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
小名衆愛。
于時大兒。
每見其父以法非法而教于衆。
遂便念曰。
我為長子職合襲官。
我父終亡當大臣位。
吾亦當以法及非法而教于物。
緣斯惡業生捺落迦。
豈若我今修出家行。
遂至父所求哀出家。
父遂許之。
于世尊處出家離俗。
後于異時。
其父大臣掩随他世。
時第二子為國大臣。
以法非法而化于俗。
國人怨酷說其非理。
時有一人。
旋遊村邑不期展轉。
見彼大兄修出家行。
于時苾刍見其客至。
而問之曰。
爾從何處今來至斯。
其人報曰。
我住某城。
遂問其弟。
客人具答。
彼行非法苦刻人庶。
衆皆負怨無賴求生。
苾刍聞已告其人曰。
仁今可去勿生憂戚。
我有容隙當往彼城。
以理開導令行正法。
冀望人庶離苦得安。
其人聞已遂還本處。
報其親族具述所由。
展轉風聞徹其小弟。
弟即便往白其王曰。
我之大兄欲來至此。
王便告曰。
善哉。
若至彼即大臣。
其人白曰。
我已久來事王殿下。
勞誠宿著其事如何。
王便告曰。
我之國法太子襲臣。
事不可移知欲何計。
王複告曰。
必汝情願。
彼若來時應雲我大。
既蒙王教内喜而歸。
苾刍不久還其本邑。
王衆見已鹹悉起迎。
唯獨其弟端居而住。
苾刍告曰。
汝是我弟何故端居。
其人報曰。
爾小我大。
如其不信應取證明。
我長王宮王知大少。
宜應共問決判真虛。
于時苾刍進白王曰。
我之二人誰為長子。
王乃故心而妄語曰。
此人當大爾為小矣。
才發言已。
尋聲之後。
天便放座摧之于地。
即于口内臭氣外充。
于時太子苾刍。
見斯事已說多頌曰。
若人為妄語 諸天便舍去 口中臭氣出 失卻天堂路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當招無舌報 猶若水中魚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當作非男女 定受黃門形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應時天不雨 非時利雨流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當受蛇身報 兩舌口中生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即如制底王 造其極惡業 當趣阿毗止 惡報處泥黎 汝諸苾刍。
勿生異念。
其大臣長子。
即是我昔身。
其制底迦王。
即今時天授。
今仍于我。
起極嗔心不受其語。
緣斯惡報。
生捺落迦在阿毗止。
時有苾刍尚有疑念。
更便請白斷疑世尊曰。
大德。
何故提婆達多。
大慈世尊為利益語。
不能信用。
生捺落迦阿毗止中。
受大極苦。
世尊告曰。
汝諸苾刍。
提婆達多。
非但今日不用我言受斯獄苦。
又過去世時。
亦不受語曾遭辛苦。
汝今應聽。
汝諸苾刍。
于往昔時在一村内有妙巧師。
機關善解在此村住。
遂于相似族望之中。
納女為妻。
綢缪結好歡娛得意。
未久妊身。
八九月已便生一息。
既其誕已經三七日。
作其歡會為授其名。
号曰巧容。
如法長養漸至成立。
其父不久遂爾身亡。
其息于後便向餘村。
更就巧師學機關技。
複向餘邑轉求伉俪。
有一長者。
父女居門許與為妻。
而報之曰。
汝齊某日促赴我言。
不爽斯期任為婚娶。
如其不及非我之愆。
巧容複往報巧師曰某村有女許我婚成。
吉日時臨相期促至。
如能赴節必不爽言。
若也乖時非我之過。
巧師報曰。
必如是者。
我當共汝赴彼促期。
良日吉晨理難再得。
取木孔雀相與俱升。
不遠遐途促赴期日。
時彼村邑人物共觀。
見所未曾嗟其奇巧。
既呈禮贈取婦歸還。
遂與三人俱升孔雀。
機關轉發俄陵太虛。
未盡浃辰倏歸故邑。
既其到已。
于時巧師報兒母曰。
此機關象汝可藏之。
兒若索時必不應與。
由其解去未學還歸。
勿使其兒緻遭苦厄。
其兒于後。
數數從母索其孔雀。
我乘木象暫欲旋遊。
欲使多人歸伏于我。
母遂報曰。
汝師去日固有留言。
兒索象時不宜見與。
但解升去未體歸還。
勿令因此緻招苦厄。
兒報母曰。
去還之術我已并知。
師有悭心不令見與。
女人心軟數見求情。
遂以機關持授其子。
子得象已遂動發機。
直上抟霄衆人歎善。
其師見已而歎之曰。
此兒一去不複還來。
更轉機關往而不返。
到大海上多雨小晴。
所有機繩盡皆爛斷。
雹之海内因乃命終。
諸天見之說伽他曰。
諸有悲憐出益語 不從其教自随心 木象無師強乘去 終于大海見身沈 世尊告曰。
汝諸苾刍。
勿生異念。
往時機關師者。
即我身是。
其弟子者。
即提婆達多是。
往背利語。
已遭沉沒之殃。
今棄益言。
