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
若不問者。
得越法罪。
爾時具壽邬波離白佛言。
世尊。
辄度外道。
應滅擯者。
何等外道應須擯棄。
佛言。
一者持外道服。
二者心樂彼見。
三者歸著本服。
經明相出。
此等三種。
鹹須滅擯。
緣在室羅筏城。
有一長者。
娶妻未久。
便誕一息。
資以乳餔。
爾時長者告其妻曰。
賢首。
生此子者。
雖用我财。
亦能代我償諸債負。
作是語已。
便将貨物。
詣往外國。
興易取利。
便沒不還。
其妻以自身力。
及托諸親。
種種養育。
年漸長大。
爾時此兒。
與諸童子。
相随而往。
至餘長者家。
時彼長者有一少女。
見此童子。
便以花鬘擲彼童子。
時諸童子問曰。
汝于此女。
有期會耶。
答言有。
諸童報曰。
此之長者。
為性嚴惡。
汝莫為斯事。
損害于汝。
諸餘童子乃至日暮。
守此童子。
不令非法。
便共相随。
至于母處。
私報母曰。
此小童兒。
與某長者少女。
欲為非法。
我等勸谕。
制不聽為。
我今歸去。
于此夜中。
宜應遮止。
母曰汝等既能共相勸谕。
甚為善事。
其母即令童子入房安置。
又于房中。
安觸瓶水及以觸盆。
母自當門。
安床而卧至夜半後。
子告母曰。
與我開門。
出外便易。
母即告曰。
房中已安觸盆。
可應便易。
須臾之頃。
其子複告。
與我開門。
母亦不開。
子遂嗔怒。
母曰。
汝所去處。
我先已知。
我今甯可于此受死。
終不為汝開門。
凡欲火染心。
無惡不作。
不避惡業。
遂于此時。
拔劍殺母橫屍于地。
即詣長者家。
既至彼已。
見其少女。
身形戰掉。
女曰。
汝勿生怖。
惟我獨住。
更無餘人。
童子念曰。
我今應報令知已殺于母。
告言。
少女我已為汝殺母命根。
女曰。
汝所生母。
為是奶母。
報言。
是我所生母。
其女念曰。
此人嗔怒。
尚殺親母。
況我餘人。
作是念已。
報言。
汝應且待。
我暫升樓。
女上樓訖。
高聲唱言。
此中有賊。
彼人聞已。
于水窦中。
潛身而出。
到己宅内。
擲刀于地。
高聲唱言。
賊殺我母。
賊殺我母。
作是唱已。
便依世法。
燒葬其母。
内自思忖。
深是惡人。
造極逆罪。
情懷戰懼。
不自甯心。
遂向處處祠天。
随處告問。
修何業行。
而滅重罪。
或有說言。
應當入火。
或有說言。
自墜高岩。
或有說言。
投身溺水。
或有說言。
自缢其身。
各各說言。
所作方便。
皆令自死。
無有出路。
複于後時。
往逝多林。
乃見苾刍念誦經論。
聲中頌曰。
若人作惡業 修善而能滅 彼能照世間 如日出雲翳 爾時此人便作是念。
出家釋子。
有除罪法。
今我應當出家。
修諸善業。
而滅其罪。
即詣苾刍處。
白言。
聖者。
我欲出家。
願見哀愍。
時此苾刍便與出家。
并授近圓。
既出家已。
精勤讀誦。
于三藏教。
悉皆具解。
辯才無礙。
善能論答。
别有苾刍。
問彼人曰。
具壽。
何因苦行精勤有何别求。
彼人答曰。
我為消重罪故。
問言。
汝作何罪。
答曰。
殺母。
又問。
是親生母。
為當乳母。
答曰。
是親生母。
時諸苾刍以緣白佛。
爾時世尊告諸苾刍曰。
若人殺母。
便求出家。
與出家者。
當壞我法。
即須擯棄。
從今已往。
于我法律之中。
若有人來求出家者。
當須問言。
汝非殺母不。
若不問者。
得越法罪。
其人被衆擯已。
便自念曰。
我今不可還俗。
應須遠去邊境而住。
便往邊境之處。
化一長者。
長者于此苾刍。
乃生信敬。
為造一寺。
諸方客侶。
皆來此寺。
來者皆為說法。
多有證阿羅漢果。
複于異時。
身有病患。
用諸根果莖葉。
種種藥草。
療治不差。
漸漸困笃。
餘命無幾。
告弟子曰。
當造浴室。
時諸弟子依教。
便造浴室。
爾時師主說伽他曰。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堕落 合會終别離 有命鹹歸死 說此頌已。
