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毗尼方廣經
關燈
小
中
大
殊師利。
雲何诤訟等煩惱亦等。
文殊師利言。
空故等。
無相故等。
無願故等。
何以故。
空無分異故。
天子。
如寶器空泥器空。
其中空界等無有異。
無有種種以無二故。
如是天子。
如煩惱空及诤訟空。
無有别異等無有二。
天子言。
文殊師利。
菩薩頗修于聖谛不。
文殊師利言。
天子。
若其菩薩不修聖谛。
雲何能為聲聞說法。
又複天子。
菩薩修聖谛有觀。
聲聞修聖谛無觀。
菩薩修聖谛有閑。
聲聞修聖谛無閑。
菩薩修聖谛有緣。
聲聞修聖谛無緣。
菩薩修聖谛。
而正觀之不證實際。
菩薩修聖谛有善方便。
不背生死向于涅槃。
菩薩修聖谛觀一切佛法。
天子。
譬如有人舍大伴主。
獨一無侶欲過曠路。
心甚驚怖不敢複還。
如是天子聲聞亦爾。
怖畏生死不還世間。
舍一切衆生不還生死。
不觀佛法無善方便。
獨一無二修行聖谛。
天子。
如大伴主多諸眷屬多諸财産。
資糧豐饒大獲生利欲過曠路。
天子。
菩薩如是為大伴主。
多諸眷屬成大法利。
多法資糧具足六波羅蜜成四攝法。
普悉觀緣一切衆生。
觀生死回流正觀佛法。
從于佛土至于佛土。
具善方便修于聖谛。
天子。
如疏薄物。
若以瞻婆須曼婆師花所熏之香。
香氣速出。
如是天子。
聲聞修谛速疾如是。
不滿所願中入涅槃。
彼亦不出于佛戒聞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之香。
又亦不能斷煩惱習。
天子。
如迦屍衣若以天寶沉水香熏。
經百千年清淨美香人天敬重。
如是天子。
菩薩百千萬億劫中常修聖谛。
不中入涅槃欲滿本願。
出佛戒聞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之香。
能斷結習。
為諸人天阿修羅乾闼婆等之所敬重。
寂調伏音天子。
又問文殊師利。
彼寶相如來應正遍覺。
是佛國土諸聲聞衆為何如也。
如樂于彼。
文殊師利言。
天子。
彼土聲聞不住于信。
不教他信不護法界。
非八人出過八邪。
非須陀洹出過惡道。
非斯陀含往來教化一切衆生。
非阿那含一切諸法無去來故。
非阿羅漢受于一切三千界供。
亦非聲聞能持一切佛所說法。
不斷于欲不為欲熱。
不斷于嗔不為嗔熱。
不斷于癡不為癡熱。
于一切法離諸暗障。
不斷煩惱勤行精進。
斷于一切衆生煩惱永無有生。
過一切生随心欲生。
無有我人衆生之相。
而教化衆生無取無與。
一切衆生清淨福田。
無思無念而修正念。
不生不滅而修正斷。
遠離身心而出生神足。
知于一切衆生諸根到于彼岸。
而修行根。
摧一切結而修于力。
遍知一切而修于覺。
得于無為不證于道。
到于實際而修于定。
至于法界而修于慧。
盡于無明而生于明。
無有二行而證解脫。
肉眼悉見一切衆生一切佛國一切諸佛。
天眼悉見一切衆生死此生彼。
慧眼觀見一切衆生生死無來無去。
法眼見于諸法平等。
佛眼明見一切佛界。
天耳悉聞一切佛法。
能受能持。
一心能知一切衆生所有心行。
悉知宿命過去際劫。
百千萬億神通能過無量佛刹。
煩惱悉盡不證解脫。
雖複可見然非色身。
雖有言說無有文字。
雖有思念而心無動。
形色尊妙衆相莊嚴。
功德璎珞威德難當。
名聞高遠淨戒塗香。
世法不污煩惱不染。
無粗惡言遊戲神通。
多聞增廣辯才震吼善知變化。
調伏闇冥大慧明照。
所說無滞總持究竟。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
聲聞所念常恒專念。
菩提之道其念如海。
定如須彌忍如大地。
勇健降魔猶如帝釋。
無能輕者寂靜如梵。
無有等等猶如虛空遍入一切。
天子。
彼寶相佛土聲聞如是。
所有功德複過于此。
說是法時。
于是會中五百比丘五百比丘尼。
