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

關燈
魚在地婉轉。

    譬如鹑鳥失子哀切。

    亦如牛母失犢悲鳴。

    于時曼低離。

    作如是傷歎頌曰。

     我之二子面如花  手足柔軟如蓮葉 同時俱受于斯苦  别我孤去獨如何 爾時天帝釋。

    知菩薩與曼低離夫人俱與決定希有難行之行。

    與三十三天共相圍繞。

    從虛空而下。

    光明照耀。

    至菩薩所居山林庵所。

    在于空中。

    以頌伽他。

    告菩薩曰(此下有頌)爾時帝釋作是頌已。

    令菩薩心堅固勇健。

    而作思惟。

    今菩薩唯有曼低離夫人。

    以為侍者。

    若有從乞決定舍施。

    便即無人可事菩薩。

    我今應從乞取曼低夫人還。

    且權寄在菩薩處已。

    忽然不現。

    時天帝釋。

    于後不久化作婆羅門身。

    至菩薩所而說頌曰。

     此婦容儀極姝好  唯獨專心事一夫 如斯尊貴好夫人  幸願施之承事我 時曼低離夫人。

    聞是語已心生憂惱。

    嗔彼乞人。

    作如是言曰。

     汝是無羞貪愛者  滿世間中極惡人 若是知法識尊儀  豈合從夫強乞我 是時菩薩。

    心懷悲感回顧夫人。

    夫人以偈告曰。

     我今心不愁  亦不憂身苦 唯憂君獨住  如何可存濟 爾時菩薩。

    以頌答夫人曰。

     我在此處不須憂  我求堅固不壞道 汝但恭敬随斯去  我如野獸死于林 于時菩薩說此頌已。

    心極歡喜重說頌曰。

     我今此山末後施  夫人去後我無憂 說半頌已。

    是時菩薩即以一手執曼低離。

    以一手執持澡罐。

    向婆羅門而說頌曰。

     此人清淨無雜染  言詞辯了巧祗承 今我以茲所重妻  奉施仁将願守護 于時菩薩既施妻已。

    發如是願。

    以此施福願早成佛。

    說此語時。

    爾時大地。

    六種震動。

    時婆羅門遂領夫人。

    去斯不遠。

    時曼低離心懷悲感。

    而說是語。

    我今已别所敬之夫及所鐘愛極好兒女。

    不審宿因有何罪業。

    于此曠野栖遑哀号。

    如彼母牛失于犢子。

    時天帝釋見此相已。

    還複本形向曼低離而說頌曰。

     妙女我非婆羅門  亦非是人是帝釋 能壞修羅大天王  今我深心憐念汝 汝須何願。

    我皆與之。

    聞此語已心生歡喜。

    便即重心恭敬禮拜。

    而說頌曰。

     千眼天主救我子  令離賤身得解脫 值見父耶常歡樂  帝釋天王我願是 說此語已。

    爾時帝釋天主。

    與彼妙女回還至菩薩所。

    以右手執曼低離手。

    語菩薩曰。

    我将此女寄與聖者。

    常以供養看侍仁者。

    有來求者更不須與。

    此是受寄。

    若轉與他世人嫌恥。

    時天帝釋。

    即往将兒婆羅門處。

    令彼荒迷不知所措。

    慞惶失次。

    還到本城市中欲賣。

    大臣見已便報國主。

    有人将王孫子二人。

    大名悅意。

    小名黑兒。

    無慈心憫市中唱賣。

    王聞語已情甚悲怪。

    便遣使往追彼人來。

    勿令兒子入怨家手。

    宮人聞已。

    悲懷憂惱合城愁歎。

    使者速将王所。

    王見孫子命令近前。

    見子身著蔽破衣服饑瘦羸弱垢膩塵穢。

    心即迷悶。

    遂從師子座上。

    縱身投地悶絕久蘇。

    城内諸人大臣輔相宮中婇女。

    一時号哭聲振城郭從座斃地。

    諸臣百官并内宮人。

    一時号哭悲切無已。

    良久乃蘇告諸臣曰。

    我兒雖在彼山林行檀施。

    業猶不休。

    今遣使往速迎還。

    爾時帝釋天王。

    複至菩薩所。

    事既了已。

    便辭菩薩而退。

    不久之後父王亡沒。

    諸臣共議。

    大王今既舍化。

    我等諸人應迎太子。

    說是語已。

    即迎太子冊立為王。

    既升王位。

    作大施會。

    内外諸有無所吝惜。

    廣施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貧窮乞求遠道來者并王眷屬親友人等。

    普皆沾洽。

    一切施與種種功德。

    即說頌曰。

     為求菩提故  施與歡喜心 刹利婆羅門  薜舍達羅等 旃荼及惡類  持戒清淨人 金銀寶璎珞  驅使奴仆者 男女妻子等  俱以舍施心 即得清淨身  今世及後世 如王救孫子  婆羅門受寶 眷屬共歡喜  如是得安隐 皆由彼王孫  雲我是最上 是人之福田  合得受供養 因此得财寶 佛言。

    苾刍。

    汝等當知。

    此是何事。

    爾時舍子王者。

    我身是也。

    時婆羅門者。

    提婆達多是。

    此婆羅門作無恩義。

    汝等苾刍。

    勿當如此得少供養。

    須作重心。

    況複多施。

    汝等苾刍。

    當如是學。

     爾時世尊。

    在王舍城竹林園中。

    時有瞻波城長者。

    名曰寶德。

    多饒财寶受用豐足。

    娶妻未久便即有娠。

    其夫遂與盛陳供侍。

    廣說如餘。

    後時長者往王舍城。

    月滿之後。

    于女星月更誕一男。

    形貌端嚴人所希見。

    于其足下毛長四指。

    同黃金色。

    即令使人疾詣王舍城報長者曰。

    生一男也。

    長者問曰。

    說何語。

    使人曰。

    長者生男。

    如是之問皆雲長者生男。

    時使人曰。

    何須多問。

    更不言答。

    長者雲。

    汝今何不百度而說此語。

    我今還與百過滿口黃金。

    汝三度說與三口金。

    令使卻回報守庫人。

    與二十俱胝财寶。

    與男每日食。

    長者即向王所白大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