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二

關燈
錦江禅燈卷第十二 昭覺丈雪 通醉 輯 紹興幻庵 胡升猷 訂 大鑒下第三十七世 丈雪醉法嗣 溪聲圓禅師 平山人。

    家以世襲。

    常為廖中丞營将。

    因闖宼犯蜀不職。

    始削染隐于綏陽山中。

    居無何火庵。

    參牛山丈和尚圓具。

    總院事數稔。

    丈受禹門請。

    以衣院付之。

    開法上堂。

    從上來事。

    坐不當堂。

    曆代興慈。

    行不出戶。

    不獲已祇得向虛空掘洞。

    開第二義門。

    拈椎豎拂。

    棒喝交馳。

    或松根掃地。

    或街頭等人。

    乃至張弓擎叉。

    吹毛輥球。

    山僧雖是他家種艹。

    畢竟不向者裡藏身。

    喝一喝。

     四威儀。

    山中行。

    赤足印泥痕。

    登石走。

    驚惺地頭人。

    山中住。

    壁上開個戶。

    人客來。

    奉敬大蘿蔔。

    山中坐。

    蒲團破又破。

    沒邊攔。

    不敢從新作。

    山中卧。

    紙被落頭裡。

    翻身來。

    兩頭俱登破。

     破衲歌。

    看者破衲個。

    破得太索絡。

    斤兩剛七斤。

    多少人不作。

    泥豬癞狗盡該羅。

    跛鼈盲龜被伊縛。

    雨也打不濕。

    風也吹不着。

    披自塵沙卻前。

    綻則千補百綴。

    無貴賤與人拈弄。

    有剪尺與人裁度。

    從來不曬[日*良]。

    東擲西抛。

    一向不洗浣。

    汗臭氣大。

    東土衲子禮三拜。

    寒溫入髓。

    西天尊者立微笑。

    擺他不脫。

    分明蓋覆赤肉團。

    無位真人盡包裹。

    山野一生多快活。

    全憑此領破衲個。

    後徙平武示寂。

    收骸襯。

    塔于昭覺祖塔之左。

     安龍府月幢了禅師 江津毛氏子。

    母夢僧送桃啖之。

    有娠。

    年十六。

    因閱楞嚴。

    疑情頓發。

    遂白母剃染。

    遍參尊宿。

    忽一夜心境俱空。

    豁然有省。

    禮丈和尚于禹門。

    職維那。

    師資道契。

    癸巳冬。

    開法滇南石寶禅院。

    永曆帝向其道風。

    請開示求偈。

    法名真佛。

    上錫椹服。

    恩渥甚厚。

    發帑藏為國祝厘。

    兩奏表呈偈頌。

    皇情大悅。

    上堂。

    天不能蓋。

    地不能載。

    包括五須彌。

    吐納大千界。

    釋迦彌勒無地容身。

    文殊普賢有意難解。

    生死涅盤劃斷。

    真如佛性捉敗。

    雖然如是。

    為國開堂一句。

    作麼生道。

    頓超諸佛祖師意。

    仰祝吾皇億萬春。

    上堂。

    南明有口也難言。

    坐斷千差不直錢。

    今對人天陳絡索。

    直教切切悟心田。

    無邊苦海皆甘露。

    髑髅特地契根源。

    後徙安龍玉泉寺。

    于丙午冬示微恙。

    辭衆。

    偶有僧二人。

    謂某某相侍和尚前行。

    一僧無病而逝。

    師圓寂後。

    一僧相繼而終。

    阇維于玉泉寺之後。

    侍僧兩塔列左右焉。

    世壽五十三。

    僧臘三十七。

     長松端鼻萬禅師 内江郭氏子。

    因聽楞嚴。

    疑常住真心。

    屢求決擇。

    未有所入。

    上白雲洞。

    參鑒随和尚。

    夜夢異僧。

    須發如銀。

    撫掌三下雲。

    急急念佛。

    寤作偈曰。

    夢感異僧撫掌來。

    彌陀曆曆鑄心台。

    回思恩愛情塵路。

    伐性斧斤漫剪裁。

    遂偕雲峨下江安蟠龍寺。

    參破老人。

    制中每叩心要。

