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須用功力。
時彼太子更遣損害王舍城人。
時王舍城人民衆等。
并瞻波國及摩揭陀國諸人衆等。
各懷恐懼。
密奏王知具陳上事。
被太子損害苦急。
太王比來養育百姓。
由如赤子。
今被太子損害。
我等人民多有逃散諸國。
我今還欲如是。
其影勝王情甚敬信慈愍有情住持正法。
聞是語已即命太子。
太子至已。
王以理言順太子意。
以手摩太子頂告言。
我今所有城邑人民并付囑汝。
汝今因何惱亂百姓。
汝今正應合須養育。
太子答曰。
我為無庫藏所以如此。
太王報言。
若如是者。
除我宮人。
自餘庫藏任汝所用。
然其太子性懷暴惡。
雖得庫藏由不厭足。
更複惱亂國内人民。
不肯止息。
時諸人衆還詣王處具事白王。
王聞語已告太子曰。
我今與汝人民庫藏。
因何更複惱亂百姓。
不肯止耶。
太子聞是語已便太嗔怒。
告諸臣佐曰。
汝等應知。
若有人诃罵刹帝利灌頂王者。
合有何罪責罰。
臣等答曰。
合有極刑。
今诃罵者是我父也。
雲何損害。
今且令付後宮囚閉。
于時臣佐便即囚閉。
大王被閉。
宮人臣佐城中人衆。
聞王囚已并悉憂惱。
皆念大王往昔恩愛王囚閉也。
太子即位。
暴惡碜刺兇猛犷烈。
無有臣佐敢谏其王。
時影勝王既被囚閉。
心自念言。
是我宿業因緣且得。
随日時國大夫人韋提希常以饷食。
時未生怨王問守門人。
老王今者若為存濟。
時守門人便白王言。
王母每自送食将與老王。
未生怨王聞是語已語守門人曰。
汝當勿使更放飲食及水漿等入。
告諸宮人亦勿送食。
若有送者罪當極刑。
時諸人等見教嚴重。
更無人敢送食至老王所。
于是多日更無有人得到王處。
時王夫人韋提希。
念王恩愛不能自忍。
以酥蜜和麨塗身。
而以腳钏孔中盛水。
将以上王。
命且延日。
時守當人心即猜疑。
暫雖知覺。
已為念王恩。
其未生怨未問之間。
亦不報知。
後于異時。
未生怨王問守當門曰。
老王今者若為存在。
其守門人具述。
韋提夫人。
以酥和麨塗身。
腳钏孔中盛水。
奉王。
王今以此存活。
時未生怨王敕守當人。
自今以後更勿令夫人入見老王。
爾時世尊在耆阇崛山經行。
當王窗牖。
王遂遙見佛影。
因此見佛心生歡喜。
為此善根命存活。
時未生怨王更問守當宮人。
我已斷使饷食。
老王今若為存活。
門人答言。
為王于窗牖中遙見世尊。
世尊慈愍攝受。
因此福力王得存活。
王令閉塞窗牖。
刺其足下令不得立。
時守當人即依王敕。
閉塞窗牖刺其足下。
是時老王。
身患疼痛苦惱急。
以哽咽啼泣流淚不止。
即自思惟。
今在苦惱。
世尊何不愍念觀察于我。
如來世尊無不知見。
諸佛常法。
有大慈悲攝受衆生。
決定擁護即住正觀。
若能調伏三事。
超四暴流安四神足。
五支具足超過五道。
住七覺分示八支道。
善巧方便随入九定。
具十種力。
名稱遍滿于十方界。
倍勝千轉自在輪王。
晝夜三時以佛眼觀諸衆生故。
随轉智慧。
誰減誰增。
誰逼迫誰被逼迫。
誰下惡趣誰向惡趣。
誰一向趣誰負重擔。
我今以何方便能救離此從惡趣中置人天趣。
并得解脫。
未修善根者。
令修習善根。
已修善根未成熟者。
令得成就已成就者令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大目揵連曰。
汝往影勝王所可傳我語。
願王無病。
作如是言。
佛告大王。
如善知識。
應所作者我已作。
我今救汝。
離三惡趣。
令汝常得在天人中過于生死處。
聞佛所說即入三摩地。
從耆阇崛山沒。
于王舍城王禁閉所。
在王面前白言大王。
佛告大王。
願無病惱。
時王禮敬尊者大目揵連。
時大目連白王曰。
佛告大王。
如善知識。
我于王處所作已辦。
