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九

關燈
仰山相去多少。

    異車同轍。

     高峰妙禅師元宵上堂。

    參禅須是鐵漢。

    着手心頭便判。

    隻如雪覆千山孤峰不白。

    作麼生判。

    擲拄杖雲。

    上元定是正月半。

     中峰本禅師元宵示衆。

    須彌镫王如來與藥師琉璃光佛昨夜在十字街頭相遇。

    乃攜手看鳌山镫火。

    忽撞見個龐眉雪頂老漢。

    向百衆人前說四句偈。

    謂惟心即佛。

    即佛惟心。

    此話相傳古到今。

    對面不知镫是火。

    區區徒向外邊尋。

    時二如來忍俊不禁乃厲聲曰。

    你說也是。

    惟欠悟在。

    隻個即心是佛即佛惟心。

    說與三歲小兒悉皆領會。

    柰何不悟。

    說食不療饑也。

    請問悟時消息。

    乃曰。

    試以喻明。

    有人失去徑寸之珠。

    雖百千兩金不足與較其價之輕重。

    使此珠不獲。

    雖萬死莫酬。

    其尋求之心。

    镂之肺肝刻之心膂。

    形之夢寐貫之見聞。

    念念不忘孜孜不舍。

    一日不獲則一日之念不休。

    一年不獲則一年之心不廢。

    愈不見愈精勤。

    益不獲益勇銳。

    乃至情消想竭思苦神窮。

    寒暑兩忘寝食俱廢。

    積年累歲。

    正於無可捉摸處。

    蓦忽入手。

    圓陀陀光漾漾。

    其三十年馳求之心一時頓息。

    是謂悟也。

    其尋覓此珠於心剿形瘵之際。

    豈非參乎。

    忽頓現此珠於神明意朗之頃。

    豈非悟乎。

    苟不因參尋之難。

    安有此悟獲之喜也。

    與論至此。

    忽被個傍不甘底一喝喝散。

    惟見镫自是镫。

    火自是火。

    樓台突兀車馬交馳。

    華敷井井金蓮。

    焰續條條玉燭。

    胡張三。

    黑李四。

    萬人海裡醉扶歸。

    查沙鬼。

    大齋郎。

    百戲場中狂未歇。

    正恁麼時。

    且不涉悟迷共樂升平底句如何舉似。

    琉璃滿腹藏明月。

    菡萏渾身放寶光。

     無文璨禅師元宵上堂。

    豎拂子雲。

    肥不剩肉。

    瘦不露骨。

    動地放光明。

    眼睛烏律律。

    山僧見了未免合掌贊歎。

    道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佛國白禅師上堂。

    過去已過去。

    未來且莫算。

    正當現在事。

    今朝正月半。

    明月正團圓。

    打鼓普請看。

    大衆。

    看即不無。

    畢竟喚甚麼作月。

    休於天上覓。

    莫向水中尋。

     法泰禅師上堂。

    今朝正月已半。

    是處燈火缭亂。

    滿城羅绮骈阗。

    交互往來遊玩。

    文殊走入鬧籃中。

    普賢端坐高樓看。

    且道觀音在甚麼處。

    震天椎畫鼓。

    聒地奏笙歌。

     竹泉林禅師元宵上堂。

    今朝上元節。

    雪霁見晴春。

    梵剎镫千點。

    長空月一輪。

    鼓鐘喧靜夜。

    歌管鬧比鄰。

    總是圓通境。

    何須别問津。

     上堂。

    古杭管内靈隐名山。

    肇建於東晉鹹和年間。

    慧理法師為第一祖。

    今日上元令節諸處放燈。

    知事直歲各各照管風燭。

    下座。

     藏叟珍禅師元宵上堂。

    春雪寒。

    春宵短。

    古佛心。

    破燈盞。

    正法眼。

    乾紙撚。

    抖擻精神隻管看。

    看到北鬥西移南鬥東轉。

    上元依舊正月半。

     天目禮禅師元宵上堂。

    三五元宵節。

    燒镫奪夜寒。

    滿城人共賞。

    徹曉恣歌歡。

    燃镫古佛閧閧地。

    更無一人識他。

    且道廣壽還識也無。

    乃雲。

    不識不識。

     元宵上堂。

    昨夜摩騰法師徧點蓮燈助佛光明。

    直得善信真人失卻光彩。

    太白龍王出來道。

    我從龍種上尊王佛時便住此山。

    未聞有者個消息。

    於是空中打個閃電。

    變作滿天黑風暴雨。

    還委悉麼。

    我見镫明佛。

    本光瑞如此。

     元叟端禅師元宵上堂并謝監收浴主維那。

    千粒萬粒從一粒生。

    隻者一粒從甚處生。

    千镫萬镫從一镫起。

