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

關燈
始生死已來所作衆罪。

    若自作。

    若教他作。

    見作随喜。

    若塔若僧。

    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

    見取随喜。

    五無間罪。

    若自作。

    若教他作。

    見作随喜。

    十不善道。

    若自作。

    若教他作。

    見作随喜。

    所作罪障。

    或有覆藏。

    或不覆藏。

    應堕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

    邊地下賤。

    及篾戾車如是等處。

    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今諸佛世尊。

    當證知我。

    當憶念我。

    我複于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

    若我此生若我餘生曾行布施。

    或守淨戒。

    乃至施與畜生一抟之食。

    或修淨行所有善根。

    成就衆生所有善根。

    修行菩提所有善根。

    及無上智所有善根。

    一切合集。

    校計籌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衆罪皆忏悔  諸福盡随喜  及請佛功德 願成無上智  去來現在佛  于衆生最勝 無量功德海  我今歸命禮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複現刹塵身  一一遍禮刹塵佛 于一塵中塵數佛  各處菩薩衆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  普出無盡妙言詞 盡于未來一切劫  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  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  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  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  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作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諸衆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  轉于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刹塵劫  利樂一切諸衆生 所有禮贊供養福  請佛住世轉法輪 随喜谶悔諸善根  回向衆生及佛道 願将以此勝功德  回向無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  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無量功德海  我今皆悉盡回向 所有衆生身口意  見惑彈謗我法等 如是一切諸業障  悉皆消滅盡無餘 念念智周于法界  廣度衆生皆不退 乃至虛空世界盡  衆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  願今回向亦如是 ○入般若智 如來權智不思議  照諸法相盡皆空 以無所得得菩提  是深理趣今當入 (默轉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啟告本事 化道因緣原普度  悲心偏向苦衆生 密教重開施食門  我今啟告行斯事 (秉爐三白)。

     啟告十方一切諸佛。

    般若菩薩金剛天等及諸業道無量聖賢。

    我今(某甲)。

    以大慈悲乘佛神力。

    召請十方盡虛空界。

    三塗地獄諸惡趣中。

    曠劫饑虛一切餓鬼閻羅諸司天曹地府業道冥官婆羅門仙久遠先亡。

    圹野冥靈虛空諸天。

    及諸眷屬異類鬼神。

    唯願諸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無量聖賢及諸業道願賜威光悲增護念。

    普願十方盡虛空界。

    天曹地府業道冥官無量餓鬼。

    多生父母先亡久遠婆羅門仙。

    一切冤結負于财命種種類族異類鬼神各及眷屬。

    乘如來力于此時中決定降臨。

    得受如來上妙法味清淨甘露。

    飲食充足滋潤身田。

    福德智慧發菩提心。

    永離邪行歸敬三寶行大慈心利益有情求無上道。

    不受輪回諸惡苦果。

    常生善家離諸怖畏。

    身常清淨證無上道。

     ○奉申供養(○申供○贊禮) ○申供(○運心供養○三寶施食) 人天所有受用物  香華食樂及阏伽 樓閣幢幡衣服等  我今運心而供養 (心運世間無主所攝水陸諸華。

    及與人天妙啞哩幹。

    妙塗香雲。

    燒香燈明。

    幢幡傘蓋鼓樂歌舞真珠羅網。

    懸諸寶鈴。

    花鬘白拂。

    劫樹衣服。

    天廚妙食。

    樓閣莊嚴頭冠璎珞。

    如是等雲。

    普遍供養即作雷音。

    一稱吽字)。

     hū (引) (吽字周遍光明晃耀。

    光中化出一切如來受教天女六人。

    紅黃赤白雜綠。

    人各一色。

    花香燈塗食樂。

    人各一物面如秋月。

    四臂纖好。

    上二相又下二呈供。

    足輪宛轉。

    展左跪右。

    遍至法界海會衆前。

    海會衆前遍有供養如是修供養已。

    還歸心月輪中。

    主者澄神運想。

    表白随觀宣偈)。

     吽字放光照法界  同時湧出六天母 面眉明淨如秋月  四臂纖長衆寶嚴 華香燈塗與食樂  二手兩叉二捧獻 足輪轉左而跪右  遍至海雲衆聖前 十方雲海衆聖前  皆有天身修供養 旋轉無礙互莊嚴  盡未來際作佛事 如是光天供養已  依然複歸心月輪 持明結契重呈奉  成就普賢廣大願 (當重持明結契句。

