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九卷
關燈
小
中
大
複有所餘諸有情類。
自無勢力能斷自命。
他有勢力能斷其命。
是名有得自體。
唯可他害非可自害。
雲何有得自體。
自他俱可害。
答若諸有情自有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
此複雲何。
謂象馬駝牛驢羊鹿水牛豬等。
複有所餘諸有情類。
自有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
是名有得自體。
自他俱可害。
雲何有得自體。
自他俱不可害。
答若諸有情自無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
此複雲何。
謂一切色無色界天。
住無想定滅定慈定中有有情。
住最後有諸有情類。
佛使佛記諸轉輪王。
及輪王母懷彼胎時。
後身菩薩及菩薩母懷彼胎時。
殑耆羅嗢怛羅婆羅痆斯長者子。
王舍城長者子。
耶舍童命哀羅伐拏龍王。
善住龍王。
婆羅呼馬王。
琰摩王等一切地獄。
複有所餘諸有情類。
自無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
是名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第五嗢柁南曰 五四法有八謂流利趣苦 四語惡妙行四非聖聖言 有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
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
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
自苦等四補特伽羅。
四語惡行。
四語妙行。
四非聖言。
四聖言。
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者。
一順流行補特伽羅。
二逆流行補特伽羅。
三自住補特伽羅。
四到彼岸補特伽羅。
雲何順流行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染習諸欲造不善業。
是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答愛是生死流。
此補特伽羅順彼趣。
彼臨至于彼。
是彼道路是彼行迹。
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雲何逆流行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于貪嗔癡為性猛利。
數數厭患貪嗔癡生作意憂苦。
彼由厭患作意憂苦。
乃至命終常勤修習。
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是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答愛是生死流。
此補特伽羅于斷愛法。
随順趣向臨至于彼。
是彼道路是彼行迹。
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雲何自住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若正思惟。
證得如是寂靜心定。
随此定心斷五順下分結當受化生。
即于彼處得般涅槃。
不複退還生此欲界。
是名自住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自住補特伽羅。
答此補特伽羅自住化生界得般涅槃。
不複退還生此欲界。
故名自住補特伽羅。
雲何到彼岸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
若正思惟證得如是寂靜心定。
随此定心永盡諸漏證得無漏。
心慧解脫于現法中自證通慧。
具足領受能正了知。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是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答生死有身名為此岸。
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名為彼岸。
此補特伽羅于彼愛盡離染永滅。
涅槃彼岸能得能獲能觸能證故。
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如世尊說 于欲未伏離沒欲界愛中 我說名順流數數受生死 若安住正念不染習欲惡 厭舍欲憂苦我說名逆流 學斷五煩惱滿無退五法 得心勝定根我說名自住 普于勝劣法解脫滅無餘 智者至世邊我說到彼岸 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者。
一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二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三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四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有速谛察忍。
彼于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
精勤修習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
而言詞不調善語具不圓滿。
亦不成就上首語美妙語。
顯了語易解語。
無依語無盡語。
乃至于義為令他知。
不能示現不能教導。
不能贊勵不能慶慰不能贊歎。
示現教導贊勵慶慰。
修善者者。
不能勤為四衆說法。
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無速谛察忍。
彼于諸法不為知義不為知法。
不勤修習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
而言詞調善語具圓滿。
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
顯了語易解語。
無依語無盡語。
乃至于義為令他知。
能示現能教導能贊勵能慶慰。
亦能贊歎。
示現教導贊勵慶慰。
修善者者。
亦能勤為四衆說法。
是名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有速谛察忍。
彼于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
精勤修習法随法行。
和敬行随法行。
言詞調善語具圓滿。
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
顯了語易解語。
無依語無盡語。
乃至于義為令他知。
能示現能教導能贊勵能慶慰。
亦能贊歎示現教導贊勵慶慰。
修善者者。
亦能勤為四衆說法。
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
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
自無勢力能斷自命。
他有勢力能斷其命。