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
五千天子向聲聞智。
說如是言。
世尊。
我等願為彼寶相如來作聲聞衆。
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
非聲聞心能生彼土。
汝等可發無上道心得生彼土。
諸生彼者皆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是等即發無上正真道心。
如來悉記當生彼土。
時寂調伏音天子。
問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菩薩毗尼。
雲何名為聲聞毗尼。
文殊師利言。
天子。
怖畏三界毗尼。
是聲聞毗尼。
受無量生死欲化一切諸衆生等生于三界毗尼。
是菩薩毗尼。
輕毀功德莊嚴毗尼。
是聲聞毗尼。
自集功德莊嚴毗尼。
是菩薩毗尼。
自斷一切諸煩惱結。
是聲聞毗尼。
欲斷一切衆生煩惱。
是菩薩毗尼。
不念成熟一切衆生一切佛法。
是聲聞毗尼。
念欲成熟一切衆生一切佛法。
是菩薩毗尼。
非為一切諸天所識。
是聲聞毗尼。
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天識知。
是菩薩毗尼。
一切魔舍是聲聞毗尼。
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魔[口*睪]哭。
一切衆魔生于怨憎生摧伏想。
是菩薩毗尼。
唯獨照明是聲聞毗尼。
普欲照明一切世間。
欲照明成就一切佛法。
是菩薩毗尼。
自觀之心是聲聞毗尼。
觀一切佛法是菩薩毗尼。
漸次毗尼是聲聞毗尼。
一念悉知是菩薩毗尼。
斷三寶種是聲聞毗尼。
持三寶種是菩薩毗尼。
如破瓦器不可修補。
是聲聞毗尼。
如金銀器破還可修治。
是菩薩毗尼。
無善方便是聲聞毗尼。
成就方便是菩薩毗尼。
無有十力四無
雲何诤訟等煩惱亦等。
文殊師利言。
空故等。
無相故等。
無願故等。
何以故。
空無分異故。
天子。
如寶器空泥器空。
其中空界等無有異。
無有種種以無二故。
如是天子。
如煩惱空及诤訟空。
無有别異等無有二。
天子言。
文殊師利。
菩薩頗修于聖谛不。
文殊師利言。
天子。
若其菩薩不修聖谛。
雲何能為聲聞說法。
又複天子。
菩薩修聖谛有觀。
聲聞修聖谛無觀。
菩薩修聖谛有閑。
聲聞修聖谛無閑。
菩薩修聖谛有緣。
聲聞修聖谛無緣。
菩薩修聖谛。
而正觀之不證實際。
菩薩修聖谛有善方便。
不背生死向于涅槃。
菩薩修聖谛觀一切佛法。
天子。
譬如有人舍大伴主。
獨一無侶欲過曠路。
心甚驚怖不敢複還。
如是天子聲聞亦爾。
怖畏生死不還世間。
舍一切衆生不還生死。
不觀佛法無善方便。
獨一無二修行聖谛。
天子。
如大伴主多諸眷屬多諸财産。
資糧豐饒大獲生利欲過曠路。
天子。
菩薩如是為大伴主。
多諸眷屬成大法利。
多法資糧具足六波羅蜜成四攝法。
普悉觀緣一切衆生。
觀生死回流正觀佛法。
從于佛土至于佛土。
具善方便修于聖谛。
天子。
如疏薄物。
若以瞻婆須曼婆師花所熏之香。
香氣速出。
如是天子。
聲聞修谛速疾如是。
不滿所願中入涅槃。
彼亦不出于佛戒聞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之香。
又亦不能斷煩惱習。
天子。
如迦屍衣若以天寶沉水香熏。
經百千年清淨美香人天敬重。
如是天子。
菩薩百千萬億劫中常修聖谛。
不中入涅槃欲滿本願。
出佛戒聞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之香。
能斷結習。
為諸人天阿修羅乾闼婆等之所敬重。
寂調伏音天子。
又問文殊師利。
彼寶相如來應正遍覺。
