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毒海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住山真快活。
不分白月與清風。
愛行千聖頂[甯*頁]路。
喜說諸方剩下禅。
身老而今多閣起。
人來懶得豎粗拳。
橫塘十裡隐菰蒲。
紅樹邨邨入畫圖。
聞說故人秋興好。
小船昨夜宿西湖。
師子遊行無伴侶。
白雲冉冉衆峰高。
祖師活計埋芳草。
三界何曾挂眼梢。
情義合時膠入漆。
因緣離處火成灰。
木人花鳥機關絕。
那有一絲恩怨來。
了了瞻烏知兩月。
綠雲芳草意遲遲。
老年厭說忘情語。
新竹滿林花滿枝。
夜深何處是清秋。
月在青山雲乍收。
坐倚繩床開戶牗。
故鄉天盡望西頭。
野雲香帶焙茶煙。
布谷聲頻谷雨前。
會得一花同淨妙。
不妨消遣住山緣。
三有大城無事客。
五濁惡世太平僧。
鼻頭烈火沒些子。
肚裡寒灰有數升(呆翁悅五)。
破舊衲衣縫又補。
郎當茅屋拄還撐。
不能入衆同寒拾。
燒火邏齋過一生。
深山大澤家風冷。
麥飯柴門笑語香。
閑踏雪晴乘瘦蹇。
沖寒野老惠壺漿。
月色一天茗椀白。
梅花十樹草堂清。
此時想個同消受。
頻看床前折腳铛。
少眠每笑祥叉手。
多病嘗嗟燦赤頭。
起意年來也改作。
與他兩個認同流。
剃草燒田土脈肥。
離離葵藿滿荊扉。
山廚自足充清供。
客至何須更采薇(隐明綸二)。
芒鞋踏破寒林色。
遍地芬芳綴落梅。
野雀餐餘香滿舌。
宮商不是等閑來。
一榻松風來枕上。
涼生背後最相宜。
老侬一種天真樂。
萬兩黃金不讓伊(竺堂溥)。
曉日微明煙樹叢。
采芝人立闆橋東。
平抽石筍花朝雨。
淡卷溪雲谷口風(東明卓二)。
石幢雨霁月華明。
自笑頻年夢不生。
眼底已空今古事。
襟懷不讓碧潭清。
廛居 鬧叢叢裡密提撕。
門掩春風日又低。
冷地有時親聽得。
賣花聲在畫樓西(舜田)。
水居 壁黏祖偈風吹落。
檐罥蛛絲雨打開。
滿徑綠陰花落盡。
門前百鳥不曾來(南石琇)。
船居 千尺絲綸直下垂。
一波才動萬波随。
夜靜水寒魚不食。
滿船空載月明歸(船子誠二)。
三十年來海上遊。
水清魚現不吞鈎。
釣竿斫盡重栽竹。
不計功程得便休。
葉内翰選日集賓迎優禮作偈辭之 昨日曾将今日期。
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祇合居岩谷。
國士筵中甚不宜(惟正)。
普明牧牛十頌 未牧 生獰頭角恣跑哮。
奔走溪山路轉遙。
一片黑雲橫谷口。
誰知步步犯佳苗(普明)。
水草溪邊縱意哮。
鼻頭無系去迢遙。
誰知宇踏皆王化。
亂踏雲山犯稼苗(山茨際)。
湘之南。
潭之北。
頭角分明。
東觸西觸(玉林琇)。
初調 我有芒繩蓦鼻穿。
一回奔競痛加鞭。
從來劣性難調制。
猶得山童盡力牽(普明)。
鼻孔生獰不易穿。
一回入草一加鞭。
狂心何計能拴續。
賴有山童把索牽(箸庵問)。
少護頭。
多捕尾。
月下風前。
盛溺埽屎(玉林琇)。
受制 漸調漸伏息奔馳。
渡水穿雲步步随。
