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十二卷
關燈
小
中
大
入酒舍淫舍而可制伏。
如是諸使于緣生過患。
亦可制伏。
如是汝語諸使緣斷耶。
此是定他之言。
若不定他言。
說他過患。
反生自過。
彼作是說。
答曰。
如是若作是說。
諸使見滅見道所斷無漏緣。
此使雲何斷。
若言此相應使斷。
先定言諸使緣斷非相應使。
若如所說諸使緣斷者。
諸使于緣不生過患。
應作是說。
諸見滅見道有漏緣使。
此使當斷。
此使若斷。
彼使亦斷。
如樹有根莖葉等滋茂。
若斷其根莖等。
更不滋茂。
彼亦如是。
問曰。
若然者。
先定言諸使緣斷。
今則明後緣使斷。
複有說者。
如是使緣斷耶。
答曰。
諸使若見所緣則斷。
若作是說。
諸使見滅見道有漏緣使。
此使雲何斷。
若見苦集斷。
此使非見苦集時斷。
若見滅道斷。
此使則不緣滅道應作是說。
諸見滅道無漏緣使若斷。
彼使亦斷。
所以者何。
有漏緣使。
依無漏緣使。
而得增長。
若彼無漏緣使斷。
此亦斷。
如人依材得立。
若去其材。
是人必堕。
彼亦如是。
問曰。
若然者先定言諸使見緣斷今則明緣使斷。
答曰。
若爾有何過。
諸使見緣則斷。
何況所緣斷而彼不斷耶。
如果依樹。
動樹則堕。
何況斷根而不堕耶。
彼亦如是。
複有說者。
如是使緣斷耶。
答曰。
諸使有緣道所斷。
評曰不應作是說。
所以者何。
世尊說。
此八聖道。
能斷去來今苦。
永無生分。
滅盡離欲。
得寂滅涅槃。
有緣道。
無緣道。
俱能斷使。
尊者奢摩達多說曰。
以四事故諸使斷。
一以緣斷故。
二以後緣故。
三以展轉相緣故。
四得對治故。
以緣斷者。
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
以後緣斷者。
自界使斷。
他界緣使亦斷展轉緣斷者。
餘有漏緣使。
得對治斷者。
随所得對治。
即以斷彼使。
複有說者。
以四事故諸使斷。
一知緣故斷。
二斷緣。
三斷後緣。
四得對治斷。
亦應廣說也 設使心當斷。
彼心有此使耶。
答曰。
或是彼非異。
或是彼是異。
雲何是彼非異。
答曰。
若心無染。
修道所斷。
是彼緣使非異相應使使所使。
所以者何。
以體無使故。
是彼是異者染污心。
是彼者緣使所使。
是異者共住不相離。
問曰。
以何等故相應使說是異。
答曰。
是故先作是說。
設使心當斷。
彼心有此使耶。
諸緣使說是當斷。
彼心說有使莫謂諸當斷者。
是心有使。
諸不斷者。
如相應使非心有使。
欲現決定義故。
亦說心有使。
複有說者。
彼相應使。
雖不與心可斷。
而于緣可斷。
伏複有說者。
欲生論本。
故作是說。
是彼者緣使。
是異者相應使。
頗使斷慧不見所緣。
慧見所緣使不斷。
乃至廣作四句。
使斷慧不見所緣者。
見谛道中。
見欲界苦集時。
斷他界緣使。
見滅道時。
斷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修道中。
以滅道法智離欲時。
斷修道所斷使。
慧見所緣使不斷者。
見色無色界苦集時。
欲界他界緣使。
見苦時見集所斷自界緣使。
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
修道所斷使見集時。
當知亦如是。
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
見道所斷有漏緣使。
以滅智道智離欲時。
無漏緣使。
使斷慧見所緣者。
見苦見集時。
自界緣使。
見滅道時。
無漏緣使。
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
斷修道所斷使。
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除上爾所事。
頗一刹那頃。
使斷慧不見所緣。
慧見所緣使不斷。
乃至廣作四句。
使斷慧不見所斷者。
一品欲乃至離多分欲。
道法忍現在前時。
