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堂。
有進有退。
有結有解。
左之右之。
風流儒雅。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勝首座道。
猛虎當路坐。
卓拄杖雲。
一雨普滋三草二木。
解夏上堂。
四月十五日結卻布袋頭。
十字縱橫底有甚數。
七月十五日解卻布袋頭。
無繩自縛底有甚數。
喝一喝。
結也不可得。
解亦何曾有。
結解二圓離。
面南看北鬥。
下座。
笑隐欣禅師解夏上堂。
禅人解夏東西去。
莫道腰包趂早涼。
三界炎炎如火宅。
不知何處是家鄉。
解夏上堂。
舉僧問九峰。
西天夏末多有得道果者。
未審此間有也無。
峰雲有。
僧雲是什麼人。
峰雲。
頭戴午夜月。
腳踏黃金地。
師雲。
西天此土不離寸步。
得道得果鳳萦金鎖。
我此一衆總不與麼。
不用修行也無功顆。
九十日中亦不虛過。
如今暑退涼生。
一任經行坐卧。
莫問祖師機緣。
總是野狐涎唾。
便是鹘眼龍睛。
也與從頭按過。
放出長沙老大蟲。
驚到嵩山破竈堕。
恕中愠禅師解夏上堂。
舉德山遠和尚夏滿上堂。
僧問九旬禁足今已滿。
自恣之儀事若何。
德山雲。
猢狲趂蛱蝶。
九步作一歇。
僧雲未審意旨如何。
德山以頌示之雲。
兩個兒童舁木鼓。
左邊打了右邊舞。
剎那變現百千般。
分明示君君記取。
拈雲。
答也答了。
頌也頌了。
争柰者僧未肯點首在。
靈岩路見不平。
要與德山相見。
自恣在今朝。
有華當面貼。
一句定誵訛猢。
狲趂蛱蝶。
蛱蝶飛。
無處尋。
空中打坐。
海底穿針。
蓦拈拄杖顧視左右雲。
衆中莫有因齋慶贊者麼。
卓拄杖。
休将閑學解。
埋沒祖師心。
上堂。
夏有解結。
法無定相。
有無之義。
空裡漚華。
南天台北五台。
在諸人腳跟底踏着。
踏不着置而不說。
前程忽有問何處來。
切不得道瑞岩來。
教他疑三十年。
無文璨禅師解夏上堂。
舉老宿一夏不為師僧說話公案。
師頌雲。
一言已出驷難追。
道了如何悔得來。
冷地被人相讦露。
牙關咬定口慵開。
了庵欲禅師解夏上堂。
佛歡喜。
僧自恣。
香象渡河。
截流而去。
有利無利不離行市。
拄杖頭邊别有天地。
卓拄杖喝一喝。
南石琇禅師解夏上堂。
圓覺能出一切法。
一切法未嘗離圓覺。
蝼蟻知雨而封穴。
石[蟲*去]應節而揚葩。
粘手粘腳底有甚數。
十字縱橫底有甚數。
解制施主舍禅床席并法衣上堂。
九夏安居纖魔不起。
一衆高人行藏輕利。
沉香井水飲者除渴。
潮田米飯食者不饑。
仰山燒畬種粟。
沩山夜寝晝餐。
百丈卷拜席向馬祖。
世尊以伽黎圍飲光。
良久。
夜來金氣應。
涼到竹床多。
壽昌經禅師解制上堂。
三月安居。
九旬禁是。
不求佛法僧。
豈為人天福。
說個願一切衆生同證菩提。
大似父死呼公哭。
畢竟作麼生。
除是波斯能齧镞。
珍重。
破山明禅師解制上堂。
東風解凍。
百草萠芽。
行腳衲子似粟如麻。
拖泥帶水兮草鞋獰似虎。
混俗和光兮拄杖活如蛇。
向有佛處不可住。
無佛處急走過。
方稱英俊作家。
切不可向萬裡無寸草處去。
虛度生涯。
大衆。
且如山僧者裡九旬禁足三月調心。
今日解制臨行一句作麼生道。
摘楊花。
摘楊花。
箬庵問禅師解制上堂。
神通妙用遊戲自如。
動靜去來無憂無喜。
塵劫非遠。
剎那非促。
布袋頭日日解開。
安樂神時時應現。
何必朝參彌勒暮谒釋迦。
俗谛義中真成勝谛。
