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二十卷
關燈
小
中
大
那無常。
今欲說一世無常故作此論。
雲何為老。
乃至廣說。
問曰。
此中何故不問生耶。
答曰。
或有說者。
彼作經者意欲爾。
乃至廣說。
複有說者。
若法于彼法無增益。
令彼法散壞者。
是中則問。
生于彼法。
能令增益熾盛。
是故不問。
複有說。
若法能令彼法相離相遠。
此中則問。
生能令彼法相近相随。
是故不問。
雲何為老。
答曰。
發白零落身體皮皺轉轉損減身形曲膢。
氣息損少。
身生黑點猶如彩畫。
扶杖而行。
恒患颠伏。
行步遲微諸根漸損。
轉轉衰熟。
舉身戰掉是為老。
雲何為死。
答曰。
諸行散滅是名為死。
如說若死即無常耶。
雲何死是無常。
雲何無常非死。
答曰。
或有說者。
最後命根滅一刹那。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餘。
時陰散滅。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與最後命根俱滅五陰。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餘時陰散滅。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一生中命根散滅。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餘陰散滅。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一生中與命根俱五陰散失。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餘陰散失。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衆生數陰散失。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非衆生數陰散失。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問曰。
業力強無常力強耶。
答曰。
業力強非無常。
業是聖道。
無常即無常。
世尊。
或說道是受。
或說是想。
或說是思。
或說是意。
或說是燈明。
或說是信進念定慧。
或說是栰是石是水是花。
或說是慈悲喜舍何處說道是受。
如說我實覺苦聖谛。
何處說道是想。
如說比丘修行廣布無常想能斷欲愛。
乃至廣說。
何處說是思。
如說有業無黑報無白報能盡業。
何處說是意。
如偈說 意能燒屋宅亦不染于緣 謂佛天人師應受一切供 何處說是燈明。
如偈說 汝起莫放逸以戒自調伏 如是等燈明馳流不能滅 何處說是信。
如偈說 信能度大河不放逸亦然 精進除衆苦慧能到解脫 何處說精進。
如說佛告阿難。
精進能增長菩提。
何處說是念。
如說佛告比丘。
我說念過一切處。
我聖弟子。
具足念力。
守護。
根門。
則離不善法。
能修善法。
何處說是定。
如說有定是正道無定是邪道。
有定心得解脫。
非不定。
如是等是也。
何處說是慧。
如偈說 慧為世間上趣向于至真 若能正知此必盡于老死 何處說是栰。
如說比丘當知。
栰者即八聖道。
何處說是石。
如說比丘當知。
此是正見大石山。
何處說是水。
如說比丘當知。
此八聖道。
是八味水。
何處說是花。
如說此七覺意花。
何處說是慈悲喜舍。
如說修慈心三昧。
得阿那含果。
悲喜舍亦如是。
此中說道是業。
是故說業力強非無常。
業能滅過去未來現在行。
其滅是數滅。
無常滅現在行。
其滅是無常滅。
或有說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
業能滅過去未來行。
無常能滅彼業。
若人能殺千人敵者。
是人名為二千人敵。
彼亦如是是故無常力強非業力。
如我義者。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業能令過去未來現在行不行境界。
無常何所滅耶。
複有說者。
業名和合。
無常名壞和合。
為業力強。
無常力強。
答曰。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和合事難。
壞和合易。
複有說者。
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
彼和合者。
必有别離。
如我義。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和合事難。
