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毒海卷七

關燈
洪波浩渺浪翻空。

    一滴無非鸩酒同。

    斫額望風心膽裂。

    不知将底濟魚龍。

     無得 夢裡堆藏總是金。

    一場富貴喜難禁。

    枕頭撲落忽驚起。

    四壁清風無處尋。

     無言 有口祇堪閑挂壁。

    不将一語當宗乘。

    看他淵默雷聲處。

    未許毗耶老淨名(古鼎銘)。

     圓中 轉辘辘地。

    如盤走珠。

    向外尋覓。

    天地懸殊(了堂一)。

     諾庵 自喚一聲還自應。

    知伊未是到家時。

    如今門戶天然别。

    未到家時也許伊(千岩長)。

     大徹 虛空寬廓猶嫌小。

    透底何妨透頂頭。

    吾祖口門端的窄。

    過窗之後更無牛。

     無庵 誰曾架此三間屋。

    又是何人借住來。

    祇把虛空為壁落。

    從教門戶潑天開。

     月舟 冰輪夜冷水天空。

    萬裡清光一棹中。

    七百高僧撐不上。

    黃梅赢得送盧公(元叟端)。

     古耕 威音王世墾荒丘。

    留與兒孫種複收。

    今代未知承佃法。

    教人空手把鋤頭(天如則)。

     晦空 千燈不照六窗寒。

    光影俱忘始解看。

    三萬二千人去後。

    至今門戶黑漫漫(中峰本)。

     逆流 出源便遇打頭風。

    不與尋常逝水同。

    浩浩狂瀾翻到底。

    更無涓滴肯朝宗。

     藏山 等閑掇轉太虛空。

    百億須彌不露蹤。

    盡大地人尋不見。

    是誰收在一塵中。

     太古 七日莊周才鑿破。

    百千諸佛未投胎。

    衲僧一個閑名字。

    端的親從那畔來。

     無隐 眼見耳閑元不隔。

    晝明夜暗絕商量。

    本來成現何多事。

    切忌當機自覆藏。

     古田 七佛如來陳佃戶。

    五千餘卷舊镃基。

    稻花香熟黃雲老。

    多少兒孫不自知。

     省庵 一聲幽鳥到窗前。

    白發老僧驚晝眠。

    走下竹床開兩眼。

    方知屋外有青天。

     定叟 為人散亂現威儀。

    千劫渾如坐片時。

    白日未曾輕動着。

    西風吹白兩莖眉。

     秋江 氣肅風清徧界涼。

    數行新雁度潇湘。

    一天好景憑誰委。

    兩岸蘆花對夕陽(傑峰愚)。

     雲庵 或淡或濃拖雨去。

    半舒半卷逆風來。

    為憐途路無栖泊。

    卻把柴扉永夜開(高峰妙)。

     無鏡 從來一法何曾立。

    祇個容成也不留。

    卻笑雙林還有照。

    尚來臨水自觀頭(南石琇)。

     無岸 舉頭四望白彌彌。

    南北東西竟莫知。

    不用篙篙撐到底。

    回頭便是上船時(石屋珙)。

     石岩 千尋拔地青如玉。

    萬丈淩雲硬似鋼。

    望見崄巘多退步。

    有誰撒手肯承當。

     無敵 眼空湖海氣淩雲。

    傑出叢林思不群。

    古往今來誰是我。

    得饒人處且饒人。

     釣雪 百尺竿頭一縷絲。

    沒提撕處急提撕。

    離鈎三寸忽抛卻。

    正是虛空粉碎時(無文燦)。

     友岩 最難知是結交心。

    鐵壁銀山百萬尋。

    生死兩岐俱識破。

    石頭大小盡黃金(楚石琦)。

     梅叟 看到南枝又北枝。

    從教兩鬓白如絲。

    幻花滅盡留真實。

    正是青青着子時。

     息庵 百尺竿頭罷問津。

    孤峰絕頂養閑身。

    雖然破屋無遮蓋。

    難把家私說向人(常藏王)。

     古松 劫初無地着靈根。

    直下誰知有茯苓。

    子落叢林成大樹。

    萬年不改四時青(千岩長)。

     小庵 個葉為苫煞有餘。

    一微塵裡構庵居。

    雖然毫發無容處。

    萬象森羅聽卷舒(笑岩寶)。

     山居 一池荷葉衣無盡。

    數樹松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

    又移茅屋入深居(大梅常)。

     千峰頂上一間屋。

    老僧半間雲半間。

    昨夜雲随風雨去。

    到頭不似老僧閑(志芝庵主)。

     山中住。

    獨掩柴扉無别趣。

    三個柴頭品字煨。

    不用援毫文彩露(志庵主)。

     萬機休罷付癡憨。

    蹤迹時容野鹿參。

    不脫麻衣拳作枕。

    幾生夢在綠蘿奄(志庵主)。

     竹笕二三升野水。

    松窗五七片閑雲。

    道人活計祇如此。

    留與人間作見聞(和庵主)。

     故園歸路隔天涯。

    絕頂閑房且寄家。

    翻罷貝多山月好。

    一棚花影漾袈裟(元叟端)。

     拙直自知趨世遠。

    疎愚赢得住山深。

    現成活計無他物。

    祇有[甐-瓦+皮]皺杖一尋(淳藏主十二)。

     屋架數椽臨水石。

    門通一徑挂藤蘿。

    自緣此處宜投老。

    饒得溪雲早晚過。

     自笑疎狂同拾得。

    誰知癡鈍若南泉。

    幾回食飽遊山倦。

    祇麼和衣到處眠。

     無心閑淡雲歸洞。

    有影澄清月在潭。

    此景灼然超物外。

    本來成現不須參。

     随身祇有過頭杖。

    飽腹惟憑折腳铛。

    幾度遣閑何處好。

    水聲山色裡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