火焰裡轉大法輪。
百草頭全彰祖印。
豁開頂[甯*頁]截斷流機。
超出人天一頭地。
且随緣不變大海納川一句畢竟作麼生道。
日長閑晝永。
春老綠陰多。
解制上堂。
舉三聖問雪峰。
透網金鱗以何為食。
峰雲待汝出網來向汝道。
聖雲。
一千五百人善知識。
話頭也不識。
峰雲老僧住持事繁。
師雲。
三聖雪峰把手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是則同道唱和節拍相随。
山僧者裡要且不然。
忽有問透網金鱗以何為食。
向他道今日解制。
更雲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
但雲善為道路。
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别。
下座。
牧雲門禅師解制上堂。
上元時節天色晴霁。
天童者裡大開門戶。
放諸菩薩子出門遊戲。
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六地。
歡喜發光留不住。
地地增修要遠行。
剛剩第八不動地。
日月燈明佛忍俊不禁。
湧身高七多羅樹。
一一為他摩頂授記。
去者下坡不走快便難逢。
住者眉毛撕結鼻孔相拄。
去去去。
住住住。
菩薩子。
莫道病天童。
語話無憑據。
咄。
全室泐禅師解夏上堂。
今朝七月十五。
一句全賓全主。
解卻布袋頭開。
一任東去西去。
無佛處急走過。
有佛處不得住。
三千裡外逢人。
不得錯舉。
喝一喝。
東苑鏡禅師解制辭衆入山上堂。
孤亭獨望春山遠。
九曲清清日夜行。
且喜風光流不盡。
垂楊堤畔月初生。
大衆。
一結一解原是千古風規。
一住一行要且機緣有自。
山僧今日對衆分付。
拄杖子欲向千萬峰頭去也。
大衆再四勸請為法久住。
師曰。
大衆。
向我拄杖頭邊道得一句來。
山僧即住。
衆拟議。
師卓一卓曰。
從來共住無人識。
長嘯一聲歸去來。
下座。
鼓山賢禅師解制日上堂。
今日解制。
諸兄弟未免或東或西。
山僧有三句分付。
第一出門不得拖着死屍走。
第二到人家吃飯不得沾唇。
第三不得向萬裡無寸草處住着。
若能不犯這三句。
他日燒一片香供養老僧未為分外。
若於三句有犯。
切莫道在真寂過冬。
珍重。
弘覺忞禅師解夏兼為檀越薦嚴上堂。
一靈真性豈假胞胎。
識想為緣緻有形累。
果若諸人從四月十五至今七月十五。
一期之内。
痛切如喪考妣。
急遽如救頭然。
髑髅裂破娘生面目。
全彰本有。
淨裸裸常光現前。
峭巍巍壁立萬仞。
則自然動無遺照舉必全真。
妙用難思神機莫測。
金錫振處。
空華之獄戶頓開。
寶杖敲時。
鏡象之蓮邦随見。
作無邊如幻佛事。
度無量如夢衆生。
尤是教乘極則之譚。
作麼生是衲僧親切為人一句。
洞岫庭山齊削玉。
七十二峰青到今。
嵩乳密禅師解制上堂。
師雲。
欲知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即今是甚麼時節。
溪柳垂金線。
山花展翠屏。
白雲青嶂裡。
深惬野僧情。
好個滿天和氣徧地春光。
傳不雕之心印。
演不說之靈章。
諸人倘如斯會得。
便知檀度大施門開。
将從上佛祖缽袋子當陽拈出。
一任諸人東擲西抛。
恁麼也得。
落花有意随流水。
不恁麼也得。
流水無情送落花。
恁麼不麼恁總得。
