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行。
謂彼相應法雖能行他所行。
但非是行。
性非慧故。
謂彼共有法雖有他所行。
但非能行。
非共緣故。
亦非是行。
性非慧故。
更有說者。
心心法性。
彼有說心心法性者。
彼慧行能行他所行。
謂彼相應法彼亦是行。
能行他所行。
謂彼共有法。
彼雖他所行非能行。
非共緣故非是行。
性非慧故。
如一說如二如是好如前所說慧性。
問曰。
名十六行種有幾。
一說者名十六行種七。
謂苦行彼名亦四種亦四。
謂習行名四種一。
謂盡四行名四種一。
謂道四行彼名四種一。
是故名十六行種七。
問曰。
何以故苦行名四種亦四。
答曰。
謂此斷颠倒。
猶如彼颠倒名四種亦四。
彼治亦爾名四種亦四。
如是說者名十六種亦十六。
如名如種如是名數數種名相種相名異種異名别種别名覺種覺。
如是盡當知。
此是諸行性。
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無常行。
何以說乃至出要行。
答曰。
無常者說二事。
時及緣。
時者一時作事二時不作。
緣者諸法性羸随因及緣。
苦者如病癰患也。
空者内無作無教作。
無覺無教覺。
非我者不自在故。
因者種子法故。
習者來故。
有者流故。
緣者轉成故。
如泥團輪手水合已便成瓦器。
此亦不。
盡者滅陰故。
止者息三火故。
妙者妙願滿故。
一離者已離不更離故。
道者除惡道故。
正者除不正故。
趣者向涅槃故。
出要者出生死故。
複次非常者非究竟住故。
苦者勞厭重故。
空者除我有見故。
非我者除是我見故。
因者來故。
習者起故。
有者可得故。
緣者随所緣故。
盡者盡生死故。
止者止苦火故。
妙者善有常故。
離者離生老無常故。
道者求故。
正者正住故。
趣者趣城不移故。
出要者安隐故。
問曰。
如苦四行無常苦空非我行。
何以故說苦谛不說無常空非我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苦谛。
或曰。
謂此苦行一向堕苦谛非餘。
他無常行共堕三谛。
空行及非我行共堕一切法中。
此苦行一同堕苦谛非餘。
是故說苦谛非餘。
或曰。
謂此苦行一切能信。
凡愚及慧此法及外法以故爾。
或曰。
謂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苦智彼所緣是苦谛。
或曰。
謂此行增舍有能除生死。
如彼小兒與極妙食。
若言當有苦彼便不欲。
如是此苦行增舍有能除生死。
以是故佛契經說苦谛。
不說無常空非我谛。
問曰。
如習有四行因行習有緣行。
何以故世尊說習谛。
不說因有緣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習谛。
或曰。
謂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習智彼所緣是習谛。
以是故佛契經說習谛。
不說因有緣谛。
問曰。
如盡有四行盡行止妙離行。
何以故世尊說盡谛不說止妙離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盡谛。
或曰。
謂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盡智彼所緣是盡谛。
以是故佛契經說盡谛。
不說止妙離谛。
問曰。
如道有四行道趣正出要行。
何以故世尊說道谛。
不說正趣出要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道谛。
或曰。
謂欲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道智彼所緣是道谛。
以是故佛契經說道谛。
不說正趣出要谛。
說曰。
此說涅槃無形。
問曰。
何以故說涅槃無形。
答曰。
聖所了故說無形。
聖了彼自在身作證。
無有能在前論說彼。
是故聖所了故曰無形。
或曰。
離一切色故。
故曰無形。
此說四色。
刹利梵志居士工師。
複次四色青黃赤白。
彼中無有一色是離一切色。
故曰無形。
或曰。
淨一切色故。
曰無形。
若刹利修道彼得道果。
梵志居士工師修道彼得道果。
是離一切色故。
故曰無形。
或曰。
亦非色不依色故。
故曰無形。
色法雖有形。
非形依心心數法。
雖依形非是形。
彼涅槃亦不依色亦不依形。
故曰無形。
或曰。
稱歎無量功德故。
故曰無形。
如人多有功德。
說者此人功德多故不可具說。
如是涅槃無量功德故。
故曰無形。
或曰。
遍功德故。
故曰無形。
如摩尼遍有光明彼說無形。
