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毀損尋。
生此尋已便覺察曰。
我今何故。
生此三種罪不善尋。
又便觀察。
知是魔王來此惱我令我散亂。
爾時菩薩即生三種善尋。
一者出離尋。
二者不殺害尋。
三者不毀損尋。
時天魔王複更告曰。
汝今何故。
坐于菩提樹下。
菩薩答曰。
當證無上正智。
魔王複曰。
如何得證無上正智。
菩薩答曰。
罪者。
汝且一度祠會。
猶此緣故。
得于欲界天中自在成就。
況我于無數劫中。
作無量百千拘胝那庾多祠會。
為利益有情故。
舍頭目手足血肉妻子男女金銀諸珍。
為證無上智故。
由是義故。
我何不證無上正智。
我今決定證此無上正智。
菩薩作此言已。
魔王複告曰。
然我一度祠會。
得欲界自在天主。
汝今證知。
汝于三無數劫中。
作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祠會。
為利益有情故。
舍頭目手足血肉妻子男女金銀諸珍。
為求無上正智故。
誰當證汝。
爾時世尊。
舉輪萬網缦無量福生慰喻一切恐怖。
手指于大地曰。
此當證我。
如于三阿僧祇劫中。
作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祠會。
為利益有情故。
舍頭目手足血肉妻子金銀諸珍實不虛者。
當自證我。
是時地神從地湧出。
合掌而發聲曰。
罪者。
如是如是。
如世尊言。
實不虛也。
作是語已。
時魔王罪者。
内懷羞愧默然而住。
顔容憔悴而失威德。
心懷懊惱作是念雲。
我今作是方便。
不能令淨飯子有少損壞。
今當别設異計為其障礙。
念已便去。
時彼魔王先有三女。
姿容妖豔皆悉殊絕。
一名為貪。
二名為欲。
三名為愛著。
種種天衣莊嚴其身。
令往菩薩所。
至菩薩前。
作諸谄曲拟生惑亂。
菩薩見已。
化此三女皆成老母。
即便還去。
魔王見此更增懊惱以手支頰谛思是事。
我複雲何。
令此淨飯之子生于障礙。
即遣三十六拘胝魔兵。
象頭馬頭駝頭驢頭鹿頭牛頭豬頭狗頭獯狐頭鼠狼頭猕猴頭野狐頭師子頭虎頭等。
如是奇怪種種頭兵。
或執锵戟。
或執弓箭。
或執钺斧或執輪刀。
或執罥索。
或執斤斫。
如是種種器仗來向菩薩。
魔王自執弓箭欲射菩薩。
菩薩見已作是思念。
凡所鬥诤皆求伴侶。
我今與此欲界王诤。
豈不覓伴。
複更思念。
我今覓除障礙方便。
時魔兵衆。
即發諸刃同擊菩薩。
菩薩爾時入大慈三摩地。
時魔兵刃。
皆變成青黃赤白雜色蓮花。
落菩薩左右前後。
彼時魔王。
複騰空中雨諸塵土。
而此塵土。
變成沉檀抹香及作諸花。
堕菩薩上。
魔王複于空中。
放諸毒蜂雨金剛石。
淨居諸天。
化為葉屋以蓋菩薩。
毒蜂石雨皆不得損。
魔王見已複作是念。
我能幾時圍繞娆亂。
凡諸聲者能破三摩地。
我今應變菩提樹葉令為頗[皮*氐]迦。
複令風吹相鼓作聲。
彼若聞聲心不能定。
作是念已。
即為此事。
時菩提樹葉相鼓作聲。
菩薩聞已不能專定。
時淨居天遙見是事念言。
我今應助菩薩。
爾時諸天。
皆來至菩提樹。
各把樹葉不令葉動。
時彼魔軍猶不肯散。
淨居天等複作是念。
此罪魔軍久惱菩薩。
尚不退息。
即以神力。
擲諸魔軍鐵圍山上。
菩薩爾時住優樓頻螺聚落。
于尼連禅河菩提樹下坐。
于妙覺分法中。
常不斷絕修習加行而住。
于初夜分中。
神境智見證通成就。
所謂一中變為無量。
無量中變為一。
或隐或見牆壁及山。
得無挂礙如虛空中。
出沒大地如遊于水。
地相如故。
或趺坐虛空如居大地。
或遊騰虛空如鳥飛翥。
日月有大威德。
或複舉手而扪摩之。
乃至來往梵天身皆自在。
