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毒海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林間五色鸾。
赤霄終見散飛翰。
藤州事業非難繼。
況是胸中宇宙寬。
東嶼和尚 相别於今八載餘。
君匡徒衆我閑居。
白雲流水乾坤外。
終不相親在寄書(元叟端)。
鐵鞭和尚 思量四句寄承天。
湊得完全缺半邊。
頌又不成詩不是。
如何拈出向人前(讷堂辯)。
寄歸宗華侄禅師 坐斷金輪第一峰。
千妖百怪盡潛蹤。
年來又得真消息。
報道楊岐正脈通(大慧杲)。
寄烏龍長老 雪帶煙雲冷不開。
相思無複上高台。
江山況是數千裡。
祇聽嘉聲動地來(明覺顯二)。
寄内侍太保 千尺寒岩噴冷聲。
草堂雲淡竹風清。
蒲團時倚無他事。
永日寥寥謝太平。
寄訊竺庵和尚 春色初浮千佛嶺。
鐘聲遠度六朝松。
法堂乍起天花落。
人在寒雲第幾重(南庵依三)。
寄木庵大師 喝後曾聞三日聾。
西江自此起宗風。
等閑抛出一輪月。
高挂好山第一峰。
法道垂秋近日來。
承虛接響浪栽培。
吾家不鬥門庭好。
祇愛當人眼正開。
寄奂天章并諸名勝 石床煙袅瓦爐香。
千聖頭邊較短長。
兩口果然無一舌。
莫将消息到諸方(南石琇二)。
堂堂臨濟下兒孫。
重按輕提廓頂門。
七穴八穿無味話。
何妨嚼碎渾侖吞。
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張無盡 世辯不妨無骨舌。
好山難絆自由身。
從他折腳铛兒笑。
且欲南來識鳳麟(洪覺範二)。
寄石頭志庵主 世途巇崄鼻先酸。
折腳铛尋穩處安。
誰見睡餘閑振策。
松風吹耳夜濤寒。
寄淨慈平山和尚 領破蹄穿五百牛。
南屏寺裡一欄收。
皮毛換得光生也。
拽耙拖犂再起頭(石屋珙)。
天目和尚 翁翁八十再生牙。
爛嚼虛空吐出渣。
撒向玲珑岩畔樹。
枝枝葉葉是昙華(希叟昙)。
寄百丈友人 多時不見牯牛蹤。
夢斷雲山幾萬重。
莫是随群貪水草。
被人拴住大雄峰(獨立邁)。
上鐵庵 紅爐焰上火星飛。
誰解當頭下一錘。
将謂鐵庵渾是鐵。
頂門一着爛如泥(何庵)。
辭山 水牯從來不受穿。
鼻頭牽着便風颠。
請公收取斷繩去。
放與林泉自在眠(慶首座)。
吳必東請偈 百草頭邊千聖眼。
一毫端上萬重關。
更無佛法并玄妙。
堪與知音共往還(應庵華)。
喜圃田韓少府見訪 忽聞梅福來相訪。
笑着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看車馬。
争入蘆花深處藏(胡釘鉸)。
答吳元昭 通身一具金鎖骨。
堪與人天為軌則。
要識臨濟小厮兒。
便是當年白拈賊(大慧杲)。
聞法雲大秀遷栖賢以此寄之 七百高僧戰法場。
盧公一偈盡歸降。
無人截斷黃梅路。
剛被迢迢過九江(沩山秀)。
清庵和尚住南華 當機一喝怒雷奔。
攪得黃河曲曲渾。
今日斬新翻舊轍。
曹溪無底水無痕(鐵關樞)。
酬李仲思宰相 晴雲萬疊裹群山。
岩瀑千尋落樹間。
定裡驚傳玉駕至。
祇應來奪老僧閑(中峰本二)。
歸鞭未舉且婆娑。
平地須知險處多。
