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有所至。
如此衆生無明所盲愛所縛。
如是不能至涅槃。
以是故說頌。
無明能使盲 愛縛衆生死 彼于中可得 諸惡不善法 此中說鄰那摩倏喻。
說者有二賊。
一者鄰那二摩倏。
欲作賊時一來近已。
以一把土坌其目。
二來近已系手足。
彼盲被縛已不能有所至。
如是此衆生無明所盲愛所縛。
彼已盲已縛如是不能至涅槃以是故說頌(頌如上故不重寫)。
此中鄰那摩倏喻(亦如上也)。
以是故佛契經無明說蓋愛說結。
廣說五蓋處盡。
鞞婆沙五結處第八 五結者。
愛結恚結慢結悭結嫉結。
問曰。
五結有何性。
答曰。
愛結者。
三界愛五種此十五種。
慢結亦爾。
恚結者。
五種悭結嫉結思惟所斷。
此三十七種。
是五結性。
此結性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相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結結義雲何。
答曰。
縛義是結義。
苦系義是結義。
雜毒義是結義。
縛義是結義者。
縛是結結是縛雲何知。
答曰。
有契經尊者舍利弗問尊者摩诃拘絺羅。
雲何系者。
拘絺羅。
眼系色耶。
色系眼耶。
答曰。
尊者舍利弗。
不眼系色不色系眼。
至意法不意系法不法系意。
但此中若淫若欲是彼系也。
尊者舍利弗。
譬如二牛一黑一白一扼一鞅縛系。
尊者舍利弗。
若有作是說。
黑牛系白牛白牛系黑牛。
尊者舍利弗。
彼為等說不。
答曰。
不也賢者拘絺羅。
何以故。
答曰。
賢者拘絺羅。
非黑牛系白牛。
非白牛系黑牛。
俱以鞅扼系。
是彼系如是。
尊者舍利弗。
不眼系色不色系眼。
至意法不意系法不法系意。
但此中若淫若欲是彼系。
是謂縛義是結義。
若系義是結義者。
欲界結欲界衆生欲界。
苦中系。
色界結色界衆生色界苦中系。
無色界結無色界衆生無色界苦中系。
諸欲界結彼是系相。
系苦中非是樂。
諸色無色界結彼是系相。
系苦中非是樂。
是謂苦系義是結義。
結雜毒義是結義者。
極妙生處世俗正受。
如解脫除入一切。
入彼聖所除結雜毒故。
如極妙食。
雜毒慧者。
能除以雜毒故。
如是極妙生處世俗正受。
彼聖能除結雜毒故。
是謂系義是縛義苦系義是結義結雜毒義是結義。
廣說五結處盡。
鞞婆沙五下結處第九 五下分結者。
欲愛嗔恚身見戒盜疑。
問曰。
五下分結有何性。
答曰。
欲愛者欲愛五種六識身。
嗔恚者恚五種六識身。
身見者三界一種是三種。
戒盜者三界二種是六種。
疑者三界四種是十二種。
此三十一種是五下分結性。
是下分結性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下分結。
下分結有何義。
答曰。
下堕下斷下縛故說下分結。
問曰。
若下堕下分結義者。
一切結下堕欲界三十六使。
有想無想處二十八使。
下堕下斷下縛。
因有欲界三十六使有想無想處二十八。
下分結時須立無量下分結。
何以故立五下分結。
答曰。
是世尊有餘言。
略言欲令行言。
世尊為教化故。
或曰。
佛世尊于法真谛餘真無能過。
彼盡知法想盡知行。
若有下分想彼立下分結中。
若無下分相彼不立下分結中。
或曰。
下者說二種。
一者界下。
二者地下。
界下者欲界是。
地下者凡夫是。
謂此衆生不度下界。
何以故。
因欲愛嗔恚故不度下地。
何以故。
因身見戒盜疑故。
複說下二種。
一者界下。
二者衆生下。
界下者欲界是。
衆生下者凡夫是。
如此衆生不度下界何以故。
因欲愛嗔恚故。
不度衆生下。
何以故。
因身見戒盜疑故。
或曰。
謂彼說如守獄門人。
如人系在獄中立二人。
守獄門三人防邏。
敕防邏人。
若此獄囚作方便傷害。
守獄門人突獄門走者。
汝等三人随其遠近攝來還系獄中。
彼獄囚作方便傷害。
守獄門人突獄門走。
彼三防邏者。
随其遠近攝來還系獄中。
如是此衆生不淨惡露傷害欲愛慈傷害恚。
出欲界獄中至第一有。
彼身見戒盜疑還攝來系欲界獄中。
尊者瞿沙亦爾說。
二下分結未盡未知不能出欲界獄中。
三下分結未盡未知至第一有。
還攝來系欲界獄中。
尊者婆跋羅茶亦爾說。
二系故不得出。
三未盡故還來欲界中。
或曰。
此現門現略現度。
若有爾所結。
或一種二種四種五種。
身見說已。
當知已說一種。
戒盜說已。
當知已說二種。
雖無餘二結可得二種。
當知即彼戒盜二種。
及戒盜相應法。
疑說已。
