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十二卷
關燈
小
中
大
一切遍使有使性。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道所斷亦如是。
修道所斷心。
修道所斷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苦所斷心。
與一切遍相應。
不一切遍相應。
見集所斷亦如是。
見滅所斷心。
有漏緣使相應。
無漏緣使相應。
見道所斷亦如是。
修道所斷心。
染污不染污。
彼見苦所斷一切遍使相應心。
見苦所斷一切遍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
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相應心不一切遍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集所斷亦如是。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相應心。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滅所斷。
無漏緣使相應心。
見滅所斷無漏緣使俱有。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道所斷亦如是。
修道所斷染污心。
修道所斷使俱有。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修道所斷不染污心。
修道所斷使。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
有使性無伴性性。
餘使俱無。
彼見苦所斷心有十種。
謂五見相應心。
疑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集所斷心有七種。
謂二見相應心。
疑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滅所斷亦如是。
見道所斷心有八種。
謂三見相應心。
疑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修道所斷有五種。
謂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不染污善無記相應心。
彼身見相應心。
身見身見相應無明。
有二事。
有使性伴性。
餘見苦所斷使。
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乃至見苦所斷慢使亦如是。
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苦所斷不共無明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餘見苦所斷使。
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集所斷。
亦應如是說。
見滅所斷邪見相應心。
見滅所斷邪見邪見相應無明。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見苦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疑相應心。
當知亦如是。
見滅所斷見取相應心。
見滅所斷見取。
見取相應無明俱有。
餘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諸一切遍有使性無伴性。
餘俱無見滅所斷愛恚慢。
當知亦如是。
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滅所斷不共無明使俱有。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諸一切遍。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道所斷。
亦應如是說。
修道所斷愛相應心。
修道所斷愛。
愛相應無明俱有。
餘修道所斷使。
諸一切遍。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修道所斷恚慢。
當知亦如是。
修道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
修道所斷不共無明俱有。
餘修道所斷使。
諸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修道所斷不染污心。
修道所斷使。
諸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所說是集要毗婆沙。
若心有使。
三界有五種。
使有使心。
三界亦有五種 若心有使使有使心。
彼使使此心耶。
答曰。
或使或不使。
雲何使。
答曰。
諸使未斷彼使使此有使心。
雲何不使。
答曰。
諸使斷。
彼使不使。
此有使心。
所以者何。
諸使未斷故使。
斷故不使 問曰。
何故緣使未斷。
名有使心。
斷則不有。
相應使斷與不斷。
恒名有使心耶。
答曰。
先作是說。
以二事故。
心名有使。
一是使性。
二是伴性。
諸緣使與心。
是名使性。
不名伴性。
若彼得斷。
彼使性義亦斷。
相應使有二事使性伴性。
彼若得斷。
使性則斷。
伴性不斷。
不能除心伴性。
如去文阇草皮。
尊者和須蜜說曰。
相應使心。
染污緣使心。
不染污相應使無别異。
緣使不爾。
相應使覆蔽心。
緣使不爾。
