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十二卷
關燈
小
中
大
少小證得雖有後時所作勝事。
而中止息者。
雲何少小證得。
謂如一類唯得戒禁便生喜足。
或複乃至唯證少分。
死生智通便生喜足。
如是等名少小證得。
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者。
謂彼未能永斷煩惱。
亦未證得諸煩惱斷。
由斯故說。
雖有後時所作勝事。
而中止息者。
謂舍善轭精進懈廢。
由此故名而中止息。
便于熾然者。
謂于此界。
未作劬勞未斷諸結。
便于永斷。
精勤勇猛勢用策勵。
不可制伏策心相續。
是名熾然。
彼于此中不起欲樂。
由斯故說便于熾然。
便于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等。
皆準前應說。
是名第五者。
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于後勝所作心縛者。
謂于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
心便被縛甚縛極縛。
如被壯人以堅繩索縛已水澆。
彼名被縛甚縛極縛。
如是有後勝所作者。
彼于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
心便被縛甚縛極縛。
言未降伏未永害者。
謂未斷未遍知 五順下分結者。
雲何為五。
一欲貪順下分結。
二嗔恚順下分結。
三有身見順下分結。
四戒禁取順下分結。
五疑順下分結。
欲貪順下分結者。
欲貪雲何答于諸欲境諸貪等貪。
廣說乃至。
貪類貪生。
是名欲貪。
順下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欲貪未斷未遍知故。
便往欲界生于欲界結欲界生。
故名欲貪順下分結。
嗔恚順下分結者。
嗔恚雲何。
答于諸有情欲為損害。
廣說乃至現為過患。
是名嗔恚順下分結。
廣說如前。
有身見順下分結者。
有身見雲何。
答于五取蘊等。
随觀見我或我所。
從此起忍欲慧觀見。
是名有身見順下分結。
廣說如前。
戒禁取順下分結者。
戒禁取雲何。
答如有一類執取于戒。
謂由此戒能得清淨解脫出離。
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複有一類執取于禁。
謂由此禁能得清淨。
解脫出離超諸苦樂。
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或有一類執取戒禁。
謂由戒禁能得清淨。
解脫出離超諸苦樂。
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是名戒禁取順下分結。
廣說如前。
疑順下分結者。
疑雲何。
答于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
廣說乃至非現一趣。
是名疑順下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疑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欲界生于欲界結欲界生。
故名疑順下分結 五順上分結者。
雲何為五。
一色貪順上分結。
二無色貪順上分結。
三掉舉順上分結。
四慢順上分結。
五無明順上分結色貪順上分結者。
色貪雲何。
答于色界系修所斷法諸貪等貪。
執藏防護耽着貪愛。
是名色貪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色貪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色界生于色界結色界生。
故名色貪順上分結。
無色貪順上分結者。
無色貪雲何。
答于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着貪愛。
是名無色貪。
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無色貪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無色界生于無色界結無色界生。
故名無色貪順上分結。
掉舉順上分結者。
掉舉雲何。
答于色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不寂靜不極寂靜。
掉舉生性等。
掉舉生性心躁擾性。
是名掉舉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掉舉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色無色界。
生于色無色界。
結色無色界生。
故名掉舉順上分結。
慢順上分結者。
慢雲何。
答于色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慢恃執慢性心高舉心輕蔑。
是名慢順上分結。
廣說如前。
無明順上分結者。
無明雲何。
答于色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無智愚癡無明黑闇。
是名無明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無明未斷未遍知故。
便往色無色界。
生于色無色界。
結色無色界生。
故名無明順上分結◎ ◎後嗢拖南曰 後五法十四謂不忍及忍 損減與圓滿語路無能處 勝支解脫想解脫處根力 不還及淨居出離界各五 有五不忍過失。
五能忍功德。
五損減。
五圓滿。
五語路。
五無堪能處。
五勝支。
五成熟解脫想。
五解脫處。
五根五力。
五不還。
五淨居天。
五出離界 五不忍過失者。
雲何為五。
一者暴惡。
二者憂悔。
三者衆生不愛不樂。
四者十方惡名流布。
五者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地獄。
雲何暴惡。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
集諸刀杖樂為損害。
故名暴惡。
雲何憂悔。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
彼行身語意惡行已。
多生憂悔。
身心熱惱。
故名憂悔。
雲何衆生不愛不樂。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若被他罵即還反罵。
若被他嗔即還反嗔。
若被他打即還反打。
若被他害即還反害。
若被他弄即還反弄。
由此衆生不愛不樂。
彼由如是反罵等緣故。
說衆生不愛不樂。
雲何十方惡名流布。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常與鬥诤。
好相言。
訟輕弄毀蔑。
由此惡名十方流布。
彼由如是鬥诤等緣。
故說十方惡名流布。
雲何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地獄。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多行增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彼行增上身語意惡行已。