便即命終。
堕無間地獄。
然諸弟子證阿羅漢者。
入定谛觀。
邬波馱耶當生何處。
于諸天宮。
谛觀不見。
複觀人間。
及傍生趣。
并餓鬼中。
悉皆不見。
複觀地獄。
乃見在于無間地獄中。
爾時弟子共作是念。
我邬波馱耶生存之時。
持戒多聞。
以法攝受。
曾作何業堕于無間。
又複谛觀。
乃見殺母之業。
既被地獄猛火逼身。
意想将是所造浴室。
遂即唱言。
浴室浴室。
熾熱猛火。
極燒于我。
是時當門獄卒以杵打頭。
告言。
薄福罪人。
此是無間地獄。
雲何言是浴室。
被打頭時。
乃發善心。
即便命終。
生四天王宮。
凡生天者。
起三種念。
我從何來。
今生何處。
複緣何業作此念時。
乃見我從無間獄死。
生在四天王宮緣作浴室。
洗浴苾刍。
乘斯福力。
而生此天。
是時天子。
複作是念。
我緣世尊善方便故。
令我生天。
不應安住。
當須詣世尊所。
以報此恩。
既至佛所。
聽聞妙法。
便證初果。
得見谛已。
歸還天宮。
時彼上首弟子。
是阿羅漢。
衆欲食時。
于上座處坐。
其小弟子為僧伽行水是時上坐缽中受水。
指頭觸水。
覺水極冷。
便作是念。
我今于此飲斯冷水。
邬波馱耶。
在地獄之中。
飲镕銅汁。
便觀地獄。
遍皆不見。
複觀人間傍生鬼趣。
皆悉不見。
即觀天上。
乃見生在四天王宮。
複于佛所。
而證初果。
見已微笑語言。
是佛。
是法。
是僧。
大淨妙事。
不可思議。
此極重業。
堕于地獄。
有勝功能。
得生天上彼行水者白尊者曰。
邬波馱耶死。
得為上坐。
歡喜笑耶。
告曰。
具壽。
汝今所問非正是時。
若僧伽集時。
可問斯事。
當為汝說。
後于異時。
苾刍僧伽集。
其小同學。
衆中問曰。
大德前是何事。
歡喜為笑耶。
為見邬波馱耶死。
得為上座故。
歡喜笑耶。
于時衆首對于僧伽。
廣如上說。
時諸弟子皆大歡喜。
鹹稱佛法僧寶。
是大勝利。
我邬波馱耶。
造斯罪業。
而得生天。
殺父
若不問者。
得越法罪。
爾時具壽邬波離白佛言。
世尊。
辄度外道。
應滅擯者。
何等外道應須擯棄。
佛言。
一者持外道服。
二者心樂彼見。
三者歸著本服。
經明相出。
此等三種。
鹹須滅擯。
緣在室羅筏城。
有一長者。
娶妻未久。
便誕一息。
資以乳餔。
爾時長者告其妻曰。
賢首。
生此子者。
雖用我财。
亦能代我償諸債負。
作是語已。
便将貨物。
詣往外國。
興易取利。
便沒不還。
其妻以自身力。
及托諸親。
種種養育。
年漸長大。
爾時此兒。
與諸童子。
相随而往。
至餘長者家。
時彼長者有一少女。
見此童子。
便以花鬘擲彼童子。
時諸童子問曰。
汝于此女。
有期會耶。
答言有。
諸童報曰。
此之長者。
為性嚴惡。
汝莫為斯事。
損害于汝。
諸餘童子乃至日暮。
守此童子。
不令非法。
便共相随。
至于母處。
私報母曰。
此小童兒。
與某長者少女。
欲為非法。
我等勸谕。
制不聽為。
我今歸去。
于此夜中。
宜應遮止。
母曰汝等既能共相勸谕。
甚為善事。
其母即令童子入房安置。
又于房中。
安觸瓶水及以觸盆。
母自當門。
安床而卧至夜半後。
子告母曰。
與我開門。
出外便易。
母即告曰。
房中已安觸盆。
可應便易。
須臾之頃。
其子複告。
與我開門。
母亦不開。
子遂嗔怒。
母曰。
汝所去處。
我先已知。
我今甯可于此受死。
終不為汝開門。
凡欲火染心。
無惡不作。
不避惡業。
遂于此時。
拔劍殺母橫屍于地。
即詣長者家。
既至彼已。
見其少女。
身形戰掉。
女曰。
汝勿生怖。
惟我獨住。
更無餘人。
童子念曰。
我今應報令知已殺于母。
告言。
少女我已為汝殺母命根。
女曰。
汝所生母。
為是奶母。
報言。
是我所生母。
其女念曰。
此人嗔怒。
尚殺親母。
況我餘人。
作是念已。
報言。
汝應且待。
我暫升樓。
女上樓訖。
高聲唱言。
