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讵以他為依
智者能調我 生天受安樂
為遣此疑。
經曰。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說我見衆生見命見取者見為正語不如是等。
佛何故說見我耶。
為誘攝信樂者故。
此于五蘊随俗名言。
非謂真實。
是故諸佛所見我者是遠離性。
如經即非我見等。
世尊以離生死涅槃我等合見。
而得菩提。
複愍諸含識欲令同證。
是故言。
須菩提發菩薩乘者。
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
不生法想知見者。
謂證時。
信解者。
修學時。
信解之人法想尚不生。
況非法想。
此雲法想非法想者。
謂如法分别不如法分别法想。
如法何故不生。
經曰法想者。
如來說為非想。
此複雲何。
一切法無生性故。
若無生即非有。
于何知見。
以俗谛故。
如經曰。
是名法想。
何故複說受持之福。
欲令衆生畢竟信故。
經曰。
如無演說是名為說。
此何謂耶。
第一義無世出世。
若法若物少有可說。
能如實義如是說者。
乃名為說。
此無住涅槃觀察有為然後方證。
雲何觀察。
經曰。
爾時世尊。
而說頌言。
一切有為法 如星翳燈幻 露泡夢電雲 應作如是觀 今此頌中。
觀察有為九種體相。
何謂為九。
所謂觀察自在。
觀察境物觀察遷動。
觀察體性觀察少盛。
觀察壽觀察作者。
觀察心觀察有無。
此中觀察自在如星。
譬如星等著象于空随方運行。
光色熾盛假令久住終随劫盡。
如是人天受諸福報。
豐财重位衆所瞻仰。
雖久自在會亦歸空。
觀察境物如翳。
譬如翳目于淨空中見有毛輪飛花二月。
無明翳識亦複如是。
于真實理無物之處。
而見内外世出世間種種諸法。
觀察遷動如燈。
譬如燈焰即生處滅不至餘處。
然因此焰餘處焰生。
念念相續如有遷動。
衆生亦爾。
前趣諸蘊即前趣滅不往餘趣。
然因前蘊後趣蘊。
生以相續故。
狀如遷動。
言諸凡夫數往餘趣。
觀察體性如幻。
如因幻力變作女人容貌可觀體性非有。
不了之者取為真實。
一切法亦複如是。
從妄緣生初無實體。
未了實者生有體見。
觀察少盛如露。
譬如朝露見日即晞。
盛年容色亦複如是。
一遇無常已從衰謝。
觀察壽如泡。
譬如水泡或有始生未成體相。
或才生已或暫停住即歸散滅。
壽亦如是。
或始托生在于胎藏。
正生生已從作嬰兒。
少年中年乃至衰老歸于壞滅。
觀察作者如夢。
譬如夢中随先見聞。
憶念分别熏習住故。
雖無作者種種境界分明現前。
如是衆生無始時來。
有諸煩惱善不善業熏習而住。
雖無有我是能作者。
而現無涯生死等事。
觀察心如電。
譬如電光生時即滅。
心亦如是。
刹那必謝。
觀察有無如雲。
如空中雲。
先無後有須臾複滅。
有為諸法亦複如是。
體性本空從妄緣有。
有緣既散還複歸無。
複次先依俗谛。
以星等九喻安立有為。
後依中論第一義。
一切法不滅不生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
及般若波羅蜜中一切法非積住性。
解釋此頌其義雲何。
譬如星光自體常滅。
有為亦爾。
性恒遷謝。
如人目翳。
雖無作者病緣故生。
有為亦然但從緣起。
譬如燈焰念念恒斷。
有為如是刹那不住。
如幻所作。
不了之者取為實常。
愚夫迷實取有為法亦複如是。
譬如泫露在物雖繁體唯是一。
所謂滋潤有為内蘊生生。
有别本性亦同鹹資愛故。
如因積水雨渧成泡。
各别而生各别而滅。
衆生諸行亦複如是。
八萬四千别生别滅。
如夢中境來無所從。
而彼夢心妄見來處。
有為亦爾來不可得無明夢識妄見為來。
譬如奔電性非遷動。
前處前滅後處後生。
以相相似說之為去。
有為諸法去亦如是。
譬如空雲非恒積住。
有為之相類此應知。
如是名為依俗谛故安立有為。
如中論中成立真實不生等義。
于有為法應如是知。
此複雲何。
彼論中以自他共無因。
觀察諸法本無生義。
如是似翳有為生法。
應知不生。
以不生故星光有滅違于道理。
有為亦然應知不滅。
複次不生故。
彼燈自體。
尚不可得。
何有刹那而說為斷。
有為不斷類此應知。
複次不生故似幻所作。
有為之法無有常義。
應知不常。
複次不生故似于朝露。
有為諸法一義不成。
愛能潤生不契理故。
應知不一。
複次不生故似泡。
差别有為之法異性不成。
應知不異。
複次不生故似夢中境。
有為之法本無來義。
應知不來。
複次不生故似于電光。
生滅之法以相似故說為去者。
理不相應。
應知不去。
複次不生故。
如雲之法體尚非有。
豈積住耶。
如是應知頌曰。
我今功德施 為破諸迷取 開于中觀門 略述此經義 願諸衆生類 見聞若受持 照真不壞俗 明了心無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
