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靈和尚語錄
關燈
小
中
大
須牧牛。
鼻索莫離手。
露地非自然。
馴良在日久。
鞭繩既無用。
人牛複何有。
此時唯己知。
始覺從前咎。
讀傳燈錄 誰謂拈花後。
聯芳直至今。
到頭珠有水。
未免線因針。
蝶在花猶在。
春深草亦深。
軒窗倚踈豁。
閑聽洞龍吟。
昭默老人。
寄示拂子頌 即此用離此用。
一镞離弦堕喝中。
紅心心裡中紅心。
發我江西大機用。
付爾宜将振祖風。
荷擔勿憚千鈞重。
鍛聖镕凡善放收。
會應不與諸方共。
和 即此用離此用。
箭未離弦的先中。
萬仞崖前撒手歸。
一句機玄無用用。
此時針芥審無差。
戴恩奚翅丘山重。
誓捐軀命壯縣絲。
随波聊與人天共。
題廓然居士指庵 全指即亡指。
應機何有機。
此庵容法界。
當處洞真歸。
寂是用還是。
生非佛亦非。
南方休更問。
一笑豁離微。
劉公任侍郎。
比乞法名。
示之以妙通。
茲承佳偈。
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
心心祇自通。
迥然分本迹。
廓爾絕邊中。
谛了名斯立。
安行實所從。
大哉無事事。
裴運有孤風。
即來言和答公任侍郎 迥脫根塵始識塵。
了無所得才真得。
堂堂獨露本來光。
越自南兮胡自北。
打破乾坤渠即我。
包衾覆載我非渠。
渠渠我我教誰識。
當體玄玄祇自如。
曠大劫來沒作做。
今日非新昨非故。
回光暫借瞥時間。
豁見長靈名得度。
和答妙靈修撰謝法名 扣己的明無妙妙。
參渠始見不靈靈。
妙靈靈處誰參扣。
瞥轉機輪悟獨醒。
靈然居士。
施曲木禅床。
因坐小參。
以頌示衆 靈然家秘曲木床。
願供長靈坐八荒。
衲子惺惺為掀倒。
翻然獨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
無限虛空呈一竅。
南海波斯弄琵琶。
聲聲解作單于調。
小偈四首。
寄示心然道人。
聊資體味。
以進個中精淳之趣 心然法法然。
法異心心異。
透過然異來。
許你個巴鼻。
個中好巴鼻。
言下須瞥地。
寂寂要惺惺。
當機善遊戲。
心然法法死。
大用始全舉。
的的徹生生。
互非互相許。
非許複何如。
法界一蘧廬。
於中全谛實。
此外盡撩虛。
寄徐師利 要明得喪非幹我。
須到身心洞徹時。
徹處忘緣緣即徹。
從茲出處但随宜。
迹在世途心了了。
兩全方顯丈夫兒。
八風盡入遮那境。
秘訣何勞問祖師。
送願上人歸龍山。
省侍昭默老人 我省老師未嘗病。
汝行親省病老師。
汝我同門無異路。
彼彼步步不相随。
肯謂長行無伴侶。
正宜念念念在茲。
我慚塞責成拘局。
心雖默堂身遠離。
爾能急義重去就。
身心俱往更由誰。
千裡龍山不日到。
歸心猶恐錫飛遲。
無病病師力奉侍。
不親親者真其資。
雙溪幕阜不相遠。
一往一來皆妙期。
送谌首座歸永嘉 萬變相應一句通。
十二年來已無口。
别餘遙指海山歸。
雁蕩峰作師子吼。
此旨明明不覆藏。
冥懷自樂有餘光。
曹源一滴流千古。
宿覺徽猷振大唐。
觌面家風人若問。
釣魚須是謝三郎。