是佛國土諸聲聞衆為何如也。
如樂于彼。
文殊師利言。
天子。
彼土聲聞不住于信。
不教他信不護法界。
非八人出過八邪。
非須陀洹出過惡道。
非斯陀含往來教化一切衆生。
非阿那含一切諸法無去來故。
非阿羅漢受于一切三千界供。
亦非聲聞能持一切佛所說法。
不斷于欲不為欲熱。
不斷于嗔不為嗔熱。
不斷于癡不為癡熱。
于一切法離諸暗障。
不斷煩惱勤行精進。
斷于一切衆生煩惱永無有生。
過一切生随心欲生。
無有我人衆生之相。
而教化衆生無取無與。
一切衆生清淨福田。
無思無念而修正念。
不生不滅而修正斷。
遠離身心而出生神足。
知于一切衆生諸根到于彼岸。
而修行根。
摧一切結而修于力。
遍知一切而修于覺。
得于無為不證于道。
到于實際而修于定。
至于法界而修于慧。
盡于無明而生于明。
無有二行而證解脫。
肉眼悉見一切衆生一切佛國一切諸佛。
天眼悉見一切衆生死此生彼。
慧眼觀見一切衆生生死無來無去。
法眼見于諸法平等。
佛眼明見一切佛界。
天耳悉聞一切佛法。
能受能持。
一心能知一切衆生所有心行。
悉知宿命過去際劫。
百千萬億神通能過無量佛刹。
煩惱悉盡不證解脫。
雖複可見然非色身。
雖有言說無有文字。
雖有思念而心無動。
形色尊妙衆相莊嚴。
功德璎珞威德難當。
名聞高遠淨戒塗香。
世法不污煩惱不染。
無粗惡言遊戲神通。
多聞增廣辯才震吼善知變化。
調伏闇冥大慧明照。
所說無滞總持究竟。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
聲聞所念常恒專念。
菩提之道其念如海。
定如須彌忍如大地。
勇健降魔猶如帝釋。
無能輕者寂靜如梵。
無有等等猶如虛空遍入一切。
天子。
彼寶相佛土聲聞如是。
所有功德複過于此。
說是法時。
于是會中五百比丘五百比丘尼。
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
五千天子向聲聞智。
說如是言。
世尊。
我等願為彼寶相如來作聲聞衆。
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
非聲聞心能生彼土。
汝等可發無上道心得生彼土。
諸生彼者皆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是等即發無上正真道心。
如來悉記當生彼土。
時寂調伏音天子。
問文殊師利。
雲何名為菩薩毗尼。
雲何名為聲聞毗尼。
文殊師利言。
天子。
怖畏三界毗尼。
是聲聞毗尼。
受無量生死欲化一切諸衆生等生于三界毗尼。
是菩薩毗尼。
輕毀功德莊嚴毗尼。
是聲聞毗尼。
自集功德莊嚴毗尼。
是菩薩毗尼。
自斷一切諸煩惱結。
是聲聞毗尼。
欲斷一切衆生煩惱。
是菩薩毗尼。
不念成熟一切衆生一切佛法。
是聲聞毗尼。
念欲成熟一切衆生一切佛法。
是菩薩毗尼。
非為一切諸天所識。
是聲聞毗尼。
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天識知。
是菩薩毗尼。
一切魔舍是聲聞毗尼。
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諸魔[口*睪]哭。
一切衆魔生于怨憎生摧伏想。
是菩薩毗尼。
唯獨照明是聲聞毗尼。
普欲照明一切世間。
欲照明成就一切佛法。
是菩薩毗尼。
自觀之心是聲聞毗尼。
觀一切佛法是菩薩毗尼。
漸次毗尼是聲聞毗尼。
一念悉知是菩薩毗尼。
斷三寶種是聲聞毗尼。
持三寶種是菩薩毗尼。
如破瓦器不可修補。
是聲聞毗尼。
如金銀器破還可修治。
是菩薩毗尼。
無善方便是聲聞毗尼。
成就方便是菩薩毗尼。
無有十力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