現受燒身之酷。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
小名衆愛。
于時大兒。
每見其父以法非法而教于衆。
遂便念曰。
我為長子職合襲官。
我父終亡當大臣位。
吾亦當以法及非法而教于物。
緣斯惡業生捺落迦。
豈若我今修出家行。
遂至父所求哀出家。
父遂許之。
于世尊處出家離俗。
後于異時。
其父大臣掩随他世。
時第二子為國大臣。
以法非法而化于俗。
國人怨酷說其非理。
時有一人。
旋遊村邑不期展轉。
見彼大兄修出家行。
于時苾刍見其客至。
而問之曰。
爾從何處今來至斯。
其人報曰。
我住某城。
遂問其弟。
客人具答。
彼行非法苦刻人庶。
衆皆負怨無賴求生。
苾刍聞已告其人曰。
仁今可去勿生憂戚。
我有容隙當往彼城。
以理開導令行正法。
冀望人庶離苦得安。
其人聞已遂還本處。
報其親族具述所由。
展轉風聞徹其小弟。
弟即便往白其王曰。
我之大兄欲來至此。
王便告曰。
善哉。
若至彼即大臣。
其人白曰。
我已久來事王殿下。
勞誠宿著其事如何。
王便告曰。
我之國法太子襲臣。
事不可移知欲何計。
王複告曰。
必汝情願。
彼若來時應雲我大。
既蒙王教内喜而歸。
苾刍不久還其本邑。
王衆見已鹹悉起迎。
唯獨其弟端居而住。
苾刍告曰。
汝是我弟何故端居。
其人報曰。
爾小我大。
如其不信應取證明。
我長王宮王知大少。
宜應共問決判真虛。
于時苾刍進白王曰。
我之二人誰為長子。
王乃故心而妄語曰。
此人當大爾為小矣。
才發言已。
尋聲之後。
天便放座摧之于地。
即于口内臭氣外充。
于時太子苾刍。
見斯事已說多頌曰。
若人為妄語 諸天便舍去 口中臭氣出 失卻天堂路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當招無舌報 猶若水中魚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當作非男女 定受黃門形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應時天不雨 非時利雨流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當受蛇身報 兩舌口中生 若人乖法言 作其非法說 王應為實語 平複還如故 若其為妄語 下道定當行 即如制底王 造其極惡業 當趣阿毗止 惡報處泥黎 汝諸苾刍。
勿生異念。
其大臣長子。
即是我昔身。
其制底迦王。
即今時天授。
今仍于我。
起極嗔心不受其語。
緣斯惡報。
生捺落迦在阿毗止。
時有苾刍尚有疑念。
更便請白斷疑世尊曰。
大德。
何故提婆達多。
大慈世尊為利益語。
不能信用。
生捺落迦阿毗止中。
受大極苦。
世尊告曰。
汝諸苾刍。
提婆達多。
非但今日不用我言受斯獄苦。
又過去世時。
亦不受語曾遭辛苦。
汝今應聽。
汝諸苾刍。
于往昔時在一村内有妙巧師。
機關善解在此村住。
遂于相似族望之中。
納女為妻。
綢缪結好歡娛得意。
未久妊身。
八九月已便生一息。
既其誕已經三七日。
作其歡會為授其名。
号曰巧容。
如法長養漸至成立。
其父不久遂爾身亡。
其息于後便向餘村。
更就巧師學機關技。
複向餘邑轉求伉俪。
有一長者。
父女居門許與為妻。
而報之曰。
汝齊某日促赴我言。
不爽斯期任為婚娶。
如其不及非我之愆。
巧容複往報巧師曰某村有女許我婚成。
吉日時臨相期促至。
如能赴節必不爽言。
若也乖時非我之過。
巧師報曰。
必如是者。
我當共汝赴彼促期。
良日吉晨理難再得。
取木孔雀相與俱升。
不遠遐途促赴期日。
時彼村邑人物共觀。
見所未曾嗟其奇巧。
既呈禮贈取婦歸還。
遂與三人俱升孔雀。
機關轉發俄陵太虛。
未盡浃辰倏歸故邑。
既其到已。
于時巧師報兒母曰。
此機關象汝可藏之。
兒若索時必不應與。
由其解去未學還歸。
勿使其兒緻遭苦厄。
其兒于後。
數數從母索其孔雀。
我乘木象暫欲旋遊。
欲使多人歸伏于我。
母遂報曰。
汝師去日固有留言。
兒索象時不宜見與。
但解升去未體歸還。
勿令因此緻招苦厄。
兒報母曰。
去還之術我已并知。
師有悭心不令見與。
女人心軟數見求情。
遂以機關持授其子。
子得象已遂動發機。
直上抟霄衆人歎善。
其師見已而歎之曰。
此兒一去不複還來。
更轉機關往而不返。
到大海上多雨小晴。
所有機繩盡皆爛斷。
雹之海内因乃命終。
諸天見之說伽他曰。
諸有悲憐出益語 不從其教自随心 木象無師強乘去 終于大海見身沈 世尊告曰。
汝諸苾刍。
勿生異念。
往時機關師者。
即我身是。
其弟子者。
即提婆達多是。
往背利語。
已遭沉沒之殃。
今棄益言。
現受燒身之酷。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