經曰。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說我見衆生見命見取者見為正語不如是等。
佛何故說見我耶。
為誘攝信樂者故。
此于五蘊随俗名言。
非謂真實。
是故諸佛所見我者是遠離性。
如經即非我見等。
世尊以離生死涅槃我等合見。
而得菩提。
複愍諸含識欲令同證。
是故言。
須菩提發菩薩乘者。
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
不生法想知見者。
謂證時。
信解者。
修學時。
信解之人法想尚不生。
況非法想。
此雲法想非法想者。
謂如法分别不如法分别法想。
如法何故不生。
經曰法想者。
如來說為非想。
此複雲何。
一切法無生性故。
若無生即非有。
于何知見。
以俗谛故。
如經曰。
是名法想。
何故複說受持之福。
欲令衆生畢竟信故。
經曰。
如無演說是名為說。
此何謂耶。
第一義無世出世。
若法若物少有可說。
能如實義如是說者。
乃名為說。
此無住涅槃觀察有為然後方證。
雲何觀察。
經曰。
爾時世尊。
而說頌言。
一切有為法 如星翳燈幻 露泡夢電雲 應作如是觀 今此頌中。
觀察有為九種體相。
何謂為九。
所謂觀察自在。
觀察境物觀察遷動。
觀察體性觀察少盛。
觀察壽觀察作者。
觀察心觀察有無。
此中觀察自在如星。
譬如星等著象于空随方運行。
光色熾盛假令久住終随劫盡。
如是人天受諸福報。
豐财重位衆所瞻仰。
雖久自在會亦歸空。
觀察境物如翳。
譬如翳目于淨空中見有毛輪飛花二月。
無明翳識亦複如是。
于真實理無物之處。
而見内外世出世間種種諸法。
觀察遷動如燈。
譬如燈焰即生處滅不至餘處。
然因此焰餘處焰生。
念念相續如有遷動。
衆生亦爾。
前趣諸蘊即前趣滅不往餘趣。
然因前蘊後趣蘊。
生以相續故。
狀如遷動。
言諸凡夫數往餘趣。
觀察體性如幻。
如因幻力變作女人容貌可觀體性非有。
不了之者取為真實。
一切法亦複如是。
從妄緣生初無實體。
未了實者生有體見。
觀察少盛如露。
譬如朝露見日即晞。
盛年容色亦複如是。
一遇無常已從衰謝。
觀察壽如泡。
譬如水泡或有始生未成體相。
或才生已或暫停住即歸散滅。
壽亦如是。
或始托生在于胎藏。
正生生已從作嬰兒。
少年中年乃至衰老歸于壞滅。
觀察作者如夢。
譬如夢中随先見聞。
憶念分别熏習住故。
雖無作者種種境界分明現前。
如是衆生無始時來。
有諸煩惱善不善業熏習而住。
雖無有我是能作者。
而現無涯生死等事。
觀察心如電。
譬如電光生時即滅。
心亦如是。
刹那必謝。
觀察有無如雲。
如空中雲。
先無後有須臾複滅。
有為諸法亦複如是。
體性本空從妄緣有。
有緣既散還複歸無。
複次先依俗谛。
以星等九喻安立有為。
後依中論第一義。
一切法不滅不生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
及般若波羅蜜中一切法非積住性。
解釋此頌其義雲何。
譬如星光自體常滅。
有為亦爾。
性恒遷謝。
如人目翳。
雖無作者病緣故生。
有為亦然但從緣起。
譬如燈焰念念恒斷。
有為如是刹那不住。
如幻所作。
不了之者取為實常。
愚夫迷實取有為法亦複如是。
譬如泫露在物雖繁體唯是一。
所謂滋潤有為内蘊生生。
有别本性亦同鹹資愛故。
如因積水雨渧成泡。
各别而生各别而滅。
衆生諸行亦複如是。
八萬四千别生别滅。
如夢中境來無所從。
而彼夢心妄見來處。
有為亦爾來不可得無明夢識妄見為來。
譬如奔電性非遷動。
前處前滅後處後生。
以相相似說之為去。
有為諸法去亦如是。
譬如空雲非恒積住。
有為之相類此應知。
如是名為依俗谛故安立有為。
如中論中成立真實不生等義。
于有為法應如是知。
此複雲何。
彼論中以自他共無因。
觀察諸法本無生義。
如是似翳有為生法。
應知不生。
以不生故星光有滅違于道理。
有為亦然應知不滅。
複次不生故。
彼燈自體。
尚不可得。
何有刹那而說為斷。
有為不斷類此應知。
複次不生故似幻所作。
有為之法無有常義。
應知不常。
複次不生故似于朝露。
有為諸法一義不成。
愛能潤生不契理故。
應知不一。
複次不生故似泡。
差别有為之法異性不成。
應知不異。
複次不生故似夢中境。
有為之法本無來義。
應知不來。
複次不生故似于電光。
生滅之法以相似故說為去者。
理不相應。
應知不去。
複次不生故。
如雲之法體尚非有。
豈積住耶。
如是應知頌曰。
我今功德施 為破諸迷取 開于中觀門 略述此經義 願諸衆生類 見聞若受持 照真不壞俗 明了心無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