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論(并序)(亦名煎乳論)
關燈
小
中
大
教乘
不破壞法界 住三德涅槃
問觀自生心 雲何為涅槃
修四種三昧 得真無生忍
問觀自生心 雲何巧成就
二十五方便 調心入正道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因緣
起十種境界 成一心三智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十境
各成十法乘 遊四方快樂
問觀自生心 雲何不住法
入初發心住 及四十二位
問觀自生心 雲何成六度
能得諸三昧 及諸陀羅尼
問觀自生心 雲何得六通
用四種行化 四辯四挂礙
問觀自生心 雲何得相好
成真應二佛 對緣如鏡像
問觀自生心 雲何具十力
及四無所畏 内外照團圓
問觀自生心 雲何觀于心
能得十八種 不共世間法
問觀自生心 雲何得大慈
大悲三念處 愍衆無異相
問觀自生心 雲何巧方便
成就諸衆生 嚴淨一切刹
問觀自生心 雲何于一心
莊嚴菩提樹 建清淨道場
問觀自生心 雲何坐道場
現四種成佛 赴機無差降
問觀自生心 雲何轉四教
清淨妙法輪 一切得甘露
問觀自生心 雲何現四佛
四種涅槃相 究竟知無餘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依正
四土天器同 而飯色有異
問觀自生心 雲何于此心
見一切根緣 通達無挂礙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悉檀
無形無所緣 現形廣說法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漸頓
秘密不定教 一音說此四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四教
各開出四門 及一切法門
問觀自生心 雲何于四教
四門十六門 作論通衆經
問觀自生心 雲何住智定
普入十法界 廣利諸衆生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四土
用教有增減 普利一切衆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此心
具一切佛法 無一法出心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此心
即平等法界 佛不度衆生
問觀自生心 雲何知此心
法界如虛空 畢竟無所念
問觀自生心 雲何無文字
一切言語斷 寂然無言說
今約觀一念自生心。
略起三十六問。
問外觀心人及久相逐眷屬行四種三昧者。
彼觀心者若能一一通達。
當生心佛想親近受行如四依也。
門徒眷屬若于此無滞。
是真因行。
真是法王子孫。
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若不能于觀一念自生心一一念答此問者。
即是天魔外道眷屬。
為彼所驅馳。
方處三界牢獄未有出離之故也。
若心不燧欲求勉出者。
必堕三乘三惡道坑。
自斷法身慧命。
誅滅菩提眷屬。
是真破佛法國。
已亡大乘家。
哀哉哀哉。
知大等奈良何也。
若觀自生心得失如此。
觀他生共生無因生亦然也。
順相門中愛聲色。
逆相門中數非數。
不肯相遂入泥梨。
三界中間難可度。
度與不度妙難思。
迷情順相者多疑。
不服醍醐無價藥。
狂心遂涅槃若為。
複顯相門中說四三。
三輪四教從情釋。
不肯相遂入阿鼻。
緻使五分尋蹤迹。
非蹤非疏非五分。
三谛三觀在其中。
凡情不能巧決了。
盲心執見盡言空。
隐相門中形色絕。
三四調和十二門。
不肯随情起貪愛。
若為方便破魔怨。
貪愛魔怨是佛母。
亦是三身本際深。
各各随情立名字。
有凡名為五隐相。
終日忍饑非節食。
終日忍寒非苦行終日少欲不乖貪。
終日行慈奪他命。
終日畏罪轉行非。
終日求醫彌益病。
終日布施更增悭。
終日斷嗔三毒盛。
難思議難思議。
團團明月無增減 凡情颠倒見盈虧 縱複回光照西域 于其更理未曾移 巧用巧妙巧度物 不作怨家不作佛 法身巧用妙難思 借問定從何處出 觀心論一卷
略起三十六問。
問外觀心人及久相逐眷屬行四種三昧者。
彼觀心者若能一一通達。
當生心佛想親近受行如四依也。
門徒眷屬若于此無滞。
是真因行。
真是法王子孫。
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若不能于觀一念自生心一一念答此問者。
即是天魔外道眷屬。
為彼所驅馳。
方處三界牢獄未有出離之故也。
若心不燧欲求勉出者。
必堕三乘三惡道坑。
自斷法身慧命。
誅滅菩提眷屬。
是真破佛法國。
已亡大乘家。
哀哉哀哉。
知大等奈良何也。
若觀自生心得失如此。
觀他生共生無因生亦然也。
順相門中愛聲色。
逆相門中數非數。
不肯相遂入泥梨。
三界中間難可度。
度與不度妙難思。
迷情順相者多疑。
不服醍醐無價藥。
狂心遂涅槃若為。
複顯相門中說四三。
三輪四教從情釋。
不肯相遂入阿鼻。
緻使五分尋蹤迹。
非蹤非疏非五分。
三谛三觀在其中。
凡情不能巧決了。
盲心執見盡言空。
隐相門中形色絕。
三四調和十二門。
不肯随情起貪愛。
若為方便破魔怨。
貪愛魔怨是佛母。
亦是三身本際深。
各各随情立名字。
有凡名為五隐相。
終日忍饑非節食。
終日忍寒非苦行終日少欲不乖貪。
終日行慈奪他命。
終日畏罪轉行非。
終日求醫彌益病。
終日布施更增悭。
終日斷嗔三毒盛。
難思議難思議。
團團明月無增減 凡情颠倒見盈虧 縱複回光照西域 于其更理未曾移 巧用巧妙巧度物 不作怨家不作佛 法身巧用妙難思 借問定從何處出 觀心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