    即以二羽外相交初分。

    以右押左。

    置于頂上。

    誦成就運心供養真言。

    七遍)。

     那麻薩哩斡(二合)答塔葛的毗牙(二合)。

    月說穆契毗牙(二合)。

    唵(引)薩哩斡(二合)(引)塔龛烏忒葛(二合)的。

    斯癹(二合)啰納兮慢葛葛捺龛。

    莎诃 ○三寶施食(○遣魔變空○奉施飲食) 三寶為施甘露食  普沾地上諸賢聖 先此遣除作障者  并諸食器變成空 (○遣魔印咒 以禅押施度頭。

    戒忍進疏伸)。

     唵(引)。

    斡資啰(二合)拽屹徹(二合)吽 (想三指尖出大火光。

    搖動似扇。

    以遣諸魔)。

     (○變空印咒 二羽虛合如蓮華狀。

    豎立胸前)。

     唵(一)。

    莎癹斡 塔(二)。

    薩哩斡(二合)塔哩麻(二合)(三)。

    莎癹斡 塔。

     (四) (想現前諸食。

    及諸食器悉變成空。

    唯是一真空境)。

     ○奉施飲食 三密攝成智甘露  滿盛寶器遍虛空 契印真言奉獻之  地上聖賢歡納受 (上食器變空。

    今于其空處想大寶器滿盛甘露。

    誦三字總持七遍。

    攝受盡成智甘露味)。

     唵(引)啞(引)吽(引) (奉食契者。

    仰二手掌向前側相着。

    戒方二度側相着。

    微屈進力二度。

    傅着忍願二度側。

    禅智二度。

    傅着進力側。

    似掬水勢。

    誦奉食咒)。

     唵(引)啞葛噜穆看薩哩斡(二合)塔哩麻(二合)喃(一)(引)。

    啞牒耶(二合)(引)奴忒班(二合)納奴忒(二)(引)。

    唵(三)。

    啞(四)。

    吽(五)。

    癹吒莎诃(六) (以此寶器智甘露味。

    獻于地上一切聖賢。

    各随本願。

    歡喜納受。

    此諸聖衆。

    既以自他利益滿願為懷。

    若今齋主所有求索願事。

    必蒙允許)。

     (宣奉食偈)。

     我今奉獻甘露食  量等須彌無過上 色香美味遍虛空  上師三寶哀納受 次供顯密護神等  後及法界諸有情 受用飽滿生歡悅  屏除魔害施安甯 今辰施主眷屬等  消災集福壽延長 所求如意悉成就  一切時中願吉祥 (當為齋主宣達疏意化煉奉獻三寶聖賢彩緞紙錠)。

     ○贊禮 世尊大慈妙莊嚴  明解圓滿一切智 能施福慧如大海  于諸如來我贊禮 自性本體離諸欲  能行此行脫惡趣 以為甚深玄妙理  于諸妙法我贊禮 解脫道中勝解脫  持淨戒行堪恭敬 勝妙福田生勝處  于彼大衆我贊禮 (上奉三寶章竟)。

     ○下施六道(○三昧行化○化圓獲益) 行化中(○三昧等觀○攝行三昧○密言送往) 是惟等觀三摩地  字輪現起大悲王 不移此定愍衆生  施甘露味脫苦惱 (主者入定。

    表白倚定。

    清音宣偈。

    如至結印加持句。

    即以手結印。

    默誦密言。

    以印加持)。

     令入觀音三摩地  澄心閉目觀心中 圓滿皎潔淨月上  字種放光成蓮華 華中有一觀自在  相好圓滿無比對 左手執持妙蓮華  右手于葉作開勢 菩薩思惟有情身  各具覺悟之蓮華 清淨法界無惑染  八葉各有一如來 如來入定加趺坐  各各面向觀自在 頂佩圓光身金色  光明朗照極晃耀 次想其華漸舒大  其量周遍虛空界 思彼覺華照法界  如來海會供廣大 心若不移于此定  憐愍一切諸衆生 覺華蒙照脫苦惱  便同菩薩觀自在 蓮華漸收同己量  複結自在觀音印 加持四處誦密言  自身亦等觀自在 (以二手外相叉。