爾時魔王複作是念。
諸禅定中唯聲能為障礙。
我應作聲。
即與三萬六千拘胝魔鬼神等。
遙吼大聲。
菩薩為此聲故。
為十二逾膳那迦覃婆樹林。
由此林故。
不聞彼聲。
菩薩複作是念。
我應修天耳智證通心。
天及人聲皆悉得聞。
菩薩超過人耳以淨天耳。
人非人聲若近若遠無不曉了。
菩薩念雲。
魔王三萬六千拘胝眷屬中。
彼誰于我起于惡心。
我何得知。
菩薩複念。
我如何證他心智。
即于夜中便得證悟。
如于有情所發尋伺。
心及心心所。
欲不欲心。
嗔不嗔心。
癡不癡心。
廣不廣心。
息心攝心。
驕慢不驕慢心。
寂靜不寂靜心。
定心不定心。
散心不散心。
如實了知。
既知是已複更念雲。
此魔軍中從昔已來。
誰是父親誰是母親。
誰是怨害誰為親友。
如何得知。
複更念雲。
我今應修宿命智方得了悟。
于夜分中精勤存念。
修宿命智便得曉了。
從昔已來種種諸事。
所謂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十生百生千生。
乃至無量百千萬生。
一劫生二劫生。
成劫生壞劫生。
乃至無數劫生。
應念了知。
彼人姓某名某。
及已所生之處族姓種類。
及有食啖苦樂等事。
皆悉了悟。
如是長命如是久住。
壽命長短彼滅此生。
所有相貌方處種種。
無量雜類靡不盡知。
菩薩作念。
念此魔軍誰堕惡趣誰堕善趣。
如何得知。
複作是念。
應以生滅智通方知是事。
菩薩于中夜分修生滅智通。
便得天眼清淨。
超越人間。
以此天眼見諸衆生。
死者生者。
端正者醜陋者。
富貴者下劣者。
往善道者。
往惡道者。
作善業者。
作惡業者。
決定明了。
複知一一衆生身口意業作諸惡事。
诽謗聖者。
或深著耶見。
或作耶見業。
由斯業故。
從此沒後堕惡趣中。
或見衆生。
于身口意作諸善業。
恭敬賢聖行正見。
生此尋已便覺察曰。
我今何故。
生此三種罪不善尋。
又便觀察。
知是魔王來此惱我令我散亂。
爾時菩薩即生三種善尋。
一者出離尋。
二者不殺害尋。
三者不毀損尋。
時天魔王複更告曰。
汝今何故。
坐于菩提樹下。
菩薩答曰。
當證無上正智。
魔王複曰。
如何得證無上正智。
菩薩答曰。
罪者。
汝且一度祠會。
猶此緣故。
得于欲界天中自在成就。
況我于無數劫中。
作無量百千拘胝那庾多祠會。
為利益有情故。
舍頭目手足血肉妻子男女金銀諸珍。
為證無上智故。
由是義故。
我何不證無上正智。
我今決定證此無上正智。
菩薩作此言已。
魔王複告曰。
然我一度祠會。
得欲界自在天主。
汝今證知。
汝于三無數劫中。
作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祠會。
為利益有情故。
舍頭目手足血肉妻子男女金銀諸珍。
為求無上正智故。
誰當證汝。
爾時世尊。
舉輪萬網缦無量福生慰喻一切恐怖。
手指于大地曰。
此當證我。
如于三阿僧祇劫中。
作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祠會。
為利益有情故。
舍頭目手足血肉妻子金銀諸珍實不虛者。
當自證我。
是時地神從地湧出。
合掌而發聲曰。
罪者。
如是如是。
如世尊言。
實不虛也。
作是語已。
時魔王罪者。
内懷羞愧默然而住。
顔容憔悴而失威德。
心懷懊惱作是念雲。
我今作是方便。
不能令淨飯子有少損壞。
今當别設異計為其障礙。
念已便去。
時彼魔王先有三女。
姿容妖豔皆悉殊絕。
一名為貪。
二名為欲。
三名為愛著。
種種天衣莊嚴其身。
令往菩薩所。
至菩薩前。
作諸谄曲拟生惑亂。
菩薩見已。
化此三女皆成老母。
即便還去。