相應使同一所依。
同一行。
同一緣。
緣使不爾。
相應使與心同一生一住一滅。
緣使不爾。
亦同一果一依一報。
緣使不爾。
相應使與心俱生。
緣使不爾。
無有能除心相應使。
如去文阇草皮 設使使心即使使。
彼有使心耶。
答曰。
或是彼非異。
或是彼是異。
是彼非異者。
或有說者。
具縛凡夫染污心。
評曰。
不應作是說。
所以者何。
具縛者可爾。
不具亦可爾。
染污心可爾。
不染污心亦可爾。
應作是說。
若心不斷。
是說為使所使。
心名有使。
若不為使所使。
是說心名無使。
是彼是異者。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見苦所斷。
見集所斷緣。
是彼者見集所斷使所使。
是異者。
見苦所斷不使。
問曰。
以何等故。
他種說是彼自種說是異。
答曰。
是故先作是說。
設使使心即彼使有心。
彼見集所斷使緣使故。
說是彼見苦所斷不使故說是異。
複有說者。
是異者置異處故。
雲何置異處。
斷故說置異處。
複有說者。
本得自在随意所作。
今者已斷。
是故說異。
複有說者。
今已斷故。
更無所為。
猶如死人。
是故說異。
複有說者。
聖道力使彼異故說異。
問曰。
修道中亦有是彼是異何故不說。
答曰。
或有說者。
應說而不說者。
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複有說者。
若他種是彼自種是異。
此中說之。
修道所斷自種。
是彼自種是異。
是故不說。
問曰雲何緣使。
雲何相應使。
罽賓沙門作如是說。
諸使随所行。
如愛于境界愛樂可适。
廣說餘使。
随所行亦爾。
相應使者。
如同罪同系。
西方沙門作如是說。
系縛義。
是緣使。
親近義。
是相應使。
尊者婆已說曰。
以四事故使名所使。
一堕惡意。
二如火熱。
三如煙塵垢。
四是呵責。
堕惡意者。
如一人作惡令多人亦作。
以一煩惱故。
令多心心數法盡堕惡意。
如火熱者。
如火燒鐵丸所著器中其器皆熱。
如是煩惱從何心品生令彼皆熱。
如煙塵垢者。
如煙塵垢所著之處令彼皆污。
如是諸煩惱。
随彼生處。
令彼心垢污。
呵責者。
如一比丘作惡令僧受呵責。
如是諸使。
随彼生處。
令彼心受呵責。
雲何相應使。
答曰。
如緣使所使。
相應使亦爾。
問曰。
相應使無緣。
雲何說如緣使。
答曰。
相應使雖無緣。
有如上四過。
問曰。
過去未來使能使不耶。
答曰。
能使。
若不使者。
無染心現在前。
應是無使。
人複有說者。
出生諸得。
如火出煙。
過去未來諸結出生。
諸得亦複如是。
複有說者。
若不使者。
則違佛經。
如經說。
佛告摩勒子比丘童子。
不知欲事況起欲心。
然為欲愛所使。
複有說者。
以五事。
故。
過去未來使所使。
一不斷其因。
二得不斷。
三不轉其器。
四不知緣。
五不得對治 若心有使。
使有使心。
彼使此心當斷耶。
此說緣使當斷。
諸使于緣可制伏。
相應使不可制伏。
如去文阇草皮。
若心有使。
乃至廣說。
雲何斷諸使。
于緣不斷不應作是說。
諸使于緣不斷。
所以者何。
先已問故。
應作是說。
諸使不斷當斷。
雲何不斷。
諸使已斷。
及相應使。
諸使雲何斷。
答曰。
諸使緣斷。
先已現義(先已現義者上言緣使當斷者是也)。
今欲說文。
諸使于緣生過患。
是故制伏于緣。
如人好樂博奕喜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道所斷亦如是。
修道所斷心。
修道所斷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苦所斷心。
與一切遍相應。
不一切遍相應。
見集所斷亦如是。
見滅所斷心。
有漏緣使相應。
無漏緣使相應。
見道所斷亦如是。
修道所斷心。
染污不染污。
彼見苦所斷一切遍使相應心。
見苦所斷一切遍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
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苦所斷不一切遍使相應心不一切遍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集所斷亦如是。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相應心。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滅所斷。
無漏緣使相應心。
見滅所斷無漏緣使俱有。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道所斷亦如是。
修道所斷染污心。
修道所斷使俱有。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餘使俱無。
修道所斷不染污心。
修道所斷使。
見苦見集所斷一切遍。
有使性無伴性性。
餘使俱無。
彼見苦所斷心有十種。
謂五見相應心。
疑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集所斷心有七種。
謂二見相應心。
疑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滅所斷亦如是。
見道所斷心有八種。
謂三見相應心。
疑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修道所斷有五種。
謂愛恚慢。
不共無明相應心。
不染污善無記相應心。
彼身見相應心。
身見身見相應無明。
有二事。
有使性伴性。
餘見苦所斷使。
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乃至見苦所斷慢使亦如是。
