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童子三昧經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地。
動大動震大震。
大地動時所化衆生怖畏毛豎。
阿難報言。
如是婆伽婆。
如是修伽陀。
我今見已。
此童子者。
神通遊戲種種示現乘空而來。
佛告阿難。
如此辇譽衆寶間錯。
在童子前而來。
出于種種異妙之香。
滿此佛刹。
阿難白言。
如是婆伽婆。
如是修伽陀。
佛複告阿難言。
此事還是彼善男子智力所現。
能使辇輿出是妙香。
阿難。
汝聽複能出于四種之聲。
所謂空聲無所有聲寂靜聲佛聲。
阿難白言。
如是婆伽婆。
佛複告阿難。
還是童子毛孔所出如是等聲。
阿難。
此聲出時有六十八那由他衆生大得饒益。
複千世界諸衆生數有多衆生。
于無為法心漏永盡便得解脫。
阿難。
聞一佛名。
已有九億菩薩住不退轉地。
得入聖道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于此刹土人天世界。
有二百千那由他天人得阿毗跋緻地。
決定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
此善男子所住。
西方有佛名曰喜樂音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世界名樂毛。
從彼刹來欲見如來入于涅槃。
此善男子。
然其來已為于無量無邊衆生作大利益。
阿難。
今善男子。
來此刹時大作佛事。
亦如如來轉大法輪。
彼亦如是轉大法輪。
阿難。
此善男子。
乃從阿僧祇劫已來諸毛孔中恒常出此四種之聲。
所謂空寂等聲。
于一一聲中為無量無邊衆生作大利益。
阿難白佛言。
世尊。
此善男子。
往昔之時作何善根。
乃能于諸毛孔出如是諸聲。
佛告阿難。
我念往昔過去無量無數劫。
時有佛出世名無垢眼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此善男子。
于彼佛所出家作大沙門。
名曰智樂。
淨修梵行而彼沙門于彼如來。
問于真理難知智慧甚深句義。
所謂不生不滅。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
一切諸法本性寂靜。
一切諸佛皆同一體。
而彼沙門七日七夜相續不斷。
不念疲惓不念餘事不舍重擔。
于此四句躬自受持。
善味諷習善持通利。
善意貫穿研精己行。
阿難。
彼時沙門者。
此童子是也。
以此四句妙義億數諸佛所共說之。
入諸佛法攝諸衆生。
複自然得覺了之事。
而彼沙門愍諸衆生。
緣諸村舍聚落城邑為彼說法。
阿難。
爾時法師智樂沙門者。
以多聞知法義趣。
複以真心六年為他宣說如是法句。
以是因緣于阿僧祇劫。
從諸毛孔出如是聲神通。
以是事故。
此善男子。
從身毛孔出如是四種法聲。
為多衆生作大利益。
如是次第。
此童子者。
于阿僧祇劫身毛孔中。
成就如是四種妙聲。
阿難。
閻浮提人得大善利得第一利。
若聞此無攀緣菩薩名字者。
已獲善利況聞其法。
阿難。
若有善男子及善女人。
或在天中或在人間。
聞此無攀緣菩薩乃至名字已得淨心。
所得功德不可思議。
何況瞻對觐觌見者。
所以者何。
阿難。
此無攀緣菩薩摩诃薩。
于諸菩薩地已得功德。
不可思議不可稱說。
阿難。
而此菩薩摩诃薩。
故欲來見如來入般涅槃。
阿難汝今可為彼大菩薩。
施設床敷于如來前。
用拟此善男子坐。
阿難。
汝當得大安樂利益。
亦當速得勝妙神通。
阿難。
汝設此敷業因緣故。
所獲果報或坐或卧常得安隐。
于一念頃。
當現證得阿羅漢果無為聖法。
阿難。
汝于無漏聲聞聖果未證入者。
我今與汝授記當得。
汝複應有諸功德分。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得諸佛如來大法。
阿難。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若天若龍若夜叉若犍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若非人。
及餘衆生聞此寂靜轉所說授記。
聞已得淨深心及信解者。
若複有人欲得聞此寂靜說授記法門。
或如來邊聞。
或聲聞邊聞。
複能為彼法師。
敷設床座所得功德。
如彼法師坐此座上。
複當說斯寂靜說授記法門。
如斯無異。
所以者何。
阿難。
彼人敷設座已。
當得十種敷設功德。
何等為十。
一者當得轉輪聖王座。
二者得帝釋座。
三者得梵天王座。
四者得世主座。
五者世世于諸佛所得法師座。
六者菩薩地滿既得位已。
在道場菩提樹下。
坐于蓮華師子高座。
七者證一切智已。
得無上菩提坐于佛座。
八者轉大法輪時。
得無量億數諸天所共莊嚴轉法輪座。
九者欲現大神通時。
過出一切諸世間道。
為得如來無上顯現最大神通師子高座。
十者欲現入于大涅槃時。
得彼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令諸天龍夜叉犍闼婆阿修羅迦樓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心生歡喜得清淨信。
最後寂滅一切諸行。
住金剛三昧得如來座。
阿難。
汝當得如是等十種師子高座果報。
阿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淨心聞此寂靜說受記法本句偈之義。
