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
阿那含永無此事。
或曰。
謂得果不複還世問。
不入母胎。
銅釜無囚獄。
不複處生熟藏中。
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故有此事。
以是故五上分結。
阿那含意中可得非餘。
問曰。
何以故一愛立二上分結。
調慢無明立一。
答曰。
應立若未立者。
是世尊有餘言現義門現義略現義度當知義。
或曰。
佛世尊于法真谛餘真無能過。
彼盡知法性盡知行。
諸法獨能擔彼獨立。
謂不能不獨立。
或曰。
現二門二略二度二炬二明二光現二數。
如愛立二上分結。
如是調慢無明亦應立二。
如調慢無明立一上分結。
愛亦應立一。
此上分應有四應有八。
是故說現二門至現二數。
或曰。
謂愛斷于界斷于地斷于種。
或曰。
謂愛故盛一切結。
以是故愛立二上分結。
調慢無明立一。
問曰。
如睡調二俱。
三界有五種。
一切染污意可得。
何以故。
調立上分結而不立睡。
答曰。
佛世尊于法真谛餘真無能過。
彼盡知法性盡知行。
谛有上分相立上分結。
無上分相不立上分結。
或曰此謂盛患重過多苦以盛患故。
婆須蜜經雲。
不善大地中以盛患故施設所說。
凡夫起欲使時便生五法。
一者欲愛使。
二者欲愛使種。
三者無明使。
四者無明使種。
五者調。
以盛患故。
阿毗昙雜揵度中問。
雲何不共無明使。
雲何不共調纏。
此睡非多盛患非多重過非多苦。
以是故不立上分結中。
或曰。
此調于四枝五枝定能起意。
彼睡于定随順。
複次若意睡盛彼速發定。
以是故調立上分結中不立睡問曰。
五上分結。
調是結性耶。
非結性耶。
若結性者。
彼婆須蜜經雲何通。
彼經說結法雲何九結是非結法。
雲何除九結已餘法。
是結非結性者。
此經雲何通。
此中說五上分結。
色愛無色愛調慢無明。
是作此論已說曰。
是結性也。
問曰。
以是故此經中立五上分結。
彼婆須蜜經雲何通。
彼說結法雲何九結是非結法。
雲何除九結已餘法。
是外者作是說。
此經應爾。
結法雲何九結。
及五上分調是非結法。
雲何除九結及五上分調餘法。
是外者此經如是說罽賓此經何以故不作是說。
答曰。
應說若未說者何意。
答曰。
彼罽賓說。
此五上分結調不定。
或是結或非是結。
或有結者或無結者。
有時結有時非結。
或是結或非是結者。
謂色無色界是結。
謂欲界非是結。
或有結者或無結者。
謂聖人意可得是結。
謂凡夫人意可得是非結。
有時結有時非結者。
彼聖人中謂阿那含意可得是結。
謂須陀洹斯陀含意可得是非結。
以不定故。
或是結或非是結。
或有結者或無結者。
有時結有時非結。
以是故不立結中。
問曰。
于此論中更有論生。
何以故色無色界調立結。
欲界調不立結。
答曰。
此欲界非定界。
非思惟地。
非除欲地。
此欲界中結如放逸馬。
以是故調此欲界不現。
色無色界是定界思惟地除欲地。
彼結不如放逸馬。
是故彼中調現。
以是故色無色界調立結中。
欲界調不立結中。
或曰。
此欲界多結非是法法想。
如嗔憤不語。
依诳谄高害。
此非是法法想。
壞故此中調不現。
彼色無色界無此非是法法想。
結于彼中調現。
以是故色無色界調立結中。
欲界調不立結中。
或曰。
此欲界非定界。
非思惟地。
非除欲地。
此中無有定。
謂調可亂意。
色無色界是定界。
是思惟地。
是除欲地。
彼四枝五枝定中調起意。
以是故色無色界調立結中。
欲界調不立結中。
廣說五上分結處盡。
鞞婆沙五見處第十一 五見者。
身見邊見邪見見盜戒盜。
問曰。
此五見有何性。
答曰。
身見三界一種此三種。
邊見亦爾。
邪見者三界有四種。
此十二種。
見盜亦爾。
戒盜者三界有二種此六種。
是三十六種五見性。
是見性已種性身所有自然。
性說已當說行。
何以故名為見。
見有何義。
答曰。
觀故行故堅受故緣深入故。
觀者能視也。
問曰。
如邪觀颠倒觀雲何是視。
答曰。
雖邪觀颠倒觀但慧故名視。
此是慧性。
如人見不了了亦名為見。
如是邪觀颠倒觀但慧故名為視。
此是慧性故。
曰觀行者能有所行。
問曰。
一時頃雲何行。
答曰。
捷利故名為行。
故曰行。
堅受者。
邪事堅受故。
此見邪事極堅受。
非聖道刀不舍。
如佛佛弟子興已。
以聖道刀堕見牙然後舍。
以是故說頌曰。
若受惡慧 如鳣魚齧 失搔摩銜 非斧不離 說者大海中有蟲。
名失搔摩羅。
彼蟲若有所銜時。
若草若木彼極銜非刀不離。
