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關燈
小
中
大
此合參。惟沙彌菩薩上上根器者。乃可參閱。非為小根小莖者說也。故參禅者。未得入頭。不得先看語錄。未受戒者。不得先閱律藏。所以起七參禅時。一切經書置之高閣。誦戒說戒時。嚴查未受戒者。必先遣出。可見初入禅律之門。古法尚在。凡今愛樂合參。須發心受戒。然後批閱。亦未為晚。如違得罪先聖。自取殃禍。
合參大旨所貴。即禅即戒。即戒即禅。禅戒并行。不相違背。故參禅到觸背不得。處正見持犯不得處。持犯不得處。正見觸背不得處。觸背持犯。四路交加。如何回避。凡閱此者。須高着眼。
經律事原直截。理固幽深。不啻該大藏之文。亦乃貫别傳之旨。故所注皆是聖賢經史。引證無非祖師機緣。自笑從先鹵鈍。閉戶無聞。且圖起後英靈開卷有益。恍然見千古於目前。悟一時於言下。乃不顧歲時老邁。筆力衰微。專為流通。草草成勒。但恐句章差舛。點畫淆訛。甯不開罪先聖。抑将遺誤後昆。仰質高明。誨人不倦。鑒我苦心。不妨指示。是即再世師恩。感佩無既。
木公裒述十戒論。字字[打-丁+(容-口+又)]閱律藏乃成。複引經律注論下。讀者謂不應以經律注論下。殊不知論注經律也。讀之者。甯不悚然警惕。從此征善去惡耶。因次第附於十戒篇後。
本律雲。不習學外書子史治世典章。善戒經雲。若為議論。破於邪見。若二分經。一分外書。不犯。由此觀之。當辨其書之邪正可否。非漫言不習。此為初地學者。無暇習之。若為議論。破於邪見。則用治世正典。而為開導。即同如來所說正法。法華雲。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豈妄言哉。今合參不但慣用六經之言。至於詩文謠諺。無不采摭。無非左羽佛法。俾諸後學爽然自識。若夫荒唐非僻邪語。痛禁絕之。
經書部帙雖同。事理前後各異。不複别标題目。以此◎别之。勿使紊亂脈絡。泾渭自辨矣。
凡注上無經書題。及虛一字者。即餘管見大意。為開發初機。非敢污尊宿耳目也。
翻譯名義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古德雲。陀羅尼藏皆不可解。餘曰。諸佛祖師所說秘密之法。無不可翻者。亦無不可解者。咒之為用。絕諸滲漏。直下使人自解自悟耳。嘗觀有目不識丁者。笃信持咒。不憚寒暑。精進忘疲。一旦豁然。顯密文字洞徹無礙。豈非不解中自解也。是故下經諸咒。遵佛祖遺訓。不翻不解。惟在人自悟。
本部經偈字句。可以手紀。而其意義無窮。假使如鹙子之智慧。文殊之辨才。贊歎亦不能盡。況餘管窺之見。所能揄揚其萬一者耶。倘得博聞廣見之士。於引證不到處。不妨拈出簡示。即當附之卷尾。以供有志於合參者。重為補入。法施功德。甯有量哉。
合參大旨所貴。即禅即戒。即戒即禅。禅戒并行。不相違背。故參禅到觸背不得。處正見持犯不得處。持犯不得處。正見觸背不得處。觸背持犯。四路交加。如何回避。凡閱此者。須高着眼。
經律事原直截。理固幽深。不啻該大藏之文。亦乃貫别傳之旨。故所注皆是聖賢經史。引證無非祖師機緣。自笑從先鹵鈍。閉戶無聞。且圖起後英靈開卷有益。恍然見千古於目前。悟一時於言下。乃不顧歲時老邁。筆力衰微。專為流通。草草成勒。但恐句章差舛。點畫淆訛。甯不開罪先聖。抑将遺誤後昆。仰質高明。誨人不倦。鑒我苦心。不妨指示。是即再世師恩。感佩無既。
木公裒述十戒論。字字[打-丁+(容-口+又)]閱律藏乃成。複引經律注論下。讀者謂不應以經律注論下。殊不知論注經律也。讀之者。甯不悚然警惕。從此征善去惡耶。因次第附於十戒篇後。
本律雲。不習學外書子史治世典章。善戒經雲。若為議論。破於邪見。若二分經。一分外書。不犯。由此觀之。當辨其書之邪正可否。非漫言不習。此為初地學者。無暇習之。若為議論。破於邪見。則用治世正典。而為開導。即同如來所說正法。法華雲。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豈妄言哉。今合參不但慣用六經之言。至於詩文謠諺。無不采摭。無非左羽佛法。俾諸後學爽然自識。若夫荒唐非僻邪語。痛禁絕之。
經書部帙雖同。事理前後各異。不複别标題目。以此◎别之。勿使紊亂脈絡。泾渭自辨矣。
凡注上無經書題。及虛一字者。即餘管見大意。為開發初機。非敢污尊宿耳目也。
翻譯名義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古德雲。陀羅尼藏皆不可解。餘曰。諸佛祖師所說秘密之法。無不可翻者。亦無不可解者。咒之為用。絕諸滲漏。直下使人自解自悟耳。嘗觀有目不識丁者。笃信持咒。不憚寒暑。精進忘疲。一旦豁然。顯密文字洞徹無礙。豈非不解中自解也。是故下經諸咒。遵佛祖遺訓。不翻不解。惟在人自悟。
本部經偈字句。可以手紀。而其意義無窮。假使如鹙子之智慧。文殊之辨才。贊歎亦不能盡。況餘管窺之見。所能揄揚其萬一者耶。倘得博聞廣見之士。於引證不到處。不妨拈出簡示。即當附之卷尾。以供有志於合參者。重為補入。法施功德。甯有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