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頌如餘處)。
邬陀夷聞此頌已而不能報。
作如是語。
世尊。
我今往淨飯王所報言。
世尊欲來向劫比羅城。
世尊報曰。
邬陀夷。
如來使者不應如汝。
邬陀夷答曰。
世尊使者如何。
佛告曰。
出家是如來使。
邬陀夷答曰。
我昔于淨飯王所。
已作誠言。
我今往彼定将信來。
佛告曰。
如汝誠言不須違信。
汝可出家然後卻還。
為如來往昔過去無量生行菩薩行時。
于父母教師邬波馱耶及尊者處。
不敢違命。
是故邬陀夷聞佛教不敢違背。
時邬陀夷聞佛教已。
唯然信受。
我今出家。
佛言。
善來苾刍。
而成出家具足梵行。
佛複告曰。
汝可卻還。
不可如舊辄入王宮。
于門外住使人往通。
門外有釋迦苾刍。
若命入者可即随入。
入已若問更有餘釋迦苾刍不。
可答言有。
若問悉達太子形容服飾如汝不。
可答言如我無異。
若令汝于宮内止宿。
必不得止宿。
若問悉達太子不住于宮内。
汝可答言不止宮内。
若問何處安住。
汝可答言于阿蘭若處。
若問悉達來不。
汝可答曰來。
若問幾時當來。
汝可言七日外可來。
時邬陀夷既聞斯語。
頂禮世尊雙足而白言。
我今當往。
世尊告曰。
汝今可去。
以如來神力加持。
即日到劫比羅城王宮門外。
時邬陀夷在王門外。
告門官曰。
汝可通王。
門外有一釋迦苾刍。
王言。
可入苾刍。
入已淨飯王見邬陀夷。
即識問曰。
汝得出家耶。
答言。
大王。
我已出家。
王言。
更有釋迦苾刍不。
答言有。
王複問。
悉達太子形狀與汝相似不。
答言。
無異。
王聞此語迷悶擗地。
以水灑面良久醒悟。
又問邬陀夷。
悉達太子幾時當來。
答言。
應來。
王又複問。
限幾時到來。
答曰。
卻後七日應來。
王即敕諸臣佐。
可修理宮閣。
悉達欲來。
邬陀夷答曰。
大王。
世尊不住宮閣。
王又問曰。
若來何處而住。
邬陀夷答曰。
阿蘭若處住。
王敕大臣。
可修園苑。
如彼誓多林一種無異。
彼諸臣佐問邬陀夷。
其誓多林寺舍院宇。
可有幾何。
邬陀夷曰。
大院一十六所。
其諸小者總六十四。
諸院之中皆有重合。
諸臣聞已。
即令巧工七日之中造諸院宇。
如誓多林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告具壽大目揵連。
汝可告諸苾刍。
世尊欲往劫比羅城父子相見。
汝可著衣持缽。
若有樂見者。
當共汝去。
大目揵連。
聞佛語已告諸苾刍。
世尊欲往劫比羅城父子相見。
有樂見者。
可持衣缽當共汝去。
爾時乃至世尊。
到盧醯多河邊。
及諸大衆。
時淨飯王。
聞悉達太子到盧醯多河邊。
王敕諸臣。
裝飾城郭香水灑地。
散種種花燒諸妙香。
從尼拘陀園。
至盧醯多河。
其間道路皆悉裝飾。
又于園中敷師子座。
及諸徒衆所坐之座。
城中諸人聞太子還悉來集會。
于大衆中或有先因緣。
而來赴會。
亦有故來看。
太子先禮父王。
為是父王先禮太子。
有如是因皆來赴會。
至第八日旦。
諸苾刍澡手漱口洗浴來詣佛所。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
我若步行入劫比羅城。
諸釋迦種皆是高心。
若見步行必當恥笑作如是語。
此悉達太子出家之時。
無量諸天圍繞騰空而去。
