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義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得喜覺喜破見思怖。
修照鏡喜及無量惠破塵沙怖。
修無作慧破無明怖。
見思破故真空喜悅三昧成。
惡業塵沙破故。
一切衆生喜見三昧成。
無明破故喜王三昧成。
以自修行力。
得如此三谛歡喜三昧。
以諸行中慈悲之力。
薰修羅有而生其中。
軟語調伏而為說法。
破修羅有令得無怖。
自無三怖自證三喜。
令他無怖。
令他得歡喜。
是故三昧名為歡喜三昧也。
次日光三昧破弗婆提有者。
日初出于東随便為名。
日譬智光能照迷闇。
破惡業迷闇。
見思塵沙迷闇。
無明迷闇。
菩薩為照此諸迷闇故修善業戒光。
修禅定流光。
修生滅無生滅一切智光。
修道種智光。
修一切種智光。
明生闇滅。
以善戒光破惡業闇。
以禅定光伏見思闇。
以生滅無生滅光破見思闇。
修無量道種智光。
破塵沙闇。
修無作一切種智光破無明闇。
破見思闇故。
一切智日光三昧成。
破塵沙闇故。
道種智日光三昧成。
破無明闇故。
一切種智日光三昧成。
以修行力自證如是三谛三昧。
以慈悲力薰弗婆提有。
應現說法破其三迷。
顯三谛智日故。
此三昧名為日光三昧也。
次月光三昧破瞿耶尼有者。
月之初生光現于西。
此随便立名也。
月光亦譬破闇。
釋三昧四意。
類日光三昧可知。
次熱焰三昧破郁單越有者。
北方是陰地冰結難消。
自非熱焰終不消也。
郁單越人。
冰執無我我所。
難可化度。
非智火熱焰。
無我我所心終不可消。
破無我我所。
乃是妄計無我我所理。
實猶有性。
人我之惑。
有法我惑真如我惑。
冰蟄未融也。
菩薩為破此諸我惑冰執。
修生滅等真無我慧。
破性人我惑。
修無量四谛慧破法我惑。
修無作四谛慧。
破真如我惑。
若得真人空智焰。
破性人我惑。
真谛三昧成。
得真法空智焰。
破法我惑。
得俗谛三昧成。
故能如空種郁樹。
空順俗以化物也。
得真如無我智焰。
破真如我惑。
知非我非無我。
是真我義。
無我法中有真我。
即見郁單越之我性。
即有三昧成。
心心寂滅也。
菩薩自證三谛三昧。
慈悲力故現郁單越形聲。
破北方無我我所。
令成真我三昧。
故此三昧名為熱焰三昧也。
次如幻三昧破閻浮提有者。
南方果報雜雜。
壽命短促不定。
猶如幻化。
此是心幻出生惡業果。
幻出煩惱幻出無知。
幻出無明。
一切衆生不知如幻。
今菩薩為破是諸幻故修三種三昧。
修真谛三昧幻出無漏。
破見思之幻。
修俗谛三昧幻出道種智。
破無知之幻。
修中道三昧幻出一切種智。
破無明之幻。
修行力故自證三谛三昧。
成慈悲力故破他力成。
是故名為如幻三昧也。
次不動三昧。
破四天王有者。
此天守護國土。
遊行世界身報流動。
此則是果報動。
見思動無智動無明動。
一心修善不動。
及修背舍等不動業。
破果報動。
真慧不動破見思動。
出假慧不動破無知動。
中道慧不動如須彌頂。
破無明動。
修行力故自證三種不動。
慈悲力。
故破他三動。
故此三昧名為不動三昧。
次難伏三昧破三十三天有者。
此天居四天之頂。
即是果報難伏。
見思難伏無知難伏。
無明難伏。
菩薩為破其高心。
是故修戒定智。
破果報難伏。
修生滅無生滅。
故破見思難伏。
自行力故成三難伏。
慈悲力故破他三難伏。
故此三昧名為難伏。
