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錦江禅燈卷第二
昭覺丈雪 通醉 輯
紹興幻庵 胡升猷 訂
大鑒下第五世
藥山俨法嗣
秀州華亭船子德誠禅師
節操高邈。
度量不群。
自印心於藥山。
與道吾雲岩為同道交。
洎離藥山。
乃謂二同志曰。
公等應各據一方。
建立藥山宗旨。
予率性疎野。
唯好山水。
樂情自遣。
無所能也。
他後知我所止之處。
若遇靈利座主。
指一人來。
或堪雕琢。
将授生平所得。
以報先師之恩。
遂分攜。
至秀州華亭。
泛一小舟。
随緣度日。
以接四方往來之者。
時人莫知其高蹈。
因号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邊閑坐。
有官人問。
如何是和尚日用事。
師豎桡子曰。
會麼。
官人曰不會。
師曰。
棹撥清波。
金鱗罕遇。
師有偈曰。
三十年來坐釣台。
鈎頭往往得黃能。
金鱗不遇空勞力。
收取絲綸歸去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
一波才動萬波随。
夜靜水寒魚不餌。
滿船空載月明歸。
三十年來海上遊。
水清魚現不吞鈎。
釣竿斫盡重栽竹。
不計功程得便休。
有一魚兮偉莫裁。
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
下線何曾釣得來。
别人祇看采芙蓉。
香氣長粘繞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
何曾解染得虛空。
問我生涯祇是船。
子孫各自賭機緣。
不由地不由天。
除卻蓑衣無可傳。
道吾後到京口。
遇夾山上堂。
僧問如何是法身。
山曰法身無相。
曰如何是法眼。
山曰法眼無瑕。
道吾不覺失笑。
山便下座請問道吾。
某甲适來祇對者僧話。
必有不是。
緻令上座失笑。
望上座不吝慈悲。
吾曰。
和尚一等是出世。
未有師在。
山曰。
某甲甚處不是。
望為說破。
吾曰。
某甲終不說。
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處去。
山曰。
此人如何。
吾曰。
此人上無片瓦。
下無卓錐。
和尚若去。
須易服而往。
山乃散衆。
束裝直造華亭。
船子才見便問。
大德住甚麼寺。
山曰。
寺即不住。
住即不似。
師曰。
不似似個甚麼。
山曰。
不是目前法。
師曰。
甚處學得來。
山曰。
非耳目之所到。
師曰。
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
師又問。
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子何不道。
山拟開口。
師一桡打落水中。
山才上船。
師又曰道道。
山拟開口。
師又打。
山豁然大悟。
乃點頭三下。
師曰。
竿頭絲線從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山遂問。
抛綸擲釣。
師意如何。
師曰。
絲懸渌水。
浮定有無之意。
山曰。
語帶玄而無路。
舌頭談而不談。
師曰。
釣盡江波。
金鱗始遇。
山乃掩耳。
師曰。
如是如是。
遂囑曰。
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迹。
沒蹤迹處莫藏身。
吾三十年在藥山。
祇明斯事。
汝今已得。
他後莫住城隍聚落。
但向深山裡镢頭邊。
覓取一個半個。
接續無令斷絕。
山乃辭行。
頻頻回顧。
師遂喚阇黎。
山乃回首。
師豎起桡子曰。
汝将謂别有。
乃覆船入水而逝。
臨濟玄法嗣 金沙和尚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聽。
曰恁麼則大衆側聆。
師曰。
十萬八千。
沩山佑法嗣 益州應天和尚 僧問。
人人盡有佛性。
如何是和尚佛性。
師曰。
汝喚甚麼作佛性。
曰恁麼則和尚無佛性也。
師乃叫快活快活。
大鑒下第六世 夾山會法嗣 嘉州白水禅師 僧問。
