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多。
更作不善惡業。
勿更來佛邊恥說其過。
爾時世尊。
為慈悲故現其身患。
時醫王活命。
為佛合煎酥藥。
藥名那羅若藥。
佛問醫王。
此藥不可思議。
醫王答世尊曰。
實不可思議。
佛複告醫王。
極不可思議。
答曰。
實極不可思議。
世尊複問醫王。
汝可知不。
答曰。
我知。
世尊。
佛複告醫王。
汝實不知。
答曰。
我實不知。
佛複告醫王。
何者是不可思議。
答曰。
牛食水草能出甘露。
此酥合煎成此妙那羅若藥。
佛複問醫王。
何者極不可思議。
答曰。
佛出于世能說妙法。
能令僧衆依教而行。
此是極不可思議。
佛複問醫王。
何者是汝可知耶。
答曰。
一切皆歸死。
除佛之外無有得脫者。
佛複問醫王。
何者汝實不知。
答曰。
我知人滅不知去處。
爾時諸苾刍。
聞此語已心生疑惑。
遞相問曰。
此侍縛迦善解佛意。
爾時諸苾刍即問世尊。
看此侍縛迦善知佛意。
佛即告諸苾刍。
此侍縛迦。
非是今世善知佛意。
亦前世之中善知佛意。
汝等谛聽。
佛告諸苾刍。
往昔一村落中有一長者。
名曰善有。
其家極富。
後娶一妻。
妊至十月乃生一女。
至二十一日。
集諸眷屬乞立名字。
其眷屬等即與此孩女名曰善行。
乃至複生一子。
集諸眷屬乞立名字。
其眷屬等與名。
曰善德。
其長者作如是念。
我今有子。
将諸财寶可往興生。
更作思念。
我若興生。
于後多留财物。
恐畏我妻用我财卻。
作此念已便少留财。
自餘貴寶。
于金瓶中而滿盛之。
複以真珠珓珞瓶項蓋其瓶口。
将至寒林馬耳樹下。
掘坑埋之。
别取資财即往興易。
至他同所倍加得利。
便更娶妻。
乃至又誕多子。
其前妻子漸為長大。
而問母言。
我父何在。
母曰。
承聞。
汝父今在某城。
多饒财貨甚得安甯。
汝可往彼。
父若見汝應相濟及。
子聞此語便詣父處。
入于市内父子相見。
父見子面即便識之。
喚言。
汝從何來欲何所至。
其子具陳上事。
父知己子将歸住處。
告言。
汝實莫向他言為是我子。
至于住處心生憐愛。
洗浣衣服重加情念。
自餘妻息而問之言。
此是何人。
父言。
此是我友之子。
其餘子等見父加憐。
而作是念。
此必是子侵我等财。
父便作念。
我今宜可與彼财本令還所住。
若不如此。
自餘子等定有妒心。
而傷害之。
父複作念。
若與彼财。
為其物故。
在此親戚恐殺害之。
即作書頌而與其子。
作書頌已與子遣還。
諸親在道即捉問言。
汝父與何等物。
答曰。
唯與一書。
諸人等曰。
必以方便令彼歸還。
随意放之便達本國。
見母啟拜母問。
汝于父邊得何等物。
答曰。
更不得物。
唯與此書。
母曰。
汝父欺篾徒獲辛苦。
子言。
我父甚為智慧。
實不輕篾。
即讀其頌思惟句義。
而解釋之。
既了知已。
即詣瓶處方掘取之。
将至家中成大富貴。
佛言。
苾刍。
過去父者。
即我身是。
彼其子者。
今侍縛迦是。
我以方便而教訓之。
便知我意今亦如是。
爾時侍縛迦而作是念。
如來大金剛體。
微少酥膏何以為足。
應用二斤。
作是念已。
即量取二斤熟酥膏。
置佛缽中。
世尊食已而殘少許。
與諸苾刍。
苾刍禮謝世尊。
于時提婆達多見此事已。
而作是念。
我應食酥。
而問侍縛迦言。
沙門喬答摩。
蘇食幾多。