彼斷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使。
慧見所緣使不斷者。
先所斷道谛所斷無漏緣使。
使斷慧亦見所緣者。
斷見道所斷無漏緣使。
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
先所斷見道有漏緣使。
道比忍亦應作如是四句。
見滅時亦作如是二四句。
頗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
身不作證慧見滅。
乃至廣作四句。
初句者見苦時斷見苦所斷使。
見集時斷見集所斷使。
見道時斷見道所斷使修道中以苦智集智道智等智離欲。
斷修道所斷結。
第二句者。
見滅時見苦見集見道所斷使。
第三句者。
見滅時斷見滅所斷使。
修道中以滅智離欲第四句者。
除上爾所事。
頗一刹那頃。
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
慧見滅身不作證。
乃至廣作四句。
以滅法智。
得斯陀含果時。
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者。
色無色界見道所斷使。
慧見滅身不作證者。
欲界餘不斷使。
身作證慧見滅者。
欲界先所斷使。
及今所斷使。
非身作證非慧見滅者。
色無色界修道所斷使。
雲何緣斷因識。
乃至廣說。
此中所說識者。
所緣斷因亦斷。
諸作是說。
自種不與自種。
作遍因者。
此說緣斷因識因都斷。
其事雲何。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集谛所斷。
苦谛所斷緣。
此說因都斷所緣都斷緣斷因識。
是時集谛所斷心緣。
集谛所斷緣滅道修道所斷。
此心因都斷所緣不斷。
是時集谛所斷心緣。
苦集滅道修道所斷。
此心因都斷所緣。
有斷不斷。
諸作是說。
自種與自種。
作遍因者。
是說他種因斷緣斷因識。
其事雲何。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集谛所斷苦谛所斷緣。
是名緣斷因識。
所以者何。
苦谛所斷是彼因。
是彼所緣。
彼已俱斷故。
名緣斷因識。
若以苦谛所斷言之。
是緣斷因識。
若以集谛所斷言之。
因有斷不斷緣斷。
是時集谛所斷心緣集滅道修道所斷因有斷不斷所緣不斷。
是時集谛所斷心。
緣苦所斷。
乃至修道所斷因。
有斷不斷。
所緣亦有斷不斷。
如此現義。
今當說文緣斷因識幾使。
答曰。
十九一心耶。
答曰。
不也。
未離欲界欲。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集谛所斷苦谛所斷緣。
此心為欲界集谛所斷七使所使。
已離欲界欲。
未離色界欲。
乃至彼識為幾使所使。
答曰。
色界集谛所斷六使。
問曰未離欲界欲亦可爾。
何以說離欲界欲耶。
答曰是中說現前行時。
不說成就色界使現在前時。
要離欲界欲。
非不離欲。
是故說現前行時。
不說成就離色界欲未離無色界欲。
評曰。
不應說未離無色界欲。
所以者何。
若集智未生。
當知未離無色界欲。
應作是說。
離色界欲。
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乃至廣說。
彼識幾使所使。
答曰。
無色界集谛所斷六使。
問曰修道中亦有緣斷因識。
其事雲何。
答曰如上上使斷餘八種心。
是緣斷因識。
所以者何。
彼上上斷使。
亦是因亦是所緣。
乃至八種斷餘一種未斷八種。
于一種。
亦是因亦是所緣。
何故不說耶。
答曰應說而不說者。
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複有說者。
他種為因他種為緣。
是他種識。
是中說之。
彼三種盡在修道中。
彼雖有九種而盡在修道中。
是故不說 問曰以何等故。
諸因次第說使。
答曰以是阿毗昙藏故。
應以十四事了知阿毗昙。
何等十四。
六因四緣攝相應成就不成就。
若了知此十四事。
名了知阿毗昙。
複有說者。
