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二十卷
關燈
小
中
大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第二十卷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
十法品第十一之二
問青遍處定加行雲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青遍處定。
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于此世界或取青樹。
或取青葉或取青花或取青果。
或取青衣或取種種青莊嚴具。
或取青雲或取青水。
或取種種諸餘青物。
彼于如是随取一相。
以勝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青相。
彼由于此以勝解力。
系念思惟假想觀察。
安立信解是某青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是青非餘。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青故。
未能證入青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一青相系念思惟。
謂此是青非為黃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青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青相。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青相。
無二無轉能入青定。
而未能入青遍處定。
問若此未能入青遍處定者。
青遍處定加行雲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青遍處定。
答即依如前所入青定。
令心随順調伏趣向。
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一趣定已。
複想此青漸次增廣。
東南西北遍皆是青。
彼想此青漸次增廣。
東南西北遍是青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青。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是青故。
未能證入青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遍青相系念思惟。
此遍是青非遍黃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如行乃漸能入。
青遍處定精勤數習。
此加行已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青。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青無二無轉。
從此乃入青遍處定。
言上下者。
謂上下方。
言傍布者。
謂東南等。
言無二者。
謂無間雜。
無邊無際者。
謂邊際難測。
是第五者。
謂諸定中。
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言遍處者。
謂此定中。
所有善色受想行識。
皆名遍處 問黃遍處定加行雲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黃遍處定。
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于此世界或取黃樹。
或取黃葉或取黃花或取黃果。
或取黃衣或取種種黃莊嚴具。
或取黃雲或取黃水。
或取種種諸餘黃物。
彼于如是随取一相。
以勝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黃相。
彼由于此以勝解力。
系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黃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是黃非餘。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黃故。
未能證入黃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一黃相系念思惟。
謂此是黃非為青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黃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黃相。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黃相。
無二無轉能入黃定。
而未能入黃遍處定。
問若此未能入黃遍處定者。
黃遍處定加行雲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黃遍處定。
答即依如前所入黃定。
令心随順調伏趣向。
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一趣定已複想此黃。
漸次增廣東南西北。
遍皆。
是黃彼想此黃。
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黃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黃。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是黃故。
未能證入黃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遍黃相系念思惟。
此遍是黃非遍青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乃漸能入黃遍處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青遍處定。
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于此世界或取青樹。
或取青葉或取青花或取青果。
或取青衣或取種種青莊嚴具。
或取青雲或取青水。
或取種種諸餘青物。
彼于如是随取一相。
以勝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青相。
彼由于此以勝解力。
系念思惟假想觀察。
安立信解是某青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是青非餘。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青故。
未能證入青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一青相系念思惟。
謂此是青非為黃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青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青相。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青相。
無二無轉能入青定。
而未能入青遍處定。
問若此未能入青遍處定者。
青遍處定加行雲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青遍處定。
答即依如前所入青定。
令心随順調伏趣向。
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一趣定已。
複想此青漸次增廣。
東南西北遍皆是青。
彼想此青漸次增廣。
東南西北遍是青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青。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是青故。
未能證入青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遍青相系念思惟。
此遍是青非遍黃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如行乃漸能入。
青遍處定精勤數習。
此加行已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青。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青無二無轉。
從此乃入青遍處定。
言上下者。
謂上下方。
言傍布者。
謂東南等。
言無二者。
謂無間雜。
無邊無際者。
謂邊際難測。
是第五者。
謂諸定中。
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言遍處者。
謂此定中。
所有善色受想行識。
皆名遍處 問黃遍處定加行雲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黃遍處定。
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于此世界或取黃樹。
或取黃葉或取黃花或取黃果。
或取黃衣或取種種黃莊嚴具。
或取黃雲或取黃水。
或取種種諸餘黃物。
彼于如是随取一相。
以勝解力系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黃相。
彼由于此以勝解力。
系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黃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是黃非餘。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黃故。
未能證入黃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一黃相系念思惟。
謂此是黃非為青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能入黃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黃相。
由心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黃相。
無二無轉能入黃定。
而未能入黃遍處定。
問若此未能入黃遍處定者。
黃遍處定加行雲何。
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黃遍處定。
答即依如前所入黃定。
令心随順調伏趣向。
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一趣定已複想此黃。
漸次增廣東南西北。
遍皆。
是黃彼想此黃。
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黃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皆是黃。
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系念一境。
思惟此境遍是黃故。
未能證入黃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于遍黃相系念思惟。
此遍是黃非遍青等。
思惟此相精勤勇猛。
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乃漸能入黃遍處定。
精勤數習此加行已。
複進修行此定方便。
謂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于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