當知已說四種。
欲愛嗔恚說已。
當知已說五種。
故曰現門現略現度。
以是故佛立五下分結。
若問何以故佛欲愛嗔恚立五下分結中。
謂彼三不善根處所中。
答彼一切報此間。
若問何以故佛身見戒盜疑立五下分結中。
謂彼三結處所中。
答彼一切報此間。
如是彼二論報此論。
如佛契經說。
諸比丘。
持我所說五下分結不。
彼諸比丘默然。
世尊再三告諸比丘。
持我所說五下分結不。
彼諸比丘亦再三默然。
當爾時尊者鬘童真亦在衆坐。
于是尊者鬘童真從座起整衣服。
偏袒右肩叉手向世尊。
白世尊曰。
唯世尊。
我持世尊所說五下分結。
如是說已。
世尊告鬘童真曰。
汝鬘童真。
雲何持我所說五下分結。
鬘童真曰。
世尊。
初說欲愛下分結我持之。
嗔恚身見戒盜疑。
世尊。
說五下分結我持之。
世尊曰。
汝鬘童真。
雲何持我所說五下分結。
從何口受持我所說五下分結。
我不一向說。
汝愚癡人一向說。
問曰。
如此五下分結。
佛一切契經中說。
何以故世尊呵責鬘童真。
答曰。
尊者鬘童真行結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行者是結不行者非是結。
世尊未盡結故呵責。
世尊說結行者不行者諸未盡者皆是結。
或曰。
尊者鬘童真結現在前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結現在前即是結。
不現在前非是結。
世尊成就結故呵責。
世尊說結若現在前者不現在前者諸結成就皆是結。
以此事故孩童呵責喻而呵責之。
鬘童真彼衆多異學。
不以此孩童呵責喻。
責汝耶。
鬘童如孩童年小未有欲意。
欲令彼無有欲使耶。
但所使故名為欲愛使。
或曰。
鬘童真現在結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結現在是結餘者非是結。
世尊三世結故呵責。
或曰。
尊者鬘童真未盡結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結未盡是結。
餘者非結。
世尊說盡未盡故呵責。
以是故佛世尊呵責鬘童真。
廣說五下分結處盡。
鞞婆沙五上結處第十 五上分結者。
色愛無色愛調慢無明。
問曰。
五上分結有何性。
答曰。
色愛者。
色界愛思惟斷。
無色愛者。
無色界愛思惟斷。
調慢無明者。
色無色界思惟斷。
此八種是五上分結性。
是謂上分結性。
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上分。
上有何義。
答曰。
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縛。
是故說上分。
問曰。
若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縛是故說上分者。
不應立流。
此亦流下諸界諸趣諸生。
流轉生死中。
答曰。
不然。
問曰。
若不爾者此雲何。
答曰。
諸界故立上分結。
謂彼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縛。
解脫故正智故聖道故善法故立流。
離生至第一有中故是下。
解脫故正智故聖道故善法故。
尊者婆跋羅茶亦爾說。
久時生上流下是故說流。
說曰此上分結生上不是下。
問曰。
此論中更有論生。
何以故上分生上不是下。
答曰。
見谛思惟斷結亦生上亦生下。
此上分結一向思惟所斷。
以是故生上不生下。
或曰。
謂此聖意中可得非凡夫。
彼聖人阿那含意中可得。
非須陀洹斯陀含。
問曰。
于此論中更有論生。
何以故上分結阿那含意中可得。
非須陀洹斯陀含。
答曰。
即彼事如上說。
謂彼生上不生下。
是須陀洹斯陀含亦生上亦生下。
彼阿那含一向生上不生下。
或曰。
謂度界及得果。
度界者欲界也。
得果者阿那含果也。
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未度界。
或曰。
謂度界及下分永盡知。
須陀洹斯陀含亦不度界。
亦不下分結永盡知。
或曰。
謂得果行功德不行惡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彼亦行功德亦行惡。
或曰。
謂得果不同凡夫行事轉。
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彼同凡夫行事轉。
