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金毗羅童子威德經
關燈
小
中
大
咒一百八遍。
取黃金沙一勝。
藥和之器中盛之。
即埋地中日乃變成紫摩黃金。
又法欲入海取七珍者。
藥少許和漢郁金香半兩。
佛前咒之八十遍。
呼彼海龍王名字燒香。
藥香徹彼海龍王所。
其龍領百萬眷屬。
送種種七珍到行人所。
又法欲降伏一切禽獸者。
取柏木三尺以藥塗之。
于佛三七遍。
以杖打地一下。
所有禽獸并悉雲集向行人所。
若欲令散者。
取藥燒之即得四散。
又法欲令人延年壽者。
取柏子三百顆蜜一合煎之令焦。
将作佛前咒一顆一咒。
取藥少許塗之。
複向佛前咒之七百遍。
然後取服吞一丸命等日月。
若吞二丸命齊天地。
若吞三丸延命一劫。
若吞四丸壽命兩劫。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但于我法生少重心。
依如來前咒等作之。
立即成效。
說此語時。
會中複有一大仙名曰祁婆。
即從座起前佛所。
白言如來。
我亦有大法能助如來。
彼咒功力故。
世尊唯願世尊許我說之。
時如來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護念五濁衆生故說此方。
汝當速說我今聽汝所說。
大悲世尊世間若有衆生。
求一切種種智慧者。
或求延年益壽者。
取烏牛乳三升遠志根三根诃梨勒十顆。
乳中煎之 令乳幹盡。
即陰幹搗篩。
白蜜和之為丸如棗子許。
于佛前誦咒之四十遍。
晨旦時向西著面頓服令盡。
于三七日間。
即得一切世智辯才。
天龍八部恒常衛護。
複此妙方。
若有修法人求攝錄一切鬼神及野叉者。
取母狗乳一合白牛乳一合。
世尊取上件二味乳一處。
取天門冬根半兩遠志根半兩。
搗篩咒之七遍。
然後和乳。
于銅铛中煎之二十沸許。
便将佛前誦咒一百八遍。
即如于佛頓氣服之令盡。
于七日間一切鬼神并悉現身其人所。
世尊若第一七日善鬼惡鬼。
奪人精氣之鬼。
及阿修羅眷屬魅鬼魍魉精魅。
今見餓之鬼古文精雲山林之樹稷之鬼。
八史六丁從術之鬼。
五星六度五嶽鬼。
世尊如是等鬼集彼人所。
其鬼惡氣及惡毒悉自滅之。
任行人驅使。
欲知千年消息。
問之合者神海須彌山神。
大鐵圍山之神黑山之神。
天宮日月精神住室神。
火風神地神水神等人身中五情神。
如是一切諸神并悉雲集行人門首。
複次若三七日之間。
一切羅刹及夜叉并來雲集。
藍婆夜叉毗藍婆夜叉。
大精夜叉。
注驢羅刹。
滿心羅刹。
攝羅刹。
須彌山間黑齒羅刹。
如是等恒河沙眷屬。
一日之間并集行人門首。
世尊若修行人。
欲令驅使彼諸羅刹夜叉及鬼神等者。
取安悉香半兩白膠香半兩白芥子半兩。
俱共一處搗篩。
白蜜和之。
悉火燒誦前咒十遍。
其一切鬼神及夜叉羅刹等。
悉皆化面而倒悉亂。
舉身自現不能自勝。
又法若令性悟者。
取乳頭香燒之。
并悉性悟。
皆得耨心菩提。
舍彼鬼位并得清淨之身。
一從行人驅使随意所須。
預知千裡逆順之事世尊彼諸鬼神若不降伏者。