送慈侍者甯親 生緣斷處參吾道。
孝義敦時念倚門。
要得一槌收兩當。
别餘歸去省寒溫。
送僧歸永嘉 在在常參一宿覺。
的的生緣非永嘉。
還我今朝卻歸去。
大千俱屬眼中花。
拟寒山。
四首 有物是何物。
周流洩妙機。
春晴山鳥語。
日暮洞雲歸。
指是馬還是。
心非佛亦非。
誰能同彼此。
攜手入玄微。
一念通真際。
塵塵秘藏開。
當頭誰是主。
撒手自為媒。
大海收毛孔。
神珠隐蚌胎。
此時知佛祖。
猶向外邊來。
問訊西來祖。
人心為有無。
如何垂直指。
早晚轉凡夫。
洛水澄如練。
嵩山秀若圖。
不知端的者。
剛道有差殊。
見道即修道。
無心誰悟心。
是非凡與聖。
成壞古無今。
碧澗流殘葉。
微風入靜林。
誰來石嵓下。
教汝夜穿針。
山居三首 僧家畢竟居山好。
石室茆茨養病身。
開眼不知明屬日。
回頭隻見影随人。
密通蛇虎為真友。
笑與禽魚會本因。
客問住山今幾久。
一番芳草一番春。
孤猿瘦鶴冷相看。
百衲三衣任歲寒。
未拟将心求别佛。
曾因撥草見幽蘭。
誰為虛谷呼能應。
自許無弦密可彈。
若謂本來無一物。
知公親被祖師謾。
當軒唯有好溪山。
卒歲無人共往還。
閑看白雲生翠碧。
靜聞清磬落潺湲。
聲将聲入分猶易。
空以空藏見即難。
此個不能收拾得。
任随流水落人間。
漁父 白發慵梳百不憂。
與他鷗鳥日悠悠。
清朝榮辱幾番事。
滿眼煙波一葉舟。
雨過洞庭歌棹月。
霜飛雲夢醉眼秋。
蓑綸晚[日*殺]蘆花岸。
閑扣金針作釣鈎。
牧童 相呼相喚又村讴。
放卻牛來古渡頭。
有客問津渾不顧。
笑将輕葦泛孤舟。
山中偶作。
五首 萬化曾無間。
真機宛自靈。
白雲盤作蓋。
青嶂列為屏。
猛虎嘯寒谷。
烏鴉噪晚晖。
圓通門大啟。
何事不同歸。
坐石吊孤影。
看雲笑此身。
蒲團無限意。
分付與何人。
漸老便幽僻。
西來意亦迷。
不知師子吼。
何似野猿啼。
爽快憐清景。
遲回出草庵。
寒山一傾蓋。
明月印寒潭。
嵓畔春将老。
四首 嵓畔春将老。
香風匝地生。
囊藏無底缽。
高卧笑毗城。
嵓畔春将老。
殘花自點苔。
牛頭峰下客。
曾見祖師來。
嵓畔春将老。
階前碧草深。
浏陽好風骨。
一句有知音。
嵓畔春将老。
憨癡興轉多。
時時逢野老。
共唱哩棱啰。
除夜 密攜光景共因循。
誰為俱忘是要津。
毫發不移人自老。
看看啼鳥報芳春。
僧問六相義。
因示以偈 天上火星地下走。
泥牛踏着燒卻口。
驢兒害痛馬人瞋。
打落楊梅三五鬥。
瞻雙塔 競傳垂手設三關。
又說當鋒示一拳。
誰信雲根湧雙塔。
松風曆曆更幽玄。
勉初志 四山相逼勢如奔。
三鼠侵藤那久存。
莫倚少年輕白日。
急須回首入空門。
送諸方行化 衲僧無作為。
亦不坐無作。
紅塵本自寂。
誰解釋塵紛。
一機雖妙常。
要如千鈞弩。
弩滿發機全。
破的惟等閑。
持此入紅塵。
是謂塵中眼。
應變猶如如。
善導無所事。
貧富自誰何。
知音即所遇。
得意早歸來。
資吾無盡藏。
誰管川途凍未開。
笑持鐵缽出山來。
心花不落東君手。
待把靈根火裡栽。
火裡生蓮世豈知。
入廛須是丈夫兒。
毗耶老漢如相扣。
報道年來眼搭眵。
甘露無底缽。
禅人要拈撥。
浩浩塵土中。
一佛二菩薩。
