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一乘十玄門
關燈
小
中
大
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釋智俨撰承杜順和尚說
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
不同大乘二乘緣起。
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
此宗不爾。
一即一切無過不離。
無法不同也。
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
通明法界緣起。
不過自體因之與果。
所言因者。
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
即普賢是也。
所言果者。
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
十佛境界一即一切。
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
明十佛義是也。
問文殊亦是因。
人何故但言普賢是其因人耶。
答雖複始起發于妙慧。
圓滿在于稱周。
是故隐于文殊。
獨言普賢也。
亦可。
文殊普賢據其始終。
通明緣起也。
今辨此因果二門者。
圓果絕于說相。
所以不可以言說而辨。
因即明其方便緣修。
是故略辨也。
問不思議法品等亦明果德。
何故得于因門說耶。
答此等雖是果德。
對緣以辨果。
非是究竟圓寂之果。
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
今約教就自體相。
辨緣起者于中有二。
一者舉譬辨成于法。
二者辨法會通于理。
所言舉譬辨者。
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說雲。
譬如數十法增一。
至無量。
皆悉是本數智慧故差别也。
今舉此十數為譬者。
複有二門。
一異體門。
二同體門。
就異體門中複有三。
一者一中多多中一。
如經雲。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展轉生非實。
智者無所畏。
此約相說也。
二者一即多多即一。
如第七住經雲。
一即是多多即一。
義味寂滅悉平等。
遠離一異颠倒相。
是名菩薩不退住。
此即約理說也。
今約十數明一中多多中一者。
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
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
如一者一緣成故。
一中即有十。
所以一成故。
若無十一即不成。
無性緣成故。
一中即有十。
所以一成故。
二三四等一切皆成也。
若一住自性十即不成。
十若不成一亦不成也。
問既其各各無性何得成其一多耶。
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
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
如維摩經雲。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又論雲。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
問此門攝法界。
為盡為不盡耶。
答亦有盡義。
亦無盡義。
何者十中一即是盡。
一中十具說即無盡也。
又複知。
一中等皆具盡不盡義也。
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
還同前門中向上去向下來也。
如似一即十緣成故。
若一非十十不成也。
從上向下來亦如是。
十即一緣成故。
若十非一一不成也。
問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
答如柱若非舍爾時則無舍。
若有舍亦有柱。
即以柱即舍故有舍複有柱。
一即十十即一故。
成一複成十也。
問若一即十此乃無有十。
那得言一之與十。
乃言以即故得成耶。
答一即十即非一者。
非是情謂一。
所謂緣成一。
緣成一者非是情謂一故。
故經雲。
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
淺智者著諸法。
見一以為一也。
問前明一中十。
此明一即十。
有何别耶。
答前明一中十者。
離一無有十而十非是一。
若此明一即十者。
離一無有十。
而十即是一緣成故。
問若一多要待緣成者。
為是同時為是先後耶。
答緣成故常同時而先後。
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時。
而向上去向下來故有前後也。
問既有明先後去來。
即是有增減。
何名不動本相耶。
答雖先後去來而常不動故。
經雲。
不來相而來也。
如一即多而不動一相。
如此一相亦非情謂一。
多亦如是。
雖多即一而不壞多相。
亦非情謂多。
問此之一多既是緣成不同情謂者。
為是本來有此一多。
為是始有耶。
答今本有不有者。
為欲就智辨本有。
為自就一多體辨耶。
若自就一多體辨不論智者。
體即息諸論道。
同于究竟圓果離說相故。
今若辨一多者約智說也。
如經雲智慧差别故。
又雲智者無所畏。
故約智說一多也。
問若約智故其本有者。
以智照故本有。
答如室中空。
開門見時此空即是本有。
如涅槃經見佛性已即非三世攝。
問亦得是始有以不。
答見時言有。
不見不言有故亦名始有。
問若一多之體由智照故。
即通本有及本不有者。
此智照時得通有照不照以不。
答本有故智即非照。
本不有故由智。
故照明知亦通照不照。
一切諸法例如此也。
二明同體門者還如前門。
相似還明一中多多中一。
一即多多即一。
今就一中門說者。
還明向上去向下來。
其中逆順各具十門。
今略舉其始終。
約十一而說者。
如似一中十緣成故。
若無十一不成二三亦如是。
十即一亦如是。
問此同體門中。
與前異體門中有何别耶。
答前異門言一中十者。
以望後九故名一中十。
此門言一中十者。
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
問若一中即有九者。
此與前異體門一即十有何别耶。
答此中言一有九者。
有于自體九而一不是九。
若前别體門說者一即是彼異體。
十等而十不離一。
問一中既自有九者應非緣成義。
答若非緣成豈得有九耶。
問一體雲何得有九。
答若無九即無一。
次明同體門中一即十者。
還言一者一緣成故一即十。
何以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
一即十既爾。
一即二三亦然。
逆順各十門亦然。
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
與前同。
體一中十有何别耶。
答前明同中有十而一非是十。
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為異也。