如是彼涅槃遍功德故。
故曰無形。
或曰。
如此有為有因有果。
彼涅槃無因無果故曰無形。
或曰。
如此有為法因故說果。
果故說因彼涅槃非因故說果。
非果故說因。
故曰無形。
說曰。
彼涅槃非說品問曰。
何以故說涅槃非品。
答曰。
斷一切品故。
故說涅槃非品。
如此有為作品生或五或四。
謂欲令法常住。
彼一切有為法。
各各并已有五事生彼法。
彼法生彼法住。
彼法老彼法無常。
謂欲令法無常住。
彼一切有為法各各并已有四事生彼法生老無常。
如此有為作品。
彼涅槃不如是。
是故說涅盤非品。
說曰。
彼涅槃說愛。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愛。
答曰。
聖者不愛生死。
涅槃者離生死。
或曰。
聖者不愛輪轉。
涅槃者離輪轉。
或曰。
聖者不愛陰。
涅槃者離陰。
或曰。
聖者不愛生。
涅槃者離生。
或曰。
聖者不愛老死。
涅槃者離老死。
或曰。
聖者愛念樂涅槃。
以是故說涅槃愛如彼契經說。
戒及等意解脫。
是愛彼一切為涅槃故。
以是故。
世尊契經說涅槃愛。
說曰。
彼涅槃說非可習。
問曰。
何以故說涅槃非可習。
答曰。
有為為果故習。
涅槃無有果。
問曰。
何以故說明所服行。
答曰。
智故得故。
明者佛及佛弟子。
此緣彼發忍及智。
是故說智故得故。
說涅槃說非可思惟。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非可思惟。
答曰謂法意所生此可思惟。
彼涅槃意所不生。
或曰。
有為法果故思惟。
彼涅槃無有果。
問曰。
若涅槃意所不生者。
此偈雲何通。
樹下靜思惟 涅槃令入意 瞿昙禅無亂 不久息迹證 答曰。
此說意心為名。
此意得涅槃作證。
說曰。
彼涅槃說第一義。
說智說阿羅漢果。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第一義。
答曰。
第一正故。
第一法故。
第一究竟故第一等。
是故說第一義。
問曰。
何以故說智。
答曰。
智果故彼說智。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阿羅漢果。
答曰。
可供養故說涅槃阿羅漢果。
一切世間清淨供養盡可供養。
故可說涅槃名阿羅漢果。
或曰。
不生故說涅槃名阿羅漢果。
不複生諸界諸趣諸生輪轉生死中。
故說涅槃名阿羅漢果。
說曰。
此涅槃說近。
如彼契經
謂彼相應法雖能行他所行。
但非是行。
性非慧故。
謂彼共有法雖有他所行。
但非能行。
非共緣故。
亦非是行。
性非慧故。
更有說者。
心心法性。
彼有說心心法性者。
彼慧行能行他所行。
謂彼相應法彼亦是行。
能行他所行。
謂彼共有法。
彼雖他所行非能行。
非共緣故非是行。
性非慧故。
如一說如二如是好如前所說慧性。
問曰。
名十六行種有幾。
一說者名十六行種七。
謂苦行彼名亦四種亦四。
謂習行名四種一。
謂盡四行名四種一。
謂道四行彼名四種一。
是故名十六行種七。
問曰。
何以故苦行名四種亦四。
答曰。
謂此斷颠倒。
猶如彼颠倒名四種亦四。
彼治亦爾名四種亦四。
如是說者名十六種亦十六。
如名如種如是名數數種名相種相名異種異名别種别名覺種覺。
如是盡當知。
此是諸行性。
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無常行。
何以說乃至出要行。
答曰。
無常者說二事。
時及緣。
時者一時作事二時不作。
緣者諸法性羸随因及緣。
苦者如病癰患也。
空者内無作無教作。
無覺無教覺。
非我者不自在故。
因者種子法故。
習者來故。
有者流故。
緣者轉成故。
如泥團輪手水合已便成瓦器。
此亦不。
盡者滅陰故。
止者息三火故。
妙者妙願滿故。
一離者已離不更離故。
道者除惡道故。
正者除不正故。
趣者向涅槃故。
出要者出生死故。
複次非常者非究竟住故。
苦者勞厭重故。
空者除我有見故。
非我者除是我見故。
因者來故。
習者起故。
有者可得故。
緣者随所緣故。
盡者盡生死故。
止者止苦火故。
妙者善有常故。
離者離生老無常故。
道者求故。
正者正住故。
趣者趣城不移故。
出要者安隐故。
問曰。
如苦四行無常苦空非我行。
何以故說苦谛不說無常空非我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苦谛。
或曰。
謂此苦行一向堕苦谛非餘。
他無常行共堕三谛。
空行及非我行共堕一切法中。
此苦行一同堕苦谛非餘。
是故說苦谛非餘。
或曰。
謂此苦行一切能信。
凡愚及慧此法及外法以故爾。
或曰。