此中有賊。
彼人聞已。
于水窦中。
潛身而出。
到己宅内。
擲刀于地。
高聲唱言。
賊殺我母。
賊殺我母。
作是唱已。
便依世法。
燒葬其母。
内自思忖。
深是惡人。
造極逆罪。
情懷戰懼。
不自甯心。
遂向處處祠天。
随處告問。
修何業行。
而滅重罪。
或有說言。
應當入火。
或有說言。
自墜高岩。
或有說言。
投身溺水。
或有說言。
自缢其身。
各各說言。
所作方便。
皆令自死。
無有出路。
複于後時。
往逝多林。
乃見苾刍念誦經論。
聲中頌曰。
若人作惡業 修善而能滅 彼能照世間 如日出雲翳 爾時此人便作是念。
出家釋子。
有除罪法。
今我應當出家。
修諸善業。
而滅其罪。
即詣苾刍處。
白言。
聖者。
我欲出家。
願見哀愍。
時此苾刍便與出家。
并授近圓。
既出家已。
精勤讀誦。
于三藏教。
悉皆具解。
辯才無礙。
善能論答。
别有苾刍。
問彼人曰。
具壽。
何因苦行精勤有何别求。
彼人答曰。
我為消重罪故。
問言。
汝作何罪。
答曰。
殺母。
又問。
是親生母。
為當乳母。
答曰。
是親生母。
時諸苾刍以緣白佛。
爾時世尊告諸苾刍曰。
若人殺母。
便求出家。
與出家者。
當壞我法。
即須擯棄。
從今已往。
于我法律之中。
若有人來求出家者。
當須問言。
汝非殺母不。
若不問者。
得越法罪。
其人被衆擯已。
便自念曰。
我今不可還俗。
應須遠去邊境而住。
便往邊境之處。
化一長者。
長者于此苾刍。
乃生信敬。
為造一寺。
諸方客侶。
皆來此寺。
來者皆為說法。
多有證阿羅漢果。
複于異時。
身有病患。
用諸根果莖葉。
種種藥草。
療治不差。
漸漸困笃。
餘命無幾。
告弟子曰。
當造浴室。
時諸弟子依教。
便造浴室。
爾時師主說伽他曰。
積聚皆消散 崇高必堕落 合會終别離 有命鹹歸死 說此頌已。
便即命終。
堕無間地獄。
然諸弟子證阿羅漢者。
入定谛觀。
邬波馱耶當生何處。
于諸天宮。
谛觀不見。
複觀人間。
及傍生趣。
并餓鬼中。
悉皆不見。
複觀地獄。
乃見在于無間地獄中。
爾時弟子共作是念。
我邬波馱耶生存之時。
持戒多聞。
以法攝受。
曾作何業堕于無間。
又複谛觀。
乃見殺母之業。
既被地獄猛火逼身。
意想将是所造浴室。
遂即唱言。
浴室浴室。
熾熱猛火。
極燒于我。
是時當門獄卒以杵打頭。
告言。
薄福罪人。
此是無間地獄。
雲何言是浴室。
被打頭時。
乃發善心。
即便命終。
生四天王宮。
凡生天者。
起三種念。
我從何來。
今生何處。
複緣何業作此念時。
乃見我從無間獄死。
生在四天王宮緣作浴室。
洗浴苾刍。
乘斯福力。
而生此天。
是時天子。
複作是念。
我緣世尊善方便故。
令我生天。
不應安住。
當須詣世尊所。
以報此恩。
既至佛所。
聽聞妙法。
便證初果。
得見谛已。
歸還天宮。
時彼上首弟子。
是阿羅漢。
衆欲食時。
于上座處坐。
其小弟子為僧伽行水是時上坐缽中受水。
指頭觸水。
覺水極冷。
便作是念。
我今于此飲斯冷水。
邬波馱耶。
在地獄之中。
飲镕銅汁。
便觀地獄。
遍皆不見。
複觀人間傍生鬼趣。
皆悉不見。
即觀天上。
乃見生在四天王宮。
複于佛所。
而證初果。
見已微笑語言。
是佛。
是法。
是僧。
大淨妙事。
不可思議。
此極重業。
堕于地獄。
有勝功能。
得生天上彼行水者白尊者曰。
邬波馱耶死。
得為上坐。
歡喜笑耶。
告曰。
具壽。
汝今所問非正是時。
若僧伽集時。
可問斯事。
當為汝說。
後于異時。
苾刍僧伽集。
其小同學。
衆中問曰。
大德前是何事。
歡喜為笑耶。
為見邬波馱耶死。
得為上座故。
歡喜笑耶。
于時衆首對于僧伽。
廣如上說。
時諸弟子皆大歡喜。
鹹稱佛法僧寶。
是大勝利。
我邬波馱耶。
造斯罪業。
而得生天。
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