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見一僧便捉曰。
賊在者裡。
僧曰。
不是某甲。
州托開曰。
是即是。
不肯承當。
師曰。
趙州收處太寬。
放去太急。
淨慈則不然。
家賊難防。
家财必喪。
卓拄杖曰。
隻可錯捉。
不可錯放。
淳佑丙午春示寂。
書偈曰。
四月一日珍重六字。
至期假寐而逝。
未詳法嗣 蜀僧方辨 谒六祖。
曰善塑。
祖正色曰。
試塑看。
辨不領旨。
乃塑祖。
可高七尺。
曲盡其妙。
祖觀之曰。
汝善塑佛性否。
曰不善佛性。
酬以衣物。
辨禮謝而去。
太瘤蜀僧 居衆。
嘗歎佛法混濫。
異見蜂起。
乃曰。
我參禅若得真正知見。
當不惜口業。
遂發願禮馬祖塔。
長年不辍。
忽一日塔放光。
感而有悟。
後徧至叢林。
勘驗老宿。
過雪窦山前雲。
者老漢。
口裡水漉漉地。
窦聞其語。
意似不平。
及太見。
窦雲。
你不肯老僧那。
太雲。
老漢果然水漉漉地。
遂摵一坐具便出。
直歲不甘。
中路令人毆打。
損太一足。
太雲。
此是雪窦使之。
他日須折一足償我。
後果如其言。
蜀中仁王欽禅師 僧問。
如何是佛。
師曰。
聞名不如見面。
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鬧市裡弄猢狲。
曰如何是道。
曰大蟲看水磨。
德普禅師 綿州蒲氏子。
得度受具。
解唯識起信論。
兩川無敢诘難。
号為義虎。
時惟勝還自江西。
呂大防出鎮成都。
執弟子禮。
日夕造室。
普竊聽其議。
一不能曉歸卧看屋梁曰。
勝昔嘗業講有聲。
呂公世稱賢者。
相與敬信如此。
吾乃不信可乎。
乃出蜀至荊州金銮。
夜與一衲俱。
普問。
經論何負禅宗。
而長老多譏诃之耶。
曰以其是識情義理思想邊量。
非能發聖得道。
脫有得道發聖者。
皆藉之以為緣耳。
倘不因自悟。
惟經論是仗。
則能讀能知能見解者。
皆證聖成道去矣。
惟以死語是所知障故。
祖師西來也。
如經言。
一切衆生本來成佛。
汝信之乎。
曰世尊之語。
豈敢不信。
曰既信矣。
遠來何為。
曰聞禅宗有别傳法故來耳。
衲笑曰。
是則未信。
非能信也。
今積翠南禅師出世久。
子見之不宜後。
普即日遂行。
熙甯元年至黃龍。
問阿難問迦葉。
世尊傳金襕外。
别傳何法。
迦葉呼阿難。
難應諾。
迦葉曰。
倒卻門前剎竿着。
意旨如何。
南曰。
上人出蜀。
曾到玉泉否。
曰曾到。
又問。
曾挂搭否。
曰一夕便發。
南曰。
智者道場。
關将軍打供與結緣幾時何妨。
普默然理前問。
南俛首。
普趨出大驚曰。
兩川義虎。
不消此老一唾。
潼川報恩道熙禅師 曾與寶福送書。
往泉州王太尉處。
尉問。
漳南和尚。
近日還為人也無。
師雲。
若道為人。
即屈着和尚。
若道不為人。
又屈太尉。
尉雲。
道取一句。
待鐵牛能齧草。
木馬解含煙。
師雲。
某甲惜口吃飯。
尉良久又問。
驢來馬來。
師雲。
驢馬不同途。
尉雲。
争得到者裡。
師雲。
謝太尉領話。
範蜀公送圓悟禅師行腳 觀水莫觀污池水。