三昧次悅意三昧破炎摩天有者。
此天虛空無刀杖畏。
以之為悅。
實非是悅。
未有不動業悅。
未有無漏悅。
未有道種智悅。
未有中道悅。
菩薩為破此故。
修四谛觀八背舍中禅悅。
破其動散不悅。
生滅無生滅慧破其有漏不悅。
無量慧破其沈空不悅。
無作慧破其二邊不悅。
以無生悅故真谛三昧成。
出假稱機之悅故俗谛三昧成。
中道悅意故中道三昧成。
自行力故自證三昧成。
以慈悲力故破他三昧成。
故名悅意三昧也。
次青色三昧破兜率天有者。
此天果報樂青眼玩皆青。
菩薩為破此有。
故修第一義。
非青真見青真。
非青假見青假。
故得中道。
見青中道破其青有。
義推可知。
次黃色三昧破化樂天有。
次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
類前青色三昧可解。
次白色三昧破初禅有者。
初禅離欲界五蓋不善。
即是定心善白。
但未離見思塵沙無明等黑。
菩薩為破是諸黑行故。
修三谛白法。
破戒之義推之可知。
次種種三昧破梵王有者。
梵王主三千大千。
大千品類既多。
故有種種之号。
為破其種種故修種種空。
入種種假。
見種種中道。
如來藏多所含藏。
名種種三昧也。
義推可知。
次雙照三昧破二禅有者。
二禅獨有内淨喜兩支故。
受雙名。
菩薩為破此雙故。
修雙空雙假雙中。
雙照二帝。
義推可知。
次雷音三昧破三禅有者。
此禅受樂最為第一。
著樂深入如冰魚蟄蟲。
菩薩為破此樂故。
用三谛雷音以驚駭。
推之可解。
次霔雨三昧破四禅有者。
四禅如大地具種種芽。
若不得雨芽則不生。
一切善根。
在四禅中。
若三谛雨三智善發生也。
義推可解知。
次如虛空三昧破無想天有者。
此是外道天實非無想。
而計為無想涅槃。
如小兒夢尿。
修照鏡喜及無量惠破塵沙怖。
修無作慧破無明怖。
見思破故真空喜悅三昧成。
惡業塵沙破故。
一切衆生喜見三昧成。
無明破故喜王三昧成。
以自修行力。
得如此三谛歡喜三昧。
以諸行中慈悲之力。
薰修羅有而生其中。
軟語調伏而為說法。
破修羅有令得無怖。
自無三怖自證三喜。
令他無怖。
令他得歡喜。
是故三昧名為歡喜三昧也。
次日光三昧破弗婆提有者。
日初出于東随便為名。
日譬智光能照迷闇。
破惡業迷闇。
見思塵沙迷闇。
無明迷闇。
菩薩為照此諸迷闇故修善業戒光。
修禅定流光。
修生滅無生滅一切智光。
修道種智光。
修一切種智光。
明生闇滅。
以善戒光破惡業闇。
以禅定光伏見思闇。
以生滅無生滅光破見思闇。
修無量道種智光。
破塵沙闇。
修無作一切種智光破無明闇。
破見思闇故。
一切智日光三昧成。
破塵沙闇故。
道種智日光三昧成。
破無明闇故。
一切種智日光三昧成。
以修行力自證如是三谛三昧。
以慈悲力薰弗婆提有。
應現說法破其三迷。
顯三谛智日故。
此三昧名為日光三昧也。
次月光三昧破瞿耶尼有者。
月之初生光現于西。
此随便立名也。
月光亦譬破闇。
釋三昧四意。
類日光三昧可知。
次熱焰三昧破郁單越有者。
北方是陰地冰結難消。
自非熱焰終不消也。
郁單越人。
冰執無我我所。
難可化度。
非智火熱焰。
無我我所心終不可消。
破無我我所。
乃是妄計無我我所理。
實猶有性。
人我之惑。
有法我惑真如我惑。
冰蟄未融也。
菩薩為破此諸我惑冰執。
修生滅等真無我慧。
破性人我惑。
修無量四谛慧破法我惑。
修無作四谛慧。
破真如我惑。
