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知汝實是誠心。
不須悲傷。
我今令汝不事惡王。
時邬波離心生歡喜。
從跪而起即剃王頭。
剃王頭已。
王遣使者鋪一白[疊*毛]。
賢王起立普告五百釋種。
汝等谛聽。
此邬波離昔來事我。
無有資财。
汝等釋種。
宜可各各脫上衣及莊嚴具。
随是一物置于[疊*毛]上。
何以故。
我既出家。
所有俗衣及諸璎珞。
不應更用。
與邬波離。
爾時賢王作是語已。
五百釋種所有衣服及諸璎珞。
皆投白[疊*毛]與邬波離。
時邬波離。
次第剃發如法洗浴。
即著僧衣從此而去。
時邬波離即便思惟。
五百釋種尊貴如是。
尚舍國城妻子珍寶衣服剃發出家。
況我種姓卑族昔來供事。
于此衣服而生貪著。
又複右手拓頰作是念言。
我若不是卑族。
亦合出家得阿羅漢果。
爾時佛有常法。
日夜六時觀諸有情。
阿羅漢等亦複如是。
具壽舍利子。
知邬波離心之憂惱既知見已詣邬波離所。
到已語邬波離言。
何故拓頰而懷憂惱。
時邬波離白舍利子言。
大德。
我今雲何不生憂惱。
今見賢王及五百釋子。
悉舍王位國城妻子。
無量無邊珍寶衣服。
今皆棄舍出家修道。
我今貪著必堕惡道。
大德。
我若不生卑族之中。
于佛所說毗奈耶中。
必得出家勤加精進證羅漢果。
時舍利子語邬波離言。
佛正法中不簡卑族及少聞等。
但依佛教修持淨戒威儀無缺。
便得出家。
是佛正法。
汝欲出家。
于佛正法毗奈耶中。
受具足戒成苾刍性。
汝應與我往世尊所。
如來必定令汝出家。
時邬波離聞此語已。
心生歡喜。
所有珍寶上妙衣服。
悉皆棄舍如棄涕唾。
時舍利子。
與邬波離俱往佛所。
到已頂禮世尊雙足。
時舍利子白言。
世尊。
此邬波離。
于佛正法毗奈耶中。
堪得出家受具足戒成苾刍性。
世尊慈悲令得出家。
爾時世尊告言。
善來應修梵行。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
時邬波離。
須發自落法服著身。
如出家已經七日者。
執持應器具清淨戒。
威儀圓滿如一百臘苾刍。
既出家已卻住一面。
爾時舍利子即說頌曰。
世尊告彼言善來 衣變迦胝須發落 諸根寂靜怡然住 以佛力故具威儀 爾時五百賢王釋種。
依佛正法白四羯磨。
既出家已。
還歸佛所禮世尊足。
如是次第禮諸苾刍。
至邬波離所。
是時賢王見邬波離足。
既見識已。
端身瞻視告世尊曰。
此邬波離。
是我給侍。
合頂禮不。
世尊答曰。
汝善男子。
出家之法。
應當降伏我慢之心。
以是義故。
聽邬波離于先出家。
是故汝等應當頂禮。
爾時賢王受佛教已。
摧伏我慢禮邬波離足。
既禮足已地六種震動。
如其次第禮餘四百九十九人。
爾時天授。
至邬波離所便不頂禮。
爾時世尊告天授曰。
汝善男子。
應當降伏我慢之心。
應合禮拜邬波離足。
爾時天授白言。
世尊。
遣我禮拜邬波離足。
有何損益。
我不應禮。
爾時天授作是語已。
第一先起破佛之意。
時諸苾刍。
見賢王等禮邬波離足地六震動。
心懷猶豫白世尊言。
何故賢王禮邬波離足。
地六震動。
佛告諸苾刍。
非獨今時賢王禮足地六震動。
先世禮足震動亦然。
汝等谛聽。
我當為說。
往昔之時波羅痆斯大城中。
有王名曰梵授。
以法化世國無饑馑。
人民熾盛安隐豐樂。
時彼城中有一淫女。
名曰賢壽。
形貌端正。
共餘丈夫歡愛。
每共男子經一宿時。
得金錢五百。
城中有一摩納婆。
名曰端正。
往淫女家語賢壽言。
我欲共宿。
女言。
汝有五百金錢不。
端正答曰。
我家貧無。
其女報曰。
可取五百銀錢迦利沙波拏将來。
端正雖無财物。
愛樂彼女。
時摘采種種花果以贈彼女。
其女頻得花果。
心生染著。
時彼城中至一節日。
一切婦人皆著妙服及諸璎珞。
各共夫婿于本家中共受歡樂。
是時淫女于其節日。
獨無人來共為戲樂。
時彼淫女作是思惟。
今此節日。
城中諸有婦人。
皆著衣服璎珞。
各共其夫于自家中作諸歡樂。
若摩納婆今來相就。
不亦樂乎。
作此念已。
時摩納婆忽至其家。
淫女見已。
便記昔時花果相贈。
發歡喜心作如是言。
端正。
汝去采花明朝可來共作歡樂。
是時端正聞此語已心大歡悅。
如囚得脫即歸本處。
心念此女顔容端正進止威儀。
從夜初分及至後夜。
思念不息垂欲天明。
便即昏睡都無所覺。
至于晨時方始驚悟。
即覓好花。
是時人民采花都盡。
諸處求花竟無所得。
唯有一處得夜合花。
即将此花到彼女家。
其女見已即說頌曰。
乖鈍披皮愛欲者 好色黠慧半摩沙 此時好花處處有 今将少許夜合來 說此頌已報言。
速去更别覓好花來。
彼人為貪欲故。
而忘艱辛。
