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七

關燈
斯城。

    王名梵授。

    治化人民。

    時有一人入山采木。

    路逢師子。

    便即逃竄堕落井中。

    師子奔趁不見其井。

    遂堕其上。

    而有毒蛇逐鼠鸱欲撥鼠。

    此三一時俱堕井内。

    各起害心欲相啖食。

    師子曰。

    今此井中我有勢力。

    能食汝等。

    然而共在厄難之處。

    宜息惡心莫相損害。

    因緣會遇屬有獵師。

    逐鹿至此向下看井。

    其井中人遂發大聲唱言。

    丈夫。

    願見救濟。

     是時獵師先拔師子令出井中。

    師子即便禮獵師足。

    白言。

    我今知汝深恩。

    必當報謝。

    其在井中黑頭蟲者。

    不識恩義。

    必莫救之。

    師子即去。

    于後獵師。

    所有井中人蛇蟲鳥等。

    次第悉皆救出。

    後時師子捉得一鹿。

    獵師因行遇至其所。

    救師子見來。

    即便以鹿授與獵師。

    跪拜而去。

    後于一時。

    其梵授王及諸宮人。

    出城遊戲至苑園中。

    恣意歡娛遂便睡著。

    時諸宮人見王睡已。

    心無畏懼。

    或有經行。

    或有立者。

    或有坐者。

    或有眠者。

    或有遠去。

    或有脫衣曬污。

    或有解脫璎珞在其傍邊便即眠睡。

    堕井鸱鳥銜其璎珞。

    遂将遠去。

    與彼能救獵師。

    以報恩德奉上璎珞。

    時梵授王眠覺。

    與諸眷屬臣佐速歸入城。

    于時失纓絡宮人。

    遍觀其處不見纓絡。

    詣王白言。

    大王。

    在苑園中而失纓絡。

    時王便告諸大臣曰。

    在諸苑園已失纓絡。

    汝等須為訪覓。

    是誰盜将。

    時諸臣佐既奉王命。

    即便訪覓。

    時黑頭蟲時時往彼獵師之處。

    而覓方便觑其纓絡。

    見已便知是王纓絡今在于此。

    其黑頭蟲便棄恩義。

    遂詣王所白言。

    大王。

    所失纓絡我今具知在獵師處。

    王聞是語便即嗔怒。

    即令使者往捉獵師。

    時王使人至獵師所告言。

    汝于苑園中盜王宮人纓絡。

    其獵師恐懼答雲。

    我等實不盜王纓珞。

    具向使者陳說所得來由。

    還其纓珞。

    使者得已将詣王所。

    其獵師當處即被囚縛。

    于時其鼠見已急往報蛇向蛇白說。

    其黑頭蟲罪惡之人。

    不識恩德。

    遂令我善知識被王使者見今囚縛。

    蛇聞語已答言。

    汝報獵師。

    我今日為爾向王宮中螫于王身。

    汝當咒持。

    我即收毒。

    王當歡喜決定放汝。

    亦即與汝賞賜。

    其鼠得此語已即具報獵師。

    獵師雲。

    善哉當如是作。

    其蛇即螫王身。

    王時患苦毒遍其身。

    廣召醫師。

    誰能治我。

    時諸醫師無能治者。

    王既遍告。

    獵師聞已。

    遂遣所執當人。

    汝當為我白王。

    我能治得。

    其執使者具事白王。

    王言。

    即令解放将來。

    既至王所。

    獵師為治。

    手下即差。

    便即釋放。

    王甚歡喜重與賞賜。

     佛告諸苾刍等。

    汝意雲何。

    豈是異人耶。

    時獵師者我身是也。

    彼黑頭蟲不識恩義者。

    提婆達多是也。

    往昔之時無恩無義不知恩德。

    今亦不知恩義。

    亦不知恩德。

     複次佛告諸苾刍等。

    如是提婆達多。

    不知恩義亦不知恩德。

    汝等谛聽。

    我為汝說。

    乃往昔時有非時七日大雨不止。

    其鼠狼投入穴内。

    鼠亦入其穴中。

    後有毒蛇。

    覓避雨處亦入其穴。

    然而鼠狼欲害其鼠。

    于時毒蛇報。

    鼠狼曰。

    汝及我等遭大苦厄。

    汝等勿生相損害心。

    各自安住。

    其毒蛇等各立名号。

    毒蛇名愛君。

    鼠狼名有喜。

    鼠名恒河受。

    其愛君及有喜等告恒河受言。

    汝是勤健。

    當為我向餘處求覓飲食将來。

    其鼠性行質直心意賢善。

    為彼蛇及鼠狼勤來覓食。

    未回來間。

    鼠狼報蛇言曰。

    彼若求食不得空來。

    我即食伊。

    其蛇聞是語已遂作是念。

    此鼠狼今遭此苦難。

    由欲拟害彼鼠。

    我今恐彼求食不得空來。

    決定被食我今預須報彼鼠知。

    作是念已即便附信報鼠令知作如是言。

    其鼠狼作如是言。

    如鼠無食空來必定食汝。

    其鼠苦求食飲不得。

    作是思惟。

    我今食既不得空去。

    必定食我。

    其鼠複附信與蛇。

    以頌報曰。

     若人儉少無悲心  饑火逼迫遂生急 汝大有恩報此語  我今無複更來親 佛告諸苾刍等其鼠者。

    豈異人乎。

    我身是也。

    其鼠狼者。

    提婆達多是也。

    其提婆達多。

    往昔之時亦無恩義。

    今亦不知恩德。

    時未生怨王。

    于父前擲劍。

    王便問言。

    愛子。

    汝因何意擲劍于我前耶。

    答王曰。

    我有嗔恚。

    父有受用我無受用。

    王聞是語便告子曰。

    若如是者。

    其瞻波城與汝受用。

    子得城用歡喜踴躍。

    便往提婆達多處。

    作如是言。

    尊者。

    我今得瞻波城恣情受用。

    時提婆達多報太子曰。

    汝今用功現果報力交得受用。

    太子答曰。

    聖者。

    我今見也。

    複言。

    汝可更用大功必得增勝。

    時太子遣往瞻波城。

    征稅重役逼迫百姓。

    為被逼切各散投諸方。

    或有投王舍城。

    或投諸國。

    或有其中發使奏王言。

    太子逼迫瞻波城人散走外國。

    唯願大王。

    制其非法。

     爾時父王即命太子告言。

    汝今何故逼迫百姓。

    太子答言。

    為兵士不能存濟。

    父王言。

    若如是者。

    除王舍城已外。

    摩揭陀國諸人民等。

    任子受用。

    太子得已。

    即詣提婆達多所報曰。

    聖者。

    除王舍一城已外。

    并是我得。

    提婆達多答曰。

    用功者今得如是果報。

    汝可更用功力。

    爾時太子。

    即遣使命苦役損害摩揭陀國城邑人民。

    時諸人民既被逼迫苦已。

    時諸人衆奏影勝王曰。

    今被太子損害摩揭陀國人民城邑。

    願王制約勿許使。

    王聞是語即命太子。

    太子至已父王告言。

    汝複何故損害摩揭陀國城邑人民。

    太子答言。

    我諸兵士其衆甚多不能存濟。

    王言。

    若如是者。

    我今惟留一庫财物已外。

    及王舍城并任汝受用。

    太子得已。

    即往提婆達多所。

    我今更得王舍城。

    唯除一庫财物已外并得。

    提婆達多答言。

    此是用功果報成熟如是。

    複言。

    凡是國王。

    以用庫藏為力。

    若有庫藏即是國王。

    為庫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