撞着老維摩。
輕輕共伊說。
施者非福田。
是誰納敗阙。
咦。
本覺本來明。
乘緣須體妙。
壁立何匹俦。
漚和生談笑。
萬化了全機。
千機全一照。
波昏月豈亡。
水清光自曜。
林下既了空。
塵中須達事。
随事了真空。
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
淘镕成寶器。
寶器盛醍醐。
是曰甘露味。
食施何如法施均。
綠楊青草幾番春。
擎盂好好廛中去。
莫惜眉毛指向人。
座右銘 覺變則迷。
識澄則悟。
作止因依。
生死交[牙-(必-心)+?]。
妙矣靈通。
混然本素。
用與性齊。
語與默寓。
三世現前。
十方頓赴。
非知而知。
不住而住。
永言大觀。
唯心是務。
止堂銘 太原子淵居士。
名其堂曰止。
志求自得之安。
而謂長靈野人雲。
餘所居止堂。
非流止之止。
若以止止其流。
是止亦流也。
止有所止。
則昧乎淵源。
皆不出形待之間。
今所謂止者。
即觀之止。
止與觀俱。
則忘止矣。
忘止之止。
語默動靜。
無非止也。
乃所以成吾真止。
長靈野人答之曰。
道之妙。
斯言得之矣。
必期有以。
如實造證。
則無以加焉。
因為之銘曰。
旨哉斯堂。
全觀全止。
是止亦止。
應現何已。
法爾而然。
不默則病。
必爾之歸。
淵默生定。
妙定圓極。
心精發光。
不出戶牖。
靈鑒十方。
既超動靜。
無住者存。
居之而安。
左右逢原。
東京天甯萬壽禅寺長靈卓和尚語錄 行狀 和尚諱守卓。
生莊氏。
泉南人也。
弱冠遊京師。
肄業天清寺。
試大經得度。
遊學至三衢。
見南禅清雅禅師。
一日以所得白雅。
雅即印可之。
師心易之。
舍去。
抵姑蘇定慧。
從遵式禅師。
通華嚴。
遂臻其奧。
式敬異之。
時靈源清禅師。
住龍舒太平。
道鳴四方。
因往依焉。
始至。
聞夜參。
适中其病。
遂猛省曰。
此真吾師也。
投誠入室。
靈源為開大爐韛。
鍛以差别機智。
師皆酬酢無爽。
且戒其緘默。
無自衒。
師領厥旨。
陸沉衆中。
不渝節。
不苟狎。
人罔知者。
皆以為倔強。
靈源遷住黃龍。
師随侍十載。
一日辭去。
靈源送以偈。
其字略曰。
居無二志。
動必全心。
遂越化城。
以登寶所。
而卷舌冥懷。
不事談耀。
故其所到。
人或罕知。
予獨觀其無今時學輩。
短販近圖之患。
謂可以步修途而加鞭。
絕纖意於百年也。
此皆師之實錄。
既而複造太平。
佛鑒懃禅師。
請居第一座。
師以懃為知己。
不固辭。
衆皆疑駭。
及聞說示。
罔不欽服。
太守孫公(傑)聞其名。
偶以甘露阙人。
請師主之。
懃與衆鹹以荒村破院。
欲其無行。
師曰。
政不以此為慮。
顧在我者如何耳。
腰包而往。
衲子歸之。
各以巾槖長餘。
增修堂室。
舒民素号難化。
至是亦翕然信向。
樂於不斁。
竟化草菜。
為寶坊也。
或曰。
剛強受化。
何道緻之耶。
曰。
吾豈暇家至戶到。
而化之耶。
然吾佛祖兒孫。
但不乏吾事。
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
或者賞歎其言之異。
開堂後。
靈源睹書。
則曰。
吾之責可付。
