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六卷

關燈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第六卷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 三法品第四之餘 三住者。

    一天住。

    二梵住。

    三聖住。

    天住雲何。

    答謂四靜慮。

    何等為四。

    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

    入初靜慮具足住。

    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

    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

    梵志當知。

    若時我于世間四靜慮中。

    随為一靜慮故行。

    爾時我為天住而行。

    若時我于世間四靜慮中。

    随為一靜慮故住或坐或卧。

    爾時我為天住而住或坐或卧。

    如是世間四靜慮中。

    随于一靜慮親近數習。

    殷重無間勤修不舍。

    是名天住。

    梵住雲何。

    答謂四無量。

    何等為四。

    謂慈悲喜舍。

    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

    梵志當知。

    若時我于四無量中。

    随為一無量故行。

    爾時我為梵住而行。

    若時我于四無量中。

    随為一無量故住或坐或卧。

    爾時我為梵住而住或坐或卧。

    如是四無量中随于一無量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舍。

    是名梵住。

    聖住雲何。

    答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

    梵志當知。

    若時我于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

    随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行。

    爾時我為聖住而行。

    若時我于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

    随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住或坐或卧。

    爾時我為聖住而住或坐或卧。

    如是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

    随于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舍。

    是名聖住 三定者。

    一有尋有伺三摩地。

    二無尋唯伺三摩地。

    三無尋無伺三摩地。

    雲何有尋有伺三摩地。

    答若三摩地尋俱伺俱。

    尋等起伺等起。

    尋相應伺相應。

    依尋伺轉心住等住。

    廣說乃至心一境性。

    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雲何無尋唯伺三摩地。

    答若三摩地非尋俱唯伺俱。

    非尋等起唯伺等起。

    尋不相應唯伺相應。

    尋已止息唯依伺轉心住等住。

    廣說乃至心一境性。

    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雲何無尋無伺三摩地。

    答若三摩地非尋俱非伺俱。

    非尋等起非伺等起。

    尋不相應伺不相應。

    若尋若伺俱已止息心住等住。

    廣說乃至心一境性。

    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三示導者。

    一神變示導。

    二記心示導。

    三教誡示導。

    神變示導者。

    雲何神變雲何示導。

    而說神變示導耶。

    答神變者。

    謂諸神變現神變已神變當神變。

    謂諸所有變一為多變多為一。

    或顯或隐。

    若知若見。

    各别領受牆壁山岩崖岸等障身過無礙。

    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

    是名神變。

    示導者。

    謂有苾刍雖于多種神變境界各别領受。

    若不令他知見。

    但名神變自在。

    不名示導。

    若有苾刍能于多種神變境界各别領受。

    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在。

    亦名示導。

    是故所說神變示導。

    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随順。

    乃名神變。

    亦名示導。

    由此說名神變示導。

    記心示導者。

    雲何記心雲何示導。

    而說記心示導耶。

    答記心者。

    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謂有一類或。

    由占相或由言說。

    随記他心。

    彼意如此。

    彼意如是。

    彼意轉變。

    或随記過去。

    或随記未來。

    或随記現在。

    或随記久所作。

    或随記久所說。

    或随記少。

    謂随記心。

    或随記多。

    謂随記心所法。

    諸所随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或有一類不由占相不由言說随記他心。

    然由天神或由非人。

    聞彼聲故随記他心。

    彼意如此。

    彼意如是。

    彼意轉變。

    廣說如前。

    或有一類不由天神不由非人。

    聞彼聲故随記他心。

    然由内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

    随記他心。

    彼意如此。

    彼意如是。

    彼意轉變。

    廣說如前。

    複有一類不由内心。

    知他有情心所尋伺。

    随記他心。

    然由現見他有情住無尋無伺三摩地。

    見已念言。

    如是具壽。

    無尋無伺意行微妙。

    如是具壽從此定出。

    當起如此如此尋伺。

    諸所随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如是具壽從此定出。

    當起如是如是尋伺。

    諸所随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是名記心。

    示導者。

    謂有苾刍。

    雖由占相或由言說随記他心。

    廣說乃至。

    如是具壽從此定出。

    當起如是如是尋伺。

    諸所随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若不令他知見。

    但名記心自在。

    不名示導若。

    有苾刍或由。

    占相或由言說随記他心。

    廣說乃至。

    如是具壽從此定出。

    當起如是如是尋伺。

    諸所随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亦能令他知見名記心自在。

    亦名示導。

    是故所說記心示導。

    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随順。

    乃名記心亦名示導。

    由此說名記心示導。

    教誡示導者。

    雲何教誡雲何示導。

    而說教誡示導耶。

    答教誡者如世尊說。

    苾刍當知。

    謂有苾刍為他宣說。

    此是苦聖谛應遍知。

    此是苦集聖谛應永斷。

    此是苦滅聖谛應作證。

    此是趣苦滅道聖谛應修習。

    是名教誡。

    示導者。

    謂有苾刍雖能為他宣說。

    此是苦聖谛應遍知。

    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谛應修習。

    若他聞已不起谛順忍。

    不得現觀邊世俗智。

    但名教誡自在不名示導。

    若有苾刍能為他宣說。

    此是苦聖谛應遍知。

    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谛應修習。

    亦能令他聞已起谛順忍。

    得現觀邊世俗智。

    名教誡自在亦名示導。

    是故所說教誡示導。

    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随順。

    乃名教誡亦名示導。

    由此說名教誡示導 三清淨者。

    一身清淨。

    二語清淨。

    三意清淨。

    身清淨雲何。

    答離害生命。

    離不與取。

    離欲邪行。

    複次離害生命離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