多時苦行得甘露味。
成等正覺。
今步行入城。
作此念已即入三摩地。
沒即現東方。
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
諸苾刍高六多羅樹。
從空而行近劫比羅。
世尊漸下至六多羅。
諸苾刍漸下至五多羅。
佛漸至五多羅。
苾刍至四多羅。
佛至四多羅。
苾刍至三多羅。
世尊三多羅。
苾刍二多羅。
世尊二多羅。
苾刍一多羅。
世尊一多羅。
苾刍六仞。
世尊六仞。
苾刍五仞。
世尊五仞。
苾刍四仞。
世尊四仞。
苾刍三仞。
世尊三仞。
苾刍二仞。
世尊二仞。
苾刍一仞。
世尊一仞。
苾刍步涉。
時淨飯王見神變已。
而苾刍多。
不知何者是世尊。
時王呼邬陀夷。
乃至擊鼓鳴捶。
宣王教令。
普使投劫比羅城内家家一子随佛出家。
時斛飯王有其二子。
一名無滅。
二名大名。
其大名常令檢校家務。
無滅常樓閣中坐。
婇女圍繞歡娛受樂。
于時其母告大名曰。
汝今知不。
王有教令。
于釋種中。
家别一人令其舍俗。
大名白母。
我不出家。
母言。
何故。
大名曰。
母所愛子坐樓閣中。
不遣出家。
令我棄俗。
母言。
小子。
無滅在家有大福德。
汝今不應于彼生妒。
大名報曰。
母于無滅生愛戀心。
偏意供承非其福德。
母但莫送飲食。
試福德不。
母答雲好。
令汝現見。
其母将籠盛空食器。
對其小兒以帛覆之。
而密封閉。
命執事女送與無滅。
複教女曰。
若問是何物。
應即報言。
空無一物。
使者執籠而行。
于時帝釋觀見下方。
睹是事已便作是念。
無滅往昔。
曾以飲食供養烏波利瑟吒辟支佛。
如何頓絕其食。
我今應可與其飲食
邬陀夷聞此頌已而不能報。
作如是語。
世尊。
我今往淨飯王所報言。
世尊欲來向劫比羅城。
世尊報曰。
邬陀夷。
如來使者不應如汝。
邬陀夷答曰。
世尊使者如何。
佛告曰。
出家是如來使。
邬陀夷答曰。
我昔于淨飯王所。
已作誠言。
我今往彼定将信來。
佛告曰。
如汝誠言不須違信。
汝可出家然後卻還。
為如來往昔過去無量生行菩薩行時。
于父母教師邬波馱耶及尊者處。
不敢違命。
是故邬陀夷聞佛教不敢違背。
時邬陀夷聞佛教已。
唯然信受。
我今出家。
佛言。
善來苾刍。
而成出家具足梵行。
佛複告曰。
汝可卻還。
不可如舊辄入王宮。
于門外住使人往通。
門外有釋迦苾刍。
若命入者可即随入。
入已若問更有餘釋迦苾刍不。
可答言有。
若問悉達太子形容服飾如汝不。
可答言如我無異。
若令汝于宮内止宿。
必不得止宿。
若問悉達太子不住于宮内。
汝可答言不止宮内。
若問何處安住。
汝可答言于阿蘭若處。
若問悉達來不。
汝可答曰來。
若問幾時當來。
汝可言七日外可來。
時邬陀夷既聞斯語。
頂禮世尊雙足而白言。
我今當往。
世尊告曰。
汝今可去。
以如來神力加持。
即日到劫比羅城王宮門外。
時邬陀夷在王門外。
告門官曰。
汝可通王。
門外有一釋迦苾刍。
王言。
可入苾刍。
入已淨飯王見邬陀夷。
即識問曰。
汝得出家耶。
答言。
大王。
我已出家。
王言。
更有釋迦苾刍不。
答言有。
王複問。
悉達太子形狀與汝相似不。
答言。
無異。
王聞此語迷悶擗地。
以水灑面良久醒悟。
又問邬陀夷。
悉達太子幾時當來。
答言。
應來。
王又複問。
限幾時到來。
答曰。
卻後七日應來。