應以七事了知阿毗昙一善知因。
二善知緣。
三善知總相。
四善知别相。
五善知攝不攝。
六善知相應不相應。
七善知成就不成就。
若于七法善知者。
當知于阿毗昙亦善。
于七法善者名阿毗昙人。
非謂但誦持其文
如是諸使于緣生過患。
亦可制伏。
如是汝語諸使緣斷耶。
此是定他之言。
若不定他言。
說他過患。
反生自過。
彼作是說。
答曰。
如是若作是說。
諸使見滅見道所斷無漏緣。
此使雲何斷。
若言此相應使斷。
先定言諸使緣斷非相應使。
若如所說諸使緣斷者。
諸使于緣不生過患。
應作是說。
諸見滅見道有漏緣使。
此使當斷。
此使若斷。
彼使亦斷。
如樹有根莖葉等滋茂。
若斷其根莖等。
更不滋茂。
彼亦如是。
問曰。
若然者。
先定言諸使緣斷。
今則明後緣使斷。
複有說者。
如是使緣斷耶。
答曰。
諸使若見所緣則斷。
若作是說。
諸使見滅見道有漏緣使。
此使雲何斷。
若見苦集斷。
此使非見苦集時斷。
若見滅道斷。
此使則不緣滅道應作是說。
諸見滅道無漏緣使若斷。
彼使亦斷。
所以者何。
有漏緣使。
依無漏緣使。
而得增長。
若彼無漏緣使斷。
此亦斷。
如人依材得立。
若去其材。
是人必堕。
彼亦如是。
問曰。
若然者先定言諸使見緣斷今則明緣使斷。
答曰。
若爾有何過。
諸使見緣則斷。
何況所緣斷而彼不斷耶。
如果依樹。
動樹則堕。
何況斷根而不堕耶。
彼亦如是。
複有說者。
如是使緣斷耶。
答曰。
諸使有緣道所斷。
評曰不應作是說。
所以者何。
世尊說。
此八聖道。
能斷去來今苦。
永無生分。
滅盡離欲。
得寂滅涅槃。
有緣道。
無緣道。
俱能斷使。
尊者奢摩達多說曰。
以四事故諸使斷。
一以緣斷故。
二以後緣故。
三以展轉相緣故。
四得對治故。
以緣斷者。
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
以後緣斷者。
自界使斷。
他界緣使亦斷展轉緣斷者。
餘有漏緣使。
得對治斷者。
随所得對治。
即以斷彼使。
複有說者。
以四事故諸使斷。
一知緣故斷。
二斷緣。
三斷後緣。
四得對治斷。
亦應廣說也 設使心當斷。
彼心有此使耶。
答曰。
或是彼非異。
或是彼是異。
雲何是彼非異。
答曰。
若心無染。
修道所斷。
是彼緣使非異相應使使所使。
所以者何。
以體無使故。
是彼是異者染污心。
是彼者緣使所使。
是異者共住不相離。
問曰。
以何等故相應使說是異。
答曰。
是故先作是說。
設使心當斷。
彼心有此使耶。
諸緣使說是當斷。
彼心說有使莫謂諸當斷者。
是心有使。
諸不斷者。
如相應使非心有使。
欲現決定義故。
亦說心有使。
複有說者。
彼相應使。
雖不與心可斷。
而于緣可斷。
伏複有說者。
欲生論本。
故作是說。
是彼者緣使。
是異者相應使。
頗使斷慧不見所緣。
慧見所緣使不斷。
乃至廣作四句。
使斷慧不見所緣者。
見谛道中。
見欲界苦集時。
斷他界緣使。
見滅道時。
斷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修道中。
以滅道法智離欲時。
斷修道所斷使。
慧見所緣使不斷者。
見色無色界苦集時。
欲界他界緣使。
見苦時見集所斷自界緣使。
見滅道所斷有漏緣使。
修道所斷使見集時。
當知亦如是。
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
見道所斷有漏緣使。
以滅智道智離欲時。
無漏緣使。
使斷慧見所緣者。
見苦見集時。
自界緣使。
見滅道時。
無漏緣使。
修道中以苦智集智等智離欲時。
斷修道所斷使。
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除上爾所事。
頗一刹那頃。
使斷慧不見所緣。
慧見所緣使不斷。
乃至廣作四句。
使斷慧不見所斷者。
一品欲乃至離多分欲。
道法忍現在前時。
彼斷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使。
慧見所緣使不斷者。
先所斷道谛所斷無漏緣使。