謂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苦智彼所緣是苦谛。
或曰。
謂此行增舍有能除生死。
如彼小兒與極妙食。
若言當有苦彼便不欲。
如是此苦行增舍有能除生死。
以是故佛契經說苦谛。
不說無常空非我谛。
問曰。
如習有四行因行習有緣行。
何以故世尊說習谛。
不說因有緣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習谛。
或曰。
謂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習智彼所緣是習谛。
以是故佛契經說習谛。
不說因有緣谛。
問曰。
如盡有四行盡行止妙離行。
何以故世尊說盡谛不說止妙離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盡谛。
或曰。
謂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盡智彼所緣是盡谛。
以是故佛契經說盡谛。
不說止妙離谛。
問曰。
如道有四行道趣正出要行。
何以故世尊說道谛。
不說正趣出要谛。
答曰。
謂此行久遠行。
以此行過去三耶三佛說道谛。
或曰。
謂欲令極斷覺所覺行所行緣所緣根為根義。
佛契經說。
道智彼所緣是道谛。
以是故佛契經說道谛。
不說正趣出要谛。
說曰。
此說涅槃無形。
問曰。
何以故說涅槃無形。
答曰。
聖所了故說無形。
聖了彼自在身作證。
無有能在前論說彼。
是故聖所了故曰無形。
或曰。
離一切色故。
故曰無形。
此說四色。
刹利梵志居士工師。
複次四色青黃赤白。
彼中無有一色是離一切色。
故曰無形。
或曰。
淨一切色故。
曰無形。
若刹利修道彼得道果。
梵志居士工師修道彼得道果。
是離一切色故。
故曰無形。
或曰。
亦非色不依色故。
故曰無形。
色法雖有形。
非形依心心數法。
雖依形非是形。
彼涅槃亦不依色亦不依形。
故曰無形。
或曰。
稱歎無量功德故。
故曰無形。
如人多有功德。
說者此人功德多故不可具說。
如是涅槃無量功德故。
故曰無形。
或曰。
遍功德故。
故曰無形。
如摩尼遍有光明彼說無形。
如是彼涅槃遍功德故。
故曰無形。
或曰。
如此有為有因有果。
彼涅槃無因無果故曰無形。
或曰。
如此有為法因故說果。
果故說因彼涅槃非因故說果。
非果故說因。
故曰無形。
說曰。
彼涅槃非說品問曰。
何以故說涅槃非品。
答曰。
斷一切品故。
故說涅槃非品。
如此有為作品生或五或四。
謂欲令法常住。
彼一切有為法。
各各并已有五事生彼法。
彼法生彼法住。
彼法老彼法無常。
謂欲令法無常住。
彼一切有為法各各并已有四事生彼法生老無常。
如此有為作品。
彼涅槃不如是。
是故說涅盤非品。
說曰。
彼涅槃說愛。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愛。
答曰。
聖者不愛生死。
涅槃者離生死。
或曰。
聖者不愛輪轉。
涅槃者離輪轉。
或曰。
聖者不愛陰。
涅槃者離陰。
或曰。
聖者不愛生。
涅槃者離生。
或曰。
聖者不愛老死。
涅槃者離老死。
或曰。
聖者愛念樂涅槃。
以是故說涅槃愛如彼契經說。
戒及等意解脫。
是愛彼一切為涅槃故。
以是故。
世尊契經說涅槃愛。
說曰。
彼涅槃說非可習。
問曰。
何以故說涅槃非可習。
答曰。
有為為果故習。
涅槃無有果。
問曰。
何以故說明所服行。
答曰。
智故得故。
明者佛及佛弟子。
此緣彼發忍及智。
是故說智故得故。
說涅槃說非可思惟。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非可思惟。
答曰謂法意所生此可思惟。
彼涅槃意所不生。
或曰。
有為法果故思惟。
彼涅槃無有果。
問曰。
若涅槃意所不生者。
此偈雲何通。
樹下靜思惟 涅槃令入意 瞿昙禅無亂 不久息迹證 答曰。
此說意心為名。
此意得涅槃作證。
說曰。
彼涅槃說第一義。
說智說阿羅漢果。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第一義。
答曰。
第一正故。
第一法故。
第一究竟故第一等。
是故說第一義。
問曰。
何以故說智。
答曰。
智果故彼說智。
問曰。
何以故涅槃說阿羅漢果。
答曰。
可供養故說涅槃阿羅漢果。
一切世間清淨供養盡可供養。
故可說涅槃名阿羅漢果。
或曰。
不生故說涅槃名阿羅漢果。
不複生諸界諸趣諸生輪轉生死中。
故說涅槃名阿羅漢果。
說曰。
此涅槃說近。
如彼契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