而積翠之風。
可追矣。
遂以拂子。
表法信。
示偈曰。
即此用離此用。
一镞離弦堕喝中。
紅心心裡中紅心。
發我江西大機用。
付爾宜将振祖風。
荷擔勿憚千鈞重。
鍛聖镕凡善放收。
會應不與諸方共。
又曰。
世稱承紹者。
多名存而實亡。
予於此時。
法爾不能忘。
有望於汝。
汝亦能不法爾所慮哉。
又曰。
執善應之樞。
處會通之要。
理須遵古。
事貴适時。
委靡結佗緣。
孤标全己任。
是必自勉。
不待吾言也。
次遷廬之資福。
京之天甯。
皆法席久廢處。
未幾則向合如甘露。
平生刻苦。
用度儉約。
凡所住處。
齋粥僅粒。
嘗謂衆曰。
靈源囑予。
當易衆人之所難。
緩時流之所急予終身佩之不敢忘。
凡臨衆。
必以身率之。
不立規矩。
而繩繩自化。
面目嚴冷。
諸方色目之。
曰卓鐵面。
初移太平長靈室。
衲子因以長靈稱之。
宣和五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
上堂。
和雲門臈月一曲。
因激切勸戒學者。
至二十七日。
辭衆安坐而化。
閱世五十有九。
坐三十有二夏。
後五日阇維。
不壞者三。
所雨舍利。
五色晶瑩。
道俗獲者。
不可勝數。
塔于京師法雲圓通禅師塔之右。
六年正月。
二十一日也 紹興十四年。
正月十五日。
門人介谌謹狀。
附記 普燈錄第十卷曰。
長靈守卓禅師(雲雲)。
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
奄然示寂。
阇維日。
皇帝遣中使賜香。
持金盤求設利。
爇香。
罷盤中铿然。
視之五色者數顆大如豆。
使者馳還。
上見大悅。
而京城傳為盛事。
鼻索莫離手。
露地非自然。
馴良在日久。
鞭繩既無用。
人牛複何有。
此時唯己知。
始覺從前咎。
讀傳燈錄 誰謂拈花後。
聯芳直至今。
到頭珠有水。
未免線因針。
蝶在花猶在。
春深草亦深。
軒窗倚踈豁。
閑聽洞龍吟。
昭默老人。
寄示拂子頌 即此用離此用。
一镞離弦堕喝中。
紅心心裡中紅心。
發我江西大機用。
付爾宜将振祖風。
荷擔勿憚千鈞重。
鍛聖镕凡善放收。
會應不與諸方共。
和 即此用離此用。
箭未離弦的先中。
萬仞崖前撒手歸。
一句機玄無用用。
此時針芥審無差。
戴恩奚翅丘山重。
誓捐軀命壯縣絲。
随波聊與人天共。
題廓然居士指庵 全指即亡指。
應機何有機。
此庵容法界。
當處洞真歸。
寂是用還是。
生非佛亦非。
南方休更問。
一笑豁離微。
劉公任侍郎。
比乞法名。
示之以妙通。
茲承佳偈。
因和以答 法法彰全妙。
心心祇自通。
迥然分本迹。
廓爾絕邊中。
谛了名斯立。
安行實所從。
大哉無事事。
裴運有孤風。
即來言和答公任侍郎 迥脫根塵始識塵。
了無所得才真得。
堂堂獨露本來光。
越自南兮胡自北。
打破乾坤渠即我。
包衾覆載我非渠。
渠渠我我教誰識。
當體玄玄祇自如。
曠大劫來沒作做。
今日非新昨非故。
回光暫借瞥時間。
豁見長靈名得度。
和答妙靈修撰謝法名 扣己的明無妙妙。
參渠始見不靈靈。
妙靈靈處誰參扣。
瞥轉機輪悟獨醒。
靈然居士。
施曲木禅床。
因坐小參。