若得真人空智焰。
破性人我惑。
真谛三昧成。
得真法空智焰。
破法我惑。
得俗谛三昧成。
故能如空種郁樹。
空順俗以化物也。
得真如無我智焰。
破真如我惑。
知非我非無我。
是真我義。
無我法中有真我。
即見郁單越之我性。
即有三昧成。
心心寂滅也。
菩薩自證三谛三昧。
慈悲力故現郁單越形聲。
破北方無我我所。
令成真我三昧。
故此三昧名為熱焰三昧也。
次如幻三昧破閻浮提有者。
南方果報雜雜。
壽命短促不定。
猶如幻化。
此是心幻出生惡業果。
幻出煩惱幻出無知。
幻出無明。
一切衆生不知如幻。
今菩薩為破是諸幻故修三種三昧。
修真谛三昧幻出無漏。
破見思之幻。
修俗谛三昧幻出道種智。
破無知之幻。
修中道三昧幻出一切種智。
破無明之幻。
修行力故自證三谛三昧。
成慈悲力故破他力成。
是故名為如幻三昧也。
次不動三昧。
破四天王有者。
此天守護國土。
遊行世界身報流動。
此則是果報動。
見思動無智動無明動。
一心修善不動。
及修背舍等不動業。
破果報動。
真慧不動破見思動。
出假慧不動破無知動。
中道慧不動如須彌頂。
破無明動。
修行力故自證三種不動。
慈悲力。
故破他三動。
故此三昧名為不動三昧。
次難伏三昧破三十三天有者。
此天居四天之頂。
即是果報難伏。
見思難伏無知難伏。
無明難伏。
菩薩為破其高心。
是故修戒定智。
破果報難伏。
修生滅無生滅。
故破見思難伏。
自行力故成三難伏。
慈悲力故破他三難伏。
故此三昧名為難伏。
三昧次悅意三昧破炎摩天有者。
此天虛空無刀杖畏。
以之為悅。
實非是悅。
未有不動業悅。
未有無漏悅。
未有道種智悅。
未有中道悅。
菩薩為破此故。
修四谛觀八背舍中禅悅。
破其動散不悅。
生滅無生滅慧破其有漏不悅。
無量慧破其沈空不悅。
無作慧破其二邊不悅。
以無生悅故真谛三昧成。
出假稱機之悅故俗谛三昧成。
中道悅意故中道三昧成。
自行力故自證三昧成。
以慈悲力故破他三昧成。
故名悅意三昧也。
次青色三昧破兜率天有者。
此天果報樂青眼玩皆青。
菩薩為破此有。
故修第一義。
非青真見青真。
非青假見青假。
故得中道。
見青中道破其青有。
義推可知。
次黃色三昧破化樂天有。
次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
類前青色三昧可解。
次白色三昧破初禅有者。
初禅離欲界五蓋不善。
即是定心善白。
但未離見思塵沙無明等黑。
菩薩為破是諸黑行故。
修三谛白法。
破戒之義推之可知。
次種種三昧破梵王有者。
梵王主三千大千。
大千品類既多。
故有種種之号。
為破其種種故修種種空。
入種種假。
見種種中道。
如來藏多所含藏。
名種種三昧也。
義推可知。
次雙照三昧破二禅有者。
二禅獨有内淨喜兩支故。
受雙名。
菩薩為破此雙故。
修雙空雙假雙中。
雙照二帝。
義推可知。
次雷音三昧破三禅有者。
此禅受樂最為第一。
著樂深入如冰魚蟄蟲。
菩薩為破此樂故。
用三谛雷音以驚駭。
推之可解。
次霔雨三昧破四禅有者。
四禅如大地具種種芽。
若不得雨芽則不生。
一切善根。
在四禅中。
若三谛雨三智善發生也。
義推可解知。
次如虛空三昧破無想天有者。
此是外道天實非無想。
而計為無想涅槃。
如小兒夢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