手把芒繩無少緩。
牧童終日自忘疲(普明)。
熟徑難忘欲逞馳。
芒繩在手緊相随。
豈容逐草尋芳去。
晝夜拘拴不憚疲(嚴[車*度]轹居士)。
面月白。
蹄墨黑。
有索有鈎。
忍饑受渴(玉林琇)。
回首 日久功深始轉頭。
颠狂心力漸調柔。
山童未肯全相許。
猶把芒繩且系留(普明)。
翻然自肯便回頭。
滿地殘紅襯草柔。
故國有懷情未撇。
暗愁春老尚遲留(箬庵問)。
遠邪蹊。
趨正道。
步步登高。
山長路杳(玉林琇)。
馴伏 綠楊陰下古溪邊。
放去收來得自然。
日暮碧雲芳草地。
牧童歸去不須牽(普明)。
暖風晴日柳溪邊。
俛首循人意悄然。
花落郊原春色晚。
相随歸去不須牽(聞谷印)。
戴寒鴉。
履芳草。
毛骨馨香。
見者道好(玉林琇)。
無礙 露地安眠意自如。
不勞鞭策永無拘。
山童穩坐青松下。
一曲升平樂有餘(普明)。
寒暑安。
忙閑得。
故鄉寬廓。
任出任入(玉林琇)。
任運 柳岸春波夕照中。
淡煙芳草綠茸茸。
饑餐渴飲随時過。
石上山童睡正濃(普明)。
百花溪上柳陰中。
飽食和雲卧綠茸。
歌罷山童無所事。
遺鞭枕上睡方濃(聞谷印)。
朝隴畝。
暮茅檐。
随時水草。
明月同閑(玉林琇)。
相忘 白牛當在白雲中。
人自無心牛亦同。
月透白雲雲影白。
白雲明月任西東(普明)。
撐撐頭角卧林中。
渠我渾忘雲水同。
為愛山前刍草細。
夜深乘月過溪東(山茨際)。
刀砍水。
珠斷貫。
澹泊明志。
甯靜緻遠(玉林琇)。
獨照 牛兒無處牧童閑。
一片孤雲碧嶂間。
拍手高歌明月下。
歸來猶有一重關(普明)。
一道寒光萬境閑。
寥寥四顧水雲間。
夜深明月歸
不分白月與清風。
愛行千聖頂[甯*頁]路。
喜說諸方剩下禅。
身老而今多閣起。
人來懶得豎粗拳。
橫塘十裡隐菰蒲。
紅樹邨邨入畫圖。
聞說故人秋興好。
小船昨夜宿西湖。
師子遊行無伴侶。
白雲冉冉衆峰高。
祖師活計埋芳草。
三界何曾挂眼梢。
情義合時膠入漆。
因緣離處火成灰。
木人花鳥機關絕。
那有一絲恩怨來。
了了瞻烏知兩月。
綠雲芳草意遲遲。
老年厭說忘情語。
新竹滿林花滿枝。
夜深何處是清秋。
月在青山雲乍收。
坐倚繩床開戶牗。
故鄉天盡望西頭。
野雲香帶焙茶煙。
布谷聲頻谷雨前。
會得一花同淨妙。
不妨消遣住山緣。
三有大城無事客。
五濁惡世太平僧。
鼻頭烈火沒些子。
肚裡寒灰有數升(呆翁悅五)。
破舊衲衣縫又補。
郎當茅屋拄還撐。
不能入衆同寒拾。
燒火邏齋過一生。
深山大澤家風冷。
麥飯柴門笑語香。
閑踏雪晴乘瘦蹇。
沖寒野老惠壺漿。
月色一天茗椀白。
梅花十樹草堂清。
此時想個同消受。
頻看床前折腳铛。
少眠每笑祥叉手。
多病嘗嗟燦赤頭。
起意年來也改作。
與他兩個認同流。
剃草燒田土脈肥。
離離葵藿滿荊扉。
山廚自足充清供。
客至何須更采薇(隐明綸二)。
芒鞋踏破寒林色。
遍地芬芳綴落梅。
野雀餐餘香滿舌。
宮商不是等閑來。
一榻松風來枕上。
涼生背後最相宜。
老侬一種天真樂。
萬兩黃金不讓伊(竺堂溥)。
曉日微明煙樹叢。
采芝人立闆橋東。
平抽石筍花朝雨。
淡卷溪雲谷口風(東明卓二)。
