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一卷
關燈
小
中
大
。
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香花伎樂幡蓋。
供養如來尚不足言。
何以故。
如來為諸衆生。
常于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受諸苦惱。
是故世尊。
應見哀愍受我等供 爾時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
彼有佛土名意樂美音。
佛号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
善男子。
汝今宜往西方娑婆世界。
彼土有佛号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彼佛不久當般涅槃。
善男子。
汝可持此世界香飯。
其飯香美食之安隐。
可以奉獻彼佛世尊。
世尊食已入般涅槃。
善男子。
并可禮敬請決所疑。
爾時無邊身菩薩摩诃薩。
即受佛教從座而起。
稽首佛足右繞三匝。
與無量阿僧祇大菩薩衆俱。
從彼國發來至此娑婆世界。
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
于是衆中梵釋四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羅。
如是大衆見是地動。
舉身毛豎。
喉舌枯燥。
驚怖戰栗各欲四散。
自見其身無複光明。
所有威德悉滅無餘。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
即從座起告諸大衆。
諸善男子。
汝等勿怖。
汝等勿怖。
何以故。
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
有世界名意樂美音。
佛号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
十号具足。
彼有菩薩名無邊身。
與無量菩薩欲來至此供養如來。
以彼菩薩威德力故。
令汝身光悉不複現。
是故汝等應生歡喜勿懷恐怖。
爾時大衆悉皆遙見彼佛大衆。
如明鏡中自觀己身。
時文殊師利複告大衆。
汝今所見彼佛大衆如見此佛。
以佛神力。
複當如是得見九方無量諸佛。
爾時大衆各相謂言。
苦哉苦哉。
世間虛空。
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是時大衆一切悉見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
是菩薩身一一毛孔。
各各出生一大蓮花。
一一蓮花各有七萬八千城邑。
縱廣正等如毗舍離城。
牆壁諸塹七寶雜廁。
多羅寶樹七重行列。
人民熾盛安隐豐樂。
閻浮檀金以為卻敵。
一一卻敵各有種種七寶林樹。
花菓茂盛。
微風吹動出微妙音。
其聲和雅猶如天樂。
城中人民聞是音聲。
即時得受上妙快樂。
是諸塹中妙水盈滿。
清淨香潔如真琉璃。
是諸水中有七寶船。
諸人乘之遊戲澡浴。
共相娛樂快樂無極複有無量雜色蓮花。
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
其花縱廣猶如車輪。
其塹岸上多有園林。
一一園中有五泉池。
是諸池中複有諸花。
優缽羅花。
拘物頭花。
波頭摩花。
分陀利花。
其花縱廣亦如車輪。
香氣馚馥甚可愛樂。
其水清淨柔軟第一。
凫雁鴛鴦遊戲其中。
其園各有衆寶宮宅。
一一宮宅縱廣正等滿四由旬。
所有牆壁四寶所成。
所謂金銀琉璃頗梨。
真金窓牖周匝欄楯。
玟瑰為地金沙布上。
是宮宅中多有七寶流泉浴池。
一一池邊各有十八黃金梯陛。
閻浮檀金為芭蕉樹。
如忉利天歡喜之園。
是一一城各有八萬四千人王一一諸王各有無量夫人婇女。
共相娛樂歡喜受樂。
其餘人民亦複如是。
各于住處。
共相娛樂。
是中衆生不聞餘名。
純聞無上大乘之聲。
是諸花中一一各有師子之座。
其座四足皆绀琉璃。
柔軟素衣以布座上。
其衣微妙出過三界。
一一座上有一王坐。
以大乘法教化衆生。
或有衆生書持讀誦如說修行。
如是流布大乘經典。
爾時無邊身菩薩。
安止如是無量衆生于自身已。
令舍世樂。
皆作是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