壞和合易。
如人作瓶時難壞瓶時易。
複有說者。
若業能作五道受生處造業。
是業力強。
非無常力。
複有說者。
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
彼業亦為無常所壞。
如我義。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法造時難壞時易。
此中亦應說瓶喻 世尊說三有為相。
問曰。
何故作此論。
答曰。
為止他義故。
如譬喻者。
不欲令一刹那中有三有為相。
彼作是說。
若一刹那中。
有三有為相者。
則一法一時。
即生即老。
即無常。
問曰。
若然者。
其義雲何。
答言。
法初時名生。
後時名無常。
此二中間名老。
如是說者。
則一刹那中。
無三有為相。
此說不如實分别。
所以者何。
說一生中相似法故。
一生中。
初生者名生。
最後者名無常。
此二中間名老。
若作是說者。
則一法無三相。
為止如是說者意。
亦明一法有三相故。
問曰。
若一法有三相者。
雲何不一法一時即生即老即無常耶。
答曰。
所作異故。
所以者何。
法生時。
生有所作。
法滅時。
老無常有所作。
以所作次第各異故。
而無有過。
是故為止他義。
欲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
而作此論。
此三有為相。
有為法。
有生有滅有住變。
雲何有為法一刹那中。
有生有滅有住變耶。
答曰。
法起時生。
生彼法。
法滅時滅。
滅彼法。
住變是老。
老能熟彼法。
問曰。
若然者。
法體是變異者。
雲何法不舍自體耶。
若不變異者。
何以說住變是老。
答曰。
應作是說。
法體無變異。
問曰。
何以說住變是老耶。
答曰。
此是老名老。
名為老亦名住變。
複有說者。
以其體不異故。
名不變異。
所作異故。
名為變異。
所以者何。
法生時所作異。
滅時所作異。
雲何生時所作異。
滅時所作異。
答曰。
法生時有力。
有功能。
有所作法滅時。
衰退散壞。
以是義故。
言有變異。
複有說者。
法迅速故生。
迅速遲微故滅。
濕潤故生。
萎枯故滅。
複有說者。
以經三世故變異。
所以者何。
過去法異未來現在法 問曰。
此相為是總相。
為是别相耶。
若是别相者。
雲何一法而有四相。
若是總相者。
諸法各自有相。
雲何是總相耶。
答曰。
或有說者。
此相是别相。
問曰。
若然者。
雲何一法而有四相。
答曰。
此說自相。
非如火熱。
是自相如受自有生住滅受生住滅不能生乃至識。
是故言自相。
諸法各各自有别相。
如色是不久散壞。
如病如癰如瘡如箭等。
百四十種相。
相有二種。
一者舊相。
二是客相。
生等于彼法。
是客相非是舊相。
合聚他物相。
本自體相亦如是。
複有說者。
是總相。
問曰。
若然者。
諸法各自相。
雲何是總相耶。
答曰。
相似相。
如一法有三相。
一切法亦有三相。
複有說者。
非别相亦非總相。
所以者何。
非自體故非别相。
各有相故非總相。
問曰。
若此非總相非别相者。
當言是何法耶。
答曰。
此是諸法印幟。
若法有此印幟是有為。
無印幟者是無為。
如大人相非大人體。
若有此相者。
名為大人。
若無此相者。
不名大人。
彼亦如是。
評曰。
不應作此說。
說總相者好 問曰。
法生時。
除其自體。
餘一切法。
能生此法。
何故唯說能生生此法耶。
答曰。
法生時。
餘法雖有功。
不名能生。
唯生體能生。
如女人産時。
諸餘女人。
雖複佐助。
不名為産。
唯母名産。
彼亦如是。
尊者和須蜜說曰。
唯生能生彼法。
非餘法。
所以者何。
若無生者。
則彼法不生。
問曰。
若無餘法。
彼法亦不生。
複次若有生彼法。
生非無生。
問曰。
亦有餘法作緣使此法生非無餘法緣。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法生時。
生勢最勝故生得其名。
餘法不爾。
如作伎書畫染法。
作伎時。
非無伎子毗頭梢等而伎得成。
然彼伎成師得其名。
如畫非不因筆墨紙等。
而人受其名。
畫時非不因衆彩。
而人受其名。
染時非不因瓫水等。
而染者得名。
彼亦如是 問曰。
生相為有生相不。
若有者雲何非無窮。
彼生複有生故。
若無者誰生此生。
答曰。
應作是說。
生相複有生相。
問曰。
若然者。
雲何非無窮。
答曰。
無窮有何過。
未來世寬。
無住處耶。
又生死是無窮法。
以是事故。
難除難過。
能生衆生無量連瑣之苦。
複次此二同在一刹那中。
故非無窮。
彼一刹那中。
生生二法。
一生法。
二生生生。
生生唯生生。
問曰。
何故生生二法。
生生唯生生。
答曰。
如是亦無有過。
猶如女人有生一子者有雙生者。