休把世情名字相。
累他岩穴老頭陀。
酬馮海粟待制 無言童子拂香台。
報道長沙學士來。
爛煮橘皮砂罐冷。
幾年生意喜潛回。
答八山居士 太極玄關寶鏡台。
三家活計總塵埃。
道人别有安身訣。
不打三家路上來(玉芝聚)。
訪俞秀才 萬疊雲山未得歸。
寂寥心許老盧知。
江城雨雪書名紙。
不谒鴻儒更谒誰(明覺顯)。
趙提宮請偈 言前薦得已天涯。
句後承當路轉賒。
一擊鐵關如粉碎。
水天空闊雁行斜(大慧杲二)。
寄無垢居士 上苑玉池方解凍。
人間楊柳又垂春。
山堂盡日焚香坐。
長憶毗耶杜口人。
和宮使侍郎頌送入莞山庵 此山已是勝天台。
峰頂寥寥正眼開。
無限水雲難湊泊。
卻容埽地相公來(應庵華)。
李香嚴乞偈 百家諸子徒糟粕。
藏海波濤赤手翻。
穩坐家堂誰是主。
未生前事問香嚴(箬庵問二)。
南湖煙水欲留人。
肯負臨溪把手吟。
一語不傳真秘訣。
要将物格話重行。
谷日答唐祈遠 行腳心頭已悄然。
不禁放曠好林泉。
松風水月終何物。
結我多生聚首緣(牧雲門)。
酬王奉常煙客 銀鈎鐵勒法堂懸。
手辟生機點畫前。
百萬英靈齊斫額。
直教人看眼睛穿(退翁儲)。
秋日寄懷黃介子 高名少小重如山。
選佛猶嫌豈選官。
頭戴華巾離少室。
手攜席帽出長安(弘覺忞二)。
玉局文章都尉禅。
脫空師語亦碑傳。
無人過與價三百。
赢得雙眸貫五天。
辭石溪請 出世宗師萬萬千。
祇餘迦葉守枯禅。
老僧若也随流去。
辜負山居三十年(千岩長)。
參天通和尚 聚寶由來帝裡山。
碧峰雲鎖絕跻攀。
試看木馬嘶風處。
火裡清冰六月寒(玉芝聚二)。
次董兩湖韻 君如五柳常酣酒。
我似沩山不學禅。
塵劫去來同一笑。
謾論
赤霄終見散飛翰。
藤州事業非難繼。
況是胸中宇宙寬。
東嶼和尚 相别於今八載餘。
君匡徒衆我閑居。
白雲流水乾坤外。
終不相親在寄書(元叟端)。
鐵鞭和尚 思量四句寄承天。
湊得完全缺半邊。
頌又不成詩不是。
如何拈出向人前(讷堂辯)。
寄歸宗華侄禅師 坐斷金輪第一峰。
千妖百怪盡潛蹤。
年來又得真消息。
報道楊岐正脈通(大慧杲)。
寄烏龍長老 雪帶煙雲冷不開。
相思無複上高台。
江山況是數千裡。
祇聽嘉聲動地來(明覺顯二)。
寄内侍太保 千尺寒岩噴冷聲。
草堂雲淡竹風清。
蒲團時倚無他事。
永日寥寥謝太平。
寄訊竺庵和尚 春色初浮千佛嶺。
鐘聲遠度六朝松。
法堂乍起天花落。
人在寒雲第幾重(南庵依三)。
寄木庵大師 喝後曾聞三日聾。
西江自此起宗風。
等閑抛出一輪月。
高挂好山第一峰。
法道垂秋近日來。
承虛接響浪栽培。
吾家不鬥門庭好。
祇愛當人眼正開。
寄奂天章并諸名勝 石床煙袅瓦爐香。
千聖頭邊較短長。
兩口果然無一舌。
莫将消息到諸方(南石琇二)。
堂堂臨濟下兒孫。
重按輕提廓頂門。
七穴八穿無味話。
何妨嚼碎渾侖吞。
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張無盡 世辯不妨無骨舌。
好山難絆自由身。
從他折腳铛兒笑。
且欲南來識鳳麟(洪覺範二)。
寄石頭志庵主 世途巇崄鼻先酸。
折腳铛尋穩處安。
誰見睡餘閑振策。
松風吹耳夜濤寒。
寄淨慈平山和尚 領破蹄穿五百牛。