令離地獄傍生餓鬼建立人天。
具如前說。
由業因緣。
是故大王。
當知依于業因。
此在于禁閉腳被刺破。
又不得食苦害其身。
王問大目連曰。
何處有好食飲。
于時目連答曰。
于四天王處有好食飲。
具報王已。
即便化身而去。
往耆阇崛山。
時未生怨王子患指瘡病将詣王所。
王抱懷中以手摩挲以口嗍之。
其時王子啼泣不止。
王既嗍其癰疖穴破。
膿血在于口中。
唾膿于地。
太子見膿在地。
更啼不絕。
時大夫人韋提希。
見此事已籲嗟歎息。
時未生怨王見母噓嗟歎息。
問言。
何故噓歎。
答曰。
曾祖已來未有此患疹。
汝亦曾有此患。
王父嗍汝瘡上。
有膿血便即飲。
卻不唾于地。
畏見膿時恐見膿時汝更啼泣。
緣此王父吃汝膿血。
問曰。
實有如是憐愛我耶。
母曰。
如是憐愛汝耳。
爾時未生怨王。
嗔恚心止起憐愛心。
語諸臣佐。
如有人言。
老王活者分國半位。
人于老王皆生憐愛。
聞王此語奔競走看。
其老王遠聞走聲。
極衆在獄驚懼。
作是思惟。
必當喚我種種苦刑。
長歎喘息迷悶于地。
便即舍命。
于北方天王宮。
在天膝上忽然化生。
時薜室羅末拏天問曰。
汝是誰耶。
曰我名勝仙。
何故名曰勝仙。
有天飲食常在面前随念而食。
是故長号名曰勝仙。
時諸苾刍心生疑惑。
唯佛能斷。
俱白佛言。
雲何影勝大王。
造何等業果報成熟。
有大富貴豐财受用。
于王宮生。
複得見佛知聖谛理。
後被刺腳禁閉。
身受饑渴苦困。
因茲餓死。
佛告諸苾刍等。
若作黑業感黑異熟。
若作白業感白異熟。
若作雜業感雜異熟。
是故苾刍。
自作其業還自受之。
如有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是故苾刍。
應當舍離雜業及黑業。
汝等應修純白淨業。
汝諸苾刍如是應學。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七
時彼太子更遣損害王舍城人。
時王舍城人民衆等。
并瞻波國及摩揭陀國諸人衆等。
各懷恐懼。
密奏王知具陳上事。
被太子損害苦急。
太王比來養育百姓。
由如赤子。
今被太子損害。
我等人民多有逃散諸國。
我今還欲如是。
其影勝王情甚敬信慈愍有情住持正法。
聞是語已即命太子。
太子至已。
王以理言順太子意。
以手摩太子頂告言。
我今所有城邑人民并付囑汝。
汝今因何惱亂百姓。
汝今正應合須養育。
太子答曰。
我為無庫藏所以如此。
太王報言。
若如是者。
除我宮人。
自餘庫藏任汝所用。
然其太子性懷暴惡。
雖得庫藏由不厭足。
更複惱亂國内人民。
不肯止息。
時諸人衆還詣王處具事白王。
王聞語已告太子曰。
我今與汝人民庫藏。
因何更複惱亂百姓。
不肯止耶。
太子聞是語已便太嗔怒。
告諸臣佐曰。
汝等應知。
若有人诃罵刹帝利灌頂王者。
合有何罪責罰。
臣等答曰。
合有極刑。
今诃罵者是我父也。
雲何損害。
今且令付後宮囚閉。
于時臣佐便即囚閉。
大王被閉。
宮人臣佐城中人衆。
聞王囚已并悉憂惱。
皆念大王往昔恩愛王囚閉也。
太子即位。
暴惡碜刺兇猛犷烈。
無有臣佐敢谏其王。
時影勝王既被囚閉。
心自念言。
是我宿業因緣且得。
随日時國大夫人韋提希常以饷食。
時未生怨王問守門人。
老王今者若為存濟。
時守門人便白王言。
王母每自送食将與老王。
未生怨王聞是語已語守門人曰。
汝當勿使更放飲食及水漿等入。
告諸宮人亦勿送食。
若有送者罪當極刑。
時諸人等見教嚴重。
更無人敢送食至老王所。
于是多日更無有人得到王處。
時王夫人韋提希。
念王恩愛不能自忍。
以酥蜜和麨塗身。
而以腳钏孔中盛水。
将以上王。
命且延日。
時守當人心即猜疑。
暫雖知覺。
已為念王恩。
其未生怨未問之間。