石幢雨霁月華明。
自笑頻年夢不生。
眼底已空今古事。
襟懷不讓碧潭清。
廛居 鬧叢叢裡密提撕。
門掩春風日又低。
冷地有時親聽得。
賣花聲在畫樓西(舜田)。
水居 壁黏祖偈風吹落。
檐罥蛛絲雨打開。
滿徑綠陰花落盡。
門前百鳥不曾來(南石琇)。
船居 千尺絲綸直下垂。
一波才動萬波随。
夜靜水寒魚不食。
滿船空載月明歸(船子誠二)。
三十年來海上遊。
水清魚現不吞鈎。
釣竿斫盡重栽竹。
不計功程得便休。
葉内翰選日集賓迎優禮作偈辭之 昨日曾将今日期。
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祇合居岩谷。
國士筵中甚不宜(惟正)。
普明牧牛十頌 未牧 生獰頭角恣跑哮。
奔走溪山路轉遙。
一片黑雲橫谷口。
誰知步步犯佳苗(普明)。
水草溪邊縱意哮。
鼻頭無系去迢遙。
誰知宇踏皆王化。
亂踏雲山犯稼苗(山茨際)。
湘之南。
潭之北。
頭角分明。
東觸西觸(玉林琇)。
初調 我有芒繩蓦鼻穿。
一回奔競痛加鞭。
從來劣性難調制。
猶得山童盡力牽(普明)。
鼻孔生獰不易穿。
一回入草一加鞭。
狂心何計能拴續。
賴有山童把索牽(箸庵問)。
少護頭。
多捕尾。
月下風前。
盛溺埽屎(玉林琇)。
受制 漸調漸伏息奔馳。
渡水穿雲步步随。
手把芒繩無少緩。
牧童終日自忘疲(普明)。
熟徑難忘欲逞馳。
芒繩在手緊相随。
豈容逐草尋芳去。
晝夜拘拴不憚疲(嚴[車*度]轹居士)。
面月白。
蹄墨黑。
有索有鈎。
忍饑受渴(玉林琇)。
回首 日久功深始轉頭。
颠狂心力漸調柔。
山童未肯全相許。
猶把芒繩且系留(普明)。
翻然自肯便回頭。
滿地殘紅襯草柔。
故國有懷情未撇。
暗愁春老尚遲留(箬庵問)。
遠邪蹊。
趨正道。
步步登高。
山長路杳(玉林琇)。
馴伏 綠楊陰下古溪邊。
放去收來得自然。
日暮碧雲芳草地。
牧童歸去不須牽(普明)。
暖風晴日柳溪邊。
俛首循人意悄然。
花落郊原春色晚。
相随歸去不須牽(聞谷印)。
戴寒鴉。
履芳草。
毛骨馨香。
見者道好(玉林琇)。
無礙 露地安眠意自如。
不勞鞭策永無拘。
山童穩坐青松下。
一曲升平樂有餘(普明)。
寒暑安。
忙閑得。
故鄉寬廓。
任出任入(玉林琇)。
任運 柳岸春波夕照中。
淡煙芳草綠茸茸。
饑餐渴飲随時過。
石上山童睡正濃(普明)。
百花溪上柳陰中。
飽食和雲卧綠茸。
歌罷山童無所事。
遺鞭枕上睡方濃(聞谷印)。
朝隴畝。
暮茅檐。
随時水草。
明月同閑(玉林琇)。
相忘 白牛當在白雲中。
人自無心牛亦同。
月透白雲雲影白。
白雲明月任西東(普明)。
撐撐頭角卧林中。
渠我渾忘雲水同。
為愛山前刍草細。
夜深乘月過溪東(山茨際)。
刀砍水。
珠斷貫。
澹泊明志。
甯靜緻遠(玉林琇)。
獨照 牛兒無處牧童閑。
一片孤雲碧嶂間。
拍手高歌明月下。
歸來猶有一重關(普明)。
一道寒光萬境閑。
寥寥四顧水雲間。
夜深明月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