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
四溟無窟宅。
一滴潤乾坤。
問曹溪一路合談何事。
師曰。
澗松千載鶴來聚。
月中香桂鳳凰歸。
問如何是此經。
師曰。
抛梭石女遼空響。
海底泥牛夜叫頻。
香嚴閑法嗣 益州南禅無染禅師 僧問。
無句之句。
師還答也無。
師曰。
從來祇明恁麼事。
曰畢竟如何。
師曰。
且問看。
益州長平山和尚 僧問。
視瞬不及處如何。
師曰。
我眨眼也沒工夫。
僧問。
如何是祖師意。
師曰。
西天來唐土去。
益州崇福演教禅師 僧問。
如何是寬廓之言。
師曰。
無口道得。
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
今日明日。
投子同法嗣 西川青城香山澄照禅師 僧問。
諸佛有難。
向火焰裡藏身。
未審衲僧有難。
向甚麼處藏身。
師曰。
水精甕裡着波斯。
問如何是初生月。
師曰。
太半人不見。
興元府中梁山遵古禅師 僧問。
空劫無人能問法。
即今有問法何安。
師曰。
大悲菩薩甕裡坐。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道士擔漏卮。
洞山價法嗣 益州北院通禅師 初參夾山。
問曰。
目前無法。
意在目前。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
豈不是和尚語。
山曰是。
師乃掀倒禅床叉手而立。
山起來打一拄杖。
師便下去。
次參洞山。
山上堂曰。
坐斷主人公。
不落第二見。
師出衆曰。
須知有一人不合伴。
山曰。
猶是第二見。
師便掀倒禅床。
山曰。
老兄作麼生。
師曰。
待某甲舌頭爛。
即向和尚道。
後辭洞山拟入嶺。
山曰。
善為。
飛猿嶺峻好看。
師良久。
山召道阇黎。
師應諾。
山曰。
何不入嶺去。
師因有省。
更不入嶺。
住後上堂。
諸上座。
有甚麼事。
出來論量取。
若上上根機。
不假如斯若是。
中下之流。
直須刬削門頭戶底。
教索索地。
莫教入泥水。
第一速須省事。
直須無心去。
學得千般萬般。
祇成知解。
與衲僧門下。
有甚麼交涉。
僧問。
直須無心學時如何。
師曰。
不管系。
問如何是佛。
師曰。
峭壁本無苔。
灑墨圖斑駁。
問二龍争珠。
誰是得者。
師曰。
得者失。
曰不得者如何。
師曰。
還我珠來。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曰。
無點污。
問轉不得時如何
度量不群。
自印心於藥山。
與道吾雲岩為同道交。
洎離藥山。
乃謂二同志曰。
公等應各據一方。
建立藥山宗旨。
予率性疎野。
唯好山水。
樂情自遣。
無所能也。
他後知我所止之處。
若遇靈利座主。
指一人來。
或堪雕琢。
将授生平所得。
以報先師之恩。
遂分攜。
至秀州華亭。
泛一小舟。
随緣度日。
以接四方往來之者。
時人莫知其高蹈。
因号船子和尚。
一日泊船岸邊閑坐。
有官人問。
如何是和尚日用事。
師豎桡子曰。
會麼。
官人曰不會。
師曰。
棹撥清波。
金鱗罕遇。
師有偈曰。
三十年來坐釣台。
鈎頭往往得黃能。
金鱗不遇空勞力。
收取絲綸歸去來。
千尺絲綸直下垂。
一波才動萬波随。
夜靜水寒魚不餌。
滿船空載月明歸。
三十年來海上遊。
水清魚現不吞鈎。
釣竿斫盡重栽竹。
不計功程得便休。
有一魚兮偉莫裁。
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
下線何曾釣得來。
别人祇看采芙蓉。
香氣長粘繞指風。
兩岸映一船紅。
何曾解染得虛空。
問我生涯祇是船。
子孫各自賭機緣。
不由地不由天。
除卻蓑衣無可傳。
道吾後到京口。
遇夾山上堂。
僧問如何是法身。
山曰法身無相。
曰如何是法眼。
山曰法眼無瑕。
道吾不覺失笑。
山便下座請問道吾。
某甲适來祇對者僧話。
必有不是。
緻令上座失笑。
望上座不吝慈悲。
吾曰。
和尚一等是出世。
未有師在。
山曰。
某甲甚處不是。
望為說破。
吾曰。
某甲終不說。
請和尚卻往華亭船子處去。
山曰。
此人如何。
吾曰。
此人上無片瓦。
下無卓錐。
和尚若去。
須易服而往。
山乃散衆。
束裝直造華亭。
