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
我實不能嫁娶于汝。
此是惡法。
非我所為。
汝有俗心。
任情所欲。
時婆羅門知女心已。
延入家中。
大會宗親。
納以為婦。
報其兄曰。
今與我同宅而居。
别為一室。
兄曰。
我不求欲。
當樂出家。
妹曰。
共立要契。
方可随情。
兄曰。
是何言要。
妹曰。
若其證得殊勝果者。
可來相見。
兄曰。
善哉。
如汝所願。
即便辭去。
至隐士所。
而為出家。
由彼宿世善根力故。
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
無師自悟。
證獨覺果。
便作是念。
我先與妹。
共立要契。
今可往看。
便至其所。
上升虛空。
身現神變。
上出火光。
下流清水。
奇相非一。
縱身而下。
諸凡夫人見神通時。
心疾回轉。
猶如大樹崩倒于地。
頂禮尊足。
白言。
大兄。
今得如是殊妙勝德。
答言。
我證。
白言。
兄為資身。
須得飲食。
我為求福。
願興供養可住于此。
答曰。
汝無自在。
可入報夫。
即白夫言。
仁今知不。
我兄出家。
成就禁戒。
得上妙果。
世間第一。
我欲供養。
不敢自專。
若見許者。
于三月中。
飲食資給。
答言。
賢首。
彼不出家。
我雖不欲。
終須供濟。
況已出家。
獲殊勝道。
今随汝意。
供養三月。
其三月中。
種種上妙供給其兄。
三月既滿。
即以上[疊*毛]刀子及針。
即便奉施。
兄既受已。
以刀割截。
刀子善利。
裁割迅疾。
其妹見已。
便即蹲踞。
作如是言。
願我根性。
如此刀子。
得善迅利。
乃至未來。
成就利智。
于時獨覺取衣縫刺。
善用針線。
縫刺無礙。
妹便發願。
願我今身。
乃至未來。
令我智慧。
猶若此針。
智慧深遠。
通達無礙爾時佛告諸苾刍。
勿生異念。
往昔婆羅門女者。
豈異人乎。
今舍利弗是。
由彼過去供養獨覺。
奉施刀子。
及白[疊*毛]等。
廣發誓願。
由此善根。
今得利智聰明第一。
汝等苾刍。
當知黑業。
還得黑報。
若行白業。
還得白報。
乃至廣說。
如上應知。
時諸苾刍鹹皆有疑。
白世尊曰。
具壽舍利弗。
昔作何業。
今得非貴族種。
非極下賤。
處中而生。
數數出家。
佛告諸苾刍。
汝等應聽。
乃往過去。
有一國王。
娶妻不久。
自恣欲樂。
乃至遊獵。
不經多年。
便誕一息。
其子長大。
見其父王非法化世。
便作是念。
我父滅度。
當堕地獄。
我紹王位。
亦同斯苦。
我應往于善法律中。
出家修道。
乃至梵行。
作是念已。
即詣父所。
白言。
大王。
願王放我出家。
王告子曰。
所有種種祭祠天等。
皆求富貴。
汝是太子。
乘象之種。
王位在即。
汝今何故。
而求出家。
種種呵責。
不放出家。
後于異時。
太子乘象。
出城遊觀。
見一貧人持葉乞食。
告曰賢首。
我是貴種。
不得出家。
汝非貴種。
何不出家。
答言。
我無衣缽。
雲何出家。
報言。
賢首。
我當與汝三衣缽等。
汝應出家。
答言。
極善。
于時太子如上付與。
時有五通仙人。
在一樹下。
樂寂宴坐。
于時太子。
及與乞士。
俱詣仙人處。
太子下象。
至仙人處。
白言聖者。
願與出家。
時彼仙人。
即與出家。
太子告言。
我今欲去。
汝若得道。
及與證果。
願令相報。
彼即答言。
如仁所言。
既出家已。
