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第四卷
關燈
小
中
大
利種馬勝王足。
所以者何。
彼是臣佐君不應禮臣佐之足。
如是等事有無量種。
今此意說長發王種。
難陀王時世俗上座。
雲何法性上座。
答諸受具戒耆舊長宿是謂法性上座。
有說此亦是生年上座。
所以者何。
佛說出家受具足戒名真生故。
若有苾刍得阿羅漢諸漏永盡。
已作所作已辦所辦。
棄諸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正智解脫。
心善自在此中意說。
如是名為法性上座。
如世尊說上座頌言 心掉多绮語染意亂思惟 雖久隐園林而非真上座 具戒智正念寂靜心解脫 彼于法能觀是名真上座 三聚者。
謂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不定聚。
雲何邪性定聚。
答五無間業。
雲何正性定聚。
答學無學法。
雲何不定聚。
答除五無間業。
餘有漏法及無為 三舉罪事者。
謂見舉罪事聞舉罪事疑舉罪事。
見舉罪事者。
雲何見雲何舉罪雲何事。
而說見舉罪事耶。
答見謂見有苾刍故思斷生命。
不與物而取。
行非梵行淫欲法正知而說。
虛诳語故思出不淨。
非時食飲諸酒。
自手掘地。
壞生草木。
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
是名為見舉罪。
謂五種舉罪。
一者覺察舉罪。
二者憶念舉罪。
三者應告羯磨舉罪。
四者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五者于恣舉時安立舉罪。
雲何覺察舉罪。
答謂有覺察他苾刍言。
具壽已犯如是如是罪。
應發露勿覆藏。
發露則安隐不發露罪益深。
是名覺察舉罪。
雲何憶念舉罪。
答謂有教他令自憶念。
告言具壽汝已曾犯如是如是罪。
應發露勿覆藏。
發露則安隐不發露罪益深。
是名憶念舉罪。
雲何應告羯磨舉罪。
答謂應告言。
具壽不應不令我覺默然。
從此住處出去。
我于具壽欲有少言。
是名應告羯磨舉罪。
雲何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答謂布灑他時所差舉者。
作如是言。
此苾刍衆和合共坐作布灑他。
我某苾刍為布灑他之所差舉。
是名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雲何于恣舉時安立舉罪。
答謂恣舉時所差舉者作如是言。
此苾刍衆和合共坐作恣舉事。
我某苾刍為恣舉衆之所差舉。
是名于恣舉時安立舉罪。
是名舉罪事。
謂即前所見犯事是名為事。
如是合名見舉罪事。
聞舉罪事者。
雲何聞雲何舉罪雲何事。
而說聞舉罪事耶。
答聞謂聞有苾刍故思斷生命。
不與物而取。
行非梵行淫欲法。
正知而說虛诳語。
故思出不淨。
非時食。
飲諸酒。
自手掘地。
壞生草木。
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
是名為聞舉罪。
謂五種舉罪如前說。
是名舉罪事。
謂即前所聞犯事是名為事。
如是合名聞舉罪事。
疑舉罪事者。
雲何疑雲何舉罪雲何事。
而說疑舉罪事耶。
答疑謂五緣而生于疑。
一由色故。
二由聲故。
三由香故。
四由味故。
五由觸故。
由色故者。
謂見苾刍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
或與女人入出叢林。
或親狎外道。
或親狎扇搋半擇迦。
或親狎苾刍尼。
或親狎淫女。
或親狎小男。
或親狎大女。
或親狎寡婦。
見如是等可疑事已。
便生疑念觀此具壽。
現行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行。
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色而生于疑。
由聲故者。
謂聞苾刍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
或聞與女人入出叢林或聞親狎外道。
親狎扇搋半擇迦。
親狎苾刍尼。
親狎淫女。
親狎小男。
親狎大女。
親狎寡婦。
聞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
聞此具壽現行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行。
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聲而生于疑。
由香故者。
如有苾刍或為澡手。
或為洗面。
或為飲水。
或随一緣入餘苾刍所住之處嗅雜染香。
謂女人香或酒肉香。
或塗薰香或餘随一淫泆之香嗅是香已便生疑念。
今此具壽所住之處。
既有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香。
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香而生于疑。
由味故者。
如有苾刍或為澡手。
或為洗面或為飲水。
或随一緣入餘苾刍所住之處。
見彼苾刍口中含嚼雜染諸味。
謂耽餔羅龍腦豆[寇-(敲-高)+女]或餘随一淫泆之味。
見彼苾刍嘗是味已。
便生疑念今此具壽。
舌嘗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随順味。
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味而生于疑。
由觸故者。
如有苾刍或為澡手或為洗面。
或為飲水。
或随一緣入餘苾刍所住之處。
見彼苾刍所止床座。
寶香挍飾細軟雜彩。
錦繡绫羅以為敷具。
于床兩頭俱置丹枕。
迦陵伽褐而覆其上。
于彼住處複見女人。
端正少年或坐或卧。
見是事已便生疑念。
今此具壽身觸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觸。
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觸而生于疑。
是名為疑舉罪。
謂五種舉罪如前說。
是名舉罪事。
謂即前所疑犯事是名為事。
如是合名疑舉罪事 三不護者。
謂諸如來三業無失。
可有隐藏恐他覺知故名不護。
何等為三。
一者如來所有身業。
清淨現行無不清淨。
現行身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二者如來所有語業。
清淨現行無不清淨。
現行語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三者如來所有意業。
清淨現行無不清淨。
現行意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雲何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