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苦所斷不共無明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餘見苦所斷使。
見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集所斷。
亦應如是說。
見滅所斷邪見相應心。
見滅所斷邪見邪見相應無明。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見苦集所斷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疑相應心。
當知亦如是。
見滅所斷見取相應心。
見滅所斷見取。
見取相應無明俱有。
餘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諸一切遍有使性無伴性。
餘俱無見滅所斷愛恚慢。
當知亦如是。
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
見滅所斷不共無明使俱有。
見滅所斷有漏緣使。
諸一切遍。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見道所斷。
亦應如是說。
修道所斷愛相應心。
修道所斷愛。
愛相應無明俱有。
餘修道所斷使。
諸一切遍。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修道所斷恚慢。
當知亦如是。
修道所斷不共無明相應心。
修道所斷不共無明俱有。
餘修道所斷使。
諸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修道所斷不染污心。
修道所斷使。
諸一切遍使。
有使性無伴性。
餘使俱無。
所說是集要毗婆沙。
若心有使。
三界有五種。
使有使心。
三界亦有五種 若心有使使有使心。
彼使使此心耶。
答曰。
或使或不使。
雲何使。
答曰。
諸使未斷彼使使此有使心。
雲何不使。
答曰。
諸使斷。
彼使不使。
此有使心。
所以者何。
諸使未斷故使。
斷故不使 問曰。
何故緣使未斷。
名有使心。
斷則不有。
相應使斷與不斷。
恒名有使心耶。
答曰。
先作是說。
以二事故。
心名有使。
一是使性。
二是伴性。
諸緣使與心。
是名使性。
不名伴性。
若彼得斷。
彼使性義亦斷。
相應使有二事使性伴性。
彼若得斷。
使性則斷。
伴性不斷。
不能除心伴性。
如去文阇草皮。
尊者和須蜜說曰。
相應使心。
染污緣使心。
不染污相應使無别異。
緣使不爾。
相應使覆蔽心。
緣使不爾。
相應使同一所依。
同一行。
同一緣。
緣使不爾。
相應使與心同一生一住一滅。
緣使不爾。
亦同一果一依一報。
緣使不爾。
相應使與心俱生。
緣使不爾。
無有能除心相應使。
如去文阇草皮 設使使心即使使。
彼有使心耶。
答曰。
或是彼非異。
或是彼是異。
是彼非異者。
或有說者。
具縛凡夫染污心。
評曰。
不應作是說。
所以者何。
具縛者可爾。
不具亦可爾。
染污心可爾。
不染污心亦可爾。
應作是說。
若心不斷。
是說為使所使。
心名有使。
若不為使所使。
是說心名無使。
是彼是異者。
苦智已生。
集智未生。
若心見苦所斷。
見集所斷緣。
是彼者見集所斷使所使。
是異者。
見苦所斷不使。
問曰。
以何等故。
他種說是彼自種說是異。
答曰。
是故先作是說。
設使使心即彼使有心。
彼見集所斷使緣使故。
說是彼見苦所斷不使故說是異。
複有說者。
是異者置異處故。
雲何置異處。
斷故說置異處。
複有說者。
本得自在随意所作。
今者已斷。
是故說異。
複有說者。
今已斷故。
更無所為。
猶如死人。
是故說異。
複有說者。
聖道力使彼異故說異。
問曰。
修道中亦有是彼是異何故不說。
答曰。
或有說者。
應說而不說者。
當知此義是有餘說。
複有說者。
若他種是彼自種是異。
此中說之。
修道所斷自種。
是彼自種是異。
是故不說。
問曰雲何緣使。
雲何相應使。
罽賓沙門作如是說。
諸使随所行。
如愛于境界愛樂可适。
廣說餘使。
随所行亦爾。
相應使者。
如同罪同系。
西方沙門作如是說。
系縛義。
是緣使。
親近義。
是相應使。
尊者婆已說曰。
以四事故使名所使。
一堕惡意。
二如火熱。
三如煙塵垢。
四是呵責。
堕惡意者。
如一人作惡令多人亦作。
以一煩惱故。
令多心心數法盡堕惡意。
如火熱者。
如火燒鐵丸所著器中其器皆熱。
如是煩惱從何心品生令彼皆熱。
如煙塵垢者。
如煙塵垢所著之處令彼皆污。
如是諸煩惱。
随彼生處。
令彼心垢污。
呵責者。
如一比丘作惡令僧受呵責。
如是諸使。
随彼生處。
令彼心受呵責。
雲何相應使。
答曰。
如緣使所使。
相應使亦爾。
問曰。
相應使無緣。
雲何說如緣使。
答曰。
相應使雖無緣。
有如上四過。
問曰。
過去未來使能使不耶。
答曰。
能使。
若不使者。
無染心現在前。
應是無使。
人複有說者。
出生諸得。
如火出煙。
過去未來諸結出生。
諸得亦複如是。
複有說者。
若不使者。
則違佛經。
如經說。
佛告摩勒子比丘童子。
不知欲事況起欲心。
然為欲愛所使。
複有說者。
以五事。
故。
過去未來使所使。
一不斷其因。
二得不斷。
三不轉其器。
四不知緣。
五不得對治 若心有使。
使有使心。
彼使此心當斷耶。
此說緣使當斷。
諸使于緣可制伏。
相應使不可制伏。
如去文阇草皮。
若心有使。
乃至廣說。
雲何斷諸使。
于緣不斷不應作是說。
諸使于緣不斷。
所以者何。
先已問故。
應作是說。
諸使不斷當斷。
雲何不斷。
諸使已斷。
及相應使。
諸使雲何斷。
答曰。
諸使緣斷。
先已現義(先已現義者上言緣使當斷者是也)。
今欲說文。
諸使于緣生過患。
是故制伏于緣。
如人好樂博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