    因甲乙獻逆陷蜀。

    結茅于桂陽。

    己醜參丈和尚于白牛山圓具。

    侍從過禹門寺。

    閱天童密祖錄。

    中有進退之語。

    礙膺三年。

    一日渾然如夢忽醒。

    了無凝滞。

    作頌曰。

    進退之中兩重關。

    英雄多少困其間。

    明明有路通霄漢。

    不是前三與後三。

    即蒙印可。

    谶辟長松靈峰寺。

    衆請升座。

    堅辭弗許。

    志喜遊覽。

    觸境逢緣辄成偈語。

    其略雲。

    孤峰鎮夜境寥寥。

    入戶寒風不暇逃。

    寓富矜持嫌富少。

    居貧守素樂貧高。

    珍馐何似黃精沃。

    麗服無如百結袍。

    普應萬機歌雪曲。

    海天一色快吾曹。

     懶生升禅師 榮昌簡氏子。

    幼秉淵默。

    骨力孤骞。

    矢志參禅。

    徧訪尊宿。

    再參禹門丈和尚。

    機語相扣。

    後寓金川高峰。

    上堂。

    一向抱拙安貧。

    今朝遮掩不住。

    雖然露醜萬端。

    務要諸人照顧。

    且照顧個甚麼。

    拂一拂雲。

    山頭老漢強推出。

    走向人前都不顧。

    笑殺當年面壁翁。

    赤窮到底嘴生[噗-口+白]。

    喝一喝。

    後省觐丈老人于昭覺。

    适遇提刑幻庵胡公。

    松齋宋公。

    案山張公。

    以送鴻為題作偈。

    師躍然曰。

    子幸生于大有年。

    縱橫潇灑雜晴天。

    飽經一肚桃花雨。

    撥亂幹堤楊柳煙。

    倦去影随霄漢盡。

    健來心在白雲邊。

    信知物外閑遊客。

    方寸同乎宇宙寬。

    又思梅偈雲。

    瘦骨氷肌意未銷。

    疎狂那複萬山朝。

    翻他物表真豪傑。

    勢壓南溟弗寂寥。

    好鳥啄殘風習習。

    遊蜂采慕雨潇潇。

    知君舊有瑤台約。

    不負初懷辱見招。

    康熙乙醜正月八日。

    示微恙。

    端坐而逝。

    阇維。

    收堅固子如菽伯什。

    似粟者若幹。

    嗣法門人竹友芥腹。

    赍回雒源高峰。

    建窣堵波。

    壽七十四。

    臘五十二。

     昆明香國大憨我禅師 蜀南何氏子。

    嗣法于禹門丈和尚。

    祈晴上堂。

    烈性生橫秃木幹。

    天花亂墜鬥牛寒。

    頻敲雨色千秋祝。

    撥轉晴輝萬象安。

    八字打開門兩扇。

    當陽抛出海來寬。

    行人莫謂蒼穹苦。

    剔起眉毛仔細看。

    佛誕上堂。

    自從結卻龍湫舌。

    容貌居然天下絕。

    本是護明初度時。

    恍如舍脂離金阙。

    玉樓人見且風流。

    猶倚紅羅扇遮月。

    不是男兒不黑心。

    男兒隻恐心無血。

    縱然洗見骨頭來。

    其髓何曾及時節。

    珍重毗藍園裡人。

    顧絲毫水鑒眉睫。

     大慈懶石聆禅師 忠州張氏子。

    初參雙桂明和尚于石柱司。

    後侍丈和尚。

    過漢中開法靜明。

    一見提唱。

    胸次豁然。

    受印可而繼席焉。

    大名王請上堂。

    宇宙渾囵一座爐。

    當陽日月熾然孤。

    靜明今日重添炭。

    高舉鉗錘意自舒。

    萬象森羅增瑞色。

    三賢十聖嘴盧都。

    銅頭鐵額難回避。

    煉得通身絕點無。

    所以道。

    般若如大火聚。

    近之則燎卻面門。

    如太阿鋒。

    觸之則喪身失命。

    正恁麼時。

    翻身垂手者。

    是甚麼人。

    海底金烏天上日。

    眼中童子面前人。

    上堂。

    一夏以來亡鋒結舌。

    今日因齋慶贊。

    向開口不得處。

    扭轉舌頭。

    與諸人通個消息。

    夏末秋初七月天。

    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