取彼前藥咒之即降伏也。
又法欲求萬年仙藥者。
取前三昧藥燒。
于山間燒之。
誦咒百遍。
一切萬年精雲芝草仙。
千年松公及九雲。
仙駕鶴應草瑞草芝雲。
并總自出現其人所。
世尊若欲采之。
正月一日二月八日四月八日。
此等三日。
一切諸藥草之精并在人間。
餘日多化不在本所。
又法若采此藥。
先咒一百八遍。
我自往彼人所。
教受和合令食之。
我自舍彼仙位與行人。
複次若入山。
求采妙寶七珍者。
取安悉香一兩。
白芥子一兩。
甘松香一兩。
漢郁金香半兩。
青木香半兩。
水銀半兩。
世尊取已上等物相和搗篩。
取此間陰泉和之。
即于佛前咒一千八十遍。
時于高原上燒之。
山間伏藏及龍宮中七寶并悉現。
行人欲取時。
當取青木香燒之發願。
然後随意取用。
祁婆變七寶方第二。
世尊若有諸善男子。
欲變瓦石為摩尼寶者。
取赤石如雞卵許。
取銅铛一。
取水銀五兩安置铛中。
及石亦铛中盤蓋之。
以柏木灰水煎三日燒之。
令水銀盡入石中。
變成火色。
然後滅火漸漸令冷。
取向佛前誦咒一萬遍。
其寶光明照三千裡。
此寶力能壞諸魔王摧其地獄。
行人起心動念。
即七寶随意滿足。
亦能無火之處能出大火。
複次世尊。
若有衆生作諸法術。
令互石變成明月寶珠者。
取白石如雞子許。
水銀三兩米粉二兩。
烏牛乳半勝。
和向銅铛中煎之令盡。
然後取荏油一合置铛子中。
煿石令燋油盡。
以漸漸令冷。
即向佛前誦前咒之百遍。
其石色如日月表裡明徹。
斯寶然得萬裡。
又其珠力。
能出種種珠寶金銀珊瑚。
又能令人自在求者如意 又法欲變瓦礫成如意寶珠者。
取金色石如雀卵許。
取水銀三兩生金半兩慈石一大兩桃人八顆。
去皮取如上等物。
并置一處。
向生鐵熱中煿之。
其石并食彼上四物著溫地之中。
三日乃取看。
其色如紫摩黃金。
向佛前咒之。
一百八遍。
其量珠威力無量無邊。
彼行人意欲去處。
其珠兌充前騰身而去。
亦能出種種妙寶。
行人者但發大悲。
亦能令三界有情常得安樂。
随意一切衆生願。
悉皆充足。
佛說金毗羅童子經 (别人書著雲是此經法印作法用之時用)。
夜合木一寸八分克之。
大力金剛陀羅尼。
二名穢積大壇烏刍沙摩真言。
唵[木*(卄/(ㄇ@人)/戌)]伐羅俱魯陀摩诃摩羅诃曩那诃跛折摩他微枳羅尾持網婆野社智羅監母陀羅烏刍沙摩俱噜陀[合*牛]泮吒娑婆诃 期觀音真言 迦摩羅目佉迦摩羅盧左那迦摩羅沙那迦摩羅多賀沙那迦摩羅婆谟尼迦摩羅迦摩羅迦摩羅 金毗羅童子威德經 (金毗羅法作道場不空三藏譯。
燒沉香白膠香薰陸香用瓷香爐。
藥王菩薩助法。
用白檀香一兩诃梨勒七果燒蜜和四十丸。
除身中萬病。
入龍宮取寶珠。
用菖蒲三兩安悉香蜜丸甘松香和燒救萬病。
用诃梨勒掩摩勒各五兩。
男孩子母乳和作丸。
龍樹菩薩助法用诃梨勒十二顆。
剌蜜三兩井花水煎服吐出金治萬病用光明沙紫赤朱天門冬新蜜蠟。
五月五日大酷三升。
黑石蜜三兩。
和煎觀世音菩薩助法。
用诃梨勒百顆蜜丸。
馬鳴菩薩助法。
白膠香天門冬诃梨勒蠟各五兩。
柴三升。
井花水煎。
白蜜用和)。