要以刀堕其牙然後得離。
如是此見邪事極堅受。
非聖道刀不舍。
若佛佛弟子興已。
以聖道刀。
堕見牙然後舍。
故曰堅受。
緣深入者。
此見緣中極入如針堕泥。
是觀故行故堅受故緣深入故名為見。
或曰。
二事故名為見。
明故行故也。
或曰更有二事故名為見。
彼相成就故。
彼事辦故也。
或曰。
三事故名為見。
彼相成就故彼事辦故。
緣深入故也。
或曰。
更有三事故名為見。
意故著故行故也。
或曰。
更有三事故名為見。
意故方便故無智故。
意者惡意也。
方便者惡方便也。
無智者此二事俱也。
複說意者正受人也。
方便者察行人也。
無智者依二聞也。
如是共行說已今當别說。
何以故名為身見。
答曰。
此見己身轉行。
是故說身見。
問曰。
餘見亦己身轉行。
何以故說一身見不說餘。
答曰。
此身見一向己身轉行。
非是他身亦非非身。
餘見亦己身轉行。
亦他身轉行。
亦非身轉行。
己身轉行者。
己界緣也。
他身轉行者。
他界緣也。
非身轉行者。
盡道緣也。
此身見一向己身轉行。
非他身非非身轉行。
是故說一身見非餘。
或曰。
謂己身轉行我。
是我轉行此是身行。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
謂己身轉行我作。
是我作轉行是身見。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謂己身轉行著行惜行。
我所行轉行此是身見。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
謂己身轉行諸事我受盡是己身所轉行。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受己身故名為身見。
己身者五盛陰。
此見受彼故曰身見。
餘見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問曰。
何以故名為邊見。
答曰。
受二邊故名為邊見。
二邊者。
一者斷二者常。
此見受彼二邊故曰邊見。
如彼契經說。
迦旃延。
世間習者。
正觀如實世間有非有。
如觀陰持入展轉相生。
便作是念。
此起已滅非是常也。
迦旃延。
世間滅者。
正觀如實世間無者非有。
如觀身轉生上。
彼作是念。
此終亦生非是斷。
或曰。
此因二行所轉斷行及常行。
故曰邊見。
或曰。
彼異學邊受癡受不正受謂有我彼或常或斷。
如佛契經說諸比丘。
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問曰。
世尊以何故不共世間诤。
答曰。
世尊善等能共事不粗言。
若斷見異學共俱。
彼斷見異學有因無果謂彼果斷。
世尊說者。
汝有因我亦有因。
如汝謗果汝自當知。
若常見異學共俱。
彼常見異學無有因而有果。
謂彼無因是有常。
世尊說者。
汝有果我亦有果。
汝謗因汝自當知。
彼世尊取一邊因取二邊果。
已離斷常處中說法。
是故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尊者婆須蜜說曰。
如世尊所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何以故佛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佛诤。
答曰。
世尊說法世間說非法。
不可說法共非說法诤。
重說曰。
世尊于等中随順。
世間不與世尊第一義随順。
是故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重說曰。
善除二诤根故。
二诤者愛及見。
此二世尊已盡世間未盡。
是故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尊者昙摩多羅說曰。
諸尊如馬依惡道。
當觀不得正道。
如是彼異學不正說。
當觀是非正說。
世尊現義現法現善現妙故。
當觀是正說。
是故說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問曰。
何以故說邪見。
答曰。
邪行故說邪見。
問曰。
如一切見邪行。
何以故說一邪見不說餘。
答曰。
二事故名邪見。
及無行轉說邪見。
餘者雖邪行轉無此二事。
或曰。
謂邪行轉謗衆生恩及法恩。
謗衆生恩者。
說無有父母。
