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受戒錄

關燈
受尼師壇法 (應雲)。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此尼師壇。

    是我助身衣受(三說)。

     受缽法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此缽多羅。

    應量受。

    長用故(三說)。

     受十六枚器法 (即日得器。

    應即日受。

    可須用者。

    十六枚。

    餘者當淨施。

    若遣與人。

    謂大釜。

    小釜。

    二蓋。

    水瓶。

    及蓋。

    洗瓶。

    及蓋。

    四盤。

    二小杓。

    二大杓。

    受雲)。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此某器。

    是我十六枚數。

    今受(三說)。

     受非時藥 (佛聽飲八種漿。

    即果汁。

    謂梨。

    棗。

    甘蔗。

    蒲萄。

    藕根等。

    應先淨人擪已。

    濾過。

    澄清。

    從淨人手受。

    應對一比丘尼雲)。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有某病緣故。

    此某非時漿。

    為經非時服故。

    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受七日藥 (酥。

    油。

    生酥。

    蜜。

    石蜜。

    一受得七日自手取服。

    八日即施與人。

    自不得服。

    應雲)。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有某病緣故。

    此某七日藥。

    為共宿七日服故。

    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受盡形壽藥 (謂丸。

    散。

    一切鹹酸等。

    不任為食者。

    一受得自取服盡。

    應雲)。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有某病緣故。

    此某盡形壽藥。

    為共宿。

    長服故。

    今於大姊邊受(三說)。

     淨施法 (有二種淨施。

    一真實施。

    二展轉淨施。

    真實淨施。

    應雲)。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有此長衣。

    未作淨。

    今為淨故。

    舍與大姊。

    為真實淨故(謂真實舍與他。

    欲要着。

    應問彼。

    乃着)。

     展轉淨施法 (比丘尼受戒已。

    除五衣外。

    所有一切新舊衣服。

    對一比丘尼說淨。

    不說。

    過十日即犯舍堕。

    後凡所得衣。

    若布。

    下至長一尺四寸。

    廣七寸。

    即須說淨。

    作如是言)。

     大姊一心念。

    我比丘尼某甲。

    有長衣。

    未作淨。

    為淨故。

    施與大姊。

    為展轉淨故。

    (彼受淨者。

    應雲)大姊。

    汝有此長衣。

    未作淨。

    為淨故。

    與我。

    我今受之。

    (受已語雲)汝施與誰。

    (答雲)施與某甲。

    (受淨者雲)大姊。

    汝是長衣未作淨。

    為淨故施與我。

    今受之。

    受已。

    汝與某甲。

    是衣某甲已有。

    汝為某甲善護持着。

    随因緣(當稱一比丘尼名為淨主。

    或親教師。

    或阇黎師。

    若淨主死。

    即須别稱一淨主。

    将前所有衣物。

    稱後淨主名。

    說淨)。

     (其餘一切作法行護威儀。

    備載羯磨本。

    及沙門日用中。

    自當檢閱)。

     八不可過法 (亦雲八敬法。

    佛告阿難。

    我今為女人。

    制八盡形壽。

    不可過法。

    若能行者。

    即是受戒。

    何等為八)。

     一。

    雖百歲比丘尼。

    見新受戒比丘。

    應起迎逆。

    禮拜。

    與敷淨座令坐。

    如此法應尊重。

    恭敬贊歎。

    盡形壽不可過。

      二。

    比丘尼不得罵詈比丘。

    诃責。

    不應诽謗。

    言破戒。

    破見。

    破威儀。

    如此法應尊重(餘詞如上說)。

      三。

    比丘尼不應為比丘作舉。

    作憶念。

    作自言。

    不應遮他覓罪。

    遮說戒。

    遮自恣。

    比丘尼。

    不應诃比丘。

    比丘應诃比丘尼。

    如此法。

    應尊重(餘詞如上)。

      四。

    式叉摩那學戒已。

    從比丘僧乞受大戒。

    如此法。

    應尊重(餘詞如上)。

      五。

    比丘尼犯僧殘罪。

    應二部僧中。

    行摩那埵。

    如此法。

    應尊重(餘詞如上)。

      六。

    比丘尼半月。

    從僧乞教授。

    如此法。

    應尊重(餘詞如上)。

      七。

    比丘尼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

    如此法。

    應尊重(餘詞如上)。

      八。

    比丘尼僧。

    夏安居竟。

    應比丘僧中。

    求三事自恣。

    見聞疑。

    如此法。

    應尊重(餘詞如上)。

    如是阿難。

    我今說此八不可過法。

    譬如有人於大水上安橋梁而渡。

    女人若能行者。

    即是受戒(雲雲)。

     比丘尼受戒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