時屬極熱景當
不須悲傷。
我今令汝不事惡王。
時邬波離心生歡喜。
從跪而起即剃王頭。
剃王頭已。
王遣使者鋪一白[疊*毛]。
賢王起立普告五百釋種。
汝等谛聽。
此邬波離昔來事我。
無有資财。
汝等釋種。
宜可各各脫上衣及莊嚴具。
随是一物置于[疊*毛]上。
何以故。
我既出家。
所有俗衣及諸璎珞。
不應更用。
與邬波離。
爾時賢王作是語已。
五百釋種所有衣服及諸璎珞。
皆投白[疊*毛]與邬波離。
時邬波離。
次第剃發如法洗浴。
即著僧衣從此而去。
時邬波離即便思惟。
五百釋種尊貴如是。
尚舍國城妻子珍寶衣服剃發出家。
況我種姓卑族昔來供事。
于此衣服而生貪著。
又複右手拓頰作是念言。
我若不是卑族。
亦合出家得阿羅漢果。
爾時佛有常法。
日夜六時觀諸有情。
阿羅漢等亦複如是。
具壽舍利子。
知邬波離心之憂惱既知見已詣邬波離所。
到已語邬波離言。
何故拓頰而懷憂惱。
時邬波離白舍利子言。
大德。
我今雲何不生憂惱。
今見賢王及五百釋子。
悉舍王位國城妻子。
無量無邊珍寶衣服。
今皆棄舍出家修道。
我今貪著必堕惡道。
大德。
我若不生卑族之中。
于佛所說毗奈耶中。
必得出家勤加精進證羅漢果。
時舍利子語邬波離言。
佛正法中不簡卑族及少聞等。
但依佛教修持淨戒威儀無缺。
便得出家。
是佛正法。
汝欲出家。
于佛正法毗奈耶中。
受具足戒成苾刍性。
汝應與我往世尊所。
如來必定令汝出家。
時邬波離聞此語已。
心生歡喜。
所有珍寶上妙衣服。
悉皆棄舍如棄涕唾。
時舍利子。
與邬波離俱往佛所。
到已頂禮世尊雙足。
時舍利子白言。
世尊。
此邬波離。
于佛正法毗奈耶中。
堪得出家受具足戒成苾刍性。
世尊慈悲令得出家。
爾時世尊告言。
善來應修梵行。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
時邬波離。
須發自落法服著身。
如出家已經七日者。
執持應器具清淨戒。
威儀圓滿如一百臘苾刍。
既出家已卻住一面。
爾時舍利子即說頌曰。
世尊告彼言善來 衣變迦胝須發落 諸根寂靜怡然住 以佛力故具威儀 爾時五百賢王釋種。
依佛正法白四羯磨。
既出家已。
還歸佛所禮世尊足。
如是次第禮諸苾刍。
至邬波離所。
是時賢王見邬波離足。
既見識已。
端身瞻視告世尊曰。
此邬波離。
是我給侍。
合頂禮不。
世尊答曰。
汝善男子。
出家之法。
應當降伏我慢之心。
以是義故。
聽邬波離于先出家。
是故汝等應當頂禮。
爾時賢王受佛教已。
摧伏我慢禮邬波離足。
既禮足已地六種震動。
如其次第禮餘四百九十九人。
爾時天授。
至邬波離所便不頂禮。
爾時世尊告天授曰。
汝善男子。
應當降伏我慢之心。
應合禮拜邬波離足。
爾時天授白言。
世尊。
遣我禮拜邬波離足。
有何損益。
我不應禮。
爾時天授作是語已。
第一先起破佛之意。
時諸苾刍。
見賢王等禮邬波離足地六震動。
心懷猶豫白世尊言。
何故賢王禮邬波離足。
地六震動。
佛告諸苾刍。
非獨今時賢王禮足地六震動。
先世禮足震動亦然。
汝等谛聽。
我當為說。
往昔之時波羅痆斯大城中。
有王名曰梵授。
以法化世國無饑馑。
人民熾盛安隐豐樂。
時彼城中有一淫女。
名曰賢壽。
形貌端正。
共餘丈夫歡愛。
每共男子經一宿時。
得金錢五百。
城中有一摩納婆。
名曰端正。
往淫女家語賢壽言。
我欲共宿。
女言。
汝有五百金錢不。
端正答曰。
我家貧無。
其女報曰。
可取五百銀錢迦利沙波拏将來。
端正雖無财物。
愛樂彼女。
時摘采種種花果以贈彼女。
其女頻得花果。
心生染著。
時彼城中至一節日。
一切婦人皆著妙服及諸璎珞。
各共夫婿于本家中共受歡樂。
是時淫女于其節日。
獨無人來共為戲樂。
時彼淫女作是思惟。
今此節日。
城中諸有婦人。
皆著衣服璎珞。
各共其夫于自家中作諸歡樂。
若摩納婆今來相就。
不亦樂乎。
作此念已。
時摩納婆忽至其家。
淫女見已。
便記昔時花果相贈。
發歡喜心作如是言。
端正。
汝去采花明朝可來共作歡樂。
是時端正聞此語已心大歡悅。
如囚得脫即歸本處。
心念此女顔容端正進止威儀。
從夜初分及至後夜。
思念不息垂欲天明。
便即昏睡都無所覺。
至于晨時方始驚悟。
即覓好花。
是時人民采花都盡。
諸處求花竟無所得。
唯有一處得夜合花。
即将此花到彼女家。
其女見已即說頌曰。
乖鈍披皮愛欲者 好色黠慧半摩沙 此時好花處處有 今将少許夜合來 說此頌已報言。
速去更别覓好花來。
彼人為貪欲故。
而忘艱辛。
時屬極熱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