(承安二年五月十二日書之)
取黃金沙一勝。
藥和之器中盛之。
即埋地中日乃變成紫摩黃金。
又法欲入海取七珍者。
藥少許和漢郁金香半兩。
佛前咒之八十遍。
呼彼海龍王名字燒香。
藥香徹彼海龍王所。
其龍領百萬眷屬。
送種種七珍到行人所。
又法欲降伏一切禽獸者。
取柏木三尺以藥塗之。
于佛三七遍。
以杖打地一下。
所有禽獸并悉雲集向行人所。
若欲令散者。
取藥燒之即得四散。
又法欲令人延年壽者。
取柏子三百顆蜜一合煎之令焦。
将作佛前咒一顆一咒。
取藥少許塗之。
複向佛前咒之七百遍。
然後取服吞一丸命等日月。
若吞二丸命齊天地。
若吞三丸延命一劫。
若吞四丸壽命兩劫。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但于我法生少重心。
依如來前咒等作之。
立即成效。
說此語時。
會中複有一大仙名曰祁婆。
即從座起前佛所。
白言如來。
我亦有大法能助如來。
彼咒功力故。
世尊唯願世尊許我說之。
時如來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汝能護念五濁衆生故說此方。
汝當速說我今聽汝所說。
大悲世尊世間若有衆生。
求一切種種智慧者。
或求延年益壽者。
取烏牛乳三升遠志根三根诃梨勒十顆。
乳中煎之 令乳幹盡。
即陰幹搗篩。
白蜜和之為丸如棗子許。
于佛前誦咒之四十遍。
晨旦時向西著面頓服令盡。
于三七日間。
即得一切世智辯才。
天龍八部恒常衛護。
複此妙方。
若有修法人求攝錄一切鬼神及野叉者。
取母狗乳一合白牛乳一合。
世尊取上件二味乳一處。
取天門冬根半兩遠志根半兩。
搗篩咒之七遍。
然後和乳。
于銅铛中煎之二十沸許。
便将佛前誦咒一百八遍。
即如于佛頓氣服之令盡。
于七日間一切鬼神并悉現身其人所。
世尊若第一七日善鬼惡鬼。
奪人精氣之鬼。
及阿修羅眷屬魅鬼魍魉精魅。
今見餓之鬼古文精雲山林之樹稷之鬼。
八史六丁從術之鬼。
五星六度五嶽鬼。
世尊如是等鬼集彼人所。
其鬼惡氣及惡毒悉自滅之。
任行人驅使。
欲知千年消息。
問之合者神海須彌山神。
大鐵圍山之神黑山之神。
天宮日月精神住室神。
火風神地神水神等人身中五情神。
如是一切諸神并悉雲集行人門首。
複次若三七日之間。
一切羅刹及夜叉并來雲集。
藍婆夜叉毗藍婆夜叉。
大精夜叉。
注驢羅刹。
滿心羅刹。
攝羅刹。
須彌山間黑齒羅刹。
如是等恒河沙眷屬。
一日之間并集行人門首。
世尊若修行人。
欲令驅使彼諸羅刹夜叉及鬼神等者。
取安悉香半兩白膠香半兩白芥子半兩。
俱共一處搗篩。
白蜜和之。
悉火燒誦前咒十遍。
其一切鬼神及夜叉羅刹等。
悉皆化面而倒悉亂。
舉身自現不能自勝。
又法若令性悟者。
取乳頭香燒之。
并悉性悟。
皆得耨心菩提。
舍彼鬼位并得清淨之身。
一從行人驅使随意所須。
預知千裡逆順之事世尊彼諸鬼神若不降伏者。
取彼前藥咒之即降伏也。
又法欲求萬年仙藥者。
取前三昧藥燒。
于山間燒之。
誦咒百遍。
一切萬年精雲芝草仙。