為于法師敷設
動大動震大震。
大地動時所化衆生怖畏毛豎。
阿難報言。
如是婆伽婆。
如是修伽陀。
我今見已。
此童子者。
神通遊戲種種示現乘空而來。
佛告阿難。
如此辇譽衆寶間錯。
在童子前而來。
出于種種異妙之香。
滿此佛刹。
阿難白言。
如是婆伽婆。
如是修伽陀。
佛複告阿難言。
此事還是彼善男子智力所現。
能使辇輿出是妙香。
阿難。
汝聽複能出于四種之聲。
所謂空聲無所有聲寂靜聲佛聲。
阿難白言。
如是婆伽婆。
佛複告阿難。
還是童子毛孔所出如是等聲。
阿難。
此聲出時有六十八那由他衆生大得饒益。
複千世界諸衆生數有多衆生。
于無為法心漏永盡便得解脫。
阿難。
聞一佛名。
已有九億菩薩住不退轉地。
得入聖道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于此刹土人天世界。
有二百千那由他天人得阿毗跋緻地。
決定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
此善男子所住。
西方有佛名曰喜樂音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世界名樂毛。
從彼刹來欲見如來入于涅槃。
此善男子。
然其來已為于無量無邊衆生作大利益。
阿難。
今善男子。
來此刹時大作佛事。
亦如如來轉大法輪。
彼亦如是轉大法輪。
阿難。
此善男子。
乃從阿僧祇劫已來諸毛孔中恒常出此四種之聲。
所謂空寂等聲。
于一一聲中為無量無邊衆生作大利益。
阿難白佛言。
世尊。
此善男子。
往昔之時作何善根。
乃能于諸毛孔出如是諸聲。
佛告阿難。
我念往昔過去無量無數劫。
時有佛出世名無垢眼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此善男子。
于彼佛所出家作大沙門。
名曰智樂。
淨修梵行而彼沙門于彼如來。
問于真理難知智慧甚深句義。
所謂不生不滅。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
一切諸法本性寂靜。
一切諸佛皆同一體。
而彼沙門七日七夜相續不斷。
不念疲惓不念餘事不舍重擔。
于此四句躬自受持。
善味諷習善持通利。
善意貫穿研精己行。
阿難。
彼時沙門者。
此童子是也。
以此四句妙義億數諸佛所共說之。
入諸佛法攝諸衆生。
複自然得覺了之事。
而彼沙門愍諸衆生。
緣諸村舍聚落城邑為彼說法。
阿難。
爾時法師智樂沙門者。
以多聞知法義趣。
複以真心六年為他宣說如是法句。
以是因緣于阿僧祇劫。
從諸毛孔出如是聲神通。
以是事故。
此善男子。
從身毛孔出如是四種法聲。
為多衆生作大利益。
如是次第。
此童子者。
于阿僧祇劫身毛孔中。
成就如是四種妙聲。
阿難。
閻浮提人得大善利得第一利。
若聞此無攀緣菩薩名字者。
已獲善利況聞其法。
阿難。
若有善男子及善女人。
或在天中或在人間。
聞此無攀緣菩薩乃至名字已得淨心。
所得功德不可思議。
何況瞻對觐觌見者。
所以者何。
阿難。
此無攀緣菩薩摩诃薩。
于諸菩薩地已得功德。
不可思議不可稱說。
阿難。
而此菩薩摩诃薩。
故欲來見如來入般涅槃。
阿難汝今可為彼大菩薩。
施設床敷于如來前。
用拟此善男子坐。
阿難。
汝當得大安樂利益。
亦當速得勝妙神通。
阿難。
汝設此敷業因緣故。
所獲果報或坐或卧常得安隐。
于一念頃。
當現證得阿羅漢果無為聖法。
阿難。
汝于無漏聲聞聖果未證入者。
我今與汝授記當得。
汝複應有諸功德分。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得諸佛如來大法。
阿難。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若天若龍若夜叉若犍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若非人。
及餘衆生聞此寂靜轉所說授記。
聞已得淨深心及信解者。
若複有人欲得聞此寂靜說授記法門。
或如來邊聞。
或聲聞邊聞。
複能為彼法師。
敷設床座所得功德。
如彼法師坐此座上。
複當說斯寂靜說授記法門。
如斯無異。
所以者何。
阿難。
彼人敷設座已。
當得十種敷設功德。
何等為十。
一者當得轉輪聖王座。
二者得帝釋座。
三者得梵天王座。
四者得世主座。
五者世世于諸佛所得法師座。
六者菩薩地滿既得位已。
在道場菩提樹下。
坐于蓮華師子高座。
七者證一切智已。
得無上菩提坐于佛座。
八者轉大法輪時。
得無量億數諸天所共莊嚴轉法輪座。
九者欲現大神通時。
過出一切諸世間道。
為得如來無上顯現最大神通師子高座。
十者欲現入于大涅槃時。
得彼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令諸天龍夜叉犍闼婆阿修羅迦樓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心生歡喜得清淨信。
最後寂滅一切諸行。
住金剛三昧得如來座。
阿難。
汝當得如是等十種師子高座果報。
阿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淨心聞此寂靜說受記法本句偈之義。
為于法師敷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