謗法恩者。
說世間無阿羅漢善逝等正法等正趣。
謂此世後世自知作證成就遊也。
阿那含永無此事。
或曰。
謂得果不複還世問。
不入母胎。
銅釜無囚獄。
不複處生熟藏中。
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故有此事。
以是故五上分結。
阿那含意中可得非餘。
問曰。
何以故一愛立二上分結。
調慢無明立一。
答曰。
應立若未立者。
是世尊有餘言現義門現義略現義度當知義。
或曰。
佛世尊于法真谛餘真無能過。
彼盡知法性盡知行。
諸法獨能擔彼獨立。
謂不能不獨立。
或曰。
現二門二略二度二炬二明二光現二數。
如愛立二上分結。
如是調慢無明亦應立二。
如調慢無明立一上分結。
愛亦應立一。
此上分應有四應有八。
是故說現二門至現二數。
或曰。
謂愛斷于界斷于地斷于種。
或曰。
謂愛故盛一切結。
以是故愛立二上分結。
調慢無明立一。
問曰。
如睡調二俱。
三界有五種。
一切染污意可得。
何以故。
調立上分結而不立睡。
答曰。
佛世尊于法真谛餘真無能過。
彼盡知法性盡知行。
谛有上分相立上分結。
無上分相不立上分結。
或曰此謂盛患重過多苦以盛患故。
婆須蜜經雲。
不善大地中以盛患故施設所說。
凡夫起欲使時便生五法。
一者欲愛使。
二者欲愛使種。
三者無明使。
四者無明使種。
五者調。
以盛患故。
阿毗昙雜揵度中問。
雲何不共無明使。
雲何不共調纏。
此睡非多盛患非多重過非多苦。
以是故不立上分結中。
或曰。
此調于四枝五枝定能起意。
彼睡于定随順。
複次若意睡盛彼速發定。
以是故調立上分結中不立睡問曰。
五上分結。
調是結性耶。
非結性耶。
若結性者。
彼婆須蜜經雲何通。
彼經說結法雲何九結是非結法。
雲何除九結已餘法。
是結非結性者。
此經雲何通。
此中說五上分結。
色愛無色愛調慢無明。
是作此論已說曰。
是結性也。
問曰。
以是故此經中立五上分結。
彼婆須蜜經雲何通。
彼說結法雲何九結是非結法。
雲何除九結已餘法。
是外者作是說。
此經應爾。
結法雲何九結。
及五上分調是非結法。
雲何除九結及五上分調餘法。
是外者此經如是說罽賓此經何以故不作是說。
答曰。
應說若未說者何意。
答曰。
彼罽賓說。
此五上分結調不定。
或是結或非是結。
或有結者或無結者。
有時結有時非結。
或是結或非是結者。
謂色無色界是結。
謂欲界非是結。
或有結者或無結者。
謂聖人意可得是結。
謂凡夫人意可得是非結。
有時結有時非結者。
彼聖人中謂阿那含意可得是結。
謂須陀洹斯陀含意可得是非結。
以不定故。
或是結或非是結。
或有結者或無結者。
有時結有時非結。
以是故不立結中。
問曰。
于此論中更有論生。
何以故色無色界調立結。
欲界調不立結。
答曰。
此欲界非定界。
非思惟地。
非除欲地。
此欲界中結如放逸馬。
以是故調此欲界不現。
色無色界是定界思惟地除欲地。
彼結不如放逸馬。
是故彼中調現。
以是故色無色界調立結中。
欲界調不立結中。
或曰。
此欲界多結非是法法想。
如嗔憤不語。
依诳谄高害。
此非是法法想。
壞故此中調不現。
彼色無色界無此非是法法想。
結于彼中調現。
以是故色無色界調立結中。
欲界調不立結中。
或曰。
此欲界非定界。
非思惟地。
非除欲地。
此中無有定。
謂調可亂意。
色無色界是定界。
是思惟地。
是除欲地。
彼四枝五枝定中調起意。
以是故色無色界調立結中。
欲界調不立結中。
廣說五上分結處盡。
鞞婆沙五見處第十一 五見者。
身見邊見邪見見盜戒盜。
問曰。
此五見有何性。
答曰。
身見三界一種此三種。
邊見亦爾。
邪見者三界有四種。
此十二種。
見盜亦爾。
戒盜者三界有二種此六種。
是三十六種五見性。
是見性已種性身所有自然。
性說已當說行。
何以故名為見。
見有何義。
答曰。
觀故行故堅受故緣深入故。
觀者能視也。
問曰。
如邪觀颠倒觀雲何是視。
答曰。
雖邪觀颠倒觀但慧故名視。
此是慧性。
如人見不了了亦名為見。
如是邪觀颠倒觀但慧故名為視。
此是慧性故。
曰觀行者能有所行。
問曰。
一時頃雲何行。
答曰。
捷利故名為行。
故曰行。
堅受者。
邪事堅受故。
此見邪事極堅受。
非聖道刀不舍。
如佛佛弟子興已。
以聖道刀堕見牙然後舍。
以是故說頌曰。
若受惡慧 如鳣魚齧 失搔摩銜 非斧不離 說者大海中有蟲。
名失搔摩羅。
彼蟲若有所銜時。
若草若木彼極銜非刀不離。
要以刀堕其牙然後得離。
如是此見邪事極堅受。