使斷慧亦見所緣者。
斷見道所斷無漏緣使。
使不斷慧不見所緣者。
先所斷見道有漏緣使。
道比忍亦應作如是四句。
見滅時亦作如是二四句。
頗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
身不作證慧見滅。
乃至廣作四句。
初句者見苦時斷見苦所斷使。
見集時斷見集所斷使。
見道時斷見道所斷使修道中以苦智集智道智等智離欲。
斷修道所斷結。
第二句者。
見滅時見苦見集見道所斷使。
第三句者。
見滅時斷見滅所斷使。
修道中以滅智離欲第四句者。
除上爾所事。
頗一刹那頃。
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
慧見滅身不作證。
乃至廣作四句。
以滅法智。
得斯陀含果時。
使滅身作證慧不見滅者。
色無色界見道所斷使。
慧見滅身不作證者。
欲界餘不斷使。
身作證慧見滅者。
欲界先所斷使。
及今所斷使。
非身作證非慧見滅者。
色無色界修道所斷使。
雲何緣斷因識。
乃至廣說。
此中所說識者。
所緣斷因亦斷。
諸作是說。
自種不與自種。
作遍因者。
此說緣斷因識因都斷。
其事雲何。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集谛所斷。
苦谛所斷緣。
此說因都斷所緣都斷緣斷因識。
是時集谛所斷心緣。
集谛所斷緣滅道修道所斷。
此心因都斷所緣不斷。
是時集谛所斷心緣。
苦集滅道修道所斷。
此心因都斷所緣。
有斷不斷。
諸作是說。
自種與自種。
作遍因者。
是說他種因斷緣斷因識。
其事雲何。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集谛所斷苦谛所斷緣。
是名緣斷因識。
所以者何。
苦谛所斷是彼因。
是彼所緣。
彼已俱斷故。
名緣斷因識。
若以苦谛所斷言之。
是緣斷因識。
若以集谛所斷言之。
因有斷不斷緣斷。
是時集谛所斷心緣集滅道修道所斷因有斷不斷所緣不斷。
是時集谛所斷心。
緣苦所斷。
乃至修道所斷因。
有斷不斷。
所緣亦有斷不斷。
如此現義。
今當說文緣斷因識幾使。
答曰。
十九一心耶。
答曰。
不也。
未離欲界欲。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集谛所斷苦谛所斷緣。
此心為欲界集谛所斷七使所使。
已離欲界欲。
未離色界欲。
乃至彼識為幾使所使。
答曰。
色界集谛所斷六使。
問曰未離欲界欲亦可爾。
何以說離欲界欲耶。
答曰是中說現前行時。
不說成就色界使現在前時。
要離欲界欲。
非不離欲。
是故說現前行時。
不說成就離色界欲未離無色界欲。
評曰。
不應說未離無色界欲。
所以者何。
若集智未生。
當知未離無色界欲。
應作是說。
離色界欲。
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乃至廣說。
彼識幾使所使。
答曰。
無色界集谛所斷六使。
問曰修道中亦有緣斷因識。
其事雲何。
答曰如上上使斷餘八種心。
是緣斷因識。
所以者何。
彼上上斷使。
亦是因亦是所緣。
乃至八種斷餘一種未斷八種。
于一種。
亦是因亦是所緣。
何故不說耶。
答曰應說而不說者。
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複有說者。
他種為因他種為緣。
是他種識。
是中說之。
彼三種盡在修道中。
彼雖有九種而盡在修道中。
是故不說 問曰以何等故。
諸因次第說使。
答曰以是阿毗昙藏故。
應以十四事了知阿毗昙。
何等十四。
六因四緣攝相應成就不成就。
若了知此十四事。
名了知阿毗昙。
複有說者。
應以七事了知阿毗昙一善知因。
二善知緣。
三善知總相。
四善知别相。
五善知攝不攝。
六善知相應不相應。
七善知成就不成就。
若于七法善知者。
當知于阿毗昙亦善。
于七法善者名阿毗昙人。
非謂但誦持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