船子才見便問。
大德住甚麼寺。
山曰。
寺即不住。
住即不似。
師曰。
不似似個甚麼。
山曰。
不是目前法。
師曰。
甚處學得來。
山曰。
非耳目之所到。
師曰。
一句合頭語。
萬劫系驢橛。
師又問。
垂絲千尺。
意在深潭。
離鈎三寸。
子何不道。
山拟開口。
師一桡打落水中。
山才上船。
師又曰道道。
山拟開口。
師又打。
山豁然大悟。
乃點頭三下。
師曰。
竿頭絲線從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山遂問。
抛綸擲釣。
師意如何。
師曰。
絲懸渌水。
浮定有無之意。
山曰。
語帶玄而無路。
舌頭談而不談。
師曰。
釣盡江波。
金鱗始遇。
山乃掩耳。
師曰。
如是如是。
遂囑曰。
汝向去直須藏身處沒蹤迹。
沒蹤迹處莫藏身。
吾三十年在藥山。
祇明斯事。
汝今已得。
他後莫住城隍聚落。
但向深山裡镢頭邊。
覓取一個半個。
接續無令斷絕。
山乃辭行。
頻頻回顧。
師遂喚阇黎。
山乃回首。
師豎起桡子曰。
汝将謂别有。
乃覆船入水而逝。
臨濟玄法嗣 金沙和尚 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聽。
曰恁麼則大衆側聆。
師曰。
十萬八千。
沩山佑法嗣 益州應天和尚 僧問。
人人盡有佛性。
如何是和尚佛性。
師曰。
汝喚甚麼作佛性。
曰恁麼則和尚無佛性也。
師乃叫快活快活。
大鑒下第六世 夾山會法嗣 嘉州白水禅師 僧問。
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
四溟無窟宅。
一滴潤乾坤。
問曹溪一路合談何事。
師曰。
澗松千載鶴來聚。
月中香桂鳳凰歸。
問如何是此經。
師曰。
抛梭石女遼空響。
海底泥牛夜叫頻。
香嚴閑法嗣 益州南禅無染禅師 僧問。
無句之句。
師還答也無。
師曰。
從來祇明恁麼事。
曰畢竟如何。
師曰。
且問看。
益州長平山和尚 僧問。
視瞬不及處如何。
師曰。
我眨眼也沒工夫。
僧問。
如何是祖師意。
師曰。
西天來唐土去。
益州崇福演教禅師 僧問。
如何是寬廓之言。
師曰。
無口道得。
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
今日明日。
投子同法嗣 西川青城香山澄照禅師 僧問。
諸佛有難。
向火焰裡藏身。
未審衲僧有難。
向甚麼處藏身。
師曰。
水精甕裡着波斯。
問如何是初生月。
師曰。
太半人不見。
興元府中梁山遵古禅師 僧問。
空劫無人能問法。
即今有問法何安。
師曰。
大悲菩薩甕裡坐。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曰。
道士擔漏卮。
洞山價法嗣 益州北院通禅師 初參夾山。
問曰。
目前無法。
意在目前。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
豈不是和尚語。
山曰是。
師乃掀倒禅床叉手而立。
山起來打一拄杖。
師便下去。
次參洞山。
山上堂曰。
坐斷主人公。
不落第二見。
師出衆曰。
須知有一人不合伴。
山曰。
猶是第二見。
師便掀倒禅床。
山曰。
老兄作麼生。
師曰。
待某甲舌頭爛。
即向和尚道。
後辭洞山拟入嶺。
山曰。
善為。
飛猿嶺峻好看。
師良久。
山召道阇黎。
師應諾。
山曰。
何不入嶺去。
師因有省。
更不入嶺。
住後上堂。
諸上座。
有甚麼事。
出來論量取。
若上上根機。
不假如斯若是。
中下之流。
直須刬削門頭戶底。
教索索地。
莫教入泥水。
第一速須省事。
直須無心去。
學得千般萬般。
祇成知解。
與衲僧門下。
有甚麼交涉。
僧問。
直須無心學時如何。
師曰。
不管系。
問如何是佛。
師曰。
峭壁本無苔。
灑墨圖斑駁。
問二龍争珠。
誰是得者。
師曰。
得者失。
曰不得者如何。
師曰。
還我珠來。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曰。
無點污。
問轉不得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