問此明一體即十。
為攝法盡以不。
答随智差别故亦盡亦不盡。
何者如一若攝十即名為盡。
若具說即無盡。
問為自門無盡。
為攝餘門亦無盡耶。
答一無盡
不同大乘二乘緣起。
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
此宗不爾。
一即一切無過不離。
無法不同也。
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
通明法界緣起。
不過自體因之與果。
所言因者。
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
即普賢是也。
所言果者。
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
十佛境界一即一切。
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
明十佛義是也。
問文殊亦是因。
人何故但言普賢是其因人耶。
答雖複始起發于妙慧。
圓滿在于稱周。
是故隐于文殊。
獨言普賢也。
亦可。
文殊普賢據其始終。
通明緣起也。
今辨此因果二門者。
圓果絕于說相。
所以不可以言說而辨。
因即明其方便緣修。
是故略辨也。
問不思議法品等亦明果德。
何故得于因門說耶。
答此等雖是果德。
對緣以辨果。
非是究竟圓寂之果。
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
今約教就自體相。
辨緣起者于中有二。
一者舉譬辨成于法。
二者辨法會通于理。
所言舉譬辨者。
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說雲。
譬如數十法增一。
至無量。
皆悉是本數智慧故差别也。
今舉此十數為譬者。
複有二門。
一異體門。
二同體門。
就異體門中複有三。
一者一中多多中一。
如經雲。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展轉生非實。
智者無所畏。
此約相說也。
二者一即多多即一。
如第七住經雲。
一即是多多即一。
義味寂滅悉平等。
遠離一異颠倒相。
是名菩薩不退住。
此即約理說也。
今約十數明一中多多中一者。
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
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
如一者一緣成故。
一中即有十。
所以一成故。
若無十一即不成。
無性緣成故。
一中即有十。
所以一成故。
二三四等一切皆成也。
若一住自性十即不成。
十若不成一亦不成也。
問既其各各無性何得成其一多耶。
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應。
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
如維摩經雲。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又論雲。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
問此門攝法界。
為盡為不盡耶。
答亦有盡義。
亦無盡義。
何者十中一即是盡。
一中十具說即無盡也。
又複知。
一中等皆具盡不盡義也。
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
還同前門中向上去向下來也。
如似一即十緣成故。
若一非十十不成也。
從上向下來亦如是。
十即一緣成故。
若十非一一不成也。
問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
答如柱若非舍爾時則無舍。
若有舍亦有柱。
即以柱即舍故有舍複有柱。
一即十十即一故。
成一複成十也。
問若一即十此乃無有十。
那得言一之與十。
乃言以即故得成耶。
答一即十即非一者。
非是情謂一。
所謂緣成一。
緣成一者非是情謂一故。
故經雲。
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
淺智者著諸法。
見一以為一也。
問前明一中十。
此明一即十。
有何别耶。
答前明一中十者。
離一無有十而十非是一。
若此明一即十者。
離一無有十。
而十即是一緣成故。
問若一多要待緣成者。
為是同時為是先後耶。
答緣成故常同時而先後。
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時。
而向上去向下來故有前後也。
問既有明先後去來。
即是有增減。
何名不動本相耶。
答雖先後去來而常不動故。
經雲。
不來相而來也。
如一即多而不動一相。
如此一相亦非情謂一。
多亦如是。
雖多即一而不壞多相。
亦非情謂多。
問此之一多既是緣成不同情謂者。
為是本來有此一多。
為是始有耶。
答今本有不有者。
為欲就智辨本有。
為自就一多體辨耶。
若自就一多體辨不論智者。
體即息諸論道。
同于究竟圓果離說相故。
今若辨一多者約智說也。
如經雲智慧差别故。
又雲智者無所畏。
故約智說一多也。
問若約智故其本有者。
以智照故本有。
答如室中空。
開門見時此空即是本有。
如涅槃經見佛性已即非三世攝。
問亦得是始有以不。
答見時言有。
不見不言有故亦名始有。
問若一多之體由智照故。
即通本有及本不有者。
此智照時得通有照不照以不。
答本有故智即非照。
本不有故由智。
故照明知亦通照不照。
一切諸法例如此也。
二明同體門者還如前門。
相似還明一中多多中一。
一即多多即一。
今就一中門說者。
還明向上去向下來。
其中逆順各具十門。
今略舉其始終。
約十一而說者。
如似一中十緣成故。
若無十一不成二三亦如是。
十即一亦如是。
問此同體門中。
與前異體門中有何别耶。
答前異門言一中十者。
以望後九故名一中十。
此門言一中十者。
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
問若一中即有九者。
此與前異體門一即十有何别耶。
答此中言一有九者。
有于自體九而一不是九。
若前别體門說者一即是彼異體。
十等而十不離一。
問一中既自有九者應非緣成義。
答若非緣成豈得有九耶。
問一體雲何得有九。
答若無九即無一。
次明同體門中一即十者。
還言一者一緣成故一即十。
何以故若十非一一不成故。
一即十既爾。
一即二三亦然。
逆順各十門亦然。
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
與前同。
體一中十有何别耶。
答前明同中有十而一非是十。
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為異也。
問此明一體即十。
為攝法盡以不。
答随智差别故亦盡亦不盡。
何者如一若攝十即名為盡。
若具說即無盡。
問為自門無盡。
為攝餘門亦無盡耶。
答一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