千年松公及九雲。
仙駕鶴應草瑞草芝雲。
并總自出現其人所。
世尊若欲采之。
正月一日二月八日四月八日。
此等三日。
一切諸藥草之精并在人間。
餘日多化不在本所。
又法若采此藥。
先咒一百八遍。
我自往彼人所。
教受和合令食之。
我自舍彼仙位與行人。
複次若入山。
求采妙寶七珍者。
取安悉香一兩。
白芥子一兩。
甘松香一兩。
漢郁金香半兩。
青木香半兩。
水銀半兩。
世尊取已上等物相和搗篩。
取此間陰泉和之。
即于佛前咒一千八十遍。
時于高原上燒之。
山間伏藏及龍宮中七寶并悉現。
行人欲取時。
當取青木香燒之發願。
然後随意取用。
祁婆變七寶方第二。
世尊若有諸善男子。
欲變瓦石為摩尼寶者。
取赤石如雞卵許。
取銅铛一。
取水銀五兩安置铛中。
及石亦铛中盤蓋之。
以柏木灰水煎三日燒之。
令水銀盡入石中。
變成火色。
然後滅火漸漸令冷。
取向佛前誦咒一萬遍。
其寶光明照三千裡。
此寶力能壞諸魔王摧其地獄。
行人起心動念。
即七寶随意滿足。
亦能無火之處能出大火。
複次世尊。
若有衆生作諸法術。
令互石變成明月寶珠者。
取白石如雞子許。
水銀三兩米粉二兩。
烏牛乳半勝。
和向銅铛中煎之令盡。
然後取荏油一合置铛子中。
煿石令燋油盡。
以漸漸令冷。
即向佛前誦前咒之百遍。
其石色如日月表裡明徹。
斯寶然得萬裡。
又其珠力。
能出種種珠寶金銀珊瑚。
又能令人自在求者如意 又法欲變瓦礫成如意寶珠者。
取金色石如雀卵許。
取水銀三兩生金半兩慈石一大兩桃人八顆。
去皮取如上等物。
并置一處。
向生鐵熱中煿之。
其石并食彼上四物著溫地之中。
三日乃取看。
其色如紫摩黃金。
向佛前咒之。
一百八遍。
其量珠威力無量無邊。
彼行人意欲去處。
其珠兌充前騰身而去。
亦能出種種妙寶。
行人者但發大悲。
亦能令三界有情常得安樂。
随意一切衆生願。
悉皆充足。
佛說金毗羅童子經 (别人書著雲是此經法印作法用之時用)。
夜合木一寸八分克之。
大力金剛陀羅尼。
二名穢積大壇烏刍沙摩真言。
唵[木*(卄/(ㄇ@人)/戌)]伐羅俱魯陀摩诃摩羅诃曩那诃跛折摩他微枳羅尾持網婆野社智羅監母陀羅烏刍沙摩俱噜陀[合*牛]泮吒娑婆诃 期觀音真言 迦摩羅目佉迦摩羅盧左那迦摩羅沙那迦摩羅多賀沙那迦摩羅婆谟尼迦摩羅迦摩羅迦摩羅 金毗羅童子威德經 (金毗羅法作道場不空三藏譯。
燒沉香白膠香薰陸香用瓷香爐。
藥王菩薩助法。
用白檀香一兩诃梨勒七果燒蜜和四十丸。
除身中萬病。
入龍宮取寶珠。
用菖蒲三兩安悉香蜜丸甘松香和燒救萬病。
用诃梨勒掩摩勒各五兩。
男孩子母乳和作丸。
龍樹菩薩助法用诃梨勒十二顆。
剌蜜三兩井花水煎服吐出金治萬病用光明沙紫赤朱天門冬新蜜蠟。
五月五日大酷三升。
黑石蜜三兩。
和煎觀世音菩薩助法。
用诃梨勒百顆蜜丸。
馬鳴菩薩助法。
白膠香天門冬诃梨勒蠟各五兩。
柴三升。
井花水煎。
白蜜用和)。
(承安二年五月十二日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