即往靜處。
宴坐修定。
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
無師自悟。
證獨覺果。
便作是念。
我所證果。
皆由太子。
我應于彼今可往看。
示現神變。
作是念已。
便至其所。
上升虛空。
種種神變。
乃至火光。
下流水等。
廣如上說。
時諸人等見神變已。
心疾回轉。
猶如大樹崩倒于地。
鹹皆頂禮。
白言聖者。
今證如是殊勝果耶。
答言。
我證。
太子見已。
作如是念。
彼所獲者皆悉由我。
我不出家證斯果者。
莫不皆由高族家生。
作是念已。
便發誓願。
唯願我等生生世世。
勿于高族家生。
及以下賤。
處中而生。
令我無障。
易得出家。
汝等苾刍。
勿生異念。
往太子者。
豈與人乎。
今舍利弗是。
由彼昔時誓願力故。
今生出家。
自在無礙。
當知果報。
自作自受。
若作白業。
還得白報。
若作黑業。
還得黑報。
乃至善惡。
廣說如前。
汝等苾刍。
當如是學。
時諸苾刍鹹皆有疑。
唯佛世尊能斷疑惑。
諸苾刍等白世尊言。
此具壽舍利弗。
作何福業成熟善根。
于聲聞中。
智慧第一。
佛言。
由昔過去發願力故。
諸苾刍等白言。
世尊。
作何誓願。
唯佛慈悲。
為我廣說。
佛告諸苾刍。
汝等應聽。
乃往過去。
此賢劫中。
人壽二萬歲時。
有佛出世。
号曰迦攝波。
十号具足。
此舍利弗有一教師。
迦葉佛所。
而得出家。
迦攝波佛記舍利師。
汝于聲聞衆中。
聰明智慧。
最為第一。
乃至梵行。
而無虧缺。
然無果報。
非獲于果。
至師命終時廣發誓願。
我所修行梵行功德。
以此善根。
願迦葉波佛與彼嗢怛啰婆羅門。
當來世時。
人壽百歲
我實不能嫁娶于汝。
此是惡法。
非我所為。
汝有俗心。
任情所欲。
時婆羅門知女心已。
延入家中。
大會宗親。
納以為婦。
報其兄曰。
今與我同宅而居。
别為一室。
兄曰。
我不求欲。
當樂出家。
妹曰。
共立要契。
方可随情。
兄曰。
是何言要。
妹曰。
若其證得殊勝果者。
可來相見。
兄曰。
善哉。
如汝所願。
即便辭去。
至隐士所。
而為出家。
由彼宿世善根力故。
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
無師自悟。
證獨覺果。
便作是念。
我先與妹。
共立要契。
今可往看。
便至其所。
上升虛空。
身現神變。
上出火光。
下流清水。
奇相非一。
縱身而下。
諸凡夫人見神通時。
心疾回轉。
猶如大樹崩倒于地。
頂禮尊足。
白言。
大兄。
今得如是殊妙勝德。
答言。
我證。
白言。
兄為資身。
須得飲食。
我為求福。
願興供養可住于此。
答曰。
汝無自在。
可入報夫。
即白夫言。
仁今知不。
我兄出家。
成就禁戒。
得上妙果。
世間第一。
我欲供養。
不敢自專。
若見許者。
于三月中。
飲食資給。
答言。
賢首。
彼不出家。
我雖不欲。
終須供濟。
況已出家。
獲殊勝道。
今随汝意。
供養三月。
其三月中。
種種上妙供給其兄。
三月既滿。
即以上[疊*毛]刀子及針。
即便奉施。
兄既受已。
以刀割截。
刀子善利。
裁割迅疾。
其妹見已。
便即蹲踞。
作如是言。
願我根性。
如此刀子。
得善迅利。
乃至未來。
成就利智。
于時獨覺取衣縫刺。
善用針線。
縫刺無礙。
妹便發願。
願我今身。
乃至未來。
令我智慧。