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周匝圍繞。
示現如是神通力已。
持是種種無量供具。
及以上妙香美飲食。
若有得聞是食香氣。
煩惱諸垢皆悉消滅。
以是菩薩神通力故。
一切大衆悉皆得見如是變化無邊身菩薩身大無邊量同虛空。
唯除諸佛。
餘無能見是菩薩身其量邊際。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
所設供養倍勝于前。
來至佛所稽首佛足。
合掌恭敬白佛言。
世尊。
唯願哀愍受我等食。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如是三請悉亦不受。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卻住一面。
南西北方諸佛世界。
亦有無量無邊身菩薩。
所持供養倍勝于前。
來至佛所乃至卻住一面。
皆亦如是 爾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
縱廣三十二由旬。
大衆充滿間無空缺。
爾時四方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坐之處。
或如錐頭針鋒微塵。
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諸大菩薩悉來集會。
及閻浮提一切大衆亦悉來集。
唯除尊者摩诃迦葉阿難二衆阿阇世王及其眷屬乃至毒蛇視能殺人蛣蜣蝮蠍及十六種行惡業者。
一切來集。
陀那婆神阿修羅等。
悉舍惡念皆生慈心。
如父如母如姊如妹。
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慈心相向。
亦複如是。
除一闡提。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
地皆柔軟無有丘墟土沙礫石荊棘毒草。
衆寶莊嚴猶如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是時大衆悉見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
如于明鏡自觀己身。
見諸佛土亦複如是。
爾時如來面門所出五色光明。
其光明曜覆諸大會。
令彼身光悉不複現。
所應作已還從口入。
時諸天人及諸會衆阿修羅等。
見佛光明還從口入。
皆大恐怖身毛為豎。
複作是言。
如來光明出已還入。
非無因緣。
必于十方所作已辦。
将是最後涅槃之相。
何其苦哉。
何其苦哉。
如何世尊一旦舍離四無量心。
不受人天所奉供養。
聖慧日光從今永滅。
無上法船于斯沉沒。
嗚呼痛哉世間大苦。
舉手捶胸悲号啼哭。
支節戰動不能自持。
身諸毛孔流血灑地。
若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香花伎樂幡蓋。
供養如來尚不足言。
何以故。
如來為諸衆生。
常于地獄餓鬼畜生諸惡趣中受諸苦惱。
是故世尊。
應見哀愍受我等供 爾時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
彼有佛土名意樂美音。
佛号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彼佛即告第一大弟子言。
善男子。
汝今宜往西方娑婆世界。
彼土有佛号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彼佛不久當般涅槃。
善男子。
汝可持此世界香飯。
其飯香美食之安隐。
可以奉獻彼佛世尊。
世尊食已入般涅槃。
善男子。
并可禮敬請決所疑。
爾時無邊身菩薩摩诃薩。
即受佛教從座而起。
稽首佛足右繞三匝。
與無量阿僧祇大菩薩衆俱。
從彼國發來至此娑婆世界。
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種震動。
于是衆中梵釋四王魔王波旬摩醯首羅。
如是大衆見是地動。
舉身毛豎。
喉舌枯燥。
驚怖戰栗各欲四散。
自見其身無複光明。
所有威德悉滅無餘。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
即從座起告諸大衆。
諸善男子。
汝等勿怖。
汝等勿怖。
何以故。
東方去此無量無數阿僧祇恒河沙微塵等世界。
有世界名意樂美音。
佛号虛空等如來應供正遍知。
十号具足。
彼有菩薩名無邊身。