    二頭指相拄如蓮華葉。

    二大指并豎。

    密言曰)。

     唵(引)斡資啰(二合)塔啰麻(二合)。

    纥哩(二合) ○攝行三昧(○破獄請召○鈎壇授法) ○破獄 先自惑纏身口意  此随果報入幽關 金剛三業并舒光  諸趣獄門豁然破 (二羽金剛拳。

    檀慧兩相鈎進力豎側合。

    誦破地獄咒)。

     那麻阿瑟吒(二合)瑟吒(二合)攝谛喃。

    三藐三勃塔俱胝喃。

    唵(引)撮(引)辣(引)納縳婆細(引)。

    提哩提哩。

    吽 (想印中流出火光。

    口誦咒口出火光。

    心月輪上紅色hrī 纥哩字放赤色火光。

    金剛三業三光同照。

    而阿毗等獄關鎖自開。

    所有罪人。

    悉皆得出若誦咒至末吽字。

    即以檀慧相鈎一掣開。

    表白随和聲。

    接由此印咒下文。

    如是三誦。

    三掣。

    三接)。

     由此印咒威神力故。

    所有諸趣地獄之門。

    随此印咒豁然自開。

     ○請召(○請幽冥教主○召法界六道) 願力應為冥教主  獄空而後證菩提 導将諸趣赴齋筵  合在斯時申奉請 (燒香散華。

    殷重三請。

    齋主下拜)。

     一心奉請。

    衆生度盡方證菩提。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大聖地藏王菩薩。

    唯願 不違本誓憐愍有情。

    導引幽途來臨法會。

     (申四轉輪印。

    誦拶吽[嘟-者+(看-目)]斛。

    鈎入輪壇。

    依位安住)。

     ○召法界六道 (燒香散華。

    勤懇三召)。

     一心召請。

    法界天仙道衆。

    修羅道衆。

    人倫道衆。

    畜生道衆。

    餓鬼道衆。

    地獄道衆。

    如是十類孤魂面然所統薜荔多衆。

    塵沙種類依草附木。

    魑魅魍魉滞魄孤魂唯願不迷本性仗佛慈光。

    來臨道場受茲法食。

     (想諸鬼神久在幽闇。

    今蒙三密放光召請。

    身心踴躍。

    随乘光明。

    不速而至。

    集于淨道)。

     一心召請(此中應召随筵受薦先亡。

    或施主家親眷屬等衆)。

     ○鈎壇授法(○拔除苦障(七印咒)○加稱聖号(七印咒)○施與法食(七印咒)) ○鈎召印咒 曠劫枵虛焰出口  孤栖無救亦無依 今乘三密大齋筵  随光升入曼答上 (左羽作無畏相。

    右羽向前豎。

    四度微曲。

    進度鈎召誦鈎召真言)。

     唵。

    即納即葛。

    移希曳(二合)歇莎诃 (想心月輪上。

    紅色hrī  哩放光。

    口誦真言出光。

    印上進度出光三光齊放。

    至彼鈎攝。

    其諸鬼衆。

    從淨道上。

    随光升入曼答羅中。

    先向佛前旋繞三匝投身布禮。

    次至壇主位前。

    亦旋繞布禮。

    竟。

    表白越位對壇主問訊。

    啟雲)。

     既召請已。

    普皆雲集。

    以愍念心贊歎慰谕。

    令歡喜已。

    渴仰于法。

     (啟已。

    還位壇主鳴尺。

    贊善安慰)。

     善來諸佛子曾結勝緣故。

    今遇此嘉會勿得生憂怖。

    一心渴仰法不出于此時。

    戒品一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