猶若此針。
智慧深遠。
通達無礙爾時佛告諸苾刍。
勿生異念。
往昔婆羅門女者。
豈異人乎。
今舍利弗是。
由彼過去供養獨覺。
奉施刀子。
及白[疊*毛]等。
廣發誓願。
由此善根。
今得利智聰明第一。
汝等苾刍。
當知黑業。
還得黑報。
若行白業。
還得白報。
乃至廣說。
如上應知。
時諸苾刍鹹皆有疑。
白世尊曰。
具壽舍利弗。
昔作何業。
今得非貴族種。
非極下賤。
處中而生。
數數出家。
佛告諸苾刍。
汝等應聽。
乃往過去。
有一國王。
娶妻不久。
自恣欲樂。
乃至遊獵。
不經多年。
便誕一息。
其子長大。
見其父王非法化世。
便作是念。
我父滅度。
當堕地獄。
我紹王位。
亦同斯苦。
我應往于善法律中。
出家修道。
乃至梵行。
作是念已。
即詣父所。
白言。
大王。
願王放我出家。
王告子曰。
所有種種祭祠天等。
皆求富貴。
汝是太子。
乘象之種。
王位在即。
汝今何故。
而求出家。
種種呵責。
不放出家。
後于異時。
太子乘象。
出城遊觀。
見一貧人持葉乞食。
告曰賢首。
我是貴種。
不得出家。
汝非貴種。
何不出家。
答言。
我無衣缽。
雲何出家。
報言。
賢首。
我當與汝三衣缽等。
汝應出家。
答言。
極善。
于時太子如上付與。
時有五通仙人。
在一樹下。
樂寂宴坐。
于時太子。
及與乞士。
俱詣仙人處。
太子下象。
至仙人處。
白言聖者。
願與出家。
時彼仙人。
即與出家。
太子告言。
我今欲去。
汝若得道。
及與證果。
願令相報。
彼即答言。
如仁所言。
既出家已。
即往靜處。
宴坐修定。
遂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
無師自悟。
證獨覺果。
便作是念。
我所證果。
皆由太子。
我應于彼今可往看。
示現神變。
作是念已。
便至其所。
上升虛空。
種種神變。
乃至火光。
下流水等。
廣如上說。
時諸人等見神變已。
心疾回轉。
猶如大樹崩倒于地。
鹹皆頂禮。
白言聖者。
今證如是殊勝果耶。
答言。
我證。
太子見已。
作如是念。
彼所獲者皆悉由我。
我不出家證斯果者。
莫不皆由高族家生。
作是念已。
便發誓願。
唯願我等生生世世。
勿于高族家生。
及以下賤。
處中而生。
令我無障。
易得出家。
汝等苾刍。
勿生異念。
往太子者。
豈與人乎。
今舍利弗是。
由彼昔時誓願力故。
今生出家。
自在無礙。
當知果報。
自作自受。
若作白業。
還得白報。
若作黑業。
還得黑報。
乃至善惡。
廣說如前。
汝等苾刍。
當如是學。
時諸苾刍鹹皆有疑。
唯佛世尊能斷疑惑。
諸苾刍等白世尊言。
此具壽舍利弗。
作何福業成熟善根。
于聲聞中。
智慧第一。
佛言。
由昔過去發願力故。
諸苾刍等白言。
世尊。
作何誓願。
唯佛慈悲。
為我廣說。
佛告諸苾刍。
汝等應聽。
乃往過去。
此賢劫中。
人壽二萬歲時。
有佛出世。
号曰迦攝波。
十号具足。
此舍利弗有一教師。
迦葉佛所。
而得出家。
迦攝波佛記舍利師。
汝于聲聞衆中。
聰明智慧。
最為第一。
乃至梵行。
而無虧缺。
然無果報。
非獲于果。
至師命終時廣發誓願。
我所修行梵行功德。
以此善根。
願迦葉波佛與彼嗢怛啰婆羅門。
當來世時。
人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