與無量菩薩欲來至此供養如來。
以彼菩薩威德力故。
令汝身光悉不複現。
是故汝等應生歡喜勿懷恐怖。
爾時大衆悉皆遙見彼佛大衆。
如明鏡中自觀己身。
時文殊師利複告大衆。
汝今所見彼佛大衆如見此佛。
以佛神力。
複當如是得見九方無量諸佛。
爾時大衆各相謂言。
苦哉苦哉。
世間虛空。
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是時大衆一切悉見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
是菩薩身一一毛孔。
各各出生一大蓮花。
一一蓮花各有七萬八千城邑。
縱廣正等如毗舍離城。
牆壁諸塹七寶雜廁。
多羅寶樹七重行列。
人民熾盛安隐豐樂。
閻浮檀金以為卻敵。
一一卻敵各有種種七寶林樹。
花菓茂盛。
微風吹動出微妙音。
其聲和雅猶如天樂。
城中人民聞是音聲。
即時得受上妙快樂。
是諸塹中妙水盈滿。
清淨香潔如真琉璃。
是諸水中有七寶船。
諸人乘之遊戲澡浴。
共相娛樂快樂無極複有無量雜色蓮花。
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
其花縱廣猶如車輪。
其塹岸上多有園林。
一一園中有五泉池。
是諸池中複有諸花。
優缽羅花。
拘物頭花。
波頭摩花。
分陀利花。
其花縱廣亦如車輪。
香氣馚馥甚可愛樂。
其水清淨柔軟第一。
凫雁鴛鴦遊戲其中。
其園各有衆寶宮宅。
一一宮宅縱廣正等滿四由旬。
所有牆壁四寶所成。
所謂金銀琉璃頗梨。
真金窓牖周匝欄楯。
玟瑰為地金沙布上。
是宮宅中多有七寶流泉浴池。
一一池邊各有十八黃金梯陛。
閻浮檀金為芭蕉樹。
如忉利天歡喜之園。
是一一城各有八萬四千人王一一諸王各有無量夫人婇女。
共相娛樂歡喜受樂。
其餘人民亦複如是。
各于住處。
共相娛樂。
是中衆生不聞餘名。
純聞無上大乘之聲。
是諸花中一一各有師子之座。
其座四足皆绀琉璃。
柔軟素衣以布座上。
其衣微妙出過三界。
一一座上有一王坐。
以大乘法教化衆生。
或有衆生書持讀誦如說修行。
如是流布大乘經典。
爾時無邊身菩薩。
安止如是無量衆生于自身已。
令舍世樂。
皆作是言。
苦哉苦哉世間虛空。
如來不久當般涅槃。
爾時無邊身菩薩與無量菩薩周匝圍繞。
示現如是神通力已。
持是種種無量供具。
及以上妙香美飲食。
若有得聞是食香氣。
煩惱諸垢皆悉消滅。
以是菩薩神通力故。
一切大衆悉皆得見如是變化無邊身菩薩身大無邊量同虛空。
唯除諸佛。
餘無能見是菩薩身其量邊際。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
所設供養倍勝于前。
來至佛所稽首佛足。
合掌恭敬白佛言。
世尊。
唯願哀愍受我等食。
如來知時默然不受。
如是三請悉亦不受。
爾時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卻住一面。
南西北方諸佛世界。
亦有無量無邊身菩薩。
所持供養倍勝于前。
來至佛所乃至卻住一面。
皆亦如是 爾時娑羅雙樹吉祥福地。
縱廣三十二由旬。
大衆充滿間無空缺。
爾時四方無邊身菩薩及其眷屬所坐之處。
或如錐頭針鋒微塵。
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諸大菩薩悉來集會。
及閻浮提一切大衆亦悉來集。
唯除尊者摩诃迦葉阿難二衆阿阇世王及其眷屬乃至毒蛇視能殺人蛣蜣蝮蠍及十六種行惡業者。
一切來集。
陀那婆神阿修羅等。
悉舍惡念皆生慈心。
如父如母如姊如妹。
三千大千世界衆生慈心相向。
亦複如是。
除一闡提。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以佛神力故。
地皆柔軟無有丘墟土沙礫石荊棘毒草。
衆寶莊嚴猶如西方無量壽佛極樂世界。
是時大衆悉見十方如微塵等諸佛世界。
如于明鏡自觀己身。
見諸佛土亦複如是。
爾時如來面門所出五色光明。
其光明曜覆諸大會。
令彼身光悉不複現。
所應作已還從口入。
時諸天人及諸會衆阿修羅等。
見佛光明還從口入。
皆大恐怖身毛為豎。
複作是言。
如來光明出已還入。
非無因緣。
必于十方所作已辦。
将是最後涅槃之相。
何其苦哉。
何其苦哉。
如何世尊一旦舍離四無量心。
不受人天所奉供養。
聖慧日光從今永滅。
無上法船于斯沉沒。
嗚呼痛哉世間大苦。
舉手捶胸悲号啼哭。
支節戰動不能自持。
身諸毛孔流血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