以頌示衆 靈然家秘曲木床。
願供長靈坐八荒。
衲子惺惺為掀倒。
翻然獨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
無限虛空呈一竅。
南海波斯弄琵琶。
聲聲解作單于調。
小偈四首。
寄示心然道人。
聊資體味。
以進個中精淳之趣 心然法法然。
法異心心異。
透過然異來。
許你個巴鼻。
個中好巴鼻。
言下須瞥地。
寂寂要惺惺。
當機善遊戲。
心然法法死。
大用始全舉。
的的徹生生。
互非互相許。
非許複何如。
法界一蘧廬。
於中全谛實。
此外盡撩虛。
寄徐師利 要明得喪非幹我。
須到身心洞徹時。
徹處忘緣緣即徹。
從茲出處但随宜。
迹在世途心了了。
兩全方顯丈夫兒。
八風盡入遮那境。
秘訣何勞問祖師。
送願上人歸龍山。
省侍昭默老人 我省老師未嘗病。
汝行親省病老師。
汝我同門無異路。
彼彼步步不相随。
肯謂長行無伴侶。
正宜念念念在茲。
我慚塞責成拘局。
心雖默堂身遠離。
爾能急義重去就。
身心俱往更由誰。
千裡龍山不日到。
歸心猶恐錫飛遲。
無病病師力奉侍。
不親親者真其資。
雙溪幕阜不相遠。
一往一來皆妙期。
送谌首座歸永嘉 萬變相應一句通。
十二年來已無口。
别餘遙指海山歸。
雁蕩峰作師子吼。
此旨明明不覆藏。
冥懷自樂有餘光。
曹源一滴流千古。
宿覺徽猷振大唐。
觌面家風人若問。
釣魚須是謝三郎。
送慈侍者甯親 生緣斷處參吾道。
孝義敦時念倚門。
要得一槌收兩當。
别餘歸去省寒溫。
送僧歸永嘉 在在常參一宿覺。
的的生緣非永嘉。
還我今朝卻歸去。
大千俱屬眼中花。
拟寒山。
四首 有物是何物。
周流洩妙機。
春晴山鳥語。
日暮洞雲歸。
指是馬還是。
心非佛亦非。
誰能同彼此。
攜手入玄微。
一念通真際。
塵塵秘藏開。
當頭誰是主。
撒手自為媒。
大海收毛孔。
神珠隐蚌胎。
此時知佛祖。
猶向外邊來。
問訊西來祖。
人心為有無。
如何垂直指。
早晚轉凡夫。
洛水澄如練。
嵩山秀若圖。
不知端的者。
剛道有差殊。
見道即修道。
無心誰悟心。
是非凡與聖。
成壞古無今。
碧澗流殘葉。
微風入靜林。
誰來石嵓下。
教汝夜穿針。
山居三首 僧家畢竟居山好。
石室茆茨養病身。
開眼不知明屬日。
回頭隻見影随人。
密通蛇虎為真友。
笑與禽魚會本因。
客問住山今幾久。
一番芳草一番春。
孤猿瘦鶴冷相看。
百衲三衣任歲寒。
未拟将心求别佛。
曾因撥草見幽蘭。
誰為虛谷呼能應。
自許無弦密可彈。
若謂本來無一物。
知公親被祖師謾。
當軒唯有好溪山。
卒歲無人共往還。
閑看白雲生翠碧。
靜聞清磬落潺湲。
聲将聲入分猶易。
空以空藏見即難。
此個不能收拾得。
任随流水落人間。
漁父 白發慵梳百不憂。
與他鷗鳥日悠悠。
清朝榮辱幾番事。
滿眼煙波一葉舟。
雨過洞庭歌棹月。
霜飛雲夢醉眼秋。
蓑綸晚[日*殺]蘆花岸。
閑扣金針作釣鈎。
牧童 相呼相喚又村讴。
放卻牛來古渡頭。
有客問津渾不顧。
笑将輕葦泛孤舟。
山中偶作。
五首 萬化曾無間。
真機宛自靈。
白雲盤作蓋。
青嶂列為屏。
猛虎嘯寒谷。
烏鴉噪晚晖。
圓通門大啟。
何事不同歸。
