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二

關燈
令摩揭陀主影勝大王。

    得見真谛。

    與八萬天衆。

    及摩揭陀國婆羅門居士。

    至王舍城。

    住于竹林爾時世尊在竹林園。

    羯蘭铎迦池側。

    時邬波底沙。

    與俱哩多。

    遊行人間。

    至王舍城乃見城中寂靜。

    便作是念。

    有二事因。

    令彼大城。

    得寂靜住。

    或為有他怨怖。

    或緣有大威德沙門婆羅門。

    作是念已。

    即行觀星。

    無他怨怖。

    面點三畫。

    漸次遊從。

    複有無量百千萬人。

    随後而去。

    後于異時。

    面妝畫已。

    漸次遊從。

    随後無有一人。

    便作是念我先遊從。

    乃有無量百千人衆随從。

    今無一人。

    是事雲何。

    爾時諸佛常法如餘。

    佛即作念。

    此異學人。

    一名地師。

    一名拘哩多。

    已于過去諸佛之所。

    多種善根。

    久修福業。

    猶如熱腫。

    時節若熟。

    逢緣發破。

    即得除愈。

    此人根熟。

    今正是時。

    佛又觀其根器。

    雲何得度。

    複于誰處。

    而得有緣。

    觀知此人當于具足律儀人所。

    而得發心。

    世尊即令馬勝苾刍。

    往彼而度。

    時馬勝苾刍威儀庠序。

    諸天人衆。

    見者發心。

    佛告馬勝。

    汝可攝受二人。

    既受敕已歡喜默然。

    頂禮佛足。

    便即往去。

    爾時馬勝至明食時。

    著衣持缽。

    入王舍城。

    次第乞食。

    威儀庠序。

    顧若牛王。

    時邬波底沙梵志出遊。

    乃見尊者馬勝。

    威儀具足。

    與世希奇。

    歎未曾有。

    于時邬波底沙便作是念。

    所有城中諸出家者。

    非與此等。

    我應問彼。

    誰邊出家。

    所學何法。

    教師是誰。

    作是念已。

    便往近路。

    而候尊者。

    于時尊者從彼而來。

    邬波底沙見已。

    便即問曰。

    誰是汝師。

    所學何法。

    誰邊出家。

    馬勝答言。

    我之大師。

    是釋迦種。

    沙門喬答摩。

    今證無上正等菩提。

    彼是我師。

    我依于彼。

    剃除鬓發。

    而為出家。

    修行梵行。

    讀誦教法。

    爾時邬波底沙告言。

    具壽。

    願與我說。

    令我得聞。

    馬勝報曰。

    如來教法。

    甚深微妙。

    難解難知。

    我近出家。

    不能廣說。

    然我今者不能記文。

    略說其義。

    底沙告曰。

    願說其義。

    爾時馬勝便以伽他。

    而告之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說是頌已。

    時邬波底沙即便離垢。

    證得法眼。

    法中之眼。

    得見法已。

    心無疑惑。

    情無畏懼。

    忽便起立。

    恭敬合掌。

    作如是言。

    此是我師。

    此是正法。

    住此法者。

    更不墜堕。

    是無憂處。

    我從無量曠大劫來。

    未曾聞此甚深要法。

    即告具壽。

    大師世尊。

    今在何處。

    答曰。

    我之大師。

    在王舍城。

    羯蘭铎迦池側。

    時邬波底沙聞是語已。

    歡喜踴躍。

    恭敬合掌。

    右繞三匝。

    奉辭而去。

    便即往詣俱哩多處。

    時俱哩多遙見而來。

    告邬波底沙曰。

    汝今容貌。

    異常鮮潔。

    諸根清淨。

    為得甘露上妙法耶。

    邬波底沙答曰。

    如是如是。

    如汝所言。

    時邬波底沙具申上事。

    說伽他曰。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爾時俱哩多聞是法已。

    告言。

    具壽更為我說。

    時邬波底沙複為重說。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說是法已。

    時俱哩多便得離垢。

    證得法眼法中之眼。

    既見法已。

    恭敬合掌。

    歡喜頂禮。

    作如是言。

    此是正法。

    若住此者。

    不堕落處。

    我從無量俱胝劫來。

    未聞此法。

    時俱哩多告邬波底沙曰。

    大師世尊今在何處。

    答曰在王舍城羯蘭铎迦池側。

    聞是語已。

    又告邬波底沙。

    今宜共往。

    于彼出家。

    修行梵行。

    答言。

    甚善。

    俱哩多曰。

    問諸弟子。

    共許以不。

    邬波底沙報言。

    善哉善哉。

    汝是名德。

    衆所知識。

    應問弟子。

    爾時俱哩多告諸弟子曰我與邬波底沙。

    今欲往詣佛世尊所。

    出家學道。

    修行梵行。

    汝等雲何弟子答曰。

    我等所學。

    皆依師授。

    今邬波馱耶随佛出家。

    我等亦願随佛出家。

    師告言善今正是時。

    爾時邬波底沙與俱哩多。

    各與二百五十弟子。

    即出王城。

    欲往羯蘭铎迦竹林池所。

    爾時具壽馬勝苾刍。

    去世尊不遠。

    在一樹下。

    寂然宴坐。

    邬波底沙既遙見已。

    告俱哩多曰。

    為當先去禮世尊耶。

    為先于邬波馱耶處。

    而為聽法。

    俱哩多曰。

    應聽法處。

    作是語已。

    俱詣尊者馬勝苾刍處。

    頭面禮足。

    退坐一面。

    爾時如來衆中。

    有一婆羅門。

    先事月神。

    世尊。

    為彼婆羅門。

    而說伽他曰。

     若人能了法  無論老與少 當須起恭敬  猶如月初出 爾時會中。

    有一事火婆羅門。

    世尊複為而說頌曰。

     若人能了法  無論老與少 當須起恭敬  如火能淨穢 爾時邬波底沙。

    與俱哩多等。

    頂禮尊者馬勝足已。

    即詣佛所。

    爾時世尊。

    與無量百千苾刍衆等。

    前後圍繞。

    而為說法。

    世尊遙見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