所集  一切皆不淨 扼縛癰瘡等  根本無義利 上至諸天身  皆亦複如是 諸欲皆無常  故我不貪着 離欲善思惟  而證真實法 究竟斷有者  今日當涅槃 我度有彼岸  出過一切苦 是故于今者  惟受上妙樂 爾時純陀白佛言。

    世尊。

    如是如是。

    誠如聖教。

    我今所有智慧微淺猶如蚊蚋。

    何能思議如來涅槃深奧之義。

    世尊。

    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摩诃薩斷諸結漏文殊師利法王子等。

    世尊。

    譬如幼年初得出家雖未具戒即堕僧數。

    我亦如是。

    以佛菩薩神通力故。

    得在如是大菩薩數是故我今欲令如來久住于世不入涅槃。

    譬如饑人終無變吐唯願世尊。

    亦複如是。

    常住于世不入涅槃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告純陀言。

    純陀。

    汝今不應發如是言。

    欲使如來常住于世不般涅槃。

    如彼饑人無有變吐。

    汝今當觀諸行性相。

    如是觀行具空三昧。

    欲求正法。

    應如是學。

    純陀問言。

    文殊師利。

    夫如來者天上人中最尊最勝。

    如是如來豈是行耶。

    若是行者為生滅法。

    譬如水泡速起速滅往來流轉。

    猶如車輪。

    一切諸行亦複如是。

    我聞諸天壽命極長。

    雲何世尊是天中天。

    壽命更促不滿百年。

    如聚落主勢得自在。

    以自在力能制他人。

    是人福盡其後貧賤人所輕蔑為他策使。

    所以者何。

    失勢力故。

    世尊亦爾。

    同于諸行。

    同諸行者。

    則不得稱為天中天。

    何以故。

    諸行即是生死法故。

    是故文殊。

    勿觀如來同于諸行 複次文殊。

    為知而說不知而說而言如來同于諸行。

    設使如來同諸行者。

    則不得言于三界中為天中天自在法王。

    譬如人王有大力士。

    其力當千更無有能降伏之者。

    故稱此士一人當千。

    如是力士王所愛念。

    偏賜爵祿封賞自然。

    所以得稱當千人者。

    是人未必力敵于千但以種種伎藝所能能勝千故。

    故稱當千。

    如來亦爾。

    降煩惱魔陰魔。

    天魔死魔。

    是故如來名三界尊。

    如彼力士一人當千。

    以是因緣成就具足種種無量真實功德。

    故稱如來應正遍知。

    文殊師利。

    汝今不應憶想分别以如來法同于諸行。

    譬如巨富長者生子。

    相師占之有短壽相。

    父母聞已知其不任紹繼家嗣。

    不複愛重視之如草。

    夫短壽者不為沙門婆羅門等男女大小。

    之所敬念。

    若使如來同諸行者。

    亦複不為一切世間人天衆生之所奉敬如來所說不變不異。

    真實之法亦無受者。

    是故文殊。

    不應說言如來同于一切諸行 複次文殊。

    譬如貧女無有居家救護之者。

    加複病苦饑渴所逼。

    遊行乞匃止他客舍寄生一子。

    是客舍主驅逐令去。

    攜抱是兒欲至他國于其中路遇惡風雨寒苦并至。

    多為蚊虻蜂螫毒蟲之所唼食。

    經由恒河抱兒而渡。

    其水漂疾而不放舍。

    于是母子遂共俱沒。

    如是女人慈念功德命終之後生于梵天。

    文殊師利。

    若有善男子欲護正法。

    勿說如來同于諸行。

    不同諸行。

    唯當自責我今愚癡未有慧眼。

    如來正法不可思議。

    是故不應宣說如來定是有為定是無為。

    若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

    何以故。

    能為衆生生善法故。

    生憐愍故。

    如彼貧女在于恒河為愛念子而舍身命。

    善男子。

    護法菩薩亦應如是。

    甯舍身命不說如來同于有為。

    當言如來同于無為。

    以說如來同無為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彼女人得生梵天。

    何以故。

    以護法故。

    雲何護法。

    所謂說言如來同于無為。

    善男子。

    如是之人雖不求解脫解脫自至。

    如彼貧女不求梵天梵天自應。

    文殊師利。

    如人遠行中路疲極寄止他舍。

    卧寐之中其室忽然大火卒起即時驚寤尋自思惟。

    我于今者定死不疑。

    具慚愧故以衣纏身。

    即便命終生忉利天。

    從是已後滿八十返作大梵王。

    滿百千世生于人中為轉輪王。

    是人不複生三惡趣。

    展轉常生安樂之處。

    以是緣故。

    文殊師利若善男子有慚愧者。

    不應觀佛同于諸行。

    文殊師利。

    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于有為。

    持戒比丘不應如是于如來所生有為想。

    若言如來是有為者。

    即是妄語。

    當知是人死入地獄。

    如人自處于己舍宅。

    文殊師利。

    如來真實是無為法。

    不應複言是有為也。

    汝從今日于生死中。

    應舍無知求于正智。

    當知如來即是無為。

    若能如是觀如來者。

    具足當得三十二相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贊純陀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今已作長壽因緣。

    能知如來是常住法不變異法無為之法。

    汝今如是善覆如來有為之相。

    如被火人為慚愧故以衣覆身。

    以是善心生忉利天。

    複為梵王轉輪聖王。

    不至惡趣常受安樂。

    汝亦如是。

    善覆如來有為相故。

    于未來世必定當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足十八不共之法。

    無量壽命不在生死常受安樂。

    不久得成應正遍知。

    純陀。

    如來次後自當廣說。

    我之與汝俱亦當覆如來有為。

    有為無為且共置之。

    汝可随時速施飯食。

    如是施者諸施中最。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遠行疲極所須之物。

    應當清淨随時給與。

    如是速施即是具足檀波羅蜜根本種子。

    純陀。

    若有最後施佛及僧。

    若多若少若足不足宜速及時。

    如來正爾。

    當般涅槃。

    純陀答言。

    文殊師利。

    汝今何故貪為此食。

    而言多少足與不足令我時施。

    文殊師利。

    如來昔日苦行六年尚自支持。

    況于今日須臾間耶。

    文殊師利。

    汝今實謂如來正覺受斯食耶。

    然我定知。

    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非為食身。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如是如是。

    如純陀言。

    善哉純陀。

    汝已成就微妙大智。

    善入甚深大乘經典。

    文殊師利語純陀言。

    汝謂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