常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七
有進有退。
有結有解。
左之右之。
風流儒雅。
鐘樓上念贊。
床腳下種菜。
勝首座道。
猛虎當路坐。
卓拄杖雲。
一雨普滋三草二木。
解夏上堂。
四月十五日結卻布袋頭。
十字縱橫底有甚數。
七月十五日解卻布袋頭。
無繩自縛底有甚數。
喝一喝。
結也不可得。
解亦何曾有。
結解二圓離。
面南看北鬥。
下座。
笑隐欣禅師解夏上堂。
禅人解夏東西去。
莫道腰包趂早涼。
三界炎炎如火宅。
不知何處是家鄉。
解夏上堂。
舉僧問九峰。
西天夏末多有得道果者。
未審此間有也無。
峰雲有。
僧雲是什麼人。
峰雲。
頭戴午夜月。
腳踏黃金地。
師雲。
西天此土不離寸步。
得道得果鳳萦金鎖。
我此一衆總不與麼。
不用修行也無功顆。
九十日中亦不虛過。
如今暑退涼生。
一任經行坐卧。
莫問祖師機緣。
總是野狐涎唾。
便是鹘眼龍睛。
也與從頭按過。
放出長沙老大蟲。
驚到嵩山破竈堕。
恕中愠禅師解夏上堂。
舉德山遠和尚夏滿上堂。
僧問九旬禁足今已滿。
自恣之儀事若何。
德山雲。
猢狲趂蛱蝶。
九步作一歇。
僧雲未審意旨如何。
德山以頌示之雲。
兩個兒童舁木鼓。
左邊打了右邊舞。
剎那變現百千般。
分明示君君記取。
拈雲。
答也答了。
頌也頌了。
争柰者僧未肯點首在。
靈岩路見不平。
要與德山相見。
自恣在今朝。
有華當面貼。
一句定誵訛猢。
狲趂蛱蝶。
蛱蝶飛。
無處尋。
空中打坐。
海底穿針。
蓦拈拄杖顧視左右雲。
衆中莫有因齋慶贊者麼。
卓拄杖。
休将閑學解。
埋沒祖師心。
上堂。
夏有解結。
法無定相。
有無之義。
空裡漚華。
南天台北五台。
在諸人腳跟底踏着。
踏不着置而不說。
前程忽有問何處來。
切不得道瑞岩來。
教他疑三十年。
無文璨禅師解夏上堂。
舉老宿一夏不為師僧說話公案。
師頌雲。
一言已出驷難追。
道了如何悔得來。
冷地被人相讦露。
牙關咬定口慵開。
了庵欲禅師解夏上堂。
佛歡喜。
僧自恣。
香象渡河。
截流而去。
有利無利不離行市。
拄杖頭邊别有天地。
卓拄杖喝一喝。
南石琇禅師解夏上堂。
圓覺能出一切法。
一切法未嘗離圓覺。
蝼蟻知雨而封穴。
石[蟲*去]應節而揚葩。
粘手粘腳底有甚數。
十字縱橫底有甚數。
解制施主舍禅床席并法衣上堂。
九夏安居纖魔不起。
一衆高人行藏輕利。
沉香井水飲者除渴。
潮田米飯食者不饑。
仰山燒畬種粟。
沩山夜寝晝餐。
百丈卷拜席向馬祖。
世尊以伽黎圍飲光。
良久。
夜來金氣應。
涼到竹床多。
壽昌經禅師解制上堂。
三月安居。
九旬禁是。
不求佛法僧。
豈為人天福。
說個願一切衆生同證菩提。
大似父死呼公哭。
畢竟作麼生。
除是波斯能齧镞。
珍重。
破山明禅師解制上堂。
東風解凍。
百草萠芽。
行腳衲子似粟如麻。
拖泥帶水兮草鞋獰似虎。
混俗和光兮拄杖活如蛇。
向有佛處不可住。
無佛處急走過。
方稱英俊作家。
切不可向萬裡無寸草處去。
虛度生涯。
大衆。
且如山僧者裡九旬禁足三月調心。
今日解制臨行一句作麼生道。
摘楊花。
摘楊花。
箬庵問禅師解制上堂。
神通妙用遊戲自如。
動靜去來無憂無喜。
塵劫非遠。
剎那非促。
布袋頭日日解開。
安樂神時時應現。
何必朝參彌勒暮谒釋迦。
俗谛義中真成勝谛。
火焰裡轉大法輪。
百草頭全彰祖印。
豁開頂[甯*頁]截斷流機。
超出人天一頭地。
且随緣不變大海納川一句畢竟作麼生道。