南屏寺裡一欄收。
皮毛換得光生也。
拽耙拖犂再起頭(石屋珙)。
天目和尚 翁翁八十再生牙。
爛嚼虛空吐出渣。
撒向玲珑岩畔樹。
枝枝葉葉是昙華(希叟昙)。
寄百丈友人 多時不見牯牛蹤。
夢斷雲山幾萬重。
莫是随群貪水草。
被人拴住大雄峰(獨立邁)。
上鐵庵 紅爐焰上火星飛。
誰解當頭下一錘。
将謂鐵庵渾是鐵。
頂門一着爛如泥(何庵)。
辭山 水牯從來不受穿。
鼻頭牽着便風颠。
請公收取斷繩去。
放與林泉自在眠(慶首座)。
吳必東請偈 百草頭邊千聖眼。
一毫端上萬重關。
更無佛法并玄妙。
堪與知音共往還(應庵華)。
喜圃田韓少府見訪 忽聞梅福來相訪。
笑着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看車馬。
争入蘆花深處藏(胡釘鉸)。
答吳元昭 通身一具金鎖骨。
堪與人天為軌則。
要識臨濟小厮兒。
便是當年白拈賊(大慧杲)。
聞法雲大秀遷栖賢以此寄之 七百高僧戰法場。
盧公一偈盡歸降。
無人截斷黃梅路。
剛被迢迢過九江(沩山秀)。
清庵和尚住南華 當機一喝怒雷奔。
攪得黃河曲曲渾。
今日斬新翻舊轍。
曹溪無底水無痕(鐵關樞)。
酬李仲思宰相 晴雲萬疊裹群山。
岩瀑千尋落樹間。
定裡驚傳玉駕至。
祇應來奪老僧閑(中峰本二)。
歸鞭未舉且婆娑。
平地須知險處多。
休把世情名字相。
累他岩穴老頭陀。
酬馮海粟待制 無言童子拂香台。
報道長沙學士來。
爛煮橘皮砂罐冷。
幾年生意喜潛回。
答八山居士 太極玄關寶鏡台。
三家活計總塵埃。
道人别有安身訣。
不打三家路上來(玉芝聚)。
訪俞秀才 萬疊雲山未得歸。
寂寥心許老盧知。
江城雨雪書名紙。
不谒鴻儒更谒誰(明覺顯)。
趙提宮請偈 言前薦得已天涯。
句後承當路轉賒。
一擊鐵關如粉碎。
水天空闊雁行斜(大慧杲二)。
寄無垢居士 上苑玉池方解凍。
人間楊柳又垂春。
山堂盡日焚香坐。
長憶毗耶杜口人。
和宮使侍郎頌送入莞山庵 此山已是勝天台。
峰頂寥寥正眼開。
無限水雲難湊泊。
卻容埽地相公來(應庵華)。
李香嚴乞偈 百家諸子徒糟粕。
藏海波濤赤手翻。
穩坐家堂誰是主。
未生前事問香嚴(箬庵問二)。
南湖煙水欲留人。
肯負臨溪把手吟。
一語不傳真秘訣。
要将物格話重行。
谷日答唐祈遠 行腳心頭已悄然。
不禁放曠好林泉。
松風水月終何物。
結我多生聚首緣(牧雲門)。
酬王奉常煙客 銀鈎鐵勒法堂懸。
手辟生機點畫前。
百萬英靈齊斫額。
直教人看眼睛穿(退翁儲)。
秋日寄懷黃介子 高名少小重如山。
選佛猶嫌豈選官。
頭戴華巾離少室。
手攜席帽出長安(弘覺忞二)。
玉局文章都尉禅。
脫空師語亦碑傳。
無人過與價三百。
赢得雙眸貫五天。
辭石溪請 出世宗師萬萬千。
祇餘迦葉守枯禅。
老僧若也随流去。
辜負山居三十年(千岩長)。
參天通和尚 聚寶由來帝裡山。
碧峰雲鎖絕跻攀。
試看木馬嘶風處。
火裡清冰六月寒(玉芝聚二)。
次董兩湖韻 君如五柳常酣酒。
我似沩山不學禅。
塵劫去來同一笑。
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