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五

關燈
錦江禅燈卷第十五 昭覺丈雪 通醉 輯 紹興幻庵 胡升猷 訂 大鑒下第三十八世 竹浪生法嗣 翼雲鵬禅師 蜀西漢安馮氏子。

    母預夢一僧入舍。

    覺而有娠。

    及誕之後龆齡間。

    父攜上般若。

    見佛像俨然。

    即願出家。

    父母不聽。

    又二載不樂俗務。

    父送禮不虛禅師剃發。

    讀楞嚴咒。

    恍如舊識。

    将日課經典讀畢。

    送入學館三年。

    頗通儒。

    十九歲。

    上昭覺丈師翁處圓具。

    辛酉夏。

    師翁手劄。

    命竹浪和尚。

    回昭覺繼席。

    入院上堂。

    師出問。

    如何是第一義。

    覺雲。

    鐘鼓分明。

    進雲。

    恁麼則金聲振出千松碧。

    祖庭春動起潛龍。

    覺雲。

    頂門上再亞一隻。

    覺當晚小參雲。

    諸佛說不着。

    祖師提不起。

    于中有一物。

    無頭一無尾。

    且道是甚麼物。

    喏。

    師答雲。

    一聲天際外。

    非将物可比。

    覺作聽勢雲。

    依稀似曲才堪聽。

    又被風吹别調中。

    後覺命頌趙州石硚公案驗之。

    師立頌。

    衲僧不見石硚。

    且喜親聞略彴。

    原來觌面相承。

    等閑眨眼蹉過。

    覺又以百丈野鴨公案征之。

    師轍頌雲。

    野鴨沖霄過。

    無端生殃禍。

    百丈不識機。

    鼻頭都扭破。

    一日覺示衆。

    舉崦溪水聲公案考工。

    師仍頌千裡迢迢忙未歇。

    溪聲聞舉心中瞥。

    猛然觸碎從前底。

    無奈家貧遇劫賊。

    覺首肯之。

    遂書偈而莂焉。

    壬申春出峽徧參。

     義喆純禅師 蜀南洪州李氏子。

    誕而奇偉。

    六歲時。

    父攜上天香院。

    見佛便禮。

    衆異歎曰。

    此子疑是再來人也。

    父母遂送智光印大師座下剃發。

    嘗所出言。

    實而不華。

    詣霧中綠雲關心一律師處圓具。

    聞竹浪和尚開法青城。

    結伴造席。

    值上堂。

    出問。

    未進步時如何。

    浪雲。

    且居門外。

    進雲。

    已進步時如何。

    浪雲。

    堂高數仞。

    地闊八埏。

    進雲。

    未進已進蒙師指。

    向上宗乘事如何。

    浪雲。

    一棒一條痕。

    師便禮拜。

    通身汗下。

    若夢初覺。

    寸絲不挂。

    心境一如。

    自此投機。

    塵拂之下。

    多受其益。

    印以偈雲。

    目前無法可相傳。

    萬象森羅理事圓。

    且喜阇黎親薦得。

    從教收放在毫端。

    後束裝南遊。

    乃遍參耳。

     義奇一禅師 唐安陳氏子。

    幼時群而不黨。

    終日粥粥自娛。

    設問你在此作甚麼。

    于地拈瓦礫示之。

    或曰。

    此兒夙植有因。

    熟習不忘。

    龆齡。

    父母送禮菩田佛尊宿出家。

    凡所誦習。

    如識舊章。

    詣崇甯萬壽曉元和尚處圓具。

    後覺而歎曰。

    身世無常。

    此心安寄。

    聞竹浪和尚開法鳳林。

    瓢笠往參。

    遂充記室。

    值浪和尚上堂。

    垂語雲。

    三十餘年坐釣矶。

    而今方得展雙眉。

    汀花水浒非他物。

    觸處元來佛祖機之句。

    不覺觸碎鼻孔。

    披雲見日。

    乃曰。

    應物現形如水中月者。

    此也。

    從今不受天下老和尚舌頭瞞。

    遂放身自肯。

    面受記莂雲。

    急水灘頭好放舟。

    波濤雖險妙随流。

    絲綸直透蒼龍窟。

    信有鲲鲸上釣鈎。

    癸酉秋。

    買舟出峽東下。

     懶石聆法嗣 非指明禅師 江津熊氏子。

    嗣懶石聆和尚。

    依止華嵓數載。

    隐逸江津之靜慈有年。

    嘗有頌古行世。

    道眼精明。

    學探深赜。

    今略拈數則。

    以着師心。

    丹霞燒木佛(頌)離宮勅令降将來。

    簇錦攢花當下灰。

    驚起牛兒渾不見。

    行人得去邑人災。

    石霜橫刀水盆上傍置艹鞋。

    (頌)空把瑤琴月下彈。

    無生曲調自超然。

    子期不谙何處去。

    孤負渠侬意一翻。

    十八女子不系裙。

    (頌)衲僧鼻孔。

    活活鱍鱍。

    不系裙兒。

    灑灑落落。

    婆子燒庵。

    (頌)正恁麼時。

    如貧得寶。

    [烈-列+林]卻庵子。

    一了百了。

    日面佛月面佛。

    (頌)日面佛兮月面佛。

    一條拄杖兩頭秃。

    敲風打雨人不知。

    拄地撐天光煜煜。

     耨雲實法嗣 古湟印心寺佛敏讷禅師 秦州天水姜氏子。

    丱歲出塵。

    參徧天下。

    末入阆中草堂。

    參耨雲禅師。

    俄於掌下領旨。

    始紹其裔。

    西甯缁素。

    迎住古湟院。

    依本據令。

    闡揚雙桂宗旨。

    上堂。

    山野一向以來。

    白[噗-口+白]生於嘴邊。

    青艹長于舌上。

    遂按膝咦一聲。

    錯下注腳。

    佛成道日上堂。

    活驚殺活笑殺。

    山頭老漢沒傝[仁-二+(天/韭)]。

    無端夜半睹明星。

    兩眼明明都填瞎。

    卓拄杖雲。

    瞎瞎。

    上堂。

    拈拄杖雲。

    木上座。

    于黑漆桶裡住着。

    未敢輕示其人。

    以杖置右手雲。

    今日出來指東話西。

    似與缽盂安柄也。

    雖然如是。

    且不得辜負拄杖子。

    何也。

    為伊頂門上有眼。

     竹鏡嵩法嗣 眉州燈壁寺文衡權禅師 資陽呂氏子。

    生而質異。

    因父早喪。

    七歲依胞叔玄樞剃染。

    次造先知和尚受具。

    服勞三載。

    辭谒諸方。

    後入中嵓室。

    因緣相契。

    遂印可焉。

    佛成道日秉拂上堂。

    佳景時逢臘月天。

    嚴寒凝凍雪為簾。

    頓分一線回春令。

    卻放梅花一着先。

    即今苾刍納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