亦不報知。
後于異時。
未生怨王問守當門曰。
老王今者若為存在。
其守門人具述。
韋提夫人。
以酥和麨塗身。
腳钏孔中盛水。
奉王。
王今以此存活。
時未生怨王敕守當人。
自今以後更勿令夫人入見老王。
爾時世尊在耆阇崛山經行。
當王窗牖。
王遂遙見佛影。
因此見佛心生歡喜。
為此善根命存活。
時未生怨王更問守當宮人。
我已斷使饷食。
老王今若為存活。
門人答言。
為王于窗牖中遙見世尊。
世尊慈愍攝受。
因此福力王得存活。
王令閉塞窗牖。
刺其足下令不得立。
時守當人即依王敕。
閉塞窗牖刺其足下。
是時老王。
身患疼痛苦惱急。
以哽咽啼泣流淚不止。
即自思惟。
今在苦惱。
世尊何不愍念觀察于我。
如來世尊無不知見。
諸佛常法。
有大慈悲攝受衆生。
決定擁護即住正觀。
若能調伏三事。
超四暴流安四神足。
五支具足超過五道。
住七覺分示八支道。
善巧方便随入九定。
具十種力。
名稱遍滿于十方界。
倍勝千轉自在輪王。
晝夜三時以佛眼觀諸衆生故。
随轉智慧。
誰減誰增。
誰逼迫誰被逼迫。
誰下惡趣誰向惡趣。
誰一向趣誰負重擔。
我今以何方便能救離此從惡趣中置人天趣。
并得解脫。
未修善根者。
令修習善根。
已修善根未成熟者。
令得成就已成就者令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大目揵連曰。
汝往影勝王所可傳我語。
願王無病。
作如是言。
佛告大王。
如善知識。
應所作者我已作。
我今救汝。
離三惡趣。
令汝常得在天人中過于生死處。
聞佛所說即入三摩地。
從耆阇崛山沒。
于王舍城王禁閉所。
在王面前白言大王。
佛告大王。
願無病惱。
時王禮敬尊者大目揵連。
時大目連白王曰。
佛告大王。
如善知識。
我于王處所作已辦。
令離地獄傍生餓鬼建立人天。
具如前說。
由業因緣。
是故大王。
當知依于業因。
此在于禁閉腳被刺破。
又不得食苦害其身。
王問大目連曰。
何處有好食飲。
于時目連答曰。
于四天王處有好食飲。
具報王已。
即便化身而去。
往耆阇崛山。
時未生怨王子患指瘡病将詣王所。
王抱懷中以手摩挲以口嗍之。
其時王子啼泣不止。
王既嗍其癰疖穴破。
膿血在于口中。
唾膿于地。
太子見膿在地。
更啼不絕。
時大夫人韋提希。
見此事已籲嗟歎息。
時未生怨王見母噓嗟歎息。
問言。
何故噓歎。
答曰。
曾祖已來未有此患疹。
汝亦曾有此患。
王父嗍汝瘡上。
有膿血便即飲。
卻不唾于地。
畏見膿時恐見膿時汝更啼泣。
緣此王父吃汝膿血。
問曰。
實有如是憐愛我耶。
母曰。
如是憐愛汝耳。
爾時未生怨王。
嗔恚心止起憐愛心。
語諸臣佐。
如有人言。
老王活者分國半位。
人于老王皆生憐愛。
聞王此語奔競走看。
其老王遠聞走聲。
極衆在獄驚懼。
作是思惟。
必當喚我種種苦刑。
長歎喘息迷悶于地。
便即舍命。
于北方天王宮。
在天膝上忽然化生。
時薜室羅末拏天問曰。
汝是誰耶。
曰我名勝仙。
何故名曰勝仙。
有天飲食常在面前随念而食。
是故長号名曰勝仙。
時諸苾刍心生疑惑。
唯佛能斷。
俱白佛言。
雲何影勝大王。
造何等業果報成熟。
有大富貴豐财受用。
于王宮生。
複得見佛知聖谛理。
後被刺腳禁閉。
身受饑渴苦困。
因茲餓死。
佛告諸苾刍等。
若作黑業感黑異熟。
若作白業感白異熟。
若作雜業感雜異熟。
是故苾刍。
自作其業還自受之。
如有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是故苾刍。
應當舍離雜業及黑業。
汝等應修純白淨業。
汝諸苾刍如是應學。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