是名有得自體。
唯可他害非可自害。
雲何有得自體。
自他俱可害。
答若諸有情自有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
此複雲何。
謂象馬駝牛驢羊鹿水牛豬等。
複有所餘諸有情類。
自有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
是名有得自體。
自他俱可害。
雲何有得自體。
自他俱不可害。
答若諸有情自無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
此複雲何。
謂一切色無色界天。
住無想定滅定慈定中有有情。
住最後有諸有情類。
佛使佛記諸轉輪王。
及輪王母懷彼胎時。
後身菩薩及菩薩母懷彼胎時。
殑耆羅嗢怛羅婆羅痆斯長者子。
王舍城長者子。
耶舍童命哀羅伐拏龍王。
善住龍王。
婆羅呼馬王。
琰摩王等一切地獄。
複有所餘諸有情類。
自無勢力能斷自命。
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
是名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第五嗢柁南曰 五四法有八謂流利趣苦 四語惡妙行四非聖聖言 有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
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
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
自苦等四補特伽羅。
四語惡行。
四語妙行。
四非聖言。
四聖言。
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者。
一順流行補特伽羅。
二逆流行補特伽羅。
三自住補特伽羅。
四到彼岸補特伽羅。
雲何順流行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染習諸欲造不善業。
是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答愛是生死流。
此補特伽羅順彼趣。
彼臨至于彼。
是彼道路是彼行迹。
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雲何逆流行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于貪嗔癡為性猛利。
數數厭患貪嗔癡生作意憂苦。
彼由厭患作意憂苦。
乃至命終常勤修習。
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是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答愛是生死流。
此補特伽羅于斷愛法。
随順趣向臨至于彼。
是彼道路是彼行迹。
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雲何自住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若正思惟。
證得如是寂靜心定。
随此定心斷五順下分結當受化生。
即于彼處得般涅槃。
不複退還生此欲界。
是名自住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自住補特伽羅。
答此補特伽羅自住化生界得般涅槃。
不複退還生此欲界。
故名自住補特伽羅。
雲何到彼岸補特伽羅。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
若習若修若多所作。
若正思惟證得如是寂靜心定。
随此定心永盡諸漏證得無漏。
心慧解脫于現法中自證通慧。
具足領受能正了知。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是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答生死有身名為此岸。
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名為彼岸。
此補特伽羅于彼愛盡離染永滅。
涅槃彼岸能得能獲能觸能證故。
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如世尊說 于欲未伏離沒欲界愛中 我說名順流數數受生死 若安住正念不染習欲惡 厭舍欲憂苦我說名逆流 學斷五煩惱滿無退五法 得心勝定根我說名自住 普于勝劣法解脫滅無餘 智者至世邊我說到彼岸 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者。
一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二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三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四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有速谛察忍。
彼于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
精勤修習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
而言詞不調善語具不圓滿。
亦不成就上首語美妙語。
顯了語易解語。
無依語無盡語。
乃至于義為令他知。
不能示現不能教導。
不能贊勵不能慶慰不能贊歎。
示現教導贊勵慶慰。
修善者者。
不能勤為四衆說法。
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無速谛察忍。
彼于諸法不為知義不為知法。
不勤修習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
而言詞調善語具圓滿。
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
顯了語易解語。
無依語無盡語。
乃至于義為令他知。
能示現能教導能贊勵能慶慰。
亦能贊歎。
示現教導贊勵慶慰。
修善者者。
亦能勤為四衆說法。
是名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有速谛察忍。
彼于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
精勤修習法随法行。
和敬行随法行。
言詞調善語具圓滿。
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
顯了語易解語。
無依語無盡語。
乃至于義為令他知。
能示現能教導能贊勵能慶慰。
亦能贊歎示現教導贊勵慶慰。
修善者者。
亦能勤為四衆說法。
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雲何有補特伽羅。
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答如世尊說苾刍當知。
世有一類補特伽羅。
自于諸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