答身業清淨現行者。
謂離斷生命。
所以者何。
彼是臣佐君不應禮臣佐之足。
如是等事有無量種。
今此意說長發王種。
難陀王時世俗上座。
雲何法性上座。
答諸受具戒耆舊長宿是謂法性上座。
有說此亦是生年上座。
所以者何。
佛說出家受具足戒名真生故。
若有苾刍得阿羅漢諸漏永盡。
已作所作已辦所辦。
棄諸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正智解脫。
心善自在此中意說。
如是名為法性上座。
如世尊說上座頌言 心掉多绮語染意亂思惟 雖久隐園林而非真上座 具戒智正念寂靜心解脫 彼于法能觀是名真上座 三聚者。
謂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不定聚。
雲何邪性定聚。
答五無間業。
雲何正性定聚。
答學無學法。
雲何不定聚。
答除五無間業。
餘有漏法及無為 三舉罪事者。
謂見舉罪事聞舉罪事疑舉罪事。
見舉罪事者。
雲何見雲何舉罪雲何事。
而說見舉罪事耶。
答見謂見有苾刍故思斷生命。
不與物而取。
行非梵行淫欲法正知而說。
虛诳語故思出不淨。
非時食飲諸酒。
自手掘地。
壞生草木。
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
是名為見舉罪。
謂五種舉罪。
一者覺察舉罪。
二者憶念舉罪。
三者應告羯磨舉罪。
四者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五者于恣舉時安立舉罪。
雲何覺察舉罪。
答謂有覺察他苾刍言。
具壽已犯如是如是罪。
應發露勿覆藏。
發露則安隐不發露罪益深。
是名覺察舉罪。
雲何憶念舉罪。
答謂有教他令自憶念。
告言具壽汝已曾犯如是如是罪。
應發露勿覆藏。
發露則安隐不發露罪益深。
是名憶念舉罪。
雲何應告羯磨舉罪。
答謂應告言。
具壽不應不令我覺默然。
從此住處出去。
我于具壽欲有少言。
是名應告羯磨舉罪。
雲何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答謂布灑他時所差舉者。
作如是言。
此苾刍衆和合共坐作布灑他。
我某苾刍為布灑他之所差舉。
是名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雲何于恣舉時安立舉罪。
答謂恣舉時所差舉者作如是言。
此苾刍衆和合共坐作恣舉事。
我某苾刍為恣舉衆之所差舉。
是名于恣舉時安立舉罪。
是名舉罪事。
謂即前所見犯事是名為事。
如是合名見舉罪事。
聞舉罪事者。
雲何聞雲何舉罪雲何事。
而說聞舉罪事耶。
答聞謂聞有苾刍故思斷生命。
不與物而取。
行非梵行淫欲法。
正知而說虛诳語。
故思出不淨。
非時食。
飲諸酒。
自手掘地。
壞生草木。
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
是名為聞舉罪。
謂五種舉罪如前說。
是名舉罪事。
謂即前所聞犯事是名為事。
如是合名聞舉罪事。
疑舉罪事者。
雲何疑雲何舉罪雲何事。
而說疑舉罪事耶。
答疑謂五緣而生于疑。
一由色故。
二由聲故。
三由香故。
四由味故。
五由觸故。
由色故者。
謂見苾刍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
或與女人入出叢林。
或親狎外道。
或親狎扇搋半擇迦。
或親狎苾刍尼。
或親狎淫女。
或親狎小男。
或親狎大女。
或親狎寡婦。
見如是等可疑事已。
便生疑念觀此具壽。
現行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行。
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色而生于疑。
由聲故者。
謂聞苾刍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
或聞與女人入出叢林或聞親狎外道。
親狎扇搋半擇迦。
親狎苾刍尼。
親狎淫女。
親狎小男。
親狎大女。
親狎寡婦。
聞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
聞此具壽現行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行。
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聲而生于疑。
由香故者。
如有苾刍或為澡手。
或為洗面。
或為飲水。
或随一緣入餘苾刍所住之處嗅雜染香。
謂女人香或酒肉香。
或塗薰香或餘随一淫泆之香嗅是香已便生疑念。
今此具壽所住之處。
既有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香。
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香而生于疑。
由味故者。
如有苾刍或為澡手。
或為洗面或為飲水。
或随一緣入餘苾刍所住之處。
見彼苾刍口中含嚼雜染諸味。
謂耽餔羅龍腦豆[寇-(敲-高)+女]或餘随一淫泆之味。
見彼苾刍嘗是味已。
便生疑念今此具壽。
舌嘗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随順味。
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味而生于疑。
由觸故者。
如有苾刍或為澡手或為洗面。
或為飲水。
或随一緣入餘苾刍所住之處。
見彼苾刍所止床座。
寶香挍飾細軟雜彩。
錦繡绫羅以為敷具。
于床兩頭俱置丹枕。
迦陵伽褐而覆其上。
于彼住處複見女人。
端正少年或坐或卧。
見是事已便生疑念。
今此具壽身觸如是不清淨。
非沙門非随順觸。
定應已犯非梵行法。
是名由觸而生于疑。
是名為疑舉罪。
謂五種舉罪如前說。
是名舉罪事。
謂即前所疑犯事是名為事。
如是合名疑舉罪事 三不護者。
謂諸如來三業無失。
可有隐藏恐他覺知故名不護。
何等為三。
一者如來所有身業。
清淨現行無不清淨。
現行身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二者如來所有語業。
清淨現行無不清淨。
現行語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三者如來所有意業。
清淨現行無不清淨。
現行意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雲何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
答身業清淨現行者。
謂離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