坐石吊孤影。
看雲笑此身。
蒲團無限意。
分付與何人。
漸老便幽僻。
西來意亦迷。
不知師子吼。
何似野猿啼。
爽快憐清景。
遲回出草庵。
寒山一傾蓋。
明月印寒潭。
嵓畔春将老。
四首 嵓畔春将老。
香風匝地生。
囊藏無底缽。
高卧笑毗城。
嵓畔春将老。
殘花自點苔。
牛頭峰下客。
曾見祖師來。
嵓畔春将老。
階前碧草深。
浏陽好風骨。
一句有知音。
嵓畔春将老。
憨癡興轉多。
時時逢野老。
共唱哩棱啰。
除夜 密攜光景共因循。
誰為俱忘是要津。
毫發不移人自老。
看看啼鳥報芳春。
僧問六相義。
因示以偈 天上火星地下走。
泥牛踏着燒卻口。
驢兒害痛馬人瞋。
打落楊梅三五鬥。
瞻雙塔 競傳垂手設三關。
又說當鋒示一拳。
誰信雲根湧雙塔。
松風曆曆更幽玄。
勉初志 四山相逼勢如奔。
三鼠侵藤那久存。
莫倚少年輕白日。
急須回首入空門。
送諸方行化 衲僧無作為。
亦不坐無作。
紅塵本自寂。
誰解釋塵紛。
一機雖妙常。
要如千鈞弩。
弩滿發機全。
破的惟等閑。
持此入紅塵。
是謂塵中眼。
應變猶如如。
善導無所事。
貧富自誰何。
知音即所遇。
得意早歸來。
資吾無盡藏。
誰管川途凍未開。
笑持鐵缽出山來。
心花不落東君手。
待把靈根火裡栽。
火裡生蓮世豈知。
入廛須是丈夫兒。
毗耶老漢如相扣。
報道年來眼搭眵。
甘露無底缽。
禅人要拈撥。
浩浩塵土中。
一佛二菩薩。
撞着老維摩。
輕輕共伊說。
施者非福田。
是誰納敗阙。
咦。
本覺本來明。
乘緣須體妙。
壁立何匹俦。
漚和生談笑。
萬化了全機。
千機全一照。
波昏月豈亡。
水清光自曜。
林下既了空。
塵中須達事。
随事了真空。
自空展化事。
事空空事中。
淘镕成寶器。
寶器盛醍醐。
是曰甘露味。
食施何如法施均。
綠楊青草幾番春。
擎盂好好廛中去。
莫惜眉毛指向人。
座右銘 覺變則迷。
識澄則悟。
作止因依。
生死交[牙-(必-心)+?]。
妙矣靈通。
混然本素。
用與性齊。
語與默寓。
三世現前。
十方頓赴。
非知而知。
不住而住。
永言大觀。
唯心是務。
止堂銘 太原子淵居士。
名其堂曰止。
志求自得之安。
而謂長靈野人雲。
餘所居止堂。
非流止之止。
若以止止其流。
是止亦流也。
止有所止。
則昧乎淵源。
皆不出形待之間。
今所謂止者。
即觀之止。
止與觀俱。
則忘止矣。
忘止之止。
語默動靜。
無非止也。
乃所以成吾真止。
長靈野人答之曰。
道之妙。
斯言得之矣。
必期有以。
如實造證。
則無以加焉。
因為之銘曰。
旨哉斯堂。
全觀全止。
是止亦止。
應現何已。
法爾而然。
不默則病。
必爾之歸。
淵默生定。
妙定圓極。
心精發光。
不出戶牖。
靈鑒十方。
既超動靜。
無住者存。
居之而安。
左右逢原。
東京天甯萬壽禅寺長靈卓和尚語錄 行狀 和尚諱守卓。
生莊氏。
泉南人也。
弱冠遊京師。
肄業天清寺。
試大經得度。
遊學至三衢。
見南禅清雅禅師。
一日以所得白雅。
雅即印可之。
師心易之。
舍去。
抵姑蘇定慧。
從遵式禅師。
通華嚴。
遂臻其奧。
式敬異之。
時靈源清禅師。
住龍舒太平。
道鳴四方。
因往依焉。