魔王見此更增懊惱以手支頰谛思是事。
我複雲何。
令此淨飯之子生于障礙。
即遣三十六拘胝魔兵。
象頭馬頭駝頭驢頭鹿頭牛頭豬頭狗頭獯狐頭鼠狼頭猕猴頭野狐頭師子頭虎頭等。
如是奇怪種種頭兵。
或執锵戟。
或執弓箭。
或執钺斧或執輪刀。
或執罥索。
或執斤斫。
如是種種器仗來向菩薩。
魔王自執弓箭欲射菩薩。
菩薩見已作是思念。
凡所鬥诤皆求伴侶。
我今與此欲界王诤。
豈不覓伴。
複更思念。
我今覓除障礙方便。
時魔兵衆。
即發諸刃同擊菩薩。
菩薩爾時入大慈三摩地。
時魔兵刃。
皆變成青黃赤白雜色蓮花。
落菩薩左右前後。
彼時魔王。
複騰空中雨諸塵土。
而此塵土。
變成沉檀抹香及作諸花。
堕菩薩上。
魔王複于空中。
放諸毒蜂雨金剛石。
淨居諸天。
化為葉屋以蓋菩薩。
毒蜂石雨皆不得損。
魔王見已複作是念。
我能幾時圍繞娆亂。
凡諸聲者能破三摩地。
我今應變菩提樹葉令為頗[皮*氐]迦。
複令風吹相鼓作聲。
彼若聞聲心不能定。
作是念已。
即為此事。
時菩提樹葉相鼓作聲。
菩薩聞已不能專定。
時淨居天遙見是事念言。
我今應助菩薩。
爾時諸天。
皆來至菩提樹。
各把樹葉不令葉動。
時彼魔軍猶不肯散。
淨居天等複作是念。
此罪魔軍久惱菩薩。
尚不退息。
即以神力。
擲諸魔軍鐵圍山上。
菩薩爾時住優樓頻螺聚落。
于尼連禅河菩提樹下坐。
于妙覺分法中。
常不斷絕修習加行而住。
于初夜分中。
神境智見證通成就。
所謂一中變為無量。
無量中變為一。
或隐或見牆壁及山。
得無挂礙如虛空中。
出沒大地如遊于水。
地相如故。
或趺坐虛空如居大地。
或遊騰虛空如鳥飛翥。
日月有大威德。
或複舉手而扪摩之。
乃至來往梵天身皆自在。
爾時魔王複作是念。
諸禅定中唯聲能為障礙。
我應作聲。
即與三萬六千拘胝魔鬼神等。
遙吼大聲。
菩薩為此聲故。
為十二逾膳那迦覃婆樹林。
由此林故。
不聞彼聲。
菩薩複作是念。
我應修天耳智證通心。
天及人聲皆悉得聞。
菩薩超過人耳以淨天耳。
人非人聲若近若遠無不曉了。
菩薩念雲。
魔王三萬六千拘胝眷屬中。
彼誰于我起于惡心。
我何得知。
菩薩複念。
我如何證他心智。
即于夜中便得證悟。
如于有情所發尋伺。
心及心心所。
欲不欲心。
嗔不嗔心。
癡不癡心。
廣不廣心。
息心攝心。
驕慢不驕慢心。
寂靜不寂靜心。
定心不定心。
散心不散心。
如實了知。
既知是已複更念雲。
此魔軍中從昔已來。
誰是父親誰是母親。
誰是怨害誰為親友。
如何得知。
複更念雲。
我今應修宿命智方得了悟。
于夜分中精勤存念。
修宿命智便得曉了。
從昔已來種種諸事。
所謂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十生百生千生。
乃至無量百千萬生。
一劫生二劫生。
成劫生壞劫生。
乃至無數劫生。
應念了知。
彼人姓某名某。
及已所生之處族姓種類。
及有食啖苦樂等事。
皆悉了悟。
如是長命如是久住。
壽命長短彼滅此生。
所有相貌方處種種。
無量雜類靡不盡知。
菩薩作念。
念此魔軍誰堕惡趣誰堕善趣。
如何得知。
複作是念。
應以生滅智通方知是事。
菩薩于中夜分修生滅智通。
便得天眼清淨。
超越人間。
以此天眼見諸衆生。
死者生者。
端正者醜陋者。
富貴者下劣者。
往善道者。
往惡道者。
作善業者。
作惡業者。
決定明了。
複知一一衆生身口意業作諸惡事。
诽謗聖者。
或深著耶見。
或作耶見業。
由斯業故。
從此沒後堕惡趣中。
或見衆生。
于身口意作諸善業。
恭敬賢聖行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