污池之水魚鼈卑。
登山莫登迤逦山。
迤逦之山草木稀。
觀水須觀滄溟廣。
登山須登泰山上。
所得不淺所見高。
工夫用盡非徒勞。
南方幸有選佛地。
好向其中窮妙旨。
他年成器整頹綱。
不負男兒出家志。
大丈夫休拟議。
豈為虛名滅身計。
百年随分覺無多。
莫被光陰暗添歲。
成都況是繁華國。
打住隻因花酒惑。
吾師幸是出家兒。
肯随龌龊同埋沒。
吾師幸有虹蜺志。
何事躊躇溺泥水。
豈不見。
吞舟之魚不隐卑流。
合抱之木不生丹丘。
大鵬一展九萬裡。
豈同春岸飛沙鷗。
何如急駕千裡骥。
莫學鹪鹩戀一枝。
直饒講得千經論。
也落禅家第二機。
白雲長是戀高台。
暮罩朝籠不暫開。
為慰蒼生霖雨望。
等閑依舊出山來。
又不見。
荊山有玉名璚瑤。
良工未遇居縫蒿。
當時若不離荊楚。
争得連城價倍高。
無心廣道者 梓州人。
初遊方。
問雲蓋智和尚。
興化打維那意旨如何。
智下禅床展兩手吐舌示之。
廣打一坐具。
智雲。
此是風力所轉。
又問石霜琳和上。
琳雲。
你意作麼生。
廣亦打一坐具。
琳雲。
好一坐具。
祇是你不知落處。
又問真淨。
淨雲。
你意作麼生。
廣亦打一坐具。
淨雲。
他打你亦打。
廣於此大悟。
淨因作頌曰。
丈夫當斷不自斷。
興化為人徹底漢。
已後從他眼自開。
棒了罰錢趂出院。
漢中沙門意忠上座 尋師訪道。
選佛參禅。
幹木随身。
逢場作戲。
然其場也戲乎一時。
以其功也利益千古。
於是革其舊制。
郢人猶迷。
狥器投機。
變通在我。
豈以繩墨拘其大猷。
而為規矩之
賊在者裡。
僧曰。
不是某甲。
州托開曰。
是即是。
不肯承當。
師曰。
趙州收處太寬。
放去太急。
淨慈則不然。
家賊難防。
家财必喪。
卓拄杖曰。
隻可錯捉。
不可錯放。
淳佑丙午春示寂。
書偈曰。
四月一日珍重六字。
至期假寐而逝。
未詳法嗣 蜀僧方辨 谒六祖。
曰善塑。
祖正色曰。
試塑看。
辨不領旨。
乃塑祖。
可高七尺。
曲盡其妙。
祖觀之曰。
汝善塑佛性否。
曰不善佛性。
酬以衣物。
辨禮謝而去。
太瘤蜀僧 居衆。
嘗歎佛法混濫。
異見蜂起。
乃曰。
我參禅若得真正知見。
當不惜口業。
遂發願禮馬祖塔。
長年不辍。
忽一日塔放光。
感而有悟。
後徧至叢林。
勘驗老宿。
過雪窦山前雲。
者老漢。
口裡水漉漉地。
窦聞其語。
意似不平。
及太見。
窦雲。
你不肯老僧那。
太雲。
老漢果然水漉漉地。
遂摵一坐具便出。
直歲不甘。
中路令人毆打。
損太一足。
太雲。
此是雪窦使之。
他日須折一足償我。
後果如其言。
蜀中仁王欽禅師 僧問。
如何是佛。
師曰。
聞名不如見面。
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鬧市裡弄猢狲。
曰如何是道。
曰大蟲看水磨。
德普禅師 綿州蒲氏子。
得度受具。
解唯識起信論。
兩川無敢诘難。
号為義虎。
時惟勝還自江西。
呂大防出鎮成都。
執弟子禮。
日夕造室。
普竊聽其議。
一不能曉歸卧看屋梁曰。
勝昔嘗業講有聲。
呂公世稱賢者。