手搏加卷起身行口行。
與妻子共居。
捉持金銀栴檀香華鬘著。
身卧高廣大床。
摩觸女身兩兩相近
如此衆生無明所盲愛所縛。
如是不能至涅槃。
以是故說頌。
無明能使盲 愛縛衆生死 彼于中可得 諸惡不善法 此中說鄰那摩倏喻。
說者有二賊。
一者鄰那二摩倏。
欲作賊時一來近已。
以一把土坌其目。
二來近已系手足。
彼盲被縛已不能有所至。
如是此衆生無明所盲愛所縛。
彼已盲已縛如是不能至涅槃以是故說頌(頌如上故不重寫)。
此中鄰那摩倏喻(亦如上也)。
以是故佛契經無明說蓋愛說結。
廣說五蓋處盡。
鞞婆沙五結處第八 五結者。
愛結恚結慢結悭結嫉結。
問曰。
五結有何性。
答曰。
愛結者。
三界愛五種此十五種。
慢結亦爾。
恚結者。
五種悭結嫉結思惟所斷。
此三十七種。
是五結性。
此結性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相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結結義雲何。
答曰。
縛義是結義。
苦系義是結義。
雜毒義是結義。
縛義是結義者。
縛是結結是縛雲何知。
答曰。
有契經尊者舍利弗問尊者摩诃拘絺羅。
雲何系者。
拘絺羅。
眼系色耶。
色系眼耶。
答曰。
尊者舍利弗。
不眼系色不色系眼。
至意法不意系法不法系意。
但此中若淫若欲是彼系也。
尊者舍利弗。
譬如二牛一黑一白一扼一鞅縛系。
尊者舍利弗。
若有作是說。
黑牛系白牛白牛系黑牛。
尊者舍利弗。
彼為等說不。
答曰。
不也賢者拘絺羅。
何以故。
答曰。
賢者拘絺羅。
非黑牛系白牛。
非白牛系黑牛。
俱以鞅扼系。
是彼系如是。
尊者舍利弗。
不眼系色不色系眼。
至意法不意系法不法系意。
但此中若淫若欲是彼系。
是謂縛義是結義。
若系義是結義者。
欲界結欲界衆生欲界。
苦中系。
色界結色界衆生色界苦中系。
無色界結無色界衆生無色界苦中系。
諸欲界結彼是系相。
系苦中非是樂。
諸色無色界結彼是系相。
系苦中非是樂。
是謂苦系義是結義。
結雜毒義是結義者。
極妙生處世俗正受。
如解脫除入一切。
入彼聖所除結雜毒故。
如極妙食。
雜毒慧者。
能除以雜毒故。
如是極妙生處世俗正受。
彼聖能除結雜毒故。
是謂系義是縛義苦系義是結義結雜毒義是結義。
廣說五結處盡。
鞞婆沙五下結處第九 五下分結者。
欲愛嗔恚身見戒盜疑。
問曰。
五下分結有何性。
答曰。
欲愛者欲愛五種六識身。
嗔恚者恚五種六識身。
身見者三界一種是三種。
戒盜者三界二種是六種。
疑者三界四種是十二種。
此三十一種是五下分結性。
是下分結性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下分結。
下分結有何義。
答曰。
下堕下斷下縛故說下分結。
問曰。
若下堕下分結義者。
一切結下堕欲界三十六使。
有想無想處二十八使。
下堕下斷下縛。
因有欲界三十六使有想無想處二十八。
下分結時須立無量下分結。
何以故立五下分結。
答曰。
是世尊有餘言。
略言欲令行言。
世尊為教化故。
或曰。
佛世尊于法真谛餘真無能過。
彼盡知法想盡知行。
若有下分想彼立下分結中。
若無下分相彼不立下分結中。
或曰。
下者說二種。
一者界下。
二者地下。
界下者欲界是。
地下者凡夫是。
謂此衆生不度下界。
何以故。
因欲愛嗔恚故不度下地。
何以故。
因身見戒盜疑故。
複說下二種。
一者界下。
二者衆生下。
界下者欲界是。
衆生下者凡夫是。
如此衆生不度下界何以故。
因欲愛嗔恚故。
不度衆生下。
何以故。
因身見戒盜疑故。
或曰。
謂彼說如守獄門人。
如人系在獄中立二人。
守獄門三人防邏。
敕防邏人。
若此獄囚作方便傷害。
守獄門人突獄門走者。
汝等三人随其遠近攝來還系獄中。
彼獄囚作方便傷害。
守獄門人突獄門走。
彼三防邏者。
随其遠近攝來還系獄中。
如是此衆生不淨惡露傷害欲愛慈傷害恚。
出欲界獄中至第一有。
彼身見戒盜疑還攝來系欲界獄中。
尊者瞿沙亦爾說。
二下分結未盡未知不能出欲界獄中。
三下分結未盡未知至第一有。
還攝來系欲界獄中。
尊者婆跋羅茶亦爾說。
二系故不得出。
三未盡故還來欲界中。
或曰。
此現門現略現度。
若有爾所結。
或一種二種四種五種。
身見說已。
當知已說一種。
戒盜說已。
當知已說二種。
雖無餘二結可得二種。
當知即彼戒盜二種。
及戒盜相應法。