始至。
聞夜參。
适中其病。
遂猛省曰。
此真吾師也。
投誠入室。
靈源為開大爐韛。
鍛以差别機智。
師皆酬酢無爽。
且戒其緘默。
無自衒。
師領厥旨。
陸沉衆中。
不渝節。
不苟狎。
人罔知者。
皆以為倔強。
靈源遷住黃龍。
師随侍十載。
一日辭去。
靈源送以偈。
其字略曰。
居無二志。
動必全心。
遂越化城。
以登寶所。
而卷舌冥懷。
不事談耀。
故其所到。
人或罕知。
予獨觀其無今時學輩。
短販近圖之患。
謂可以步修途而加鞭。
絕纖意於百年也。
此皆師之實錄。
既而複造太平。
佛鑒懃禅師。
請居第一座。
師以懃為知己。
不固辭。
衆皆疑駭。
及聞說示。
罔不欽服。
太守孫公(傑)聞其名。
偶以甘露阙人。
請師主之。
懃與衆鹹以荒村破院。
欲其無行。
師曰。
政不以此為慮。
顧在我者如何耳。
腰包而往。
衲子歸之。
各以巾槖長餘。
增修堂室。
舒民素号難化。
至是亦翕然信向。
樂於不斁。
竟化草菜。
為寶坊也。
或曰。
剛強受化。
何道緻之耶。
曰。
吾豈暇家至戶到。
而化之耶。
然吾佛祖兒孫。
但不乏吾事。
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
或者賞歎其言之異。
開堂後。
靈源睹書。
則曰。
吾之責可付。
而積翠之風。
可追矣。
遂以拂子。
表法信。
示偈曰。
即此用離此用。
一镞離弦堕喝中。
紅心心裡中紅心。
發我江西大機用。
付爾宜将振祖風。
荷擔勿憚千鈞重。
鍛聖镕凡善放收。
會應不與諸方共。
又曰。
世稱承紹者。
多名存而實亡。
予於此時。
法爾不能忘。
有望於汝。
汝亦能不法爾所慮哉。
又曰。
執善應之樞。
處會通之要。
理須遵古。
事貴适時。
委靡結佗緣。
孤标全己任。
是必自勉。
不待吾言也。
次遷廬之資福。
京之天甯。
皆法席久廢處。
未幾則向合如甘露。
平生刻苦。
用度儉約。
凡所住處。
齋粥僅粒。
嘗謂衆曰。
靈源囑予。
當易衆人之所難。
緩時流之所急予終身佩之不敢忘。
凡臨衆。
必以身率之。
不立規矩。
而繩繩自化。
面目嚴冷。
諸方色目之。
曰卓鐵面。
初移太平長靈室。
衲子因以長靈稱之。
宣和五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
上堂。
和雲門臈月一曲。
因激切勸戒學者。
至二十七日。
辭衆安坐而化。
閱世五十有九。
坐三十有二夏。
後五日阇維。
不壞者三。
所雨舍利。
五色晶瑩。
道俗獲者。
不可勝數。
塔于京師法雲圓通禅師塔之右。
六年正月。
二十一日也 紹興十四年。
正月十五日。
門人介谌謹狀。
附記 普燈錄第十卷曰。
長靈守卓禅師(雲雲)。
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
奄然示寂。
阇維日。
皇帝遣中使賜香。
持金盤求設利。
爇香。
罷盤中铿然。
視之五色者數顆大如豆。
使者馳還。
上見大悅。
而京城傳為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