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昙毗婆沙論 第十二卷

關燈
生覺心。

    和合乃生覺心。

    和合是覺緣非瓶。

    複有說者。

    和合是因。

    和合事是緣。

    問曰。

    若一不為因。

    多亦不為因。

    答曰。

    如一一事。

    不能為因。

    和合衆事。

    則能為因。

    其事雲何。

    如一一事不名和合。

    衆事集故乃名和合彼亦如是。

    複有說者。

    相似是因。

    不相似是緣。

    相似者如麥似麥。

    如火似火。

    問曰。

    麥與麥牙。

    有何相似。

    答曰。

    總而言之麥是牙因。

    問曰。

    若然者四大因等。

    總而言之亦是牙因耶。

    複有說者。

    近者是因遠者是緣。

    問曰。

    若然者因之與緣。

    無有差别。

    所以者何。

    如心次第生善心是因。

    不名為緣耶。

    複有說者。

    不共者是因。

    共者是緣。

    問曰。

    若然者麥亦是牙。

    亦是爛壞。

    彼複是緣耶。

    如眼是眼識生處。

    不共餘識。

    彼眼複是眼識因耶。

    複有說者。

    生是因随生是緣。

    問曰。

    若然者生不是緣。

    随生不是因耶。

    複有說者。

    自體長養是因。

    他體長養是緣。

    問曰。

    若然者現在善心緣于善法。

    唯名為因。

    不名為緣耶。

    尊者佛陀提婆說曰作是因所作是緣。

    複有說者。

    相似是因。

    不相似是緣複有說者。

    近者是因遠者是緣。

    如近遠彼此亦如是。

    此所作因。

    定是一切法果。

    是威勢果。

    問曰。

    若有相應因亦有共生因耶。

    答曰。

    若有相應因亦有共生因。

    頗有共生因無相應因耶。

    答曰。

    有不相應法共生因。

    若有相應因。

    亦有相似因耶。

    若有相似因。

    亦有相應因耶。

    乃至廣作四句。

    有相應因無相似因者。

    未來世相應因。

    有相似因無相應因者。

    不相應法相似因。

    有相應因亦有相似因者。

    相應法相似因。

    無相應因亦無相似因者。

    除上爾所事若有相應因亦有一切遍因耶。

    若有一切遍因。

    亦有相應因耶。

    乃至廣作四句。

    有相應因無一切遍因者。

    未來世相應因。

    過去現在非一切遍相應因。

    一切遍因非相應因者。

    不相應法一切遍因。

    相應因一切遍因者。

    相應法一切遍因。

    非相應因非。

    一切遍因者。

    除上爾所事。

    若有相應因。

    亦有報因耶。

    若有報因。

    亦有相應因耶。

    乃至廣作四句。

    有相應因無報因者。

    無記無漏相應因。

    有報因無相應因者。

    不相應法報因。

    有相應因亦有報因者。

    相應報因。

    非相應因非報因者。

    除上爾所事。

    若有相應因亦有所作因耶。

    答曰。

    若相應因。

    亦有所作因。

    頗有所作因無相應因耶。

    答曰。

    有諸不相應法所作因。

    若有共生因亦有相似因耶。

    答曰。

    若有相似因。

    亦有共生因。

    頗有共生因無相似因耶。

    答曰。

    有未來世共生因。

    若有共生因亦有一切遍因耶。

    答曰。

    若有一切遍因。

    亦有共生因。

    頗有共生因無一切遍因耶。

    答曰。

    有非一切遍共生因。

    若有共生因亦有報因耶。

    答曰。

    若有報因者。

    亦有共生因。

    頗有共生因非報因耶。

    答曰有。

    無記無漏共生因。

    若有共生因亦有所作因耶。

    答曰。

    若有共生因。

    亦有所作因。

    頗有所作因非共生因耶。

    答曰有。

    無為法所作因。

    若有相似因亦有一切遍因耶。

    答曰。

    若有一切遍因亦有相似因。

    頗有相似因無一切遍因耶。

    答曰有。

    非一切遍相似因。

    有相似因。

    亦有報因耶。

    若有報因亦有相似因耶。

    乃至廣作四句。

    有相似因無報因者。

    無記無漏相似因。

    有報因無相似因者。

    未來世報因。

    有相似因亦有報因者。

    過去現在報因。

    非相似因非報因者。

    除上爾所事。

    若有相似因亦有所作因耶。

    答曰。

    若有相似因亦有所作因。

    頗有所作因非相似因耶。

    答曰有。

    未來世無為法所作因。

    若有一切遍因。

    亦有報因耶。

    若有報因。

    亦有一切遍因耶。

    乃至廣作四句。

    一切相遍因非報因者。

    無記一切遍因。