相與敬信如此。
吾乃不信可乎。
乃出蜀至荊州金銮。
夜與一衲俱。
普問。
經論何負禅宗。
而長老多譏诃之耶。
曰以其是識情義理思想邊量。
非能發聖得道。
脫有得道發聖者。
皆藉之以為緣耳。
倘不因自悟。
惟經論是仗。
則能讀能知能見解者。
皆證聖成道去矣。
惟以死語是所知障故。
祖師西來也。
如經言。
一切衆生本來成佛。
汝信之乎。
曰世尊之語。
豈敢不信。
曰既信矣。
遠來何為。
曰聞禅宗有别傳法故來耳。
衲笑曰。
是則未信。
非能信也。
今積翠南禅師出世久。
子見之不宜後。
普即日遂行。
熙甯元年至黃龍。
問阿難問迦葉。
世尊傳金襕外。
别傳何法。
迦葉呼阿難。
難應諾。
迦葉曰。
倒卻門前剎竿着。
意旨如何。
南曰。
上人出蜀。
曾到玉泉否。
曰曾到。
又問。
曾挂搭否。
曰一夕便發。
南曰。
智者道場。
關将軍打供與結緣幾時何妨。
普默然理前問。
南俛首。
普趨出大驚曰。
兩川義虎。
不消此老一唾。
潼川報恩道熙禅師 曾與寶福送書。
往泉州王太尉處。
尉問。
漳南和尚。
近日還為人也無。
師雲。
若道為人。
即屈着和尚。
若道不為人。
又屈太尉。
尉雲。
道取一句。
待鐵牛能齧草。
木馬解含煙。
師雲。
某甲惜口吃飯。
尉良久又問。
驢來馬來。
師雲。
驢馬不同途。
尉雲。
争得到者裡。
師雲。
謝太尉領話。
範蜀公送圓悟禅師行腳 觀水莫觀污池水。
污池之水魚鼈卑。
登山莫登迤逦山。
迤逦之山草木稀。
觀水須觀滄溟廣。
登山須登泰山上。
所得不淺所見高。
工夫用盡非徒勞。
南方幸有選佛地。
好向其中窮妙旨。
他年成器整頹綱。
不負男兒出家志。
大丈夫休拟議。
豈為虛名滅身計。
百年随分覺無多。
莫被光陰暗添歲。
成都況是繁華國。
打住隻因花酒惑。
吾師幸是出家兒。
肯随龌龊同埋沒。
吾師幸有虹蜺志。
何事躊躇溺泥水。
豈不見。
吞舟之魚不隐卑流。
合抱之木不生丹丘。
大鵬一展九萬裡。
豈同春岸飛沙鷗。
何如急駕千裡骥。
莫學鹪鹩戀一枝。
直饒講得千經論。
也落禅家第二機。
白雲長是戀高台。
暮罩朝籠不暫開。
為慰蒼生霖雨望。
等閑依舊出山來。
又不見。
荊山有玉名璚瑤。
良工未遇居縫蒿。
當時若不離荊楚。
争得連城價倍高。
無心廣道者 梓州人。
初遊方。
問雲蓋智和尚。
興化打維那意旨如何。
智下禅床展兩手吐舌示之。
廣打一坐具。
智雲。
此是風力所轉。
又問石霜琳和上。
琳雲。
你意作麼生。
廣亦打一坐具。
琳雲。
好一坐具。
祇是你不知落處。
又問真淨。
淨雲。
你意作麼生。
廣亦打一坐具。
淨雲。
他打你亦打。
廣於此大悟。
淨因作頌曰。
丈夫當斷不自斷。
興化為人徹底漢。
已後從他眼自開。
棒了罰錢趂出院。
漢中沙門意忠上座 尋師訪道。
選佛參禅。
幹木随身。
逢場作戲。
然其場也戲乎一時。
以其功也利益千古。
於是革其舊制。
郢人猶迷。
狥器投機。
變通在我。
豈以繩墨拘其大猷。
而為規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