日長閑晝永。
春老綠陰多。
解制上堂。
舉三聖問雪峰。
透網金鱗以何為食。
峰雲待汝出網來向汝道。
聖雲。
一千五百人善知識。
話頭也不識。
峰雲老僧住持事繁。
師雲。
三聖雪峰把手向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是則同道唱和節拍相随。
山僧者裡要且不然。
忽有問透網金鱗以何為食。
向他道今日解制。
更雲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
但雲善為道路。
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别。
下座。
牧雲門禅師解制上堂。
上元時節天色晴霁。
天童者裡大開門戶。
放諸菩薩子出門遊戲。
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六地。
歡喜發光留不住。
地地增修要遠行。
剛剩第八不動地。
日月燈明佛忍俊不禁。
湧身高七多羅樹。
一一為他摩頂授記。
去者下坡不走快便難逢。
住者眉毛撕結鼻孔相拄。
去去去。
住住住。
菩薩子。
莫道病天童。
語話無憑據。
咄。
全室泐禅師解夏上堂。
今朝七月十五。
一句全賓全主。
解卻布袋頭開。
一任東去西去。
無佛處急走過。
有佛處不得住。
三千裡外逢人。
不得錯舉。
喝一喝。
東苑鏡禅師解制辭衆入山上堂。
孤亭獨望春山遠。
九曲清清日夜行。
且喜風光流不盡。
垂楊堤畔月初生。
大衆。
一結一解原是千古風規。
一住一行要且機緣有自。
山僧今日對衆分付。
拄杖子欲向千萬峰頭去也。
大衆再四勸請為法久住。
師曰。
大衆。
向我拄杖頭邊道得一句來。
山僧即住。
衆拟議。
師卓一卓曰。
從來共住無人識。
長嘯一聲歸去來。
下座。
鼓山賢禅師解制日上堂。
今日解制。
諸兄弟未免或東或西。
山僧有三句分付。
第一出門不得拖着死屍走。
第二到人家吃飯不得沾唇。
第三不得向萬裡無寸草處住着。
若能不犯這三句。
他日燒一片香供養老僧未為分外。
若於三句有犯。
切莫道在真寂過冬。
珍重。
弘覺忞禅師解夏兼為檀越薦嚴上堂。
一靈真性豈假胞胎。
識想為緣緻有形累。
果若諸人從四月十五至今七月十五。
一期之内。
痛切如喪考妣。
急遽如救頭然。
髑髅裂破娘生面目。
全彰本有。
淨裸裸常光現前。
峭巍巍壁立萬仞。
則自然動無遺照舉必全真。
妙用難思神機莫測。
金錫振處。
空華之獄戶頓開。
寶杖敲時。
鏡象之蓮邦随見。
作無邊如幻佛事。
度無量如夢衆生。
尤是教乘極則之譚。
作麼生是衲僧親切為人一句。
洞岫庭山齊削玉。
七十二峰青到今。
嵩乳密禅師解制上堂。
師雲。
欲知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即今是甚麼時節。
溪柳垂金線。
山花展翠屏。
白雲青嶂裡。
深惬野僧情。
好個滿天和氣徧地春光。
傳不雕之心印。
演不說之靈章。
諸人倘如斯會得。
便知檀度大施門開。
将從上佛祖缽袋子當陽拈出。
一任諸人東擲西抛。
恁麼也得。
落花有意随流水。
不恁麼也得。
流水無情送落花。
恁麼不麼恁總得。
常憶江南三月裡。
鹧鸪啼處百花香。
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三十七