非聖道刀不舍。
若佛佛弟子興已。
以聖道刀。
堕見牙然後舍。
故曰堅受。
緣深入者。
此見緣中極入如針堕泥。
是觀故行故堅受故緣深入故名為見。
或曰。
二事故名為見。
明故行故也。
或曰更有二事故名為見。
彼相成就故。
彼事辦故也。
或曰。
三事故名為見。
彼相成就故彼事辦故。
緣深入故也。
或曰。
更有三事故名為見。
意故著故行故也。
或曰。
更有三事故名為見。
意故方便故無智故。
意者惡意也。
方便者惡方便也。
無智者此二事俱也。
複說意者正受人也。
方便者察行人也。
無智者依二聞也。
如是共行說已今當别說。
何以故名為身見。
答曰。
此見己身轉行。
是故說身見。
問曰。
餘見亦己身轉行。
何以故說一身見不說餘。
答曰。
此身見一向己身轉行。
非是他身亦非非身。
餘見亦己身轉行。
亦他身轉行。
亦非身轉行。
己身轉行者。
己界緣也。
他身轉行者。
他界緣也。
非身轉行者。
盡道緣也。
此身見一向己身轉行。
非他身非非身轉行。
是故說一身見非餘。
或曰。
謂己身轉行我。
是我轉行此是身行。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
謂己身轉行我作。
是我作轉行是身見。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謂己身轉行著行惜行。
我所行轉行此是身見。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
謂己身轉行諸事我受盡是己身所轉行。
餘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或曰受己身故名為身見。
己身者五盛陰。
此見受彼故曰身見。
餘見者雖己身轉行無此事。
問曰。
何以故名為邊見。
答曰。
受二邊故名為邊見。
二邊者。
一者斷二者常。
此見受彼二邊故曰邊見。
如彼契經說。
迦旃延。
世間習者。
正觀如實世間有非有。
如觀陰持入展轉相生。
便作是念。
此起已滅非是常也。
迦旃延。
世間滅者。
正觀如實世間無者非有。
如觀身轉生上。
彼作是念。
此終亦生非是斷。
或曰。
此因二行所轉斷行及常行。
故曰邊見。
或曰。
彼異學邊受癡受不正受謂有我彼或常或斷。
如佛契經說諸比丘。
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問曰。
世尊以何故不共世間诤。
答曰。
世尊善等能共事不粗言。
若斷見異學共俱。
彼斷見異學有因無果謂彼果斷。
世尊說者。
汝有因我亦有因。
如汝謗果汝自當知。
若常見異學共俱。
彼常見異學無有因而有果。
謂彼無因是有常。
世尊說者。
汝有果我亦有果。
汝謗因汝自當知。
彼世尊取一邊因取二邊果。
已離斷常處中說法。
是故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尊者婆須蜜說曰。
如世尊所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何以故佛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佛诤。
答曰。
世尊說法世間說非法。
不可說法共非說法诤。
重說曰。
世尊于等中随順。
世間不與世尊第一義随順。
是故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重說曰。
善除二诤根故。
二诤者愛及見。
此二世尊已盡世間未盡。
是故說。
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尊者昙摩多羅說曰。
諸尊如馬依惡道。
當觀不得正道。
如是彼異學不正說。
當觀是非正說。
世尊現義現法現善現妙故。
當觀是正說。
是故說比丘我不共世間诤。
世間共我诤。
問曰。
何以故說邪見。
答曰。
邪行故說邪見。
問曰。
如一切見邪行。
何以故說一邪見不說餘。
答曰。
二事故名邪見。
及無行轉說邪見。
餘者雖邪行轉無此二事。
或曰。
謂邪行轉謗衆生恩及法恩。
謗衆生恩者。
說無有父母。
謗法恩者。
說世間無阿羅漢善逝等正法等正趣。
謂此世後世自知作證成就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