疑說已。
當知已說四種。
欲愛嗔恚說已。
當知已說五種。
故曰現門現略現度。
以是故佛立五下分結。
若問何以故佛欲愛嗔恚立五下分結中。
謂彼三不善根處所中。
答彼一切報此間。
若問何以故佛身見戒盜疑立五下分結中。
謂彼三結處所中。
答彼一切報此間。
如是彼二論報此論。
如佛契經說。
諸比丘。
持我所說五下分結不。
彼諸比丘默然。
世尊再三告諸比丘。
持我所說五下分結不。
彼諸比丘亦再三默然。
當爾時尊者鬘童真亦在衆坐。
于是尊者鬘童真從座起整衣服。
偏袒右肩叉手向世尊。
白世尊曰。
唯世尊。
我持世尊所說五下分結。
如是說已。
世尊告鬘童真曰。
汝鬘童真。
雲何持我所說五下分結。
鬘童真曰。
世尊。
初說欲愛下分結我持之。
嗔恚身見戒盜疑。
世尊。
說五下分結我持之。
世尊曰。
汝鬘童真。
雲何持我所說五下分結。
從何口受持我所說五下分結。
我不一向說。
汝愚癡人一向說。
問曰。
如此五下分結。
佛一切契經中說。
何以故世尊呵責鬘童真。
答曰。
尊者鬘童真行結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行者是結不行者非是結。
世尊未盡結故呵責。
世尊說結行者不行者諸未盡者皆是結。
或曰。
尊者鬘童真結現在前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結現在前即是結。
不現在前非是結。
世尊成就結故呵責。
世尊說結若現在前者不現在前者諸結成就皆是結。
以此事故孩童呵責喻而呵責之。
鬘童真彼衆多異學。
不以此孩童呵責喻。
責汝耶。
鬘童如孩童年小未有欲意。
欲令彼無有欲使耶。
但所使故名為欲愛使。
或曰。
鬘童真現在結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結現在是結餘者非是結。
世尊三世結故呵責。
或曰。
尊者鬘童真未盡結故說。
尊者鬘童真說。
若結未盡是結。
餘者非結。
世尊說盡未盡故呵責。
以是故佛世尊呵責鬘童真。
廣說五下分結處盡。
鞞婆沙五上結處第十 五上分結者。
色愛無色愛調慢無明。
問曰。
五上分結有何性。
答曰。
色愛者。
色界愛思惟斷。
無色愛者。
無色界愛思惟斷。
調慢無明者。
色無色界思惟斷。
此八種是五上分結性。
是謂上分結性。
已種相身所有自然。
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說上分。
上有何義。
答曰。
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縛。
是故說上分。
問曰。
若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縛是故說上分者。
不應立流。
此亦流下諸界諸趣諸生。
流轉生死中。
答曰。
不然。
問曰。
若不爾者此雲何。
答曰。
諸界故立上分結。
謂彼将至上堕生上上界縛。
解脫故正智故聖道故善法故立流。
離生至第一有中故是下。
解脫故正智故聖道故善法故。
尊者婆跋羅茶亦爾說。
久時生上流下是故說流。
說曰此上分結生上不是下。
問曰。
此論中更有論生。
何以故上分生上不是下。
答曰。
見谛思惟斷結亦生上亦生下。
此上分結一向思惟所斷。
以是故生上不生下。
或曰。
謂此聖意中可得非凡夫。
彼聖人阿那含意中可得。
非須陀洹斯陀含。
問曰。
于此論中更有論生。
何以故上分結阿那含意中可得。
非須陀洹斯陀含。
答曰。
即彼事如上說。
謂彼生上不生下。
是須陀洹斯陀含亦生上亦生下。
彼阿那含一向生上不生下。
或曰。
謂度界及得果。
度界者欲界也。
得果者阿那含果也。
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未度界。
或曰。
謂度界及下分永盡知。
須陀洹斯陀含亦不度界。
亦不下分結永盡知。
或曰。
謂得果行功德不行惡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彼亦行功德亦行惡。
或曰。
謂得果不同凡夫行事轉。
須陀洹斯陀含雖得果彼同凡夫行事轉。
手搏加卷起身行口行。
與妻子共居。
捉持金銀栴檀香華鬘著。
身卧高廣大床。
摩觸女身兩兩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