    隻者一镫從甚處起。

    識得一镫。

    千镫萬镫镫镫不疑。

    識得一粒。

    千粒萬粒粒粒無礙。

    三腳驢子弄蹄行。

    踏破無邊香水海。

    拈拄杖卓一卓。

    頂門也少者一槌不得。

     上元上堂。

    盡大地是一椀镫。

    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老和尚在镫影裡橫屍露骨。

    進一步。

    築碎釋迦腦門。

    退一步。

    踏折達磨脊梁。

    不進不退。

    坐在臨濟德山鼻尖上。

    且作麼生得平展去。

    良久雲。

    海枯終見底。

    人死不知心。

     定慧式禅師元宵上堂。

    一月初圓百川澄影。

    一燈發彩萬炷流輝。

    月無留影之心。

    燈無傳輝之念。

    若得如是。

    可以處於喧嘩入乎塵俗。

    運大悲光於沙界。

    開普門眼於生靈。

    豈惟觀音大士三十二種妙應無方。

    具縛凡夫一一皆能開正法眼。

    雖然如是。

    也須是斬釘截鐵漢始得。

    其或不然。

    靜處薩婆诃。

     恕中愠禅師元宵上堂。

    天上月圓。

    人間燈晃。

    曠劫來事。

    不隔纖塵。

    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

     元宵請後堂首座上堂。

    曠大劫來燈一椀。

    照天照地幾人知。

    要看不盡傳持處。

    兜率宮中夢覺時。

     月江印禅師元宵上堂。

    今朝正月十五。

    處處村歌社舞。

    曲錄床上老僧。

    随分說佛說祖。

    雪峰輥球。

    禾山打鼓。

    驚起東海鯉魚。

    吞卻南山猛虎。

    報諸人。

    休莽鹵。

    我見镫明佛。

    本光瑞如此。

     用彰俊禅師元宵上堂。

    燃燈前。

    色空明暗兩無偏。

    燃镫後。

    大地山河颠倒走。

    正燃镫。

    萬别千差一道明。

    火照火兮如白晝。

    光吞光也見真镫。

    擊拂子下座。

     元宵上堂。

    镫明佛以一光散作百千萬億光。

    謂之現瑞。

    瑞岩以百千萬億本光聚作一光。

    亦謂之現瑞。

    古今日月。

    古今山河。

    古今光明(古今祥瑞)。

    且道镫明佛光與瑞岩之光是同是别。

    廣南除夜納涼。

    五台六月下雪。

     楚石琦禅師元宵上堂。

    烈焰爐中撈得月。

    此月了無圓缺。

    大洋海底剔金镫。

    此镫不屬晦明。

    正當正月十五日。

    天上人間标不出。

    黑似漆。

    明如日。

    自古自今誰得誰失。

    皆吾心之常分。

    非有假於他術。

    喝一喝。

     元宵上堂。

    今朝正月半。

    镫月光撩亂。

    目前無一物。

    打鼓普請看。

    複雲。

    刺破眼。

     元宵上堂。

    一切月以一月為真。

    一切镫以一镫為體。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從甚麼處起。

    洎合錯下注腳。

     元宵忏會上堂。

    有一人具大闡提。

    作無間業。

    舍戒定慧。

    行貪嗔癡。

    栽蒺藜於三有田中。

    種荊棘於一真地上。

    乃至謗佛毀法破和合僧。

    甯可永劫沉淪。

    不求諸聖解脫。

    直待一切衆生成佛盡。

    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未審此人如何忏悔。

    良久。

    镬湯爐炭吹教滅。

    劍樹刀山喝使摧。

     元宵上堂。

    始賀大年朝。

    又當正月半。

    看看百草長。

    急急三春換。

    世事密如麻。

    光陰忙似鑽。

    杖頭窟磊子。

    舉動令人羨。

    村歌社舞鬥施呈。

    直截示人人不薦。

     了庵欲禅師元宵上堂。

    鏡鏡交輝。

    燈燈相燭。

    境智互融。

    事理俱備。

    喚作華藏性海。

    正是平地揚波。

    直饒盡乾坤大地無纖毫過患。

    猶是轉句。

    不見一色。

    始是半提。

    更須知有全提時節。

    便恁麼去。

    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