    有報因非一切遍因者。

    未來世報因。

    過去現在非一切遍報因。

    一切遍因報因者。

    一切遍報因。

    非一切報因非報因者。

    除上爾所事。

    若有一切遍因。

    亦有所作因耶。

    答曰。

    若有一切遍因。

    亦有所作因。

    頗有所作因。

    非一切遍因耶。

    答曰有。

    未來世過去現在非一切遍無為法所作因。

    若有報因。

    亦有所作因耶。

    答曰。

    若有報因。

    亦有所作因。

    頗有所作因。

    非報因耶。

    答曰有。

    無記無漏所作因 問曰。

    此六因。

    幾色幾非色。

    答曰。

    二是非色。

    謂相應因。

    一切遍因。

    餘是色非色。

    如色非色。

    相應不相應。

    有依無依。

    有勢用無勢用。

    有緣無緣。

    有對無對。

    可見不可見。

    當知亦如是。

    問曰。

    此六因。

    幾有漏幾無漏。

    答曰。

    二有漏。

    謂一切遍因報因。

    餘有漏無漏。

    問曰。

    此六因。

    幾有為幾無為。

    答曰。

    五是有為。

    相應因乃至報因。

    一是有為無為。

    謂所作因。

    問曰。

    此六因。

    幾過去幾現在幾未來。

    答曰。

    二是過去現在謂相似因一切遍因。

    三在三世。

    謂相應因共生因報因。

    一在三世亦不在世。

    謂所作因。

    問曰。

    此六因。

    幾善幾不善幾無記。

    答曰。

    一是不善無記謂一切遍因。

    一是善不善謂報因。

    餘是善不善無記。

    問曰。

    此六因。

    幾欲界系乃至不系。

    答曰。

    三是三界系。

    謂一切遍因報因。

    餘是三界系不系。

    問曰。

    此六因。

    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

    答曰。

    二是非學非無學。

    謂一切遍因報因。

    餘是三種。

    問曰。

    此六因。

    幾見道所斷幾修道所斷幾無斷。

    答曰。

    一是見道所斷謂一切遍因。

    一是見道修道斷。

    謂報因餘是見道斷修道斷不斷。

    問曰。

    此六因。

    幾染污幾不染污。

    答曰。

    一是染污。

    謂一切遍因。

    餘是染污不染污。

    如染污不染污。

    有過無過黑白。

    隐沒不隐沒退不退。

    當知亦如是。

    問曰。

    此六因。

    幾有報幾無報。

    答曰。

    一是有報謂報因。

    餘是有報無報相應因共生因。

    現在世一刹那頃。

    取果與果。

    相似因。

    一切遍因。

    所作因。

    現在取果。

    過去現在與果。

    一刹那取果。

    多刹那與果。

    報因現在取果。

    過去與果。

    一刹那取果。

    多刹那與果。

    若心有使使有使心。

    彼使使此心耶。

    乃至廣說。

    問曰。

    何故作此論。

    答曰。

    為止一心者論故。

    彼作是說。

    有使心無使心。

    即是一心。

    所以者何。

    聖道生時。

    與使相妨。

    不與心相妨。

    如治刀法。

    與垢相妨。

    不與刀相妨。

    如衣器鏡垢。

    與治法相妨。

    不與衣器鏡等相妨。

    如是聖道生時。

    與使相妨。

    不與心相妨。

    乃至聖道未生心則有使。

    聖道若生心則無使。

    我人論者作如是說。

    人縛人解非法縛解。

    尊者昙摩多羅作如是說。

    諸使不相應使。

    亦不緣使。

    彼作是說。

    若作緣使相應使無漏法。

    若作相應使。

    一切時恒使無不與心心數相應時。

    以是事故。

    欲止他義。

    欲顯己義。

    欲現與法相相應義故。

    而作此論也 若心有使者。

    有五種心名有使。

    見苦所斷心。

    乃至修道所斷心。

    以二事故。

    心名有使。

    一以使性。

    二以伴性。

    見苦所斷心。

    見苦所斷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集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集所斷心。

    見集所斷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所斷一切遍使有使性。

    餘使無使性伴性。

    見滅所斷心。

    見滅所斷使。

    有二事使性伴性。

    見苦見集所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