王即敕諸臣佐。
可修理宮閣。
悉達欲來。
邬陀夷答曰。
大王。
世尊不住宮閣。
王又問曰。
若來何處而住。
邬陀夷答曰。
阿蘭若處住。
王敕大臣。
可修園苑。
如彼誓多林一種無異。
彼諸臣佐問邬陀夷。
其誓多林寺舍院宇。
可有幾何。
邬陀夷曰。
大院一十六所。
其諸小者總六十四。
諸院之中皆有重合。
諸臣聞已。
即令巧工七日之中造諸院宇。
如誓多林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告具壽大目揵連。
汝可告諸苾刍。
世尊欲往劫比羅城父子相見。
汝可著衣持缽。
若有樂見者。
當共汝去。
大目揵連。
聞佛語已告諸苾刍。
世尊欲往劫比羅城父子相見。
有樂見者。
可持衣缽當共汝去。
爾時乃至世尊。
到盧醯多河邊。
及諸大衆。
時淨飯王。
聞悉達太子到盧醯多河邊。
王敕諸臣。
裝飾城郭香水灑地。
散種種花燒諸妙香。
從尼拘陀園。
至盧醯多河。
其間道路皆悉裝飾。
又于園中敷師子座。
及諸徒衆所坐之座。
城中諸人聞太子還悉來集會。
于大衆中或有先因緣。
而來赴會。
亦有故來看。
太子先禮父王。
為是父王先禮太子。
有如是因皆來赴會。
至第八日旦。
諸苾刍澡手漱口洗浴來詣佛所。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
我若步行入劫比羅城。
諸釋迦種皆是高心。
若見步行必當恥笑作如是語。
此悉達太子出家之時。
無量諸天圍繞騰空而去。
多時苦行得甘露味。
成等正覺。
今步行入城。
作此念已即入三摩地。
沒即現東方。
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
諸苾刍高六多羅樹。
從空而行近劫比羅。
世尊漸下至六多羅。
諸苾刍漸下至五多羅。
佛漸至五多羅。
苾刍至四多羅。
佛至四多羅。
苾刍至三多羅。
世尊三多羅。
苾刍二多羅。
世尊二多羅。
苾刍一多羅。
世尊一多羅。
苾刍六仞。
世尊六仞。
苾刍五仞。
世尊五仞。
苾刍四仞。
世尊四仞。
苾刍三仞。
世尊三仞。
苾刍二仞。
世尊二仞。
苾刍一仞。
世尊一仞。
苾刍步涉。
時淨飯王見神變已。
而苾刍多。
不知何者是世尊。
時王呼邬陀夷。
乃至擊鼓鳴捶。
宣王教令。
普使投劫比羅城内家家一子随佛出家。
時斛飯王有其二子。
一名無滅。
二名大名。
其大名常令檢校家務。
無滅常樓閣中坐。
婇女圍繞歡娛受樂。
于時其母告大名曰。
汝今知不。
王有教令。
于釋種中。
家别一人令其舍俗。
大名白母。
我不出家。
母言。
何故。
大名曰。
母所愛子坐樓閣中。
不遣出家。
令我棄俗。
母言。
小子。
無滅在家有大福德。
汝今不應于彼生妒。
大名報曰。
母于無滅生愛戀心。
偏意供承非其福德。
母但莫送飲食。
試福德不。
母答雲好。
令汝現見。
其母将籠盛空食器。
對其小兒以帛覆之。
而密封閉。
命執事女送與無滅。
複教女曰。
若問是何物。
應即報言。
空無一物。
使者執籠而行。
于時帝釋觀見下方。
睹是事已便作是念。
無滅往昔。
曾以飲食供養烏波利瑟吒辟支佛。
如何頓絕其食。
我今應可與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