複有說者。
生相生八法。
謂彼法生生老後老住後住無常後無常生生生一法。
謂生。
問曰。
何故生生八法。
生生唯生生。
答曰。
是亦無過。
猶如豬犬狼豺等。
或生一子或生多子 問曰。
諸行為有住相不。
若有者有為相中
今欲說一世無常故作此論。
雲何為老。
乃至廣說。
問曰。
此中何故不問生耶。
答曰。
或有說者。
彼作經者意欲爾。
乃至廣說。
複有說者。
若法于彼法無增益。
令彼法散壞者。
是中則問。
生于彼法。
能令增益熾盛。
是故不問。
複有說。
若法能令彼法相離相遠。
此中則問。
生能令彼法相近相随。
是故不問。
雲何為老。
答曰。
發白零落身體皮皺轉轉損減身形曲膢。
氣息損少。
身生黑點猶如彩畫。
扶杖而行。
恒患颠伏。
行步遲微諸根漸損。
轉轉衰熟。
舉身戰掉是為老。
雲何為死。
答曰。
諸行散滅是名為死。
如說若死即無常耶。
雲何死是無常。
雲何無常非死。
答曰。
或有說者。
最後命根滅一刹那。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餘。
時陰散滅。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與最後命根俱滅五陰。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餘時陰散滅。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一生中命根散滅。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餘陰散滅。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一生中與命根俱五陰散失。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餘陰散失。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複有說者。
衆生數陰散失。
是名為死。
亦名無常。
非衆生數陰散失。
是名無常。
不名為死。
問曰。
業力強無常力強耶。
答曰。
業力強非無常。
業是聖道。
無常即無常。
世尊。
或說道是受。
或說是想。
或說是思。
或說是意。
或說是燈明。
或說是信進念定慧。
或說是栰是石是水是花。
或說是慈悲喜舍何處說道是受。
如說我實覺苦聖谛。
何處說道是想。
如說比丘修行廣布無常想能斷欲愛。
乃至廣說。
何處說是思。
如說有業無黑報無白報能盡業。
何處說是意。
如偈說 意能燒屋宅亦不染于緣 謂佛天人師應受一切供 何處說是燈明。
如偈說 汝起莫放逸以戒自調伏 如是等燈明馳流不能滅 何處說是信。
如偈說 信能度大河不放逸亦然 精進除衆苦慧能到解脫 何處說精進。
如說佛告阿難。
精進能增長菩提。
何處說是念。
如說佛告比丘。
我說念過一切處。
我聖弟子。
具足念力。
守護。
根門。
則離不善法。
能修善法。
何處說是定。
如說有定是正道無定是邪道。
有定心得解脫。
非不定。
如是等是也。
何處說是慧。
如偈說 慧為世間上趣向于至真 若能正知此必盡于老死 何處說是栰。
如說比丘當知。
栰者即八聖道。
何處說是石。
如說比丘當知。
此是正見大石山。
何處說是水。
如說比丘當知。
此八聖道。
是八味水。
何處說是花。
如說此七覺意花。
何處說是慈悲喜舍。
如說修慈心三昧。
得阿那含果。
悲喜舍亦如是。
此中說道是業。
是故說業力強非無常。
業能滅過去未來現在行。
其滅是數滅。
無常滅現在行。
其滅是無常滅。
或有說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
業能滅過去未來行。
無常能滅彼業。
若人能殺千人敵者。
是人名為二千人敵。
彼亦如是是故無常力強非業力。
如我義者。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業能令過去未來現在行不行境界。
無常何所滅耶。
複有說者。
業名和合。
無常名壞和合。
為業力強。
無常力強。
答曰。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和合事難。
壞和合易。
複有說者。
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
彼和合者。
必有别離。
如我義。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和合事難。
壞和合易。
如人作瓶時難壞瓶時易。
複有說者。
