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編曹洞五位卷中

關燈
賓也。

    若是兼帶等總是臨時。

    索喚不同。

    或時對或時不對。

    亦呼為有語中無語。

    無語中有語。

    廣如偏正位中所明。

    更有不入偏正位子語。

    方難為人。

    須是明眼底人始得不受指東劃西。

    又僧寶傳載有僧問曹山五位君臣旨訣。

    山雲正位即屬空界。

    本來無物。

    偏位即色界。

    有萬形像。

    偏中至者舍事入理。

    正中來者背理就事。

    兼帶者冥應衆緣不堕諸有。

    非染非淨非正非偏。

    故曰虛玄要道無着真宗。

    從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

    要當詳審辨明。

    君為正位。

    臣為偏位。

    臣向君是偏中正。

    君視臣是正中偏。

    君臣道合是兼帶語。

    問如何是君。

    曰。

    妙德尊寰宇。

    高明朗大虛。

    又問如何是臣。

    曰。

    靈機宏聖道。

    真智利群生。

    又問如何是臣向君。

    曰。

    不墜諸異處。

    凝情望聖容。

    又問如何是君視臣。

    曰。

    妙容雖不動。

    光燭本無偏。

    又問如何是君臣道合。

    曰。

    混然無内外。

    和融上下平。

    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

    故臣稱君不敢斥言是也。

    此吾法之宗要也。

     釋雲。

    五位者。

    一正位。

    不涉緣也。

    二偏位。

    涉緣也。

    三偏中正。

    兼緣施設。

    皆歸正位故也。

    四正中偏。

    正位不獨立。

    須假偏位現故。

    五相兼帶來(雲雲。

    此與白眉序同)。

    廣燈錄雲。

    汾陽昭禅師徧曆叢林洞達玄旨。

    因與戒禅師語及曹洞機要。

    遂雲五位參尋切要知。

    纖毫才動已相違。

    金剛透匣誰能用。

    唯有那咤第一機。

    舉目便令三界靜。

    振令還使九天歸。

    正中妙挾通回互。

    拟議鋒铓央卻威。

     師頌畢。

    有僧問如何是正中來。

    師雲旱地蓮花朵朵開。

    學雲開後如何。

    師雲。

    金藥銀絲承玉露。

    高僧不坐鳳凰台。

    問如何是正中偏。

    師雲。

    玉免就明初夜後。

    金雞須報五更前。

    問如何是偏中正。

    師雲。

    毫末成大樹。

    滴水作江河。

    問如何是兼中至。

    師雲。

    意氣不從天地得。

    英雄豈借四時推。

    問如何是兼中到。

    師雲。

    玉女抛梭機軋軋。

    石人打鼓響[音*(ㄆ/鬥)][音*(ㄆ/鬥)]。

    因僧請益逐位頌出。

     正中來金剛寶劍拂天開一片神光橫世界晶輝朗耀絕塵埃 正中偏霹靂機鋒着眼看石火電光猶是鈍思量拟議隔千山 偏中正看取輪王行正令七金千子總随身途中猶自覓金鏡 兼中至三歲金毛牙爪備千妖百怪出頭來哮吼一聲皆伏地 兼中到大現無功休作造木牛步步火中行真個法王妙中妙 慈明和尚頌 正中偏半夜烏雞室裡鳴海底然燈光世界石上栽花長枝靈 偏中正日落西山觀異影分明景像顯宗乘休把迷頭窺月井 正中來木馬生兒遍九垓進退任行通鳥道豈并巢居界内隈 兼中至彼彼丈夫全意氣矛頭交互不傷鋒展拓縱橫不相離 兼中到黑白已前休作造須明露柱未生兒莫認狂辭途[跳-兆+若]走 都頌 偏中歸正極幽玄正去偏來理事全須知正位非言說朕兆依俙屬有緣兼至去來興妙有到兼何更逐言诠出沒豈能說世界蕩蕩無依鳥道玄 大陽楷五位答問 大陽楷禅師因僧問如何是正位。

    師雲。

    言前不布彩。

    一句是非前。

    如何是偏位。

    師雲。

    萬仞峰前卓五彩。

    如何是正中偏。

    師雲。

    夜半不須問戶牖。

    暗中誰辨往來源。

    如何是偏中正。

    師雲。

    天曉便藏無影木。

    依俙兆象露雲遮。

    如何是兼中到。

    師雲。

    他家自有通心在。

    曲新終不落今時。

     道吾真五位答問 道吾真因僧問如何是正中來。

    答雲皎潔乾坤震地雷。

    如何是正中偏。

    曰諸子投來見大仙。

    如何是偏中正。

    曰萬水千山明似鏡。

    如何是兼中至。

    曰施設縱橫無所畏。

    如何是兼中到。

    曰黑白來分已前過。

     則之禅師五位頌 正中偏日下朝南鬥東山水上行閏年時候晚天曉報三更 偏中正頭角初彰現誰尋異路行将軍堂上老卧聽凱歌聲 正中來切忌當頭語高深玉殿開舊時行李處宿雨長莓苔 兼中至自古知音少而今莫問渠口方眉剔起閉卻五天書 兼中到觌面無阿曲清風觸袖寒花開枝木上着意大家看 天童覺和尚頌 正中偏霁碧星河冷浸乾半夜木童敲月戶暗中驚破玉人眠 偏中正海雲依約神山頂歸人鬓變白垂絲羞對秦台寒照影 正中來月夜長鲲蛻甲開大背磨天振雲羽翔遊鳥道類難說 兼中至觌面不須相忌諱風化無傷的意玄光中有路天然異 兼中到鬥柄橫斜天未曉鶴夢初醒露氣寒舊巢飛出雲松倒 又小參。

    僧問如何是正中偏。

    師雲天共白雲曉。

    如何是偏中正。

    師雲水和明月流。

    如何是正中來。

    師雲。

    莫道鲲鲸無羽翼。

    今日親從鳥道回。

    如何是偏中至。

    師雲。

    當機不回互。

    觌面無後先。

    如何是兼中到。

    師雲。

    寶殿無人不侍立。

    不種梧桐免鳳來。

    五位已蒙師指示。

    向上還更有事也無。

    師雲有。

    如何是向上事。

    師雲。

    乍可截舌。

    誰敢當頭。

     妙喜示衆 妙喜示衆雲。

    又有一種以偏正回互為宗旨。

    以黑白圈兒作五位形相。

    以全黑圈兒為威音那畔父母未生空劫已前混沌未分事。

    謂之正位。

    以二分黑一分白圈兒為正中偏。

    卻來白處說黑底。

    又不得犯着黑字。

    犯着黑字即觸諱矣。

    更引洞山頌曰。

    正中偏。

    三更初夜月明前。

    謂能回互隻言三更。

    三更是黑。

    初夜是黑。

    月明前是黑。

    不言黑而言三更初夜月明前。

    是能回互不觸諱。

    以兩分白一分黑圈兒為偏中正。

    卻來黑處說白底。

    而不得犯着白底消息。

    頌雲。

    偏中正。

    失曉老婆逢古鏡。

    不言明與白而言失曉與古鏡。

    是能回互明與白字而不觸諱。

    蓋失曉是暗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