侍縛迦答曰。
正有二斤。
告言。
我亦欲食二斤。
侍縛迦曰。
如來世尊大金剛體。
所食酥量能使消化。
非汝所及。
提婆達多曰。
我今亦是大金剛體。
何不能消。
即取二斤而便食之。
至明清旦。
佛所食酥皆悉消化。
侍縛迦持粥來奉世尊。
如來即食。
提婆達多酥猶在腹。
亦食其粥。
腹即大痛。
旋轉叫喚晝夜不安。
阿難陀于自親族心有顧戀。
聞其受痛情生悲愍。
詣世尊所而白佛言。
提婆達多。
為多食酥未消吃粥。
腹痛不安。
爾時如來。
即舒百福莊嚴功德千輻輪臂無畏相手。
通徹山壁按提婆達多頂。
告諸苾刍曰。
我于提婆達多及羅怙羅。
心生平等更無有異。
提婆達多諸痛苦劇皆悉除滅。
作是語已。
時提婆達多衆苦頓除。
從死得蘇。
即觀其手方知佛臂。
而作是念。
此是沙門喬答摩臂。
為提婆達多由無量劫來懷惡毒故。
雖知承以佛威得脫劇苦。
便作是語。
其悉達多善能學得如是醫療。
以因此法能自濟人。
于是四面而出大聲。
如來世尊以誠實語。
救提婆達多劇苦痛惱。
提婆達多衆及諸人。
聞此聲時無不慶喜。
皆共稱贊。
世尊神力不可思議。
甚為奇特。
時諸苾刍。
詣提婆達多處告曰。
佛若不救當死無疑。
提婆達多曰。
佛知善術。
方欲衆人皆随己故。
而作斯法。
諸苾刍曰。
提婆達多勿出此語。
宜速默然當自心觀。
豈非佛救耶。
提婆達多曰。
何關彼能救我。
腹内酥消痛苦自除。
時諸苾刍。
既聞此語知無恩報。
詣世尊所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視聽提婆達多。
世尊。
于彼有大慈悲彼今無恩無報。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四
更作不善惡業。
勿更來佛邊恥說其過。
爾時世尊。
為慈悲故現其身患。
時醫王活命。
為佛合煎酥藥。
藥名那羅若藥。
佛問醫王。
此藥不可思議。
醫王答世尊曰。
實不可思議。
佛複告醫王。
極不可思議。
答曰。
實極不可思議。
世尊複問醫王。
汝可知不。
答曰。
我知。
世尊。
佛複告醫王。
汝實不知。
答曰。
我實不知。
佛複告醫王。
何者是不可思議。
答曰。
牛食水草能出甘露。
此酥合煎成此妙那羅若藥。
佛複問醫王。
何者極不可思議。
答曰。
佛出于世能說妙法。
能令僧衆依教而行。
此是極不可思議。
佛複問醫王。
何者是汝可知耶。
答曰。
一切皆歸死。
除佛之外無有得脫者。
佛複問醫王。
何者汝實不知。
答曰。
我知人滅不知去處。
爾時諸苾刍。
聞此語已心生疑惑。
遞相問曰。
此侍縛迦善解佛意。
爾時諸苾刍即問世尊。
看此侍縛迦善知佛意。
佛即告諸苾刍。
此侍縛迦。
非是今世善知佛意。
亦前世之中善知佛意。
汝等谛聽。
佛告諸苾刍。
往昔一村落中有一長者。
名曰善有。
其家極富。
後娶一妻。
妊至十月乃生一女。
至二十一日。
集諸眷屬乞立名字。
其眷屬等即與此孩女名曰善行。
乃至複生一子。
集諸眷屬乞立名字。
其眷屬等與名。
曰善德。
其長者作如是念。
我今有子。
将諸财寶可往興生。
更作思念。
我若興生。
于後多留财物。
恐畏我妻用我财卻。
作此念已便少留财。
自餘貴寶。
于金瓶中而滿盛之。
複以真珠珓珞瓶項蓋其瓶口。
将至寒林馬耳樹下。
掘坑埋之。