若業能作五道受生處造業。
是業力強。
非無常力。
複有說者。
無常力強非業力。
所以者何。
彼業亦為無常所壞。
如我義。
業力強非無常力。
所以者何。
法造時難壞時易。
此中亦應說瓶喻 世尊說三有為相。
問曰。
何故作此論。
答曰。
為止他義故。
如譬喻者。
不欲令一刹那中有三有為相。
彼作是說。
若一刹那中。
有三有為相者。
則一法一時。
即生即老。
即無常。
問曰。
若然者。
其義雲何。
答言。
法初時名生。
後時名無常。
此二中間名老。
如是說者。
則一刹那中。
無三有為相。
此說不如實分别。
所以者何。
說一生中相似法故。
一生中。
初生者名生。
最後者名無常。
此二中間名老。
若作是說者。
則一法無三相。
為止如是說者意。
亦明一法有三相故。
問曰。
若一法有三相者。
雲何不一法一時即生即老即無常耶。
答曰。
所作異故。
所以者何。
法生時。
生有所作。
法滅時。
老無常有所作。
以所作次第各異故。
而無有過。
是故為止他義。
欲顯己義亦欲說法相相應義故。
而作此論。
此三有為相。
有為法。
有生有滅有住變。
雲何有為法一刹那中。
有生有滅有住變耶。
答曰。
法起時生。
生彼法。
法滅時滅。
滅彼法。
住變是老。
老能熟彼法。
問曰。
若然者。
法體是變異者。
雲何法不舍自體耶。
若不變異者。
何以說住變是老。
答曰。
應作是說。
法體無變異。
問曰。
何以說住變是老耶。
答曰。
此是老名老。
名為老亦名住變。
複有說者。
以其體不異故。
名不變異。
所作異故。
名為變異。
所以者何。
法生時所作異。
滅時所作異。
雲何生時所作異。
滅時所作異。
答曰。
法生時有力。
有功能。
有所作法滅時。
衰退散壞。
以是義故。
言有變異。
複有說者。
法迅速故生。
迅速遲微故滅。
濕潤故生。
萎枯故滅。
複有說者。
以經三世故變異。
所以者何。
過去法異未來現在法 問曰。
此相為是總相。
為是别相耶。
若是别相者。
雲何一法而有四相。
若是總相者。
諸法各自有相。
雲何是總相耶。
答曰。
或有說者。
此相是别相。
問曰。
若然者。
雲何一法而有四相。
答曰。
此說自相。
非如火熱。
是自相如受自有生住滅受生住滅不能生乃至識。
是故言自相。
諸法各各自有别相。
如色是不久散壞。
如病如癰如瘡如箭等。
百四十種相。
相有二種。
一者舊相。
二是客相。
生等于彼法。
是客相非是舊相。
合聚他物相。
本自體相亦如是。
複有說者。
是總相。
問曰。
若然者。
諸法各自相。
雲何是總相耶。
答曰。
相似相。
如一法有三相。
一切法亦有三相。
複有說者。
非别相亦非總相。
所以者何。
非自體故非别相。
各有相故非總相。
問曰。
若此非總相非别相者。
當言是何法耶。
答曰。
此是諸法印幟。
若法有此印幟是有為。
無印幟者是無為。
如大人相非大人體。
若有此相者。
名為大人。
若無此相者。
不名大人。
彼亦如是。
評曰。
不應作此說。
說總相者好 問曰。
法生時。
除其自體。
餘一切法。
能生此法。
何故唯說能生生此法耶。
答曰。
法生時。
餘法雖有功。
不名能生。
唯生體能生。
如女人産時。
諸餘女人。
雖複佐助。
不名為産。
唯母名産。
彼亦如是。
尊者和須蜜說曰。
唯生能生彼法。
非餘法。
所以者何。
若無生者。
則彼法不生。
問曰。
若無餘法。
彼法亦不生。
複次若有生彼法。
生非無生。
問曰。
亦有餘法作緣使此法生非無餘法緣。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
法生時。
生勢最勝故生得其名。
餘法不爾。
如作伎書畫染法。
作伎時。
非無伎子毗頭梢等而伎得成。
然彼伎成師得其名。
如畫非不因筆墨紙等。
而人受其名。
畫時非不因衆彩。
而人受其名。
染時非不因瓫水等。
而染者得名。
彼亦如是 問曰。
生相為有生相不。
若有者雲何非無窮。
彼生複有生故。
若無者誰生此生。
答曰。
應作是說。
生相複有生相。
問曰。
若然者。
雲何非無窮。
答曰。
無窮有何過。
未來世寬。
無住處耶。
又生死是無窮法。
以是事故。
難除難過。
能生衆生無量連瑣之苦。
複次此二同在一刹那中。
故非無窮。
彼一刹那中。
生生二法。
一生法。
二生生生。
生生唯生生。
問曰。
何故生生二法。
生生唯生生。
答曰。
如是亦無有過。
猶如女人有生一子者有雙生者。
複有說者。
生相生八法。
謂彼法生生老後老住後住無常後無常生生生一法。
謂生。
問曰。
何故生生八法。
生生唯生生。
答曰。
是亦無過。
猶如豬犬狼豺等。
或生一子或生多子 問曰。
諸行為有住相不。
若有者有為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