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三

關燈
烏石與僧堂。

    物物無私觌面彰。

    知己乍逢清夜話。

    月明窗影倒垂楊。

     上乘啟禅師 渚宮段氏子。

    為明末郎将。

    遂入羊還山沖虛律主處剃染。

    圓具。

    遊渝。

    詣華嵓聖和尚。

    麈拂之下多所契機。

    華嵓贈以笠與偈雲。

    老僧頭上之物。

    不是泛常人情。

    除是充家之子。

    不可輕以與人。

    印心之後。

    律身猶嚴。

    後住龜亭金鳌。

    繼遷崇福。

    于壬申夏。

    無恙而終。

    有得法上首念攝月。

    建塔于華嵓之東嶺。

     不惑興禅師 營山王氏子。

    值蜀亂出楚。

    剃染于香嚴宕山和尚座下。

    圓具。

    同聖可和尚遍參。

    言下獲益。

    尋常橫機不讓。

    一日可曰。

    胡言漢語拈置一邊。

    父母未生前道一句子。

    惑便掌。

    可曰。

    太粗生。

    惑又掌。

    可休去。

    後印以偈曰。

    木樨中毒堯都發。

    面上而今猶五痕。

    含撼十年心未已。

    冤冤隻報有雠人。

    還蜀住漢州之孝泉。

    上堂。

    僧問。

    父母未生前。

    那個是學人本來面目。

    師雲。

    眼橫鼻直。

    進雲。

    死了燒了。

    面目何在。

    師便打。

    進雲。

    還許學人别通消息也無。

    師又打雲。

    綠楊芳艹地。

    散步任優遊。

    顧衆雲。

    會麼。

    其或不會。

    今日定要與諸人别通消息。

    拽拄杖下座歸方丈。

    端坐而逝。

    衆齋不見師出。

    入室撼之已寂。

    一衆方知今日定要别通消息之語。

    塔于本山。

     指雲孝禅師 新津黎氏子。

    廿歲從華嵓聖和尚剃染。

    即于座下圓具。

    參崇華天隐有年。

    後歸華嵓。

    綱維衆僧數載。

    嘗有頌德山托缽。

    (頌)拶破虛空枯木花。

    作者相逢兩會家。

    雖然各具頂門眼。

    玉本無瑕卻有瑕。

    十八女子不系裙。

    (頌)十八女子不系裙。

    赤體條條百煉金。

    衲僧若作分外事。

    何年出得鐵圍城。

    (又)無價寶珠人不識。

    系其衣裡弗相親。

    洞山觌面當機疾。

    知解堂堂淨法身。

     嘉石亮禅師 長壽熊氏子。

    髫年祝發于大瑞禅師。

    具圓于石頭和尚。

    參聖和尚于雲峰。

    令看父母未生前話。

    久無所入。

    一日聖和尚開示。

    無明父。

    恩愛母。

    須具殺父殺母手段始得。

    不覺打失鼻孔。

    入室次。

    聖問。

    如是未生前的句。

    師雲。

    霁雪峰高冷。

    問如何是已生後句。

    師雲。

    梅花噴鼻香。

    聖遂與偈雲。

    複見天心春日長。

    嘉平百物自芬芳。

    不因霁雪峰高冷。

    争得梅花噴鼻香。

    雲峰秉拂小參。

    舉僧問雪峰。

    古澗寒泉時如何。

    峰雲。

    瞪目不見底。

    僧雲。

    飲者如何。

    峰雲。

    不從口入。

    僧後舉似趙州。

    州雲。

    不可從鼻孔裡入也。

    僧問趙州。

    古澗寒泉時如何。

    州雲苦。

    僧雲。

    飲者如何。

    州雲死。

    雪峰聞之。

    從此不答話。

    師雲。

    性亮撿點将來。

    雪峰解吞不解吐。

    趙州解吐不解吞。

    未免各執一見。

    亮卻不然。

    設有問古澗寒泉時如何。

    可以消渴。

    飲者如何。

    切忌多貪。

    且道。

    雪峰不答話又作麼生。

    争之不足。

    讓之有餘。

    示衆。

    道之一字。

    本無言說。

    所謂水中鹽味。

    色裡膠青。

    決定是有。

    不見其形。

    實際理地。

    纖塵不立。

    未動腳跟。

    好與三十。

    不見趙州道。

    汝但究理而坐三二十年。

    若還不會。

    截取老僧頭去。

    恁麼為人擔任。

    信不誣矣。

    諸師欲于一七二七三四七日中。

    構副此事。

    大難大難。

    直須日用四威儀中。

    年年此日。

    歲歲今朝。

    稍有少分相因。

    始不負出塵之志。

    久立。

     圓通惟識典禅師 宕渠盧氏子。

    丱歲禮問知大師剃染。

    圓具于四峨山菊惟和尚。

    參徧尊宿。

    後參華嵓聖可和尚。

    落堂考工。

    問三界惟心。

    萬法惟識。

    死了燒了。

    何為心識。

    師豎起拳。

    嵓雲。

    死了燒了。

    阿誰豎拳。

    師仍豎拳。

    嵓雲。

    生鐵鑄就即不無。

    兩片皮交閣在甚處。

    師便拜。

    嵓便打。

    次日複以前話诘之。

    師亦豎拳。

    嵓雲。

    昨日道過了也。

    師雲。

    一回拈出一回新。

    嵓複打雲。

    放你不過。

    一日嵓問師。

    如何是德山末後句。

    師雲。

    道不出。

    嵓雲。

    密起其意又作麼生。

    師雲。

    拽不入。

    嵓雲。

    因甚師遭徒記。

    師雲。

    教得孩兒解罵爺。

    嵓雲。

    不謬華嵓悅衆。

    遂針芥相投。

    授以記莂雲。

    一個拳頭生鐵鑄。

    不從人得誰相付。

    如斯方便與君通。

    震旦古今無别路。

    師偈句頗繁。

    略收數則。

    世尊初生。

    (頌)指天指地起幹戈。

    好尚貪高人幾多。

    縱有超群越格者。

    惡人自有惡人磨。

    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頌)一點也無。

    沒處着解。

    包括三才。

    縱橫無礙。

    五千餘軸紙墨之害。

    等閑将出大人境界。

    女子入定。

    (頌)空谷傳聲。

    虛堂寂聽。

    信之則有。

    叩之則應。

    看他大力人。

    弗假将軍令。

    混沌未分。

    (頌)燒不然浸不入。

    未知名是何物。

    三世諸佛全體。

    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