别取資财即往興易。
至他同所倍加得利。
便更娶妻。
乃至又誕多子。
其前妻子漸為長大。
而問母言。
我父何在。
母曰。
承聞。
汝父今在某城。
多饒财貨甚得安甯。
汝可往彼。
父若見汝應相濟及。
子聞此語便詣父處。
入于市内父子相見。
父見子面即便識之。
喚言。
汝從何來欲何所至。
其子具陳上事。
父知己子将歸住處。
告言。
汝實莫向他言為是我子。
至于住處心生憐愛。
洗浣衣服重加情念。
自餘妻息而問之言。
此是何人。
父言。
此是我友之子。
其餘子等見父加憐。
而作是念。
此必是子侵我等财。
父便作念。
我今宜可與彼财本令還所住。
若不如此。
自餘子等定有妒心。
而傷害之。
父複作念。
若與彼财。
為其物故。
在此親戚恐殺害之。
即作書頌而與其子。
作書頌已與子遣還。
諸親在道即捉問言。
汝父與何等物。
答曰。
唯與一書。
諸人等曰。
必以方便令彼歸還。
随意放之便達本國。
見母啟拜母問。
汝于父邊得何等物。
答曰。
更不得物。
唯與此書。
母曰。
汝父欺篾徒獲辛苦。
子言。
我父甚為智慧。
實不輕篾。
即讀其頌思惟句義。
而解釋之。
既了知已。
即詣瓶處方掘取之。
将至家中成大富貴。
佛言。
苾刍。
過去父者。
即我身是。
彼其子者。
今侍縛迦是。
我以方便而教訓之。
便知我意今亦如是。
爾時侍縛迦而作是念。
如來大金剛體。
微少酥膏何以為足。
應用二斤。
作是念已。
即量取二斤熟酥膏。
置佛缽中。
世尊食已而殘少許。
與諸苾刍。
苾刍禮謝世尊。
于時提婆達多見此事已。
而作是念。
我應食酥。
而問侍縛迦言。
沙門喬答摩。
蘇食幾多。
侍縛迦答曰。
正有二斤。
告言。
我亦欲食二斤。
侍縛迦曰。
如來世尊大金剛體。
所食酥量能使消化。
非汝所及。
提婆達多曰。
我今亦是大金剛體。
何不能消。
即取二斤而便食之。
至明清旦。
佛所食酥皆悉消化。
侍縛迦持粥來奉世尊。
如來即食。
提婆達多酥猶在腹。
亦食其粥。
腹即大痛。
旋轉叫喚晝夜不安。
阿難陀于自親族心有顧戀。
聞其受痛情生悲愍。
詣世尊所而白佛言。
提婆達多。
為多食酥未消吃粥。
腹痛不安。
爾時如來。
即舒百福莊嚴功德千輻輪臂無畏相手。
通徹山壁按提婆達多頂。
告諸苾刍曰。
我于提婆達多及羅怙羅。
心生平等更無有異。
提婆達多諸痛苦劇皆悉除滅。
作是語已。
時提婆達多衆苦頓除。
從死得蘇。
即觀其手方知佛臂。
而作是念。
此是沙門喬答摩臂。
為提婆達多由無量劫來懷惡毒故。
雖知承以佛威得脫劇苦。
便作是語。
其悉達多善能學得如是醫療。
以因此法能自濟人。
于是四面而出大聲。
如來世尊以誠實語。
救提婆達多劇苦痛惱。
提婆達多衆及諸人。
聞此聲時無不慶喜。
皆共稱贊。
世尊神力不可思議。
甚為奇特。
時諸苾刍。
詣提婆達多處告曰。
佛若不救當死無疑。
提婆達多曰。
佛知善術。
方欲衆人皆随己故。
而作斯法。
諸苾刍曰。
提婆達多勿出此語。
宜速默然當自心觀。
豈非佛救耶。
提婆達多曰。
何關彼能救我。
腹内酥消痛苦自除。
時諸苾刍。
既聞此語知無恩報。
詣世尊所而白佛言。
唯願如來。
視聽提婆達多。
世尊。
于彼有大慈悲彼今無恩無報。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