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大地獄中受諸劇苦故。
說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地獄◎
而中止息者。
雲何少小證得。
謂如一類唯得戒禁便生喜足。
或複乃至唯證少分。
死生智通便生喜足。
如是等名少小證得。
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者。
謂彼未能永斷煩惱。
亦未證得諸煩惱斷。
由斯故說。
雖有後時所作勝事。
而中止息者。
謂舍善轭精進懈廢。
由此故名而中止息。
便于熾然者。
謂于此界。
未作劬勞未斷諸結。
便于永斷。
精勤勇猛勢用策勵。
不可制伏策心相續。
是名熾然。
彼于此中不起欲樂。
由斯故說便于熾然。
便于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等。
皆準前應說。
是名第五者。
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于後勝所作心縛者。
謂于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
心便被縛甚縛極縛。
如被壯人以堅繩索縛已水澆。
彼名被縛甚縛極縛。
如是有後勝所作者。
彼于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
心便被縛甚縛極縛。
言未降伏未永害者。
謂未斷未遍知 五順下分結者。
雲何為五。
一欲貪順下分結。
二嗔恚順下分結。
三有身見順下分結。
四戒禁取順下分結。
五疑順下分結。
欲貪順下分結者。
欲貪雲何答于諸欲境諸貪等貪。
廣說乃至。
貪類貪生。
是名欲貪。
順下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欲貪未斷未遍知故。
便往欲界生于欲界結欲界生。
故名欲貪順下分結。
嗔恚順下分結者。
嗔恚雲何。
答于諸有情欲為損害。
廣說乃至現為過患。
是名嗔恚順下分結。
廣說如前。
有身見順下分結者。
有身見雲何。
答于五取蘊等。
随觀見我或我所。
從此起忍欲慧觀見。
是名有身見順下分結。
廣說如前。
戒禁取順下分結者。
戒禁取雲何。
答如有一類執取于戒。
謂由此戒能得清淨解脫出離。
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複有一類執取于禁。
謂由此禁能得清淨。
解脫出離超諸苦樂。
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或有一類執取戒禁。
謂由戒禁能得清淨。
解脫出離超諸苦樂。
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是名戒禁取順下分結。
廣說如前。
疑順下分結者。
疑雲何。
答于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
廣說乃至非現一趣。
是名疑順下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疑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欲界生于欲界結欲界生。
故名疑順下分結 五順上分結者。
雲何為五。
一色貪順上分結。
二無色貪順上分結。
三掉舉順上分結。
四慢順上分結。
五無明順上分結色貪順上分結者。
色貪雲何。
答于色界系修所斷法諸貪等貪。
執藏防護耽着貪愛。
是名色貪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色貪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色界生于色界結色界生。
故名色貪順上分結。
無色貪順上分結者。
無色貪雲何。
答于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着貪愛。
是名無色貪。
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無色貪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無色界生于無色界結無色界生。
故名無色貪順上分結。
掉舉順上分結者。
掉舉雲何。
答于色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不寂靜不極寂靜。
掉舉生性等。
掉舉生性心躁擾性。
是名掉舉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掉舉未斷未遍知。
故便往色無色界。
生于色無色界。
結色無色界生。
故名掉舉順上分結。
慢順上分結者。
慢雲何。
答于色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慢恃執慢性心高舉心輕蔑。
是名慢順上分結。
廣說如前。
無明順上分結者。
無明雲何。
答于色無色界系修所斷法。
諸無智愚癡無明黑闇。
是名無明順上分結者。
下分謂欲界。
上分謂色無色界。
由此無明未斷未遍知故。
便往色無色界。
生于色無色界。
結色無色界生。
故名無明順上分結◎ ◎後嗢拖南曰 後五法十四謂不忍及忍 損減與圓滿語路無能處 勝支解脫想解脫處根力 不還及淨居出離界各五 有五不忍過失。
五能忍功德。
五損減。
五圓滿。
五語路。
五無堪能處。
五勝支。
五成熟解脫想。
五解脫處。
五根五力。
五不還。
五淨居天。
五出離界 五不忍過失者。
雲何為五。
一者暴惡。
二者憂悔。
三者衆生不愛不樂。
四者十方惡名流布。
五者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地獄。
雲何暴惡。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
集諸刀杖樂為損害。
故名暴惡。
雲何憂悔。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
彼行身語意惡行已。
多生憂悔。
身心熱惱。
故名憂悔。
雲何衆生不愛不樂。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若被他罵即還反罵。
若被他嗔即還反嗔。
若被他打即還反打。
若被他害即還反害。
若被他弄即還反弄。
由此衆生不愛不樂。
彼由如是反罵等緣故。
說衆生不愛不樂。
雲何十方惡名流布。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常與鬥诤。
好相言。
訟輕弄毀蔑。
由此惡名十方流布。
彼由如是鬥诤等緣。
故說十方惡名流布。
雲何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地獄。
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
不忍因緣多行增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彼行增上身